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

搜索文档
政策解读丨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国家能源局· 2025-05-01 09:17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旨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民营企业投资热情和创新活力,推动其在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 - 《通知》聚焦三大方向: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推动公平竞争、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通过具体措施扩大民营企业参与范围并优化市场环境 [7] - 政策将加速民营企业在新业态(如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新技术(如AI+能源)及国际化布局中的发展,同时强化对垄断环节的监管以保障公平竞争 [10][11][12] 问题导向分析 准入门槛与竞争环境 - 能源行业传统核心领域(油气、电网、核电)由国企主导,民营企业在资源获取(土地、矿产、审批)及投标资质方面面临高门槛 [4] - 风电整机制造民企占比60%,光伏制造民企占产业链70%产能,2023年新型储能出货量前十中9家为民企,但新业态配套制度不足 [5] 融资约束 - 银行信贷偏好国企,民企融资成本高且债券发行依赖增信担保,能源项目长周期特性加剧融资难 [4][5] 国际化挑战 - 民企在光伏、风电、储能等国际市场领先,但面临国际壁垒增多和内部恶性竞争问题,需提升软实力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力 [6] 政策支持措施 投资与融资支持 - 明确支持民企参股核电、投资油气储备设施、LNG接收站及"沙戈荒"大基地项目,鼓励参与油气管网支线建设 [8] - 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能源设备更新,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开发,支持民企上市、再融资及债券发行 [8] 新业态与技术创新 - 加快发展虚拟电厂、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出台大功率充电政策,支持民企投资新型储能等新技术 [10] - 鼓励民企数字化改造(如煤矿、电厂智能化),推进风电/光伏构网型技术升级,培育设备循环利用商业模式 [11] - 支持民企参与国家能源科技专项,推动产学研合作及高端人才引进 [11] 市场公平竞争 - 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深化电力资质许可改革,开放电网建设给民企施工企业 [12] - 要求电网/管网企业公开技术标准、价格等信息,整治行政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12][13] 落实保障 审批优化与权益保护 - 推行能源项目"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简化风电项目"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手续,提高配电网核准效率 [14] - 健全政企沟通机制,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限制行政检查频次,加强涉企收费监管 [14] 地方执行 - 要求地方能源管理部门细化举措并听取民企意见,推动解决实际困难 [15]
政策解读丨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电力报· 2025-04-30 11:33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其在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 - 政策旨在破除民营企业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投资热情和创新活力,为现代能源体系注入动能 [2] 民营企业现存问题 准入门槛与竞争环境 - 能源行业传统领域(油气、电网、核电)由国企主导,民企面临高准入门槛和不公平竞争,资源获取难度大 [3] - 能源项目投标资质要求高,民企因规模小、资源受限难以达标,部分领域管理不规范影响经营秩序 [3] 融资困境 - 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银行倾向国企,能源项目周期长、风险高加剧金融机构审慎态度 [4] - 债券融资需担保增信,大额长周期项目筹资渠道受限 [4] 新业态适应不足 - 民企在新能源领域占比高(风电整机制造60%、光伏产业链70%、新型储能出货前十占9家),但分布式能源、虚拟电厂等新业态缺乏统一标准和政策支持 [5] - 产学研协同创新短板明显,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不足制约发展 [5] 国际化挑战 - 民企在光伏、风电、储能等国际市场领先,但面临国际壁垒增多和内部恶性竞争问题 [5][6] 政策支持措施 投资与融资支持 - 支持民企参股核电、投资油气储备、LNG接收站、油气管网及“沙戈荒”大基地项目 [7] - 拓宽融资渠道,利用超长期国债支持设备更新,鼓励绿色金融专项信贷产品 [7] 新业态布局 - 鼓励民企发展虚拟电厂、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大功率充电等新业态,加速技术应用落地 [9] - 推动数字化改造(煤矿、电厂智能化)和“人工智能+”应用,提升风光电站运行效率 [10] 创新与人才 - 支持民企参与能源科技战略制定,与国家实验室协同攻关,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技术人才 [10][11] 市场公平竞争机制 - 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深化电力资质许可管理,开放电网建设民企参与 [12] - 公开技术标准、价格信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整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12][13] 政策落实保障 - 优化能源项目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审批,提高配电网核准效率 [14] - 健全政企沟通机制,规范涉企检查与收费,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保护企业权益 [14] - 地方政府需细化举措,协调解决民企发展困难,因地制宜推动政策落地 [15]
政策解读 | 以市场规律为牵引,构建多元协同能源生态链
国家能源局· 2025-04-30 11:03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 - 民营经济在新能源、储能、氢能等新兴领域表现突出,风电整机制造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达60%,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 [4] - 2024年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前十名中8家为民营企业,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中民营企业贡献超一半 [4] - 《通知》通过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要素获取机制等措施,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6] 稳基础: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重要性凸显 - 我国能源行业从计划经济演变而来,国有经济在初创期发挥主力军作用,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逐步参与能源产业链部分环节 [4] - "双碳"目标推进下,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需要打造多元协同的能源生态链,能源行业边界和品种边界更加模糊 [4] - 民营经济在新兴领域投资中崭露头角,风电整机制造领域民营企业占比60%,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 [4] - 国有企业聚焦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民营企业则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蓝海"市场开拓方面发挥优势 [4] 强动能:发挥优势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 民营企业具有决策灵活高效、创新动力充足、市场敏感性强、资金利用效率高和激励机制有效等独特优势 [5][6] - 《通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放宽油气管网等领域准入条件,为民营企业开辟多元参与渠道 [6] -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国有能源企业引入民营资本,允许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 [6] - 完善要素获取机制,拓展电力、油气等领域信息公开渠道,建立健全服务能源领域民营经济的融资体系 [6] 添活力:充分释放民营经济生态活力 - 增强法治保障,健全能源领域政企沟通协商制度,完善民营企业权益维护机制,推动构建以《能源法》为基础的能源法治体系 [6] - 加强行业指导,支持能源民企创新投入,鼓励参与国家科技专项攻关,构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6] - 提升政策引领,鼓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 [6]
政策解读 |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支撑有力 空间广阔
国家能源局· 2025-04-30 11:03
二、《通知》顺应能源领域市场化大势,强化市场开放 近年来,能源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能源行业的改革部署,从市场准入、产业组织结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价格 形成机制、资源市场化配置、治理制度建设等方面,持续推动改革,煤炭产运销体系、电力发输配用体系、油气国内与 国外进口体系不断完善,总体形成了以市场化定价为导向的多元化市场主体有效竞争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能源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 场化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民营企业能否发挥自身在成本、管理、决策等方面的优势,在能源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是能源市场化程度的试金石; 更多市场主体公平参与,以竞争激发产品、技术、服务的迭代升级,是能源行业发展的促进器。为此,《通知》从"能 进入""愿进入""敢进入"三个维度,对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举措进行了部署。一是不断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扩大民 营企业能够进入市场的领域。包括改革油气管网运销体制,扩大油气市场竞争性环节的准入,优化承装(修、试)电力 设施许可机制,扩大电网建设施工领域的准入,改革电力二次系统技术监督机制 ...
政策解读 | 以市场规律为牵引 构建多元协同能源生态链
中国电力报· 2025-04-30 09:10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政策 -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发布,旨在引导民营经济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做大做优做强 [2] - 政策强调释放民营经济创新活力与市场灵活性,形成国有与民营经济互补协同发展的局面 [2] - 政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为民营经济参与能源体系提供市场根基、发展动能和活力基础 [2]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的重要性 - 民营经济在新能源、储能、氢能等新兴领域表现突出,风电整机制造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达60%,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 [4] - 2024年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前十名中8家为民营企业 [4] - 民营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中贡献超50%,展现出在多元协同能源生态链中的比较优势 [4] 民营经济的独特优势 - 决策灵活高效,组织架构精简,反应速度快,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强 [5] - 创新动力充足,市场竞争压力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探索积极 [5] - 市场敏感性强,贴近用户,能提供更精准的能源产品和服务 [5] - 资金利用效率高,投资回报要求严格,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5] 政策支持措施 -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放宽油气管网等领域准入条件,为民营企业开辟多元参与渠道 [6] -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国有能源企业引入民营资本,允许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 [6] - 完善要素获取机制,拓展电力、油气等领域信息公开渠道,建立健全服务民营经济的融资体系 [7] 释放民营经济活力的三大基石 - 增强法治保障,健全政企沟通协商制度,完善权益维护机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7] - 加强行业指导,支持能源民企参与国家科技专项攻关,鼓励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 [8] - 提升政策引领,鼓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海外市场 [8]
政策解读 |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支撑有力 空间广阔
中国电力报· 2025-04-30 09:09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支持 - 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强调落实中央要求并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3] - 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核电、水电、沙戈荒基地、光热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油气储备设施、LNG接收站、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5] - 鼓励发展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充电基础设施、新型储能等新业态新模式[5] 民营企业在能源领域的现状与作用 - 能源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营收总额占比接近三成,且在新能源领域创新引领作用显著[4] - 能源民营企业前100名中九成集中在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风电等新能源业务[4] - 民营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逆势增长[4] 市场化改革与公平竞争 - 能源行业持续推动市场化改革,形成以市场化定价为导向的多元化市场主体竞争格局[6] - 《通知》从"能进入""愿进入""敢进入"三个维度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包括改革油气管网运销体制、优化电力设施许可机制等[7] - 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如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的报装接电成本、信息获取成本和金融成本[7] 政府服务与政策落实 - 优化能源投资审批流程,如"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统一办理前期手续[9]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公开检查事项和标准,限制检查频次以保障民营企业权益[9] - 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利用国内外智库资源宣介能源政策[9] 未来发展与双向成就 - 能源需求持续强劲,到2035年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变任务紧迫,需调动全社会资源[10] - 国家建立制度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10] - 地方能源主管部门需细化政策举措,主动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并解决困难[10] 行业前景与展望 -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型能源体系趋于成型[11] - 民营经济在能源领域有望做大做优做强,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1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丨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04-29 14:59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政策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旨在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引导民营企业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 - 政策聚焦三大方向: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 推动公平参与市场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 - 预计政策将创造能源领域新投资增长点 使民营经济成为能源转型、安全保障和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 [2] 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 - **基础设施投资**: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 投资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油气管网及"沙戈荒"大基地等重大项目 [2] - **新业态发展**:鼓励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领域 [2] - **科技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重大科技攻关 加强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 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 推动公平市场参与 - **准入制度**: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 优化电网建设许可条件 允许民营施工企业参与 [2] - **要素保障**: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覆盖范围扩大至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 加强能源管网信息公开 [2] - **市场监管**: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督促管网设施公平开放 规范能源市场秩序 [2] 政务服务优化措施 - **审批改革**:推行风电项目"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一窗受理和在线并联审批 [2] - **权益保障**:建立政企沟通协商机制 完善涉企收费监管 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 [2] 政策影响展望 - 政策组合拳将加速民营企业在能源基础设施、新型电力系统、油气改革等领域的布局 [2][3] - 虚拟电厂等新兴领域有望形成千亿级市场空间 为民营企业创造发展机遇 [3]
中国之声丨我国将支持民营经济更好参与能源重大工程建设
国家能源局· 2025-04-29 14:59
政策支持方向 -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能源基础设施,包括核电、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等重大项目 [2] - 鼓励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如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技术和模式 [2] - 推动民营企业参与能源科技创新,加强科研协同攻关和成果共享 [2] - 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 市场准入优化 - 健全能源领域市场准入制度,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 [2] - 优化许可条件,支持民营施工企业参与电网建设 [2] - 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对象拓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 [2] - 加大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公共服务企业的信息公开力度 [2] 融资与市场环境 - 探索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2] - 健全能源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2] - 督促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公平开放 [2] - 加强市场监管,营造民营企业公平参与能源市场的良好环境 [2] 行业发展动态 - 民营企业加速布局能源领域 [3] - 虚拟电厂发展提速,为民营经济打开千亿级市场空间 [3] - 多重利好政策将出台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3]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丨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十条举措出炉
国家能源局· 2025-04-29 14:59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十条举措出炉 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投资水电、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等重大项目 记者4月28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近日发布的《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 通知》(下称《若干举措》)从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提升能源政 务服务水平等三方面,提出支持投资建设能源基础设施等十条举措,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 分析指出,《若干举措》的出台,将开辟投资新赛道,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构建发展新环境,推动民营 经济成为能源低碳转型、能源安全保障、地方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力量。 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核电三期工程等5个核电项目,引入一批优质民营企业 参股投资,民营企业所持股比均达到10%以上。 核电领域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投资运营门槛较高。一直以来,核电项目 主要由中央企业投资和运营。2020年核准的浙江三澳一期工程,是全国首个民营企业参股投资的核电项 目,由吉利集团入股2%。2023年核准的浙江金七门一期工程,万向集团入股2%。而 ...
我国将支持民营经济更好参与能源重大工程建设
央广网· 2025-04-29 10:17
《通知》明确,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引导民 营企业更便捷进入油气市场竞争性环节;优化许可条件,支持民营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电网建设。 徐欣:强化要素保障,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对象拓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加大电 网、油气管网能源公共服务企业的信息公开力度,更好支撑投资决策;探索拓宽融资渠道。规范市场秩 序,健全能源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督促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公平开放;加强市场监管,为民营企业公 平参与能源市场营造良好环境。 央广网北京4月29日消息(记者冯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8日正式发布。 通知提出,要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 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 《通知》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支持投资能源基础设施,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投资 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等能源重大项目。支持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支持 民营企业积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