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行行有说道 | 一口气快速入门创新药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2-28 15:15
行业概述 - 创新药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性 研发周期平均超过10年 单款药物研发投入常超10亿美元 [1][2] - 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突破1.1万亿元 增速持续领先仿制药市场 [2] - 头部药企已完成初步转型并实现盈利 行业进入成果兑现期 [2] 市场动态 - 国内药企加速国际化布局 出海形式多元化且取得实质性业绩突破 [2] - 资本市场重新关注创新药板块 出现"DeepSeeK时刻"等积极预期 [2] 行业认知门槛 - 需深入理解药物研发流程 产业链结构 市场竞争格局等专业领域 [2] - 药企出海策略涉及复杂商业博弈 存在较高认知壁垒 [2][3] 核心研究议题 - 医药产业链构成与创新药企商业模式分类 [3] - 创新药研发全流程解析 包括靶向药物作用机制等关键技术环节 [3] - 研发管线管理成为衡量药企产品力的关键指标 [3] - 专利悬崖对商业策略的影响及应对方案 [2][3] -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演变与中国药企的突围路径 [2][3] 行业发展趋势 - 生物科技 商业策略与政策因素共同推动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构 [4]
去年和复星医药“分手”!这家创新药企要再冲IPO!但亏损依旧……
IPO日报· 2025-02-25 19:15
公司上市动态 - 真实生物时隔两年半再次向港交所申请主板上市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1] - 2022年8月首次递交招股书但上市失败 此次为第二次申请 [3] 核心产品阿兹夫定 - 阿兹夫定是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肺炎口服药 2022年7月附条件获批 [2][6] - 该药物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 2021年首次获批用于治疗HIV-1感染 是过去30年唯一具备双重机制的核苷类抗肿瘤药物 [5] - 2023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2024年成功续约 覆盖全国31个省市超5万家医疗终端 累计销售超1000万瓶 [7] - 2020年以来累计创造收入超5 91亿元 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复星医药协议 [5] - 2023年营收3 44亿元 2024年营收2 38亿元 [10] 商业化合作调整 - 与复星医药达成战略合作 复星医药产业获得阿兹夫定独家商业化权利 [11] - 2023年全部收入来自复星医药产业单一客户 [12] - 2024年9月收回商业化权利 转为与53家经销商合作直接销售 复星医药产业收入占比降至99 2% [12][13] 研发管线布局 - 在研产品包括CL-197和哆希替尼 后者是奥希替尼的"氘代"版本 毒性更低 [8] - 募资用途包括阿兹夫定治疗HIV及肿瘤的研发商业化 以及与其他候选药物联合疗法的开发 [8] - 正在开发阿兹夫定联合疗法用于肝癌 结直肠癌 非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 [8] - 构建多靶点抗肿瘤管线 包括EGFR抑制剂 STING激动剂等 多个项目已进入临床阶段 [8] 财务表现 - 2020-2022年前5月收入分别为6 8万元 137 6万元 845 1万元 同期亏损1 51亿元 1 97亿元 2 18亿元 [9] - 2023年亏损7 84亿元 2024年亏损收窄至4004 2万元 [10] - 亏损主要源于存货撇减 研发费用及行政开支 2024年亏损下降因存货撇减金额减少 [11]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王朝阳通过三联创投和CreativeSummit持股48 12% [14] - 董事长兼CEO杜锦发持股17 55% 为丙肝药索非布韦发明者之一 也是哆希替尼和CL-197的发明者 [15]
恒瑞医药赴港上市: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202亿元,已累计现金分红约80.29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1-07 10:34
收入自2013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约14%,远超同期全球制药市场约4%的复合年增长率。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在商业化方面。 截至2024年9月30日,恒瑞医药拥有约9000人的自建销售和营销团队,根据弗若 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这在中国制药企业中规模领先 。截至同日,恒瑞医药的销售网络覆盖中国30多 个省级行政区的超过22,000家医院与超 过200,000家线下零售药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 这一覆盖范围在中国制药企业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除国内市场外, 恒瑞医药 还 已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等国家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 床试验,产品在40多个国家实现商业化。 2024年,恒瑞医药的产品获得美国FDA三项快速通道认 定和三项ANDA。此外,自2018年以来,恒瑞医药与全球合作伙伴进行了12笔对外许可交易,涉及 15个分子实体。这些交易的总交易额约为120亿美元,首付款总额约为4亿美元,另有于若干合作伙 伴的股权。其中,恒瑞医药与Kailera Therapeutics交易总额约为60亿美元的交易是中国制药行业 合 作 交 易 的 标 杆 。 此 外 , 这 些 交 易 包 括 向 德 国 达 ...
李嘉诚,一举卖了45亿
投资界· 2025-01-06 14:58
交易概述 - 和黄医药以6 08亿美元现金向金浦健服投资管理和上海医药出售上海和黄药业45%股权 [3] - 交易分为两部分:金浦健服以4 73亿美元收购35%股权,上海医药以1 35亿美元收购10%股权 [5] - 交易完成后上海医药将持有和黄药业60%股权并实现并表 [6] 交易细节 - 上海和黄药业股东权益评估值为106 28亿元,较母公司账面增值92 88亿元(增值率692 92%),较合并报表归母权益增值95 54亿元(增值率889 96%) [6] - 交易整体对价为99 5亿元,设有三年过渡期,期间和黄医药需保证净利润年增长至少5%,补偿上限9500万美元 [6] - 和黄医药预期录得除税前出售收益4 77亿美元,保留5%间接股权 [6] 公司背景 - 上海和黄药业成立于2001年,由上海医药与和黄医药合资设立(初始各持股50%) [6] - 公司拥有74个产品,包括麝香保心丸、胆宁片等,2023年净利润6 63亿元(占上海医药净利润12 84%) [6] - 麝香保心丸为中国冠心病适应症领域第二大中成处方药,市场份额22% [8] 财务表现 - 过去20多年上海和黄药业为和黄医药贡献股息总额超3 7亿美元(约27亿元) [9] -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3 3亿美元、3 7亿美元、3 9亿美元 [9] - 麝香保心丸专利有效期至2029年 [9] 战略调整 - 和黄医药出售资产旨在聚焦创新药研发(如ATTC项目),2023年创新药收入已超总收入50% [9] - 公司2022年明确剥离非核心资产战略,此前已出售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股权 [9] - 此次交易加速实现盈利目标,资金将用于肿瘤创新药研发(现有3款国内获批药物) [9] 行业动态 - 医药行业整合加速,企业通过出售资产/管线回笼资金(如药明康德、信达生物) [10] - 2023年港股18A药企现金总额1109亿元(同比下降11%),12家企业现金储备不足5亿元 [11] - 2024年超45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公司终止IPO,现金流能力成核心考量 [12] - 行业趋势包括License-out(如和黄医药授权国际药企)、并购(如普方生物18亿美元出售) [12]
海西新药冲刺港交所:已就14款仿制药获批准,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率33%
IPO早知道· 2025-01-04 10:06
公司概况 - 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3]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型制药公司,已商业化的产品组合主要包括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炎症疾病的仿制药 [3] -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这些治疗领域占2023年中国医药销售总额的25%以上 [3] 产品组合 已商业化仿制药 - 截至2024年12月27日,公司已就14款仿制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其中四款入选国家带量采购(VBP)计划,四款入选省级VBP计划 [6] - 安必力®(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为同类首款通过中国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入选第四批国家VBP计划,2023年贡献收入1.46亿元,市场份额28.7%,排名第二 [6] - 海慧通®(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入选第八批国家VBP计划,2023年贡献收入1.03亿元,市场份额20.4%,排名第二 [6] - 瑞安妥®(盐酸西那卡塞片)入选第五批国家VBP计划,2023年贡献收入0.40亿元,市场份额19.4%,排名第二 [7] - 赛西福®(硫酸羟氯喹片)为同类第二款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入选第十批国家VBP计划 [7] 在研药物 - 公司有四款处于ANDA阶段的在研仿制药,涉及癫痫、过敏、高血压及电解质补充,预计2025年获得上市批准 [7] - 创新药管线包括一款潜在同类首款的在研肿瘤药物及另外三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创新候选药物,用于治疗肿瘤、眼科及呼吸系统疾病 [5] 销售网络 - 截至2024年12月27日,公司的销售及分销网络已与超过18,000家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包括超过5,100家三级或二级医院)以及超过22,000家药店建立联系,覆盖中国所有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 [7] 财务表现 - 2022年和2023年营收分别为2.12亿元和3.17亿元,同比增长49.53% [7]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从2023年同期的2.21亿元增加58.37%至3.50亿元 [7] - 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和1.17亿元,同比增长69.56% [7]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从2023年同期的0.79亿元增加46.83%至1.16亿元 [7]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为81.0%、83.3%及82.9%,净利率分别为32.5%、37.1%及33.2% [7]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增强商业化能力、改善生产系统及营运资金 [7]
远大医药(00512) - 自愿性公告: 本集团全球创新產品STC3141在中国开展的II期临床研究...
2024-12-13 17:2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集团全球创新药物STC3141治疗脓毒症II期临床研究完成全部患者入组给药,预计2025年3月得初步结果[3] - 治疗脓毒症II期临床研究入组180名患者,静脉给药5天并随访至第28天[4] - STC3141于2023年7月获批开展脓毒症II期临床试验,11月首例入组,提前6个月完成全部入组[4] - STC3141临床前研究结果于2020年2月和2023年11月发表于顶级期刊[5] - STC3141已在三大洲五国四个适应症获七个临床批件,完成三项临床研究并达终点[5] - 产品尚处研发阶段,获批上市及获利有不确定性[7] 其他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
丽珠医药(01513) - 自愿性公告 签署专利及技术转让协议
2024-12-09 19:2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 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 失承擔任何責任。 自願性公告 簽署專利及技術轉讓協議 一、協議簽署概況 近日,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Livzon Pharmaceutical Group Inc.* Inc.*(「本公司」) 控股子公司珠海市麗珠單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麗珠單抗」)與廣東華南疫苗股份有限 公司(「華南疫苗」)簽署了《流感重組蛋白疫苗項目專利及技術轉讓協議》(「協議」)。 根據協議約定,華南疫苗擬將基於項目技術開發的最終銷售形態的三價流感重組蛋白疫苗 及/或四價流感重組蛋白疫苗的項目權利轉讓給麗珠單抗,麗珠單抗需向華南疫苗支付相應 的專利及技術轉讓費(包括首付款、開發里程碑款及銷售里程碑款)及銷售提成。 目標產品為流感重組蛋白疫苗,已經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開展預防流行性感冒 的臨床試驗。 本次交易已經本公司經營管理層審議批准,根據相關規定,無需提交本公司董事會及股東 大會審議。本次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 1 二、交易對方的基本信 ...
黎明来了
猫笔刀· 2024-07-31 22:15
市场表现 - 两市成交额达9000亿 市场上涨中位数3.18% 北上资金单日净买入195亿创历史前十记录 [1] - 证券板块领涨市场 成为提振信心关键因素 小市值券商及次新券商表现更活跃 [3] - 大盘单日涨幅覆盖过去1.5周跌幅 但整体仅恢复至上周一水平 [1] 政策动态 - 财政部拟推进消费税改革 征收环节从生产端转向消费端 税权由中央下放地方 可能影响高价商品如白酒的终端定价 [3] -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方案通过 将加速创新药研发上市流程 利好医药产业竞争力提升 [3] 国际事件影响 - 日本央行意外加息15个基点至0.15-0.25%区间 推动日元单日跳涨1.7% 7月日元表现领跑全球货币 [3] - 哈马斯领导人遇袭事件未引发航运价格反弹 地缘政治风险未立即传导至大宗商品市场 [3] 行业动向 - 券商合并传闻再起 中金与银河被市场炒作 但大市值券商股价弹性相对较弱 [3] - 公募基金人才流向非金融领域 建信基金前员工转投商务部幼儿园财务岗位引发行业热议 [3] 资金行为 - 三个月阴跌后首次出现显著反弹 空头策略面临挑战 观望资金可能开始入场建仓 [1]
万邦医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9-04 20:37
发行信息 - 本次拟公开发行股份1666.66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后总股本6666.6667万股[8][36] - 每股面值1元,预计发行日期2023年9月14日,拟上市深交所创业板[8]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8][16] 业绩总结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912.99万元、21,109.20万元、26,078.10万元,复合增长率36.91%[28][50][51] - 2020 - 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451.56万元、8,187.03万元、9,873.38万元[28] - 2020 - 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34%、50.68%、48.15%[29][81] - 2023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16,499.24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3.28%;净利润5,382.06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0.23%[60] - 2023年1 - 9月预计营业收入25,350.00 - 26,650.0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40.55 - 47.76%[65][66] 业务数据 - 2020 - 2022年生物等效性研究服务收入分别为9955.55万元、14973.36万元、18811.92万元,占比分别为74.80%、74.70%、76.41%[41] - 2020 - 2022年仿制药开发、一致性评价服务收入分别为3055.35万元、4594.46万元、5002.00万元,占比分别为22.96%、22.92%、20.32%[41] - 2020 - 2022年公司在生物等效性研究领域占比分别为6.53%、7.50%、9.77%[46] - 2020 - 2022年药学研究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7.95%[46] 研发情况 - 2020 - 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78.31万元、1034.74万元、1596.66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59%、4.90%、6.12%,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43.23%[49][5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85名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87.16%[49] 公司架构 - 公司股东包括百瑞邦投资、昭峰投资、泰格投资等,全资子公司有伊然生物、精迅康达等,分公司有万邦医药湖南分公司等[15] - 截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拥有7家子公司、2家分公司,无参股公司,精迅康达有1家分公司[116] 风险提示 - 公司存在因自身原因导致合同终止并向客户退款的风险[24] - 若未来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满足行业监管政策要求,公司经营将受不利影响[25][26] - 若未来医药行业增长放缓,公司业务将受不利影响[27] 其他 - 2015年以来累计承接项目超500项,成功获取受理号195个,通过核查或免核查93次,成功获批88个[38][5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30,893.93万元[51] - 募集资金拟用于药物研发及药代动力学工程中心项目40398.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8000.00万元,合计48398.00万元[70]
金凯生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7-13 20:41
存在不确定性、尚处于成长期、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 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创业板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 资决定。 金凯(辽宁)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伊吗图镇氟化工园区安仁路 6 号)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招股意向书 保荐人(主承销商) (住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 66 号 4 号楼) 创业板风险提示:本次发行股票拟在创业板上市,创业板公司具有创新投入大、新旧产业融合 金凯(辽宁)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意向书 声明与承诺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发行 人注册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 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 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 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 股票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股票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1-1-1 发行股票类型 人民币普通股(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