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搜索文档
北交所策略研究报告:AI与机器人产业高景气
首创证券· 2025-08-12 19:28
核心观点 - AI与机器人产业迎来高景气窗口期,主要受专项扶持举措及GPT-5发布等事件催化 [3][16] - RWA注册登记平台在香港上线,推动绿色债券、碳信用等场景规模化应用 [3][17] - 宏观经济稳中有进:7月CPI环比涨0.4%,核心CPI同比涨0.8%;PPI环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1-7月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3.5% [14] -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出台,强调防止"内卷式"竞争,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15] 行业与市场表现 - 世界机器人大会显示技术拐点已至,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化,应用场景拓展至建筑、医疗等领域 [16] - 北证50指数本周涨1.56%,年初至今累计涨38.92%,表现优于中证1000指数(14.78%)但弱于万得微盘股指数(56.68%) [17][21][24] - 行业表现分化:石油石化(+5.01%)、汽车(+4.81%)领涨;传媒(-3.14%)、建筑材料(-3.07%)领跌 [28][32] - 个股方面,华密新材(+33.97%)、倍益康(+21.90%)周涨幅居前 [33] 技术趋势与投资建议 - 具身智能成为焦点,但技术成熟度仍是规模化应用瓶颈 [16] - 建议关注光伏、锂电、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需求变化,以及AI产业链(芯片、服务器、液冷等)的国产替代进展 [17] - 北证50市盈率中位数达66倍,显著高于万得全A的29倍 [37] 市场流动性 - 北证50周成交额1188亿元,环比下降但占比升至1.40% [34][35]
拐点已现:"人工智能+"的价值70%来自物联网,AI归位物理世界
36氪· 2025-08-12 19:07
AI技术突破与物联网融合 - Google发布Genie 3模型,首次实现实时互动的3D环境生成 [1] - OpenAI推出GPT-5,但部分用户反馈其表现不如前代GPT-4o [5][6] - AI产业化进程中,物联网成为核心驱动力,预计2025年全球物联网终端连接数突破270亿 [1] 物联网在AI进化中的关键作用 - 物联网终端为AI应用提供67%-72%的原始数据来源 [1] - 物联网不仅是数据采集器,更是AI与现实世界交互的桥梁 [2] - 物理世界数据成为AI突破虚拟智能天花板的关键,具备场景泛化性价值 [7][8] AI模型发展的瓶颈与转向 - 大模型依赖参数和算力堆叠的范式遭遇边际效益递减 [5] - 虚拟智能面临推理能力不足、物理常识缺失等瓶颈 [7] - AI转向物理世界感知与交互,Genie 3和具身智能体成为新方向 [7][12] 智能体经济的崛起 - AI竞争焦点从模型能力转向平台化、软硬件一体化和数据闭环 [15] - AIoT重新定义为主动智能体,成为智能体时代的新基建 [16] - AIoT平台、具身智能模型、Agent生态形成三位一体共振发展 [18] 产业格局与未来趋势 - AI重心从虚拟世界向物理世界迁移,AIoT成为关键基石 [19] - 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等领域依赖端到端数据闭环和持续进化 [15] - 未来十年AIoT将主导智能体发展,推动实体经济智能化升级 [19]
直击WRC|“数”说大会 硕果累累
新浪科技· 2025-08-12 18:37
8月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 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从创新引领、产业促进、应用推广、国际合作、社会关注五方面总结大 会成果。 在应用推广方面。发布《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大会现场搭建超500个应用场景。举办了首 届"E-Town机器人消费节",打造了机器人大世界、机器人4S店,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1.9万台,销售 额超2亿元。 在国际合作方面。得到28家国际机构支持,邀请32位国际顶尖专家分享全球机器人创新前沿和应用热 点,吸引527位国外嘉宾参会、1731位外籍人士观展、160位国际选手参赛。东盟智慧产业联盟、尼泊尔 机器人协会、喀麦隆机器人协会等机构发布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新加坡企发局发布29项采购和合作需 求。 在社会关注方面。827家国内外媒体到会报道,全网发文总量超14万条。现场参会人数达到27.1万人 次,观看会展赛直播人数高达5200万人次,较上届增长62%,短视频平台话题播放量4.5亿次,已成为 全球机器人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 责任编辑:何俊熹 在创新引领方面。本届大会设置3天主论坛和31场系列活动,邀请416位 ...
打算升级下技术社区,跟大家汇报一下......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12 18:37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一晃又是一周年了。相比于去年,三周年更是一个里程碑,我们成熟了很多。这一年我们重点 开拓了硬件业务、论文辅导和求职业务,从纯线上教育转行到硬 件教具、线下培训、求职招聘等全栈式服务平台。 伴随着行业的起起伏伏,我们也在不断磨练中成长,行业最大的变化无疑是大模型引发的新一轮智驾方案升级VLM/VLA ,为此我们也专门采访了自动驾驶之心 知识星球的嘉宾→ 聊过十多位大佬后的暴论:自动驾驶还有很多事情没做,转行具身大可不必! 三年期间,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是我们投入最多时间搭建和维护的平台。 截止到目前已经完成了产业、学术、求职、问答交流等多个领域的闭环。几个运营 的小伙伴每天都在复盘,什么样的社区才是大家需要的?我们有没有什么地方没有考虑到?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行业发展,成为企业和高校沟通的桥梁。愿景是 让AI与自动驾驶走进每个有需要的同学! 未来还会持续打磨我们的星球,今天也跟大家汇报一下:一是持续邀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大佬展开一些深度的圆桌交流,让大家看看自动驾驶的最前沿实际都在 发生什么;二是计划开展一个星友 ...
戴盟机器人获亿元融资,招商局创投领投,触觉赛道融资热度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18:29
公司融资与背景 - 戴盟机器人近日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由招商局创投领投,东方嘉富、架桥资本跟投 [2] - 此前公司已完成昆仲资本独投的天使轮融资,以及国中资本、金鼎资本、联想创投和招银国际连续投资的两轮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2] - 天使系列轮次累计融资金额已达数亿元,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高分辨率视触觉感知与灵巧操作技术的规模化落地应用 [2] - 公司由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王煜与段江哗联合创办,2023年正式运营,总部位于深圳,香港设有研发中心 [2] 技术路线与优势 - 公司采用独创的"单色光视触觉"技术路线,其传感器每平方厘米可集成高达4万个感知单元,密度远超人手的感知水平 [4] - 该技术能精准捕捉物体的三维形貌、纹理、滑移、多向受力等丰富信息,旨在攻克传统高分辨率触觉方案存在的算力消耗大、发热和耐用性差等工程化难题 [4] - 视触觉路线与CV模态相似,相比其它路径具备优势 [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在全球具身智能加速落地的进程中,机器人需从"能动"升级到"能干活"已成为行业共识 [2] - 仅依赖视觉的机器人在柔性物体抓取、精密装配、动态交互等复杂任务中精度和稳定性仍受限 [3] - 现有触觉传感器在分辨率、多模态信号获取、耐用性和成本等方面长期存在瓶颈 [3] - 高分辨率触觉被视为助力机器人操作能力的关键 [3] 行业融资动态 - 近期机器人触觉赛道融资热度持续高涨,深圳触觉感知与具身智能企业帕西尼在4个月内累计完成10亿元人民币融资 [5] - 具身智能的整体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高分辨率触觉方案需在成本、稳定性和场景适应性上经受住规模化市场考验 [5]
世界机器人大会已至,相关板块有望再迎催化!
市值风云· 2025-08-12 18:05
行业动态与展会信息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 让具身体更智能",2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展出1500余件展品,首发新品超100款 [3] - 机器人板块经历上半年调整后迎来密集催化,资本明显涌入该领域,商业化层面如WAIC和世界机器人大会等事件推动行情 [4][5] 行业重大事件与商业化进展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于2024年7月正式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30年计划实现年产量100万台 [6] - 2025年4月北京举办世界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20支队伍参赛;7月超过15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 [6] - 优必选目标2025年12月生产千台人形机器人并进入真实场景,Optimus第3版原型机计划同期推出 [6] - 宇树科技8月5日发布新一代四足机器狗,引爆机器人赛道 [6] 政策支持与地方举措 - 国家发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明确人形机器人为"颠覆性产品",目标2027年量产突破、成本降至20万元/台以内,建设10家以上中试基地 [8][9] - 上海目标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集聚100家骨干企业 [9] - 北京发放机器人消费补贴,个人最高补贴1500元,企业最高25万元 [9] - 深圳计划2027年培育10家估值超百亿的具身智能企业 [9] - 杭州建设中试基地,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出任首席科学家 [9] 资本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SZ)近20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超15亿元,年内净流入超30亿元 [10]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自2025年4月10日修订后累计收益率达283%,跑赢中证机器人指数(215%)和沪深300(118%) [13][15] - 富国新材料新能源A基金今年以来收益242%,近一年收益629%,重仓机器人等领域 [16] -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近半年收益265%,近一年收益1318%,规模增长超10亿元 [17] 行业展望 - 多重力量推动机器人产业特别是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19] - 机器人板块已从上半年低点反弹,目前处于密集利好消息催化期 [21]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行业研究院(中心)2025年第二期青年学者沙龙(科学猜想专题)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8-12 17:43
活动概况 - 中国工程院与科研院所、高校、央企等联合成立13家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行业研究院 自2010年起陆续成立 旨在汇聚青年学者并激发学术灵感[1] - 2023年成立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行业研究院秘书处 组织各行业院开展青年学者沙龙等活动[1] - 2025年第二期"青年学者沙龙(科学猜想专题)"由秘书处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举办 聚焦探索类人机器人无限可能主题[1] 活动详情 - 活动时间定于2025年8月22日至27日 地点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园[2] - 活动内容包括主旨报告、组队展示和专家点评三个环节 旨在激发创新活力和挖掘青年才俊[2] - 参会青年学者年龄限制为35周岁及以下 需于2025年8月14日前反馈参会回执至指定邮箱[2] 参与要求 - 青年学者需全程参加沙龙活动 不得中途离开 交通费用需自理[3] - 活动联系人提供曹老师和林老师的联系电话 分别为13311177176和15810531125[4] 行业背景 - 文章提及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已出炉[5] -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显示喜忧参半且洗牌加剧[5] - 人形机器人领域面临量产爆发 价格战火爆来袭 同时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与社会想象[5]
2025企创融通汇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活动圆满闭幕
机器人圈· 2025-08-12 17:43
活动概况 - 2025企创融通汇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活动于北京举办 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 多家机构联合承办[2] - 活动作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专场 以"攻关核心技术 灵动具身智能"为主题 汇聚政府 学术界 产业界百余位代表[4] - 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135万 反响热烈[4] 权威观点 - 中国科协将持续推动具身智能技术赋能制造 医疗 服务等领域 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7] - 核心部件自主化突破是构建具身智能产业生态的基石 需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9] 技术突破方向 - 机器人行业需脱离软硬件割裂旧模式 将低成本视为科学问题 以数字基础设施和软件赋能硬件[12] - 农业机器人核心挑战在于非结构化环境感知与决策 需通过真实场景训练 多模态感知融合及本体结构优化突破技术瓶颈 市场规模达亿级[14] - 足式机器人智能化需利用物理定律约束AI想象力 通过极端环境训练强化物理认知能力[16] - 行业突破需通过关节电机等核心技术革新 让机械系统逼近甚至超越生物能效 实现用一度电干十度电活的产业竞争力[18] - 合成数据通过人类示范×物理仿真×场景泛化三位一体架构 成为打破生物能效壁垒的核心杠杆[20] - 高密度电机 物理仿真与1035T算力结合完成中国具身智能生物能效革命闭环[22] - 具身智能瓶颈从算法设计转向工程化落地效率 需云原生架构将百万吨物理世界压缩为可光速处理的数字洪流[24] - 需强化力控制与多模态感知 通过数据采集与强化学习实现从工业协作到具身智能演进[26] - 通用性设计对多场景落地至关重要 需多模态交互与自监督学习技术 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定制成本[28] 产业成果 - 活动现场公布18项入选优秀解决方案 涵盖六维力传感器 具身智能操作系统 足式机器人强化学习架构等领域[31] - 7对企业完成合作签约 涉及智能执行器 数据仿真平台 农业机器人等方向[31] 行业共识 - 建立核心部件技术攻关联盟 突破电机 执行器 传感器等关键领域[34] - 构建合成数据共享平台 降低具身智能训练成本[34] - 制定人形机器人安全标准 推动通用性设计在多场景落地[34]
具身智能,产业智变新引擎!「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邀您共探产业变革浪潮
机器人圈· 2025-08-12 17:43
大会概况 - 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以"具身智能 产业智变新引擎"为主题,将于9月5日在北京举办 [2] - 大会聚焦硬科技产业化落地,打造"三库四链"服务体系(产业库、项目库、人才库,四链协同) [2] - 提供"需求牵引-技术对接-资本助力-场景落地"全链条服务模式,解决技术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2] 具身智能行业动态 - 具身智能作为链接虚拟与现实的桥梁,正突破实验室围墙,成为驱动行业智能升级的核心引擎 [5] - 技术临界点显现:AI大脑与物理身体深度耦合,赋予机器人"感知-决策-行动"的类人闭环能力 [6] - 场景革命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汽车制造、医疗康复、家庭娱乐等万亿级真实产业场景 [6] - 供应链重构:具身智能有望形成类似汽车供应链的统一市场,推动供应链格局重塑 [6] - 中国正从"跟跑"到"硬件技术局部领跑"、"软件技术加速并跑"的关键跃迁 [6] 大会活动亮点 - 主论坛覆盖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算力、芯片、核心零部件等前沿议题 [8] - 发布《具身智能产业星图》,揭示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演化逻辑及未来产业格局 [9] - 高端制造、消费科技等七大领域领军企业开放千亿级产业场景作为验证场 [9] - 展区提供仿生手、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核心零部件等黑科技零距离体验 [16] - 公布《2025具身智能十大应用场景》,搭建"需求方命题+技术方解题"对接平台 [16] 嘉宾阵容 - 学术专家包括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首席科学家Paolo Dario、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黄铁军等 [22][24][26][28][30][32] - 科技创变者包括知行机器人CEO白国超、优艾智合机器人CTO边旭、梅卡曼德CEO邵天兰等 [36][38][44] - 行业专家包括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汪斌、北京国际技术交易联盟理事长张璋等 [60][63]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智友·雅瑞科创平台,联合主办为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 [72] - 协办单位包括机器人大讲堂、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连界创新、具身研习社等 [72] - 支持单位包括北京国际技术交易联盟NICTC、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等 [72]
人形机器人行业快评报告:世界机器人大会于北京亦庄开幕
万联证券· 2025-08-12 17:35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4] 核心观点 - 2025年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中国凭借供应链降本与场景创新优势有望引领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3] - 产业加速迈向规模化落地,从"概念炫技"转向实干场景验证,工业场景率先破局 [2] - 未来3-5年是规模化落地窗口期,工业领域将驱动出货量跃升,家庭场景普及需等待通用AI突破及成本下探 [3] 展会规模与技术突破 - 展会规模达5万平方米,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三大展馆 [2] - 2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1500余件展品亮相,首发新品超100款 [2] - 参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达50家创历史之最,包括优必选、宇树科技、乐聚机器人等国内头部企业 [2] 商业化进展 - 优必选Walker S2实现3分钟自主换电及多机协同分拣,硬件运动控制技术成熟 [2] - 产业路径形成"先上岗,再进家"共识,优必选、智元等企业斩获近亿元车企与运营商订单 [2] - 人形机器人在填补工厂非结构化任务缺口(如狭窄空间搬运、动态分拣)方面已验证可行性 [2] 资本与技术动态 - 2025年具身智能赛道融资火热,京东、美团等巨头百亿级投入生态构建 [2] - 技术从实验室向物流、医疗、商业服务等多场景渗透 [2] - 国产核心部件在性能与成本上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3] 产业挑战 - AI泛化能力不足,具身智能AI远未成熟 [3] - 真实环境数据训练成本高企,需依赖"仿真+云端"双数据飞轮优化 [3] - 消费者预期价格与当前成本存在差距 [3] 投资建议 -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突破与规模化量产成为关键投资主线 [3] - 建议关注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