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外工程师工程能力提升研修活动(西班牙)在青岛举行
齐鲁晚报· 2025-09-13 21:24
活动概况 - 2025中外工程师工程能力提升研修活动于9月6日-10日在青岛举行 主题为搭建中西工程桥梁 助力工程能力提升[1] - 活动由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主办 山东省科协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等单位承办 青岛市科协 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协办[1] - 近50名具有海洋领域工程实践经验的中西工程师参与活动[3] 技术交流内容 - 专家报告涵盖工程环境人才培养 海洋可持续发展 海洋科技创新及工程师能力建设等主题[4] - 案例研讨聚焦海洋工程建设与安全监测 海洋观测装备应用及卓越工程师培养[8] - 技术考察覆盖青岛纺织谷 中国海洋大学 海尔工业园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等6个工业与科研基地[10][11] 国际合作成果 - 青年论坛吸引丹麦 多哥 中国香港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人才参与海洋工程技术前沿讨论[6] - 中外工程师就技术合作 人才培养达成共识 表达持续开展研修活动的意愿[13] - 文体联谊活动通过爬山 乒乓球等形式深化国际工程师间的信任与合作基础[15][16] 行业影响 - 活动搭建了工程技术与标准对接平台 促进全球工程技术进步路径探索[18] - 山东省科协通过成立工程师协会 举办工程师大会 组织专利创新大赛等举措持续优化工程师成长环境[20]
五大维度创新升级 2025浦江创新论坛9月启幕
央视网· 2025-09-12 17:34
科技部二司司长吕静表示,2025浦江创新论坛在传承品牌特色基础上,从五个维度实现创新升级,打造鲜明亮点:第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创新格 局"新平台"。聚焦科技强国建设,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不断提升论坛战略决策支撑力;第二是深化国际合作,构建创新协同"新枢纽"。为服 务国家科技外交战略,论坛将举办中白科技创新年闭幕式和中白合作成果展,并举办"中白之夜",进一步推动双边及多边务实合作;第三是聚焦策源功 能,启迪创新思想"新高地";第四是培育未来产业,引领前沿赛道"新风向"。最后是繁荣创新生态,吸引青年人才共筑"新家园"。论坛关注创新文化、 青年科学家、高端国际创新创业人才等"软实力"打造,为青年人才搭建国际舞台。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朱启高介绍,本届论坛在四个方面推进全球科技合作与创新:一是凝聚全球智慧,构建全球科技合作网络。 邀请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机构,共计550位嘉宾参会。与主宾国白俄罗斯、历届主宾国和部分"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等联合举办多场国际交流活 动。二是服务科技战略,启迪创新思想。举办"科技政策论坛""区域创新发展论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论坛"等活动。三是聚焦基 ...
扩容合作朋友圈 共话贸易新图景
科技日报· 2025-09-11 15:13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开幕,北京首钢园再次迎来一大批国际 友人。本次展会共有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其中2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在主题展设展,参展国 别覆盖五大洲。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包括沃尔玛、阿斯利康、毕马威等近50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 头企业,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国际化率超20%。 八方来宾共聚首 宁波诺丁汉大学可再生能源与储能助理教授保罗·德比亚吉觉得服贸会是个很棒的展会,他很愿意通过 不同展区去了解中国不同省市。 德比亚吉已经在中国工作了两年多,他和中国的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机 构进行了合作。此次展会,德比亚吉所在团队主要展示绿色化学能源和智能制造相关的研究成果。他希 望通过此次展会和其他公司或者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大家共同努力,交流想法,探讨下一步的前进方 向。 同样是第一次参加服贸会,来自斯洛伐克的雅恩·克里克里表示,虽然展会刚刚开始,但能见到来自不 同国家的人们和产品,他很兴奋。 克里克里是海口一家贸易公司的首席运营官。他认为服贸会是一个推广斯洛伐克国家形象和产品的好机 会。通过展会,他能看到中 ...
报告显示全球40%地区面临干旱问题,每年经济损失高达3070亿美元
人民日报· 2025-09-11 13:01
全球干旱现状与影响 - 全球正面临有记录以来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强的干旱事件 干旱威胁不断加剧且已来临 [4] - 2023年全球48%的陆地经历至少一个月极度干旱 受影响范围为有记录以来第二高 [5] - 非洲东部和南部超过9000万人面临严重饥饿威胁 巴拿马运河日均通航量锐减对全球贸易造成严重影响 亚马孙河流域低水位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并影响数十万人饮水运输 [5] - 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3070亿美元 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三人口将受干旱影响 [5] - 全球40%地区面临干旱问题 干旱热点集中在北非、非洲南部、东欧、南美等地区 [5] 干旱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影响 - 1980年以来全球37%陆地面积土壤湿度明显减少 地表水位大幅下降 [6] - 干旱加速土地退化过程 影响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 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6] - 由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事故中34%与干旱相关 干旱成为撒哈拉以南地区极度贫困和不平等加剧的重要原因 [6] - 若不采取措施 到2035年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5% 农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6] 应对措施与国际合作 - 需要建立更强大的早期预警系统 强化实时监测 建造有韧性的基础设施 [4]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与70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实施"干旱智能"战略 包括监测预警系统和缓解措施 [8] - 经合组织呼吁改善创新水利用方式 减少工业制造业用水 培养耐旱作物 提升农业灌溉效率 [8] - 国际抗旱联盟由70多个国家和机构组成 旨在联合应对干旱风险提升应对能力 [8] 地区行动与技术创新 - 中东北非地区是全球最干旱地区之一 全球17个最缺水国家中14个位于该地区 [9] - 中东阿拉伯国家扩大投入发展海水淡化 全球约60%海水淡化水产能位于海湾国家 [9] - 沙特拥有43座海水淡化厂 是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水生产国和技术领军者 [9] - 全球共有1.6万家海水淡化厂 每天生产9537万吨淡水 约占全球饮用水需求量的1% [9] 中国参与与国际合作案例 - 中国与联合国等机构共建防治荒漠化国际培训中心和知识管理中心 共享抗旱经验技术 [10] - 中国提出设立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 共建中阿清洁能源合作中心 [10] - 中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在海水淡化、智能灌溉、生态修复等领域形成规模化合作 [10] - 中国通过技术引领、政策创新和全球合作成为国际干旱治理的重要推动者 [10]
欧阳昌裕: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建设需系统性谋划、一体化创新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9-11 10:28
研究背景与初衷 - 解决能源发展面临需求压力大、供给制约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挑战的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并聚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 -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和中心环节 新型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枢纽平台和核心环节 [2] - "三新"发展本质是新进主体与存量主体的博弈 涉及既有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甚至重构 需通过多能源品种、消费形态、发展模式及产业集群融合实现安全绿色经济和共享多方统筹 [2] 创新亮点 - 率先提出"三新"一体化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实施框架和重点举措 以纵深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首要任务 [4] - 引入系统工程思想进行理论基础研究 结合产业经济学理论创新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四形态"分析范式 [4] - 系统性升级"源网荷储碳数智治链"九大要素的规划方法 推进跨行业跨领域资源与全要素协同融合 [5] 科技创新体系 - 加强路径影响技术、系统耦合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三类技术的研发应用 [6] - 通过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构建统一标准体系与数据互通机制、发挥区域示范作用等打造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7] 产业升级路径 - 引导化石能源产业有序退出和转型 突破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环节 带动新增电力投资 [7] - 保障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 协调电力产业链区域发展 增强电力产业链核心技术标准制定能力 [7] 协同治理策略 - 基于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绿色可持续三个维度建立"GBC"认知框架(G代表治理目标 B代表治理基础与规律 C代表治理内容结构) [7] - 通过市场机制重构、成本机制重塑与法治体系健全等重点举措完善协同治理体系 [7] 国际合作方向 - "三新"建设成为重构国际能源秩序、提升能源话语权的重要抓手 [8] - 国家政策通过顶层设计、激励机制和资源整合形成战略引导力 将全球能源治理宏观目标转化为企业行动具体方向 [8] 规划方法论 - 构建"规范性-实体性-程序性"中国特色能源电力规划理论框架 [8] - 规范性强调科学性与社会性协同 实体性聚焦全要素协同与系统功能重构 程序性强化动态反馈机制与适应迭代能力 [8]
国新办发布会 多次点赞深圳
深圳商报· 2025-09-11 07:35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举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和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国际活动 [1] - 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并推动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中国 [1] - 发起并牵头实施深时数字地球等12项国际大科学计划 [1] - 共建国际红树林中心等30多个合作平台 [1] - 深圳为国际红树林中心提供人员、场地、资金、国际交流等全方位保障 [1] - 深圳科学家和科创企业已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三个计划或项目 [1]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 自然资源部在"十四五"期间着力解决所有者不到位问题 在明晰产权、统一登记和价值实现方面进行探索 [2] - 深圳南头古城案例通过规划优化空间结构和用途 升级业态 改善人居环境 使城中村成为旅游热点和城市发展亮点 [2]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 [2] - 深圳、上海、青岛等现代海洋城市的海洋功能优势不断增强 [2]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欧盟应弥补稳定币监管的漏洞
格隆汇APP· 2025-09-03 16:40
欧洲央行对稳定币监管立场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要求外国稳定币发行人在欧盟境内采取保障措施和强有力等效监管制度 [1] - 欧盟立法需确保稳定币计划必须得到其他司法管辖区对等制度支持及资产转移保障措施方可运作 [1] - 国际合作被视为不可或缺 缺乏公平全球监管环境将导致风险寻找最薄弱环节 [1]
第二十三届中国制博会在沈阳开幕
辽宁日报· 2025-09-02 09:01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首日观众超过3.3万人次 [1] - 制博会现场意向成交额达15.8亿元人民币 [1] - 展览总面积9万平方米 设置12个展区共3056个展位 [1] - 912家海内外装备制造业企业参展 [1] 展会主题与战略定位 - 以"智能新装备·新质生产力"为主题 紧扣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背景 [1] - 聚焦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汇聚突破性技术及高精尖产品 [1] - 打造集全产业链展示 行业深度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国际展览平台 [1] 配套活动与产业聚焦 - 第二届沈阳市制造业经贸活动周同期启动 主题为"融合展产商 沈阳铸辉煌" [1] - 聚焦沈阳高端装备 航空航天 机器人等十大重点产业链 [1] - 突出"智能制造+绿色转型+国际合作"三大主线 [1] - 开展经贸对接 招商引资 专业技术和人才交流等系列活动 [1] 政府支持与参与 - 副省长王利波 沈阳市市长吕志成出席经贸活动周启动仪式并致辞 [2]
最新!前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履新
思宇MedTech· 2025-09-01 11:39
核心观点 - 百洋医药通过引入具备国际化履历的高管何国伟 加速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战略转型 并借助ZAP-X放射外科机器人的商业化及廊坊生产基地的运营 实现从资本合作向深度运营的转变 目标是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建立市场地位 [2][6][10][13][14][15] 国际化履历与战略价值 - 何国伟曾担任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近十年 主导飞利浦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 推动研发制造销售全链条本地化转型 深度参与医疗体系建设 [6] - 其履历对百洋医药具有直接价值 帮助公司在国际先进技术与本地化落地的路径上走得更稳 特别是在跨境合作和本土化生产的衔接上提供战略指导 [6] - 公司公告强调何国伟的加入将加速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战略实施 与百洋当前的业务转向高度契合 [6] 从资本合作到深度运营 - 百洋医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核心动作是围绕放疗技术的资本合作 2023年完成对全球放疗设备企业ZAP Surgical的战略投资 获得ZAP-X放射外科机器人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 [7] - ZAP-X采用3MV直线加速器 取消传统钴源 降低设备使用和更换成本 治疗精度达到亚毫米级 具备完整自屏蔽功能 大幅减少医院部署成本 [9] - 百洋旗下子公司将承担ZAP-X在中国及部分海外市场的规模化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公司角色从资本投资者转向产品加运营的路径 承担制造销售服务等多环节责任 [10] 廊坊基地产业落地支撑 - 百洋医药在河北廊坊建设全球生产基地 总面积1.3万平方米 2024年8月获得国家药监局GSP认证 成为当地首家获批的医药企业 功能涵盖物流枢纽智造中心和国际供应链节点 [11][13] - 2024年该基地实现营收16亿元 税利贡献超3000万元 做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营收过亿 对接百洋设立的10亿元级大健康产业基金 为产业化落地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13] - 廊坊基地使百洋具备承接国际技术并实现本地化量产的能力 与何国伟的加入形成互补 推动公司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完成资本制造市场的闭环 [13] 行业背景国产替代与国际合作并行 - 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处于双重演进阶段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政策要求三甲医院逐步提高国产设备采购比例 头部企业如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在影像和监护设备上取得突破 [14] - 国际合作仍是弥补国产短板的重要方式 特别是在放疗手术机器人等技术门槛较高的领域 [14] - 百洋选择通过资本并购和国际合作快速切入高端赛道 再通过本地化制造和人才引进完成落地 模式成功取决于能否掌握核心产品的产业化能力及在国际化人才与本地化资源之间形成有效协同 [14] 总结与展望 - 何国伟的加入带来跨国管理经验与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 ZAP-X投资和廊坊基地的建设标志公司从资本合作走向深度运营 [15] - 未来百洋能否借助新董事会班子的国际化背景 成功推动放疗设备和直线加速器的规模化落地 是观察的关键指标 如果建立品牌影响力和服务网络 其在国内高端医疗装备市场的地位有望显著提升 [15]
2025电子商务大会将聚焦数智化转型与国际合作等议题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22:14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电子商务大会于9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 主题为数智引领·品质创新 [1] - 大会包含开幕式暨主题论坛 消费电商专场 产业电商专场和跨境电商专场 [1] - 第15届电子商务大会作为服贸会主题论坛之一 由北京市商务局和中国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 [4] 参与机构与嘉宾 - 京东 阿里 亚马逊 美团 转转等平台代表参与分享 [2] - 52TOYS等新消费先锋品牌解读新兴消费趋势 [2] - 商务部研究院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国家级智库与研究机构专家深度参与 [2] - 超过50位电商平台 消费品牌 服务生态 研究机构的创始人及高管作为分享嘉宾 [2] - 亚马逊 沃尔玛及跨境大卖(CISMEA)等国际化嘉宾提供多维视角 [4] 大会内容与议题 - 主论坛聚焦数智化转型与国际合作等顶层议题 [1] - 消费电商专场深入AI应用 银发经济 即时零售 国潮电商等零售消费端创新 [1] - 产业电商专场聚焦产供链协同 大模型应用 数智集采等产业端应用 [1] - 跨境电商专场探讨全球贸易新格局 出海合规 本地化运营等国际化挑战 [1] - 创新引入潮流消费 国企上线 循环经济 数智家政等热点话题 [3] - 涵盖即时零售 直播电商 跨境电商 产业数智化等核心赛道 [3] 研究成果发布 -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人工智能+引领数字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数字消费研究报告》 [3] - 亿邦智库发布《2025AI电商应用洞察报告》和《央国企采购供应链洞察与思考》 [3] - 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发布《2025北京网络新消费名品优企TOP50》 [3] - 北京市商务局与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签署《支持外贸新业态合作备忘录》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3] 行业影响与平台价值 - 大会为洞悉全球电商趋势 展现创新成果 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 [4] -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全球市场洞察 为国际伙伴走进来了解中国电商搭建窗口 [4] - 汇聚行业巨头的同时引入京企直卖 奇梦岛 小熊美家等新面孔电商主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