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定币
icon
搜索文档
稳定币被戳穿!不是新货币,是法币的影子,风险比你想的大
搜狐财经· 2025-07-21 05:32
稳定币本质与特征 - 稳定币市场规模从50亿飙升至2500亿,五年增长50倍,渣打银行预测2028年或达2万亿[1] - 本质为以法币为锚的货币基金,与支付宝余额宝功能相似,核心差异在于区块链技术应用[3] - 与法币为1:1对应关系,存量受法币供应量限制,无法脱离法币独立存在[3] - "稳定"特性依赖与法币锚定,但存在脱锚风险,如发行初期炒作或跨境监管套利导致的溢价[4] 美元稳定币崛起动因 - 华尔街推动动机为拓展金融产品交易场景,通过稳定币交易抽佣创造新收入来源[5][6] - 美国政府意图利用美元稳定币巩固全球美元霸权,简化跨境支付以提升美元使用黏性[8] - 两者形成利益联盟: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规模,政府强化货币主导权[8] 行业风险与监管趋势 - 无监管状态下可能成为超主权资金流动通道,引发洗钱、资本外逃等系统性风险[9][10] - 潜在挤占银行存款业务,威胁传统银行体系稳定性[10] - 各国监管态度分化: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抢占试验田地位,欧洲警惕货币主权侵蚀[11][12]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 稳定币无法替代人民币国际化基础,需依靠国债流动性、银行体系稳健性及股市吸引力[13][14] - 人民币稳定币仅为辅助工具,国际化的核心在于提升本币信用与市场深度[14] 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关系 - 数字人民币定位为零售支付工具(To C),稳定币侧重企业跨境结算(To B),两者应用场景无直接竞争[15][16] - 两者均需接受央行监管,包括牌照管理、资金托管及反洗钱审查[17] 行业格局与未来展望 - 稳定币实质为传统金融产品技术升级,非颠覆性创新[18] - 长期看监管机构将逐步收回控制权,市场自由发展空间有限[10][17]
稳定币系列报告之三:详解Circle:合规、技术与生态
华创证券· 2025-07-20 23: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 6 月 Circle 成功上市引发市场关注,报告从核心商业模式、治理结构、与 Tether 的竞争格局三方面详细解读 Circle,探讨稳定币相关产业链潜在投资机会 [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ircle 核心商业模式分析 - 与 Coinbase 围绕 USDC 合作,通过收益分润机制生态共建,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USDC 流通量达 439 亿美元,覆盖 430 万个有效钱包;该模式提供分销渠道和流动性支持,但制约 Circle 盈利能力,未来双方可品牌协同获客 [9][10] - BlackRock 在 Circle 生态中扮演储备基金管理者、战略投资者、监管背书与市场信任提供者角色,通过合作优化资产配置、提升市场信任,2024 年 USDC 市场份额回升至 24% [12][13][14] - Circle 构建完善 KYC 与 AML 体系,包括客户审核、国际监管牌照两层合规架构;从技术、储备、运营三方面构建安全体系 [18][19] - Circle 针对稳定币市场风险制定应对策略,通过储备资产配置和跨链协议应对市场风险,采取“监管先行”策略应对监管风险,保证储备透明度和产品多元化应对流动性风险 [21][23] Circle 的治理结构 - Circle 发展路径可总结为战略转型、监管合规、财务突围三步,从支付工具转型为稳定币发行商和生态构建者,监管上从被动到主动,积极处理成本管控难题 [24][25][27] - Circle 历轮融资包括 D 轮、E 轮、战略融资、F 轮等,2025 年成功 IPO,吸引多家机构投资者,BlackRock 认购 10%股份 [28][29] - Circle 股权架构分三类普通股,董事会由 8 名成员组成,Jeremy Allaire 拥有战略主导权,公司设立控制权保障机制 [30][31] - 核心管理层包括 Jeremy Allaire、Jeremy Fox - Geen、Heath Tarbert、Nikhil Chandhok 等,经验丰富,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 [34] - Circle 全球员工超 1100 人,采取“先优化再增长”人员策略;董事会设有审计、薪酬等多个委员会,各有核心职能 [37][38][39] Circle 与 Tether 的竞争格局分析 - Circle 在合规与透明度上领先,监管许可覆盖度和披露颗粒度优于 Tether,实行“日度披露 + 月度审计”模式 [40][41] - Circle 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开发数字钱包等创新业务,推出 USYC 形成双币体系;Tether 技术创新相对滞后 [45][46] - Circle 采用 100%储备机制,储备资产稳健透明;Tether 采取收益导向策略,储备结构复杂、透明度低 [47][48][49] - Circle 在机构市场占优势,与 Visa 等合作,渗透传统金融;Tether 主要依赖交易所生态 [50] - Circle USDC 市场份额超 20%,低于 Tether 的超 60%;2024 年总收入增长 16%,净利润下降 42%,运营成本占营收 29.34%,正拓展业务增加收入来源 [52][53]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代币可能会链接产业金融所有环节
北京商报· 2025-07-20 23:31
稳定币监管与运营逻辑 - 稳定币监管体系出现重要变化 被纳入金融衍生品监管框架而非银行或证券类别监管 [3] - 稳定币核心运营逻辑为1∶1锚定美元资产或国债等标的 托管资产需具备高流动性 目前以一年期美元存单和国债为主 [3] - 若美元进入零息时代 稳定币锚定标的可能转向其他高收益资产 资产收益与管理效率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3] 数字代币在产业链金融中的应用 - 数字代币可破解产业链金融中应付应收不对称和有息无息不对称难题 实现毫秒级对称结算 [4] - 代币化能将传统有息交易转化为无息模式 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并支持全天候小份额交易 [4] - 代币化在产业金融中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全天候价值流转和优化利益分配 [4] AI与绿电驱动的产业变革 - AI驱动的产业变革传导链条为AI→算力→电力→绿电 虚拟电厂结合云服务模式正引发能源领域颠覆 [4] - 绿电生产方可摆脱国家电网依赖 通过虚拟电厂直连用户 云平台整合分布式光伏风电资源构建高效能源网络 [4] - 云服务+AI+绿电闭环使产业数字金融能剥离中心化架构 直接链接生产分配与价值创造 赋能中小企业 [4] 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 汽车产业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无人驾驶车辆通过OTA持续升级服务 算力支撑的数字化服务重塑出行场景 [5] - 传统金融工具在转型过程中被边缘化 代币系统有望成为新的价值交换载体 [5] 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劳动力价值转化 - 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传统模式融合共生 中国7000万外卖及网约车从业者劳动数据可转化为数据资产 [6] - 从业者通过入股数字化平台获得股权回报 并转型为新岗位 实现劳动力价值到数据资产价值的跨越 [6] - 稳定币重构金融基础 AI与绿电穿透产业能源逻辑 无人驾驶重塑制造服务业边界 构成产业数字金融三大核心发展方向 [6]
香港金发局主席洪丕正:稳定币不应“短线炒作”
快讯· 2025-07-20 23:15
洪丕正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已完成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SP)发牌框架,"8月1日只是启动日,并非一 夜之间全面落地。"他强调,稳定币不应该成为市场的短期"炒作对象",资产市场数码化是场"持久 战",投资者不应该对其抱有短浅的目光。(21财经) ...
京东币链科技辟谣“JD-HKD”,警惕火热稳定币概念背后的陷阱
北京商报· 2025-07-20 19:57
京东币链科技声明事件 - 京东币链科技公告称有人假冒京东名义在主流交易平台发布名为JD-HKD的数字货币欺骗用户 公司已沟通平台下架相关数字货币并发布公告提示用户[1] - 公司强调作为香港金管局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方 完全遵循香港监管指导落地进程 在取得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前所有以京东稳定币等名义发币均为骗局[1] - 这是不足一个月内京东第二次就稳定币发布提示声明 6月30日曾通过官方微博强调所有声称"可获取京东稳定币"的信息均涉嫌诈骗[1] 行业动态与风险趋势 - 蚂蚁数科在6月20日提到部分公司借"RWA""稳定币"等热点概念炒作并暗示与蚂蚁不实合作[2] - 过去两个月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通过后市场热度上升 各类冒用企业名义利用稳定币概念的投资理财诈骗蔓延[2] - 7月以来北京深圳苏州重庆宁夏等多地监管方发布稳定币风险提示 指出不法分子通过包装稳定币项目以高额回报诱导公众[2] 诈骗模式分析 - 骗局从伪造信息逐步演变为庞氏骗局 通过包装话术伪造合作信息冒用官方客服在社交平台广撒网[3] - 不法分子开发绕过应用商城审核的APP或搭建高仿官网 诱导消费者入金并显示虚假高额盈利 资金盘难持续后停摆跑路[3] - 骗局典型路径包括利用热点造概念 假借知名机构名义 以高回报拉人头线下活动专家授课等洗脑式营销[3]
场景广度决定,稳定币未来谁将领跑
天风证券· 2025-07-20 1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为强于大市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稳定币行业催化不断,看好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稳定币市场长期发展,稳定币应用场景或成为发行方后续成长的核心因素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发币方与场景 - 发币方是稳定币产业链价值链核心,场景是关键中的关键,中国香港稳定币发币方利润有望快速体现且有可观空间,发币方需与场景运营方深度合作才能脱颖而出,如Circle与Coinbase合作跃居行业TOP2 [2] 支付场景 - 港元稳定币侧重跨境支付,不同于美元稳定币以Defi项目交易为主,2024年义乌进出口总额6689亿元,对“一带一路”国家合金进出口4133亿元,占同期义乌进出口总值61.8%,中国24年原油进口金额约2.31万亿人民币,管道天然气进口金额1501.77亿人民币,看好小商品城、中油资本的卡位优势 [3] 受益方与投资机会 - 交易所和跨境支付服务商有望显著受益,看好具备先发优势厂商,若率先落地跑通,中小支付厂商有望借助稳定币提升在B2B支付场景尤其是小B支付的份额,稳定币重塑全球跨境金融支付,建议关注大B场景运营方(小商品城、中油资本、普联软件、长亮科技)、发币方与交易所(京东集团、渣打集团、众安在线、百仕达控股、OSL集团)、跨境支付服务与供应链金融(新国都、新大陆、联易融科技、连连数字、拉卡拉、移卡)、RWA与证券应用(朗新集团、耀才证券金融、捷顺科技、大智慧、阜博集团、道通科技)、金融IT与安全密码厂商(京北方、恒生电子、信雅达、信安世纪、宇信科技、三未信安) [4]
RWA项目在国内不可行-以某文交所的艺术品RWA项目为例
搜狐财经· 2025-07-20 19:30
RWA项目本质 - RWA项目是将现实世界的实物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转换为链上资产进行投资交易的概念,与稳定币、NFT、DeFi等项目类似,均围绕链上技术布局不同领域的生态 [3] - RWA项目与新能源、光伏产业、艺术品等行业结合,实质是将现实资产与链上资产锚定后发行交易的具体化 [3] RWA项目四大核心元素 - **真实实物资产**:RWA项目需有底层实物资产支撑,其价值可被评估,避免成为泡沫交易,这与NFT、DeFi等项目需对应真实资产的趋势一致 [4][5] - **区块链上链技术**:RWA项目需依赖区块链技术(公链或联盟链),公链更符合去中心化和公开化要求,但实际应用中多采用联盟链 [5] - **锚定代币**:RWA项目需发行代币作为链上资产凭证,代币功能包括确权、支付、投资等,形成与现实世界对应的代币经济圈 [5][6] - **链上交易平台**:RWA项目需交易平台实现链上资产流通,但国内禁止搭建此类平台或提供代币交易服务 [7] 国内RWA项目的合规性问题 - 国内禁止发行代币,相关文件包括2013年比特币通知、2017年代币发行公告、2021年防范虚拟货币炒作通知,即使通过境外平台发行也不得面向境内客户 [6] - 与地方交易所(如文交所、数据交易所)合作存在资质和交易模式的双重限制:地方交易所需省级政府批准且不得拆分权益、集中交易或标准化合约交易,RWA项目的份额化和标准化定价违反上述规定 [7] - 案例显示,地方文交所开展艺术品通证交易(拆分份额锚定代币)后被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相关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8]
华检医疗(01931):美国稳定币牌照申请及 IVDNewCo Exchange生态落地正式开启
智通财经网· 2025-07-20 19:0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正积极构建以医疗创新药高科技资产(NewCo)为核心的"NewCo+RWA"Web3交易所生态(IVDNewCo Exchange)及配套发行稳定币"IVDDollar"(IVDD),旨在通过整合Web3技术提升全球医疗创新药资产的流动性、融资效率及可及性 [1] - 公司已启动美国稳定币牌照申请的合规化筹备工作,以支撑生态全球化布局 [1] - 公司在美国纽约州成立全资子公司IVD GROUP INC作为推进IVDNewCo Exchange战略的核心运营主体 [1] 政策环境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5年7月18日签署《天才法案》,这是美国首个国家级稳定币监管框架,预计对全球资本市场及加密行业影响深远 [1] - 香港已于2025年5月30日刊宪《稳定币条例》(2025年8月1日生效),与美国政策共振将促进全球稳定币市场加速发展 [1] 业务进展 - 美国子公司已正式启动向SEC、CFTC等监管机构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的程序,实质性推进集团"美国稳定币牌照申请规划" [2] - 美国子公司将同步落实IVDNewCo Exchange生态建设,包括构建医疗创新药NewCo资产的RWA代币化平台、建立支持IVDD稳定币发行交易的合规金融基础设施、推进与纳斯达克双重主要上市的"币股联动"机制 [2] - 公司成为港股市场极少数明确布局美国合规稳定币生态的上市公司,通过美国子公司快速启动申请或巩固在"港股稳定币概念板块"的领先地位 [2] 竞争优势 - 公司构建"香港+美国"双金融枢纽合规架构,为IVDNewCo Exchange生态提供跨区域监管背书与流动性支持 [2] - 依托覆盖中国1674家三级医院的商业化网络及全球优质NewCo资产收购能力,IVDNewCo Exchange生态将成为全球首个专注医疗创新药RWA的合规交易平台 [3] 市场机遇 - 公司"NewCo+RWA+稳定币"三位一体战略进入规模化实施阶段,在《天才法案》重塑全球稳定币格局的窗口期实现"稳定币牌照申请+交易所生态落地"双重突破 [3] - 公司有望深度参与万亿美元级合规稳定币市场的价值分配,为股东创造稀缺性成长溢价 [3]
华检医疗(01931) - 自愿性公告美国稳定币牌照申请及IVDNewCo Exchange生态落地...
2025-07-20 18:15
战略计划 - 构建以医疗创新药NewCo资产为核心的“NewCo+RWA”Web3交易所生态及发行稳定币“IVDDollar”[4] - 构建“香港+美国”双金融枢纽合规架构[10] 市场扩张 - 在美国纽约州成立全资子公司IVD GROUP INC. [6] - 子公司启动稳定币牌照申请程序并落实生态建设[7][8] 未来展望 - 战略进入规模化实施阶段,有望参与万亿美元级合规稳定币市场分配[12]
稳定币系列报告之二:宏观视角下稳定币的四种内涵
华创证券· 2025-07-20 18: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稳定币通过技术革新提升全球支付效率,背后是美元霸权数字化延续与主权金融体系的博弈 未来监管框架成熟与多极稳定币生态发展,决定其能否成包容性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核心 对新兴市场,稳定币既是抵御通胀工具,也可能削弱货币主权 这场支付革命在效率与风险、创新与监管张力中重塑世界金融秩序 [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稳定币 1.0:颠覆传统支付模式的效率革命 - 稳定币技术革新基于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支付,技术实现可拆解为储备资产、发行机制、流通网络 其在线下支付应用是支付效率革命,可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压缩到账时间 已在多个普惠金融场景落地,未来技术红利有望向新兴市场释放 [6][11] - 稳定币技术革新包括基于“多签钱包、实施审计”的储备资产技术托管、基于智能合约的发行与赎回智能控制、流通网络的量子加密 [12][13][14] - 传统跨境支付依赖SWIFT系统,稳定币基于区块链实现点对点交易,有明显效率和成本优势 [17][19] - 稳定币在高通胀经济体可作为对冲工具、有替代性黄金储备功能,还能搭建跨境劳务结算网络 发达国家传统金融机构也在探索清算重构 [27][28] 稳定币 2.0:美元数字化延伸,重塑全球货币格局 - 现有稳定币市场规模由美元主导,发行规模上升会促进美债需求、强化美元主导地位 但稳定币对美元霸权强化有两面性,可能带来新挑战和风险 [6][30][33] 稳定币 3.0:全球金融稳定和安全的新变量 - 稳定币“稳定性”建立在信任机制上,更多基于“私营平台”信用,主权国家面临货币政策“脱域”风险 其使用有流动性和信用风险,普及还面临跨境监管失效与非法金融活动隐患 [6][37][42] 稳定币 4.0:未来合规化与生态化的融合 - 未来稳定币发展有四种趋势:各国监管框架完善推动合规化;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重塑支付与资产流转逻辑,打造应用生态;多极化稳定币体系兴起 [6][45] - 2024年起全球一些经济体加快稳定币监管立法,合规性成发行与运营核心要素 [45] - 传统金融机构加速布局稳定币业务,如多家银行联合研发共享稳定币 [47] - 稳定币在合规场景增长强劲,RWA成其生态重要组成部分,规模不断扩大 预计到2030年RWA市场规模有望达16万亿美元 [48][49] - 非美元稳定币逐步崛起,人民币稳定币也有探索空间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