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基建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光通信行业核心受益AI基建 新连接也有望于26年迎来发展奇点
智通财经网· 2025-11-05 11:27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今年以来海内外CSP等AI相关公司不断加大资本开支投入, 市场投资策略高度集中光通信领域,光通信行业重点个股全年涨幅、持仓市值比例均处于行业头部位 置。GPU数量快速增长背景下,网络速率逐步成为AI效率的瓶颈之一;服务器与交换机、交换机与交换 机之间接口速率从100G、400G快速向800G、1.6T等演进。在国内新的算力基建周期下,细分领域龙头 公司有走上新的台阶的机会。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国内AI建设同步加速,CSP保持资本开支增长,阿里巴巴表示预计至2032年其数据中心能耗将达到2022 年的10倍。国内算力芯片、光模块、交换机、液冷、电源、AI端侧都基本实现全国产化。在新的基建 周期下,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有走上新的台阶的机会。新连接也有望于26年迎来行业发展奇点,涌现更多 投资机会。卫星互联网、量子通信、万兆网络都先后进入产业成熟期,成为万物互联的网络架构中重要 的新的补充。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行业投资低于预期;需求低于预期。 AI驱动网络升级,海外需求强劲,国内核心企业充分受益全球基建浪潮 展望2026年,北美云厂商率先上调指引,微软/META均 ...
计算机行业周报:关注国产AI应用出海投资机遇-20251105
长江证券· 2025-11-05 07:3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丨维持 [7]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AI产业已进入“良性循环”,算力基建周期至少10年,标志着全新计算时代的开启 [2][10][26] - 国产AI应用出海是当前重要投资机遇,中国大模型及AI应用在全球排名前列,产品力与技术能力突出 [2][6][34] - 建议关注三大投资方向:国产大模型厂商、国产AI应用出海企业、国产芯片全产业链,重点提及国产算力芯片龙头企业寒武纪 [2][6][32][42] 上周市场复盘 - 上周计算机板块整体上涨2.19%,在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位,两市成交额占比为7.62% [2][4][14] - 上证综指上周整体上涨0.11%,周五报收3954.79点,一度突破4000点关口 [4][14] - 三季报增长标的活跃,福昕软件(+47.20%)、深信服(+21.95%)、合合信息(+21.17%)等涨幅居前 [16] AI技术进展与行业动态 - NVIDIA于10月28日推出NVQLink™开放式系统架构,可将GPU与量子处理器结合构建量子超级计算机,其概念验证平台实现高达400Gbps的GPU-QPU数据吞吐量及仅3.96微秒的最大往返延迟 [10][18][21] - 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AI产业已进入“良性循环”,全球算力基建才走完“第一年”,完整周期至少10年 [2][10][26] - 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密集,OpenAI计划五年内购买价值3000亿美元的计算能力;Anthropic与谷歌达成价值数百亿美元合作;四大海外云厂商今年AI及数据中心投入已超3500亿美元 [26] 全球算力基建趋势 - 谷歌云第三季度营收151.6亿美元,高于预期;云业务“积压订单”价值增至1550亿美元,驱动其加大算力投入 [27][29] - 阿里巴巴26财年第一季度云收入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创三年最高增速;公司提出3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AI基础设施,26财年第一季度资本开支为387亿元,同比增长220% [30][31] - AI需求刺激云业务增长,驱动国内外云厂商持续上修资本开支,算力全产业链有望受益 [26][27][32] 国产AI应用出海机遇 - 根据2025年全球AI Engagement Index排名,中国以29.6分位列第二,显示出强劲的出海竞争力 [34] - 国产AI应用在全球市场表现优异:DeepSeek曾登顶美区iOS免费榜Top1;Doubao的MAU达1.07亿;夸克MAU达1.49亿;CapCut位列全球App榜Top5 [35] - 国产大模型性能持续提升,如DeepSeek-V3.1拥有685B参数,上下文长度拓展至128K,强化了Agent能力,提升了海外市场竞争力 [35][39] - 国产AI出海已形成多层次产品矩阵,覆盖从通用工具到垂直解决方案,包括通用型AI助手、专业Agent平台及垂直行业应用 [35]
黄仁勋:全球万亿级算力基建才刚起步
财联社· 2025-10-31 20:37
当天在韩国举行的APEC CEO峰会上, 黄仁勋指出,AI模型的飞速进步正吸引更多资本投入,而这些投资又进一步推动模型的迭代优化, 形成互相强化的增长循环。 "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所谓的良性循环。AI越来越强大,用户越来越多。用户越多,利润越高;利润越高,就会建造更多工厂,从而制造出 更先进的AI;更好的AI又会吸引更多用户,这就是AI的良性循环。这也是你们看到全球资本开支加速增长的原因。" 黄仁勋的这番言论正值全球科技巨头竞相加码AI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终端用户需求之际。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周五表示,人工智能(AI)产业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推动整个行业实现持续增长。 黄仁勋指出,AI的崛起标志着一个全新的计算时代的开启。"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十年建设周期的开端。随着AI时代的到来,整个计算架构 的每一层都在被彻底改变。" 他解释称,AI依托GPU运行,而传统手写代码的软件运行在CPU上。"从能源需求、芯片、基础设施,到系统软件、AI模型和上层应用,整 个软件栈的每一层都在被重塑。要知道,计算机产业在过去60年几乎没有发生过根本性变化,而如今随着AI和加速计算的兴起,每一个层面 都在发生结构性重构。" 他补 ...
武汉超算中心算力扩容突破100P
长江日报· 2025-10-28 08:31
蔡维康介绍,为了让武汉这座创新之城能尽享数字经济时代的算力"硬通货",中心已备 好多种服务套餐,以武汉超算中心为例,在全国首创"专属资源池"和"共享资源池"两种模 式。 蔡维康将其形象地分别比喻为"月租房"和"公交车":"'月租房'供企业独家使用算力资 源,比如有些做智能网联汽车整车测试的、做生物医药多组学数据分析的,需要一定时间的 观测和数据分析;'公交车'主打资源共享,按时间或次数收费,资源池内有多家单位使用算 力,开车的是我们的'系统工程师'团队,他们将根据不同需求排班,'公交车'24小时日夜不 停,'乘客'上上下下。" 蔡维康介绍,作为首批算力服务商,企业还将开发更多算力平台化工具,降低企业使用 算力和构建模型的门槛,进一步满足企业对算力的需求。 编辑:胡之澜 "上个月月底,武汉超算中心二期鲲鹏算力设备成功点亮,算力扩容突破100P。"湖北科 投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超算中心运营经理蔡维康介绍,作为武汉最早一批算力基 建,中心已运营4年,已备好多种服务套餐,满足各类企业算力需求。 据了解,武汉光谷爱计算有限公司入选武汉算力服务商,该企业运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 中心及武汉超算中心。 据介绍,武汉人工智 ...
移动的 “智算样板间” 亮相青岛,施耐德电气破解算力基建难题
齐鲁晚报· 2025-10-20 11:45
算力需求爆发,山东遭遇 "空间与效率" 双重考验 "传统数据中心白区(IT机房)占70%,现在智算中心里配电与制冷的灰区面积已接近1:1,未来可能反超为7:3。" 施耐德电气在卡车巡展论坛上 分享的一组数据,戳中了山东算力基建的痛点。作为工业大省,山东正加速布局AI+制造、AI+海洋等新业态:青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导 区,济南建设国家级超算中心,烟台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全省智算需求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 但算力扩张的背后,行业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单机柜功率密度从传统5kW、10kW飙升至30kW、100kW ,甚至更高的功率等级。英伟达 GB200等高端芯片单卡功耗超1kW,仅依靠传统风冷将变得 "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紧张与能耗约束日益严格,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实现 高效供电制冷,成为企业落地智算项目的核心诉求。某青岛制造业企业IT负责人坦言:"部署传统数据中心要预留大量辅助空间,现在用AI优化 生产,算力需求翻番,基础设施升级迫在眉睫。" 10月17日,一场穿行14城、总里程近2万公里的技术巡展抵达青岛。施耐德电气关键电源巡卡车化身 "数据中心行业的技术样板间",将冷板式液 冷CDU ...
刚刚,三条重磅消息落地!A股今天怎么走?全体股民做好准备
搜狐财经· 2025-10-15 10:31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于10月15日进行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全月净投放达4000亿元,为连续第5个月净投放[1] - 流动性宽松对A股构成支撑,历史数据显示大规模放水后A股次日上涨概率超70%[2] - 银行板块已提前反应,10月14日42家上市银行全线飘红,重庆银行上涨6.68%[2] - 美联储释放宽松预期,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结束缩表,10月底大概率降息25个基点,内外流动性宽松利好银行、券商等板块[2] - 券商板块受益于三季度日均成交额超2.5万亿元的业绩基础[2] 制造业支持政策 -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设定到2028年发展20项标准、50个领军品牌、100个创新高地的量化目标[4] - 政策精准聚焦“5G+工业互联网”、“算力基建”、“工业AI”三大赛道,其中“5G+工业互联网”已有1.7万个项目落地,覆盖所有工业大类[4] - 制造业算力需求正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中科曙光液冷技术市占率超60%,订单同比增长45%[5] - 资金已开始抢筹,10月14日光伏板块异动,隆基绿能盘中涨停,政策预期带动产业风口延伸[5] 美联储政策信号与市场风格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10月底可能降息25个基点,并明确表示“缩表临近终点”,为全球资本注入信心[6] - 外资偏好可能转变,从高估值科技股转向低估值顺周期和高股息品种,10月14日红利指数连阳4天,银行、煤炭等板块逆势上涨[6] - 同期半导体、CPO等科技股下跌超4%,显示市场风格切换信号,华鑫证券指出外资更看好中字头高股息股[6] - 三季报密集披露期来临,截至10月14日已有17家公司预告净利润增长超100%,先达股份净利润增长28-32倍[6] 市场整体展望与机会 - A股市场大概率“探底回升”,沪指3850点附近存在强支撑[7] - 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央行放水受益的金融股、政策加持的制造业主线、业绩超预期的小市值股票[7] - 需警惕高位科技股回调风险,创业板指已将前一日反弹成果全部回吐[7] - 当前市场被视为“水牛+政策牛”而非普涨牛,选对方向至关重要[7]
德科立(688205):DCI、OCS、空芯光纤放大器三大产品线协同升级
国联民生证券· 2025-10-10 15:04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6] 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出现显著下降,主要因传统电信传输市场需求结构性放缓及产品定价策略调整导致利润空间收窄,同时DCI产品及光模块产能尚处建设爬坡阶段,利润贡献未充分释放[4][12][13] - 数通市场(特别是DCI、算力中心及数据中心领域)实现高速增长,公司DCI产品产能持续提升,客户订单规模与市场份额同步增长,在手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13] - 公司三大产品线(DCI、OCS、空芯光纤放大器)协同升级,研发进展顺利,持续强化在算力基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4][13][14] - 基于AI产业催化及全球DCI光传输产业进入关键部署阶段,预计公司2025-2027年业绩将实现高速增长[15]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335.53万元,同比增长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9.37万元,同比下降48.17%[12]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2025年H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29.01万元[1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13亿元、19.60亿元、27.5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6.03%、49.35%、40.70%[15][1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2.69亿元、4.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8.06%、59.57%、56.91%[15][16]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07元、1.70元、2.67元[15][1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DCI产品:400G相干模块实现小批量试产,400G/600G DCI板卡批量交付且完成C6T+L6T系统部署,800G板卡年内将小批量交付,1.6T板卡启动预研[4][13] - OCS产品:硅基OCS获海外样品订单,第二代高维度OCS研发加速推进,目标2026H1推出样机[14] - 光放大器技术:宽带L++产品保持市场领先,实现SOA单通道放大器批量出货,推出空芯光纤专用C波段多波长放大器(输出功率>2W)[14] 产能与基地建设 - 公司同步提升现有租赁厂房产能,并全力推进泰国自有生产基地建设[13] - 公司本部和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需要持续刚性投入,短期面临阶段性经营压力[13]
中银国际:AI应用商业闭环逻辑增强 算力基建先于应用场景落地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4:36
Sora 2.0发布与AI应用变现 - Sora 2.0于2025年9月30日发布,在物理真实感、音视频同步和多镜头叙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 - 同步推出Sora APP社交应用,用户可创建AI数字形象并嵌入视频,标志着AI应用商业闭环逻辑增强,或为Open AI打开新广告收入渠道 [1] - AI应用的社交属性有望为AI应用用户数量增长赋能,商业变现途径进一步拓宽 [1][3] AI基建需求与合作 - Open AI与三星、SK海力士合作,两家公司将为其每月90万片DRAM和HBM晶圆需求提供供应保障,参与全球数据中心和“星际之门”项目 [2] - Open AI与AMD达成战略合作,将部署共计6GW的AMD GPU算力支持AI基础设施建设,首批1GW AMD Instinct MI450 GPU部署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 [2] - AMD向Open AI发行最高1.6亿股认股权证,若全部兑现,Open AI可能获得AMD约10%的股份,合作强化了AI基建需求的确定性 [2][3] 算力产业链发展趋势 - AI基建重心正从训练侧向推理侧转型,AI模型迭代使商业模式更清晰 [3] - 上游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因应用发展而提高,Open AI锁定存储和GPU订单强化了算力产业链增长确定性 [1][3] - 相关算力产业链有望在未来趋势中受益 [1][3] 相关产业链标的 - 晶圆制造建议关注中芯国际(688981SH)和华虹公司(688347SH) [4] - 晶圆封测建议关注通富微电(002156SZ)和长电科技(600584SH) [4] - AI GPU建议关注寒武纪(688256SH)和海光信息(688041SH) [4] - 存储建议关注兆易创新(603986SH)、江波龙(301308SZ)、佰维存储(688525SH)和德明利(001309SZ) [4] - PCB建议关注鹏鼎控股(002938SZ)、深南电路(002916SZ)、沪电股份(002463SZ)和胜宏科技(300476SZ) [4]
中银晨会聚焦-20251009
中银国际· 2025-10-09 09:53
核心观点 - Sora 2.0的发布拓宽了AI应用的变现途径,其新增的社交属性有望推动用户数量增长,从而对上游算力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增强了算力产业链的增长确定性[2][4] - OpenAI与三星、SK海力士、AMD的重大合作进一步强化了AI基建需求的确定性,算力基建将先于应用场景落地[5][6] 行业与市场表现 - 2025年10月9日主要市场指数普遍上涨:上证综指收于3882.78点,上涨0.52%;深证成指收于13526.51点,上涨0.35%;沪深300指数收于4640.69点,上涨0.45%[1] - 当日申万一级行业中,有色金属涨幅最大,为3.22%;国防军工上涨2.59%;房地产上涨2.12%;通信行业跌幅最大,为-1.83%[3] AI应用与技术进步 - Sora 2.0相较于第一代在物理真实感、音视频同步和多镜头叙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4] - OpenAI同步推出Sora APP社交应用,用户可通过文字生成短视频并创建AI数字形象,标志着其在社交媒体领域取得重大进步,可能为其打开新的广告收入渠道[4] 供应链合作与需求 - OpenAI与韩国三星、SK海力士达成合作,两家公司将为其全球数据中心和"星际之门"项目每月90万片的DRAM和HBM晶圆需求提供供应保障[5] - OpenAI与AMD达成战略合作,将部署总计6GW的AMD GPU算力以支持下一代AI基础设施建设,首批1GW AMD Instinct MI450 GPU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部署[5] - AMD向OpenAI发行最高1.6亿股认股权证,若全部兑现,OpenAI可能获得AMD约10%的股份[5] 算力产业链趋势 - 当前AI基建重心正从训练侧向推理侧转型[6] - AI模型的迭代使得商业模式愈发清晰,社交属性的引入为商业变现渠道拓宽和用户增长赋能,进而提升对算力基础设施的要求[4][6] - OpenAI提前锁定存储和GPU订单表明AI基建需求增长的确定性增强,相关算力产业链有望受益[5][6]
锐捷网络(301165)财报点评:Q2业绩大幅增长 互联网数据中心交换机交付加快
新浪财经· 2025-10-08 14:3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49亿元,同比增长31.84%,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增长194%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收入达41.13亿元,环比增长62.19%,归母净利润3.45亿元,环比大幅增长221.46%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3.75个百分点至6.8%,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4] 数据中心交换机业务 - 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2025年上半年公司数据中心交换机销量同比大幅增长333.07%至11.13万台,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10.05%至35.96亿元 [2] - 该业务收入高度集中于头部互联网客户,来自阿里、字节、腾讯的收入占比合计达到90% [2] - 由于白盒产品特性及市场竞争,2025年上半年数据中心交换机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6.85个百分点至20.79% [2] - 公司在高速率产品领域占据领先地位,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200G/400G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2] 产品结构与市场开拓 - 公司收入结构多元化,2025年上半年来自互联网、企业级园区、SMB、运营商市场的收入占比分别约为53%、15%、23%、5% [3] - 公司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包括高密度400G/800G交换机、LPO光模块等,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3]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合作伙伴数量增长至2620家,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46%至11.45亿元,毛利率高达41.31% [3]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公司通过管理改进和降本增效,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1.03%,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82% [4] - 费用率显著优化,2025年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5.07、0.89、4.44个百分点 [4] - 尽管整体毛利率受产品结构影响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但净利率实现提升,预计费用端将持续优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