Workflow
房住不炒
icon
搜索文档
鹤岗房价低,为何没人买?
搜狐财经· 2025-07-10 07:07
中国内地房价最低20城 - 2025年6月中国内地房价最低城市为鹤岗,单价1984元/平方米,较第二名的博州(3500元/平方米)低43% [1] - 房价最低前20城中黑龙江占4席(鹤岗、双鸭山、佳木斯、七台河),广西占4席(崇左、百色、河池、防城港),吉林占3席(四平、松原、타미) [1][2] - 榜单中房价均低于4200元/平方米,最高为黔西南州4190元/平方米,与鹤价差达111% [1][2] 低房价城市的核心问题 - 鹤岗案例显示低房价无法吸引人口的核心原因是缺乏产业和发展机会,导致自住需求也疲弱 [2] - 低房价城市普遍面临"消费无场景"困境,即使作为纯消费目的地也因配套、交通、旅游资源不足而缺乏竞争力 [4] - 房价本质反映城市综合价值,人口与资本流动验证"贵有贵的道理"的市场选择逻辑 [4] 房价两极分化现象 - 北上广深等高房价城市持续吸引人口流入,核心驱动力在于收入机会而非居住成本 [2] - 房价差异本质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量化体现,上海(8万元/平方米)与鹤岗价差达40倍反映经济活力悬殊 [4] - 人口流动规律表明,青年群体更看重收入渠道而非居住成本,形成"高房价-高收入"正向循环 [2][4]
未来3年,楼市或将面临“新变局”?2种趋势下,房产走势逐渐明朗
搜狐财经· 2025-07-05 12:06
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成果 - 人均居住面积从改革前的6-7平方米提升至39平方米 [1] - 房地产市场带动钢铁、水泥、家具、装修、家电等数十个相关产业链发展 [1] 房价变化与市场问题 - 全国平均房价从改革初期2000元/平方米上涨至峰值1.1万元/平方米 [3] - 一线城市房价从3000元/平方米暴涨至6.5万元/平方米 [3] - 当前一线城市房价达600-700万元/套,二线城市200-300万元/套,三四线城市100多万元/套 [3] 保障性住房政策 - 未来五年将投资3万亿元建设87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4] - 商品房市场、房屋租赁市场和共有产权房市场将形成三大并存格局 [4] 房地产市场未来趋势 - 中国经济将摆脱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依赖 [5] - 坚持"房住不炒"主基调,避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 [5] - 房价或将呈现稳中有降态势,逐步回归理性区间 [5] 市场长期展望 - 房价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已被有效压缩 [6] - 未来将形成更加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房地产市场 [6]
江海保利大都汇:蝉联2025年上半年江海住宅网签套数榜首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5:14
销售业绩 - 江海保利大都汇项目以网签套数第一的成绩蝉联2025年上半年江海区住宅销售榜首 [1] - 该项目继2023-2024年度摘得江门销冠后再次获得市场认可 [1] 项目优势 - 项目位于江门核心三区交会处,毗邻江南路/五邑路,交通便利 [2] - 拥有江门河、麻园河双河景观及三大主题公园环绕,生态资源丰富 [2] - 配建约4600㎡滨水商业街,已有国大药房、钱大妈等知名商家入驻 [2] - 周边有江海区实验华附幼儿园、景贤小学北校区等优质教育资源 [2] - 项目是涵盖生活、商业、学校、公园的多元城市生活综合体 [2] 产品特点 - 作为江海首个4.0住宅项目,采用奇偶层错层设计,户户有花园、家家有庭院 [3] - 赠送约6米挑高空间,得房率均超100%,空间利用率高 [3] - 主推建面约80-123平方米4.0住宅,具有高实用性与性价比 [3] - 产品设计理念前瞻,为江海人居品质树立新标杆 [3] 公司战略 - 央企保利深耕江门13年,坚持"好产品、好服务、好品牌"三位一体战略 [4] - 公司以"让美好生活更美好"为产品研发原点 [4] - 从品质人居到赋能城市发展,持续探索提供美好生活 [4] - 在"房住不炒"背景下,致力于筑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品质人居 [4]
高盛:受人口萎缩与房价走低影响,未来国内住宅需求将持续走低
搜狐财经· 2025-06-26 21:32
房地产行业需求趋势 - 未来10年城市住房年需求将从2010年代的年均940万套降至2025-2030年的年均410万套,较2017年高峰2000万套大幅下降 [1] - 投资性购房需求可能转为负值,因人口减少和城镇化放缓(城镇化率已达68%)导致住房需求结构性下滑 [1][5] - 90后人口较80后减少4000万,新生儿数量较8年前暴跌40%,结婚登记人数减少35%,刚需群体持续萎缩 [5][12] 市场供需与库存压力 - 全国住房套户比达1.16(100户对应116套房),三四线城市如山东聊城1.35、河北保定1.42,空置率12.1% [5] - 商品房库存金额93万亿元(占GDP的70%),去化周期超30个月,供需严重失衡 [5][6] - 租赁替代效应强化(深圳保障房入住率95%),婚房需求因单身户占比超30%而萎缩 [13] 房价与投资预期 - 5月新建住宅价格录得七个月最大跌幅,高盛预计2025年房价中枢下移20%-25% [5][9] - "买涨不买跌"心理抑制投资兴趣,房地产投资效益显著下降 [7][9] - 房价下跌或促使居民资产配置转向消费领域,推动经济转型 [10] 行业格局与政策影响 - 开发商加速转型轻资产模式(如万科2024年亏损450亿元),行业集中度提升 [9] - 地方土地财政萎缩(2024年一线城市出让金降23%),政策或转向保障房和城市更新 [9] - 未来需求偏好转向小户型、适老化住宅,核心区与三四线城市分化加剧(新一线城市人口净流入50万 vs 资源型城市流出3%) [12][13] 长期发展路径 - 行业进入"L型"调整期,结构性分化为主,房价触底反弹或需至2027年 [12] - 房地产对GDP贡献率约25%,需求萎缩拖累投资与消费链 [9] - 未来市场从"数量"转向"质量",政策调控重点为保障房和利率工具 [13]
“催买房”无效后,国家将动真格?明年开始房地产将呈现3大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6-16 18:06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一直受到"催买房"政策的刺激,但效果逐渐减弱。眼下,国家终于决定采取更加"实在"的措施来应对这一困境。 从明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三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让很多人措手不及。无论是购房者还是房地产行业的从业者,都可能因此受到不同程 度的影响。此次变化不再是单纯的政策补救,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变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国家下定决心采取这一系列措施呢? 曾经的房市火爆 2008年至2019年,房地产市场一度火爆,提到买房,每个人都充满期待。价格像火箭一样蹭蹭上涨,投资者们比谁都更积极抢购,似乎只要买房就能稳赚不 赔。房产投资回报率高,一套房子转手就能赚几十万,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收入。 装修行业也迎来了黄金时期,瓷砖、地板、家具厂商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连小区门口的早餐摊也生意兴隆,因为工地上的工人们每天都能买几百份早餐。而 中介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开遍了大街小巷,房源一挂牌就会迎来大量询问,哪怕房东开价高,也没人怕。 全国各地工地如火如荼,吊塔林立,大卡车排着队进城。那个时代,拥有几套房的人走在街头仿佛都带着光环,房地产商的身影几乎占据了富豪榜的一半, 资产动辄上千亿。 银行也对房地 ...
2025深蓝智库 | 购房者心中的好房子:有阳台比大客厅更重要,无障碍与智能化遭遇二选一
北京商报· 2025-06-09 12:10
购房者偏好分析 - 66%受访者将阳台列为关键购房指标,超越大客厅的54%,显示居住需求从空间尺度向功能复合转变 [3] - "75后"群体对阳台偏好度达84.62%,"90后"和52岁及以上占比分别为70%和68.75%,而"00后"需求度仅为60% [3][4] - "90后"和"85后"对大客厅需求分别为70%及64.28%,52岁及以上购房者占比为0% [4] 代际需求差异 - "00后"对全屋智能关注度达100%,但对无障碍设施需求为0%;52岁及以上群体87.5%关注无障碍设施,仅12.5%关注全屋智能 [6] - "00后"与52岁及以上群体对儿童娱乐设施及小区绿化关注度均位列全年龄段末位,分别为60%和43.75% [6][7] - "90后"群体90%关注小区绿化,60%关注儿童娱乐设施,呈现"承上启下"特征 [7] 户型选择趋势 - 120-150平方米户型以51%占比成为购房者首选,三居室以65%占比占据绝对优势 [11][12] - "00后"中60%倾向120平方米以下户型,52岁及以上人群中62.5%选择同面积段 [11] - "90后"群体70%将三居室视为刚需配置,"85后"中85.71%认为三居室是生活品质基准线 [12] 产品设计创新 - 房企推出"可变阳台"系统,通过电动窗实现封闭与开放模式切换,解决北方气候防护与场景需求矛盾 [4] - 适老化设施设计需融入智能监测、远程交互等科技元素,构建"传统关怀+现代科技"双轨并行生态 [8] - 全屋智能系统与无障碍设施实际关注度仅42%和37%,显示高成本增项与市场需求存在错配 [6][9] 行业发展趋势 - 购房决策呈现从"生存型"向"生活型"转变,120-150平方米三居室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11][12] - 代际差异要求开发商精准匹配需求,如"90后"对社区绿化与亲子配套的强诉求 [7][12] - 适老化与儿童友好型设施建设成为必然趋势,需平衡成本投入与功能实用性 [8][9]
孟晓苏楼市三期说:正确的道理,错误的结论
搜狐财经· 2025-06-09 07:55
房地产行业长期发展潜力 - 地产大佬孟晓苏认为房地产行业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与空间 尽管近期房价呈现下跌态势 但从全球范围和长期视角来看 房价总体呈现上涨趋势 [2] - 孟晓苏提出楼市三期说:短期看供求 中期看地价 长期看发钞 [2] 供求关系分析 - 楼市并非供不应求 而是存在天文数字的供过于求 存量面积待建面积达127万亿平米 按2024年全年销售面积不到10亿平计算 十年内无需再盖房 [4] - 孟晓苏的"短期看供求"观点应修正为"中期看供求" 因当前供求矛盾无法在短期内解决 [4] 地价与房价关系 - 地价占房子销售价格的近60% 理论上地价上涨会带动房价上涨 [5] - 中国房地产并非有效市场经济 而是地方财政的后院经济 土地出让金是地方财政主要收入来源 导致地价持续上涨 1-4月土地出让金大涨25% 但房价自2021年后持续下跌 [5] - 行政权扭曲市场价格 城投负债拿地进一步加剧供求失衡 房价未随地价上涨 [5] 货币与房价关系 - 楼市具有金融属性 货币供应与商品供应的平衡法则决定房价走势 流入楼市的货币减少导致房价下跌 [6] - 长期看发钞暗示货币贬值是规律 人民币也不例外 [7] - 房地产负债加城投负债接近200万亿 发钞改变楼市价格趋势的可行性存疑 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9] 结论与修正 - 孟晓苏的楼市价格三期说原理正确 但结论错误 无论是供求关系 地方财政对土地价格的依赖 还是货币工具 都无法支持楼价上涨的结论 [9] - 只要土地财政存在 供求矛盾就无法解决 楼价短期和长期均难以上涨 [9]
注意!这些城市的“新区”,正在变成巨大的‘接盘侠’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6-03 03:18
新区房地产现状 - 多个城市新区出现住房空置率高企现象,购房者面临"接盘侠"风险 [1][3] - 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2025年住房空置率维持在20%-30%,二手房均价仅7985元/㎡且有价无市 [3][4] - 天津滨海新区2023年GDP达7248.79亿元,但商办空置率42%,住宅空置率历史峰值达40%-50% [4] 区域案例分析 - 郑州郑东新区2024年GDP1502.5亿元增速快,但管南/二七新区房价从1.5万跌至1万,二手房挂牌周期超300天 [4][5] - 成都天府新区2024Q3甲级写字楼空置率33.7%,区域写字楼空置率达70%,未来3年将新增160万方供应 [6] - 武汉长江新区2024Q4甲级办公楼空置率37.8%,乙级40.2%,新兴区域配套未完善导致人口流入不足 [6] 供需失衡原因 - 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天津滨海新区2025年5月出让土地总金额2.73亿元但后续需求不足 [6] - 深圳大鹏新区保租房项目1253套仅155户认租,空置率87.6%反映供应过剩问题 [7] - "房住不炒"政策抑制投资需求,产业升级不及预期导致人口导入乏力 [6][7] 行业运行特征 - 新区开发普遍存在规划超前于实际发展的现象,配套完善周期需3-5年 [5] - 商办物业空置率普遍高于住宅,成都天府新区商业空置率3.2%但住宅市场承压 [6] - 成功案例如郑东新区仍需警惕新兴片区的发展时滞问题 [4][5]
70城楼市暴击!二手房仅5城涨,专家还在吹回暖?
搜狐财经· 2025-05-23 18:46
楼市现状分析 - 4月70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仅22个,二手房上涨城市仅5个,较上月减少超50% [2][3][4] - 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幅趋零,北京上海微涨0.1%和0.5%,广州深圳转跌 [9] - 三线城市新房价格连续两月下跌0.2%,二线城市持平 [9] 数据真实性质疑 - 新房数据存在选择性统计问题,如大连仅推高端盘导致环比涨0.5%,与实际市场脱节 [10] - 二手房市场更反映真实需求,70城平均环比跌0.41%,一线城市全面转跌,广州同比跌7.4% [11][12] - 部分城市如西宁、丹东、赣州等非主流城市异常上涨,数据可信度存疑 [6] 市场分化特征 - 高端改善盘拉动核心城市局部回暖,如上海10万+/平项目成交活跃,但普通住宅未受益 [13] - 三四线城市如鄂尔多斯空置率高企,与核心城市形成"冰火两重天"格局 [13] - 昆明等所谓"新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下跌,市场表现与城市能级不符 [12] 行业趋势判断 - 政策刺激效果边际递减,如2023年"5·17新政"仅带来脉冲式回暖 [15] - 楼市底层逻辑已变,人口红利消退下非优质资产(远郊盘、老破小)流动性将持续恶化 [15] - 开发商策略分化,部分项目"捂盘惜售"人为制造数据回暖假象 [10] 投资建议 - 三四线多套房产持有者需警惕流动性风险,建议及时处置 [15] - 刚需购房应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回避远郊及文旅概念盘 [15] - 自媒体鼓吹的"触底反弹"论缺乏数据支撑,需警惕误导性言论 [16]
2025年,是“尽快买房”还是“再等一等”?马云和李嘉诚不谋而合
搜狐财经· 2025-05-21 18:52
房地产市场现状 - 2024年9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连续下跌29个月 [3] - 深圳新房库存去化周期涨至7.9个月 三四线城市如福清去化周期达33.2个月 [3] - 2024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4.3% 销售额下降19.2% [3] - 2025年4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额环比下跌超40%至6237亿元 [3] 政策环境 - 多地放开限购 房贷利率降至3%以下 首付比例降至1.5成 [3] - 契税减免至1% 政策力度空前 [5] - 住建部2025年计划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可能继续降准降息 [6] - LPR若再降10个基点 100万贷款30年月供可省58元 累计节省2.1万元 [6] 行业趋势 - 中国房地产经历23年上涨周期后进入调整期 [4] -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达40 二三线城市达25 [5] - 上海某房产案例显示2022年520万购入房产2025年跌至335万 跌幅35% [5] - 深圳1月新房二手房成交近万套 出现"日光"盘现象 [6] 投资建议 - 刚需/改善型买家+核心城市优质资产+资金充足=可考虑购入 [6] - 投资客+非核心区域+高杠杆=建议观望 [6] - 优先选择一线城市核心地段及人口持续流入的强二线城市 [6] - 远离人口流出的三四线城市和非核心区域 [6] 企业动向 - 李嘉诚2025年3月以7.6折抛售北京楼盘 套现228亿美元出售全球43个港口 [3] - 马云2017年"房价如葱"预言部分应验 三四线城市房价大幅下跌 [3] - 李嘉诚历史操作包括2008年抛售上海地块 2013年套现2000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