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带一路
icon
搜索文档
★海关总署等部门在二十五城联合部署专项行动 着力应对外部冲击 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部署 - 海关总署联合20个部门在25个城市开展为期5个月的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1] 强化政策供给 - 优化出口锂电池检验监管模式 [1] - 探索"药食同源"进口食品便利通关措施 [1] - 扩大油品储罐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功能叠加试点 [1] - 支持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检测业务 [1] - 扩大进口机动车"两证合一"试点应用 [1] - 优化国际邮轮药械供船服务 [1] - 优化药品进口管理模式 [1] 促进物流畅通 - 深化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多式联运进出境协同 [1] - 进一步支持跨境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发展 [1] - 打造畅通安全的国际公路直达运输通道 [1] - 支持"空中丝绸之路"发展 [1] - 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1] 优化监管模式 - 扩大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模式适用范围 [1] - 支持带电货物航空运输 [1] - 推动绿色贸易创新发展 [1] - 探索开展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的跨境互认 [1] 推进互联互通 - 建设全球"智慧海关"在线合作平台和金砖国家海关示范中心 [1] - 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互联互通 [1] - 积极推进内地与港澳"一单两报"合作 [1] - 进一步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出境管理跨部门业务联网合作 [1] 促进降本增效 - 加强"经认证的经营者"企业联合激励 [2] - 进一步优化港口物流服务 [2] - 支持内地供港澳蔬菜等农产品跨境运输便捷享惠 [2] - 适时推出更加便利的商务人员来华政策 [2] - 协同推动降低跨境物流全流程综合成本 [2] 海关表态 - 海关将积极回应企业诉求,与外贸企业共同营造快捷便利、畅通高效、协调透明的口岸营商环境 [2] - 着力应对外部冲击、激发活力、稳定增长 [2]
★第137届广交会圆满收官 现场成交逾254亿美元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境外采购商参会情况 - 第137届广交会到会境外采购商达288938人,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较第135届增长17.3% [1] - 新老采购商到会人数分别为171750人和117188人,分别增长14.6%和21.4% [1]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187450人,增长17.4%,占比64.9% [1] - 金砖国家采购商72417人,增长24.1% [1] - RCEP成员国采购商64808人,增长6.9% [1] - 欧美采购商51862人,增长3.4% [1] - 140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增长17.6% [1] - 头部跨国采购企业达376家,创历史新高 [1] 现场意向出口成交 - 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 [2]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交占比超六成,是拉动成交增长的重要引擎 [2] - 传统市场成交保持稳定 [2] - 质量性能好、创新特点强、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更受青睐 [2] 参展企业创新成果 - 企业现场展示产品超455万件,其中新产品102万件、绿色低碳产品88万件、智能产品32万件 [2] - 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展出500多种机器人,企业日均接待客户超300人次 [2] - 广交会设计创新奖(CF奖)展示厅展示147件获奖产品,吸引超4万人次到访 [2] 线上平台表现 - 线上参会境外采购商527185人,来自全球229个国家和地区 [3] - 参展企业店铺累计访问量437.37万次 [3] - 广交会APP累计下载安装超过32万人次 [3] 展会支持政策 - 对出口展参展企业按50%减免展位费 [3] - 乡村振兴等展区(专区)全免展位费 [3] 下届广交会安排 - 第138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 [3] - 展位申请工作已于5月1日启动 [3]
★外贸韧性十足 5月出口增长6.3%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进出口总体表现 - 前5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 同比增长2.5% 其中出口10.67万亿元增长7.2% 进口7.27万亿元下降3.8% [1] - 5月进出口延续增长态势 进出口和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7%和6.3% 同比少2个工作日情况下实现增速加快 [1] 主要贸易伙伴表现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前5个月贸易总值3.02万亿元增长9.1% 占外贸总值比重16.8% [1] - 前5个月与欧盟进出口总值2.3万亿元增长2.9% 5月单月增长9.39% 其中对欧盟出口增长13.58% [1] - 前5个月与美国进出口总值2855.1亿元 5月环比下降12.67% 环比降幅较4月收窄0.58个百分点 [1] - 前5个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24万亿元增长4.2% 其中出口5.34万亿元增长10.4% 进口3.9万亿元下降3.2% [2] - 前5个月与非洲进出口总值9632.1亿元增长12.4% 其中出口增长20.2% 2024年中非贸易额2956亿美元增长4.8% [2] 重点出口产品表现 - 前5个月机电产品出口6.4万亿元增长9.3% 占出口总值比重60% 集成电路、船舶、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实现量价双位数增长 [3] 政策与展望 - 稳增长稳外贸政策将持续 下半年财政加力促消费扩投资 央行大概率继续降息 针对困难外贸企业定向金融支持政策有望出台 [3] - 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已落地 出口对国内经济压力有望缓和 宏观政策加码发力节奏可能后移 [3]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部长第十二次会议签署多项文件
快讯· 2025-07-03 08:50
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议成果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部长第十二次会议在天津召开并签署《关于建立上合组织国际道路运输"丝路驿站"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部长第十二次会议纪要》[1] - 各成员国达成共识将积极推进"丝路驿站"布局网络和首批驿站建设[1] - "丝路驿站"旨在满足司机群体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食住行等需求[1] - 该举措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具体实施项目[1]
10.3万亿!美国跌至第三,不再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国,谁上位了?
搜狐财经· 2025-07-03 00:02
进出口总额 - 2025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达10.3万亿元,其中出口额6.13万亿元,进口额下降6%,贸易顺差2376亿美元[1] - 单季度贸易总额连续2年突破10万亿元,出口总额实现平稳增长[4] 出口市场多元化 - 美国仍为主要出口市场,但对东盟和欧盟出口额分别超过1460亿美元和1220.8亿美元[6] - 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份额增加,东盟外贸份额同比增长7.1%[7] - 民营企业一季度外贸总额达5.85万亿元,表现突出[8]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集成电路和汽车为出口金额TOP3,机电产品占比超60%[10] - 工业机械、半导体元件和交通运输设备展现制造实力[11] - "新三样"产品(风力发电机组、集成电路、锂电池)拉动出口增长[15] 重点出口产品表现 - 风力发电机组:累计出口5799台(20787.8MW),覆盖57国,去年出口增长71.9%,今年一季度再增43%[17] - 集成电路:2024年贸易额1600亿美元(同比+18%),今年初规模同比激增24%,相关企业超70万家[18] - 锂电池:对美出口前三个月达31.32亿美元(年增7.7%),全球出口量增幅18.8%[20] 进口与产业转型 - 进口增速下降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影响[12] - 能源结构转型推动煤铁资源进口量优化,向技术型产品转型[14] 市场战略调整 - GDP超六成来自国内市场,减少对美市场依赖[24] - 跨境电商综试区上线165个,赋能产业带和国际合作[26][28]
中期策略:内生外延,红利成长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建筑行业(含装修装饰、基建、水利建设、房地产等细分行业)、煤化工行业、核电行业、低空经济、算力基建、洁净室工程、焊接机器人应用等 - **公司**:金螳螂、亚厦、江河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化学、中国中冶、中工国际、北方国际、中材国际、中钢国际、中国建筑、中国能建、上海建科、隧道股份、四川路桥、地铁设计、西藏天路、华新水泥、祁连山水泥、海螺水泥、高争民爆、易普力、广东宏大、中国核电、中交设计、华设集团、中国建筑城地香江、百成股份、胜会集成、亚翔集成、太极实业、鸿路钢构、富煌钢构、精工钢构、杭萧钢构、东南网架、广东建工、安徽建工、广田集团、海诚、上海港湾、设计总院、苏交科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建筑行业整体业绩 - 2024 - 2025 年一季度建筑板块业绩承压,2024 年 164 家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减 4.1%,归母净利润同比减 15.73%,扣非净利润同比减 16.56%;2025 年一季度 164 家公司收入同比减 6.27%,归母净利润同比减 8.53%,扣非净利润同比减 9.3% [2] - 部分细分行业表现好,2025 年一季度专业工程、国际工程和化学工程扣非净利润同比增超 20% [2] 细分行业表现 - 装修装饰板块:2025 年一季度表现较好,龙头企业如金螳螂、亚厦和江河集团业绩触底回升 [3] - 基建板块:以央国企为主降幅相对小,建筑央企海外业务毛利提升、出海积极性提高,一带一路峰会催化海外订单增长,建筑行业估值低、安全边际高 [3] 建筑企业资金挑战 - 建筑企业施工需垫资,地方政府回款压力大,还要支付农民工工资和偿还中小企业欠款,经营性现金流承压,截至目前建筑板块跌幅约 6.76 个百分点,装修装饰跌幅 2.38%,基建整体跌幅 8.2% [5] 城市更新行动 - 2025 年中央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到 2030 年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功能,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及地方专项债可用于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扩围至 35 个城市,PSL 重启将拓展资金来源 [6] 房地产市场 - 2025 年 1 - 5 月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降 10.7%,房屋新开工降 22.8%,销售降 2.9%,销售降幅收窄,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降 8.5%,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 28.8%,政策稳楼市及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或促进市场回稳 [1][7][8] 水利建设 - 水利建设投资增速快,2024 年投资达 1.3529 万亿元,同比增 12.8%,2025 年 1 - 5 月同比增长 30.7%;抽水蓄能景气度上行,2024 年装机容量 5094 万千瓦,同比增 15.21%,到 2035 年有望达 4 亿 - 5 亿千瓦;三峡水运新航道静态投资约 766 亿元 [1][9][41] 一带一路影响 - 全球产业转移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这些国家城镇化率和人均铁路里程提升空间大,中国在沿线建设项目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建筑央企海外业务毛利提升、出海积极性提高,一带一路峰会催化海外订单增长 [3] 政策对建筑行业影响 - 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鼓励分红与并购重组;2025 年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 600 单,是去年同期 1.4 倍,证监会修改重组管理办法,建筑行业在央国企并购重组案例中占比 5% [3][16][18] 西部地区重大工程 - 十四五规划重视区域建设与重大工程,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实施为建筑行业注入动能;川藏铁路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促进交通基建发展、带动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预计投资超 1 万亿元,装机规模可达 6000 万千瓦 [19][22][23] 其他行业发展 - 新疆煤化工行业:得益于丰富煤炭资源和低廉开采成本,新疆提出建设相关基地,推荐中国化学、东华科技和 3D 化学 [28][45] - 核电行业:中国核电发电量占比不到 5%,到 2035 年有望达 10%,2025 年前四月核准 5 个项目,推荐中国核电 [29][45] - 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投资额大,为设计企业带来增量空间,推荐相关设计企业 [30][46] - 算力基建:“东数西算”政策加码,智创中心市场规模扩大,建筑企业参与布局 [31] - 洁净室工程:需求来自半导体、生物医药和食品安全产业,行业集中度提升,推荐头部企业 [32][45] - 焊接机器人:在工业和建筑行业广泛应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3][3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建筑行业集中度近年来持续提升,八大建筑央企新签订单市占率从 2013 年的 24.38%提升到 2024 年的 47.43% [36] - 2025 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对建筑板块持仓为 0.42%,低于标配 1.33 个百分点,在新考核机制下有望增加持仓比例 [38] - 当前建筑企业估值处于历史中位,动态市盈率 10.65 倍,市净率 0.73 倍,股息率 2.87%,安全边际高,国资委市值管理考核有望加速价值发现 [40] - 基建投资是稳经济重要支撑,推荐相关上市公司如中国电建、中国交建等 [41] - 区域建设关注西部重大水利工程投资机会,推荐相关企业;城市更新政策推进,推荐相关公司;出海和低空经济有发展机会,推荐相关先锋企业 [42][44][46]
龙永图:美国现在已经看出来称霸全球代价高昂
凤凰网财经· 2025-07-02 21:50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以"为开放的世界"为主题,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全球经济格局与贸易规则 - 美国近年来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已付出很大代价并激化国内矛盾,可能逐步放弃一家独大地位,与中国及其他国家建立建设性关系,形成多极化世界 [6] - 全球70多个国家与美国就对等关税进行谈判,不会接受霸权主义做法,连欧盟、日本、韩国等美国盟友也拒绝在威胁下谈判,表明逆WTO规则的做法不得人心 [7] - 中国虽不愿口头宣称引领世界,但通过"一带一路"等举措在全球化困难时期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7] 中国制造业与跨境电商优势 - 美国意识到仅靠金融产业不可行,正加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担心经济空心化问题 [8] - 中国企业出海可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业强大优势,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8] - 中国已成为全球跨境电商最大国家和领头羊,在跨境电商各环节积累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 [8] - 中国有望通过WTO等机制将跨境电商经验梳理形成世界贸易规则,为制定新规做出贡献 [8]
并购整合成效显著 望变电气子公司铁路牵引变压器产品市场份额居全国首位
证券日报网· 2025-07-02 20:17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板块和取向硅钢板块两部分 [1] - 控股子公司云变电气的铁路牵引变压器产品占有全国市场最大份额 [1] - 2024年4月成功收购云变电气79.97%股权,使公司电力变压器电压等级从110kV跃升至500kV [1] - 云变电气在铁路牵引变领域市占率第一,大幅提升公司在铁路牵引变、高海拔大容量等级领域的竞争力 [1] - 2024年云变电气贡献6.96亿元营业收入,成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业务增长主要来源 [1] - 已构建"立足西南、辐射全国、布局全球"的战略发展格局,与多家国内外核心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行业前景与政策环境 -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领域 [1] - 受益于"双碳"政策、能源转型趋势下风光高速发展、新型电网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和全球电网新周期下电力设备庞大海外需求 [1] - 国家持续加大铁路与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作为西南地区领先输配电设备制造商及全球铁路牵引变压器核心供应商将持续受益 [2] 国际化战略与业务拓展 - 积极推动国际化进程,通过技术输出与产能合作深度参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2] - 2024年将推进"一带一路"业务布局,以云变电气为基地拓展市场,优化东南亚市场服务半径至300公里 [2] - 力争中标中老铁路延伸段电力配套工程,参与印尼新首都智能微电网建设 [2] 并购整合与创新发展 - 基于云变电气成功整合经验,创新打造"技术-渠道-人才"三融合并购方法论 [2] - 持续筛选优质并购标的,完善产品矩阵布局,强化产业链竞争优势 [2] - 未来三年将加速智能化升级,推动传统输配电设备向数字化、物联网方向发展 [3] - 拓展AI、大数据、云计算、5G等领域客户,依托长寿新材料基地推进光储充一体化智能箱变研发 [3] - 适时抓牢"新能源+智能微网"领域,快速抢占"储能+智能电网"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赛道 [3]
全球变乱交织,“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市场为何热度不减?
第一财经· 2025-07-02 18:36
义乌市场整体表现 - 义乌小商品城一区客流量显著增加,业务模式从批发转向零售批发一体[1] - 2024年义乌进出口总额增长18.2%,首次突破六千亿元,出口增长17.7%,增速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9] - 2025年1-5月义乌小商品城抽样成交额同比增长12.52%,入境境外人员增长18.62%[9] - 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47.9亿元,增长16.6%,成为支柱产业之一[6] 海外市场拓展 - "一带一路"国家客户增长30%以上,拓展至非洲、中亚等新市场[1][11] - 欧美、中东、东南亚采购商订单占比超过六成[4] - 小商品城品牌出海项目达60个,覆盖28国,服务近5000家商户[11] - 重点开发东南亚、中亚、南美和非洲市场,契合"一带一路"倡议[11] 产品创新与设计 - IP授权产品如泳圈月销量突破30万件,自创设计创造爆款纪录[4] - 宽檐草帽订单量比四月份翻倍,注重用户体验设计[4] - 为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提前设计周边产品,已申请20个设计专利[5][6] - 球类用品在墨西哥热销,占比近40%[6] 数字化转型与电商发展 - 线上线下双线作战成为常态,电商客户显著增加[1][4] - Chinagoods平台升级,开发11款AI应用产品,惠及2.4万家商户[10] - 跨境电商产业园吸引100余家企业,目标线上贸易额千亿以上[10] - 电商经营主体超75.3万户,占浙江省29.7%[10] 政府支持与基础设施 - "万名采购商邀请"行动成效显著,广交会期间航班加密至每小时一班[9] - 推出"政银保"专属金融产品,为21亿海运费应收账款提供保障[12] - 举办跨境出海峰会等活动200余场,推动传统产业拓展电商业务[10] - 直播电商城建设加速,签约9个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项目[10] 展会与内贸市场 - 1-6月举办经贸性展览32个,参展企业数增长44.6%,吸引超百万采购商[13] - 浙江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意向成交额15.98亿元,增长12.1%[10] - 深入推进"市场万里行"行动,加码开拓内销市场[13]
中国前沿科技集团(01661.HK)7月2日收盘上涨9.84%,成交1.99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32
市场表现 - 7月2日恒生指数上涨0.62%至24221.41点,中国前沿科技集团股价上涨9.84%至0.67港元/股,成交量3万股,成交额1.99万港元,振幅1.64% [1] - 最近一个月公司累计涨幅5.17%,但今年以来累计跌幅26.51%,跑输恒生指数20%的涨幅 [1] - 公司市盈率-2.04倍,在旅游及消闲设施行业中排名第103位,行业平均市盈率44.85倍,行业中值-0.91倍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7806.6万元,同比增长142.12% [1] - 归母净利润-5258.2万元,同比改善39.68% [1] - 毛利率12.99%,资产负债率14.57%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中国第一家香港上市的综合类体育产业集团,采用"体育+"战略,形成赛事运营、体育营销、赛事转播、场馆运营、运动科技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2] - 旗下拥有智美路跑产业公司、智美体育营销公司、智美场馆运营公司、第一智能运动科技公司等主要子公司 [2] - 公司是各级政府在大型赛事、场馆运营、体育服务等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 [2] 行业地位 - 公司自2012年起进入中国路跑市场,累计运营200余场大型城市马拉松,拥有30余个城市马拉松赛事IP长期运营权 [3] - 至2021年公司运营赛事中获得国际金标赛事3场、银标赛事3场、铜标赛事6场,其余均为国内金银标牌赛事 [3] - 公司是世界路跑公司中领先的运营商,发起并运营"一带一路"国际马拉松系列赛IP,与国家发改委共同拥有"智慧马拉松"IP [3] 发展战略 - 未来公司将重点发展赛事运营、体育教育、体育服务、赛事营销等领域 [4] - 计划通过运营与投资并重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保持在赛事运营领域的领先地位 [4] - 目标借助国际资本平台成为国际化体育文化产业公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