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会计政策变更
icon
搜索文档
涛涛车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3-13 20:36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2733.36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后总股本10933.36万股[14][66] - 每股发行价格73.45元/股,发行市盈率35.78倍,市净率2.97倍[14][66][67] - 募集资金总额200765.29万元,净额186521.97万元[67] 股权结构 - 中涛投资直接持有公司54.88%股份,曹马涛发行后仍将控制67%以上股份[21][121]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专项资管计划获配203.7440万股,占发行数量7.45%[66] 业绩情况 - 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46.35%,2022年1 - 6月营收77354.79万元,降16.46%[38][39] - 2022年1 - 12月营收176567.37万元,降12.49%,净利润20630.78万元,降15.00%[45][46]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收35000 - 38000万元,同比 - 4.64%至3.53%[50][51] 资产负债 - 2019 - 2022年6月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递增,占总资产比例最高达48.01%[33] - 2022年1 - 12月总资产169035.31万元,增13.59%,总负债73665.22万元,降1.40%[45]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拥有295项境内专利和82项境外专利,其中自主发明专利7项[81] - 小型全地形车等产品多项技术指标超竞品[83] 市场与销售 - 报告期内境外销售占营业收入比例均在98%以上[29][109] - 自主品牌“TAO MOTOR”等在欧美市场获广泛认可[80] 风险提示 - 公司存在关联交易、业绩下滑、产品质量召回等风险[37][38][39][108] - 汇率、税收政策、关税变化或影响公司财务[34][35][114][116]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用于年产100万台智能电动车建设等5个项目,合计60000万元[100] 公司历史与架构 - 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24日,注册资本8200万元[61] - 公司行业分类为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61] 收购与重组 - 公司多次收购涛涛集团、拓宇实业等相关资产及股权[172][173] - 2016年12月31日完成多项资产移交和价款支付[191][196][200]
武汉蓝电: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武汉蓝电第二轮问询的回复
2023-02-21 15:46
业绩数据 - 2019 - 2022年1 - 6月当期营业收入分别为8412.14万元、8877.89万元、11309.45万元、6220.41万元[60] - 2019 - 2022年1 - 6月发函金额分别为6811.59万元、7581.79万元、9662.51万元、4987.45万元,发函比例分别为80.97%、85.40%、85.44%、80.18%[60][61] - 2019 - 2022年1 - 6月回函确认金额分别为4573.90万元、5842.84万元、7229.52万元、4259.09万元,回函确认比例分别为54.37%、65.81%、63.92%、68.47%[61] - 2022年1 - 6月微小功率设备收入2943.71万元,成本770.96万元,毛利率73.81%[127] - 2022年1 - 6月小功率设备收入2783.16万元,成本987.14万元,毛利率64.53%[127] - 2022年1 - 6月大功率设备收入315.33万元,成本166.04万元,毛利率47.35%[127] - 2019 - 2022年1 - 6月吴伟薪酬合计分别为50.34万元、46.13万元、40.06万元和19.27万元,叶文杰为47.35万元、45.37万元、38.48万元和19.20万元[26] - 2019 - 2022年1 - 6月测检组薪酬分别为28.99万元、27.57万元、35.02万元和18.33万元,占研发费用比例分别为4.62%、4.20%、4.39%和4.01%[26] - 2019 - 2022年1 - 6月研发费用调整金额分别为 - 48.23万元、 - 45.80万元、 - 50.57万元和 - 22.97万元,调整后金额分别为578.67万元、610.87万元、747.85万元和434.61万元[28] - 2019 - 2022年1 - 6月管理费用调整金额分别为48.23万元、45.80万元、50.57万元和22.97万元,调整后金额分别为483.02万元、535.11万元、760.63万元和297.96万元[28] 薪酬政策 - 2021年、2022年1 - 6月薪酬政策变更分别调减生产人员绩效工资28.88%、43.80%,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28%、2.92%[5] - 2022年上半年吴伟、叶文杰薪酬按照工时比例计入管理费用比例分别为1.16%(12小时)、13.95%(144小时)[6] - 2019 - 2021年公司将实际控制人吴伟、叶文杰薪酬全额计入研发费用,2022年开始对其薪酬在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中进行分配[5] - 公司将吴伟薪酬的10%、叶文杰薪酬的30%调整计入管理费用[25] 收入确认 - 2019 - 2022年1 - 6月发行人需提供安装调试服务的收入确认依据中客户盖章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23%、10.98%、16.04%和43.75%[6] - 2020年10月前发行人不需安装调试的内销收入主要采取出库加4天的方式核算各合同的收入确认时间,2020年10月起以物流到货签收时间信息作为收入确认依据[5] - 公司需安装调试的内销业务收入确认时点是验收报告/安装调试确认单签字日期[36]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非脱机版软件研发主要由吴伟实施,非脱机版软件基本每月更新维护[23] - 截至2022年末,叶文杰主导或参与的研发项目形成多项专利,如一种应用于电池检测设备的充放电切换电路等[23] - 公司研发人员包括从事新产品等研究的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员吴伟、叶文杰和胡润生[19] 未来展望 - 预计2022 - 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136.81万元、17,671.02万元、22,088.77万元,预计增长率均为25%[97] - 公司未来三年流动资金需求缺口为10982.18万元,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00] 募集资金 - 公司拟募集资金32702.08万元,较申报创业板时增加13686.42万元[73] - 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增加10050.91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增加635.51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增加3000万元[74] 行业数据 - 2021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601Gwh同比增长140%,预计2022年达1Twh同比增长68%,2025年达4Twh相比2021增长582%[80] - 2021年全球锂电池主材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出货量分别为129万吨、105万吨,预计2025年将分别达795万吨、712万吨,年化增长率分别为57.56%、61.37%[81] - 2021年全球锂电池电芯设备规模792亿元同比增长48.9%,预计2025年达2990亿元[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