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
搜索文档
北京朝阳科技服务业实现营收、拉动力全市“双第一”
新京报· 2025-08-07 18:57
经济总量与财政表现 - 2024年GDP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9230.1亿元 占全市18.5% [3] - 2024年上半年GDP达4620.1亿元 同比增长5.1% 占全市18.5% [3] - 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近20% 始终保持全市前列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3年完成2653.8亿元 2024年上半年完成1295亿元 占全市20%左右 [3] 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 - 信息服务业跃升为全区第二大支柱产业 科技服务业实现营收和拉动力全市"双第一" [2][4] - 2024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GDP比重25.8% 较"十三五"末提升7.2个百分点 [4] - 实施"商务+科技"双轮驱动战略 构建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为核心的"3+X"产业创新体系 [6] - 人工智能和数字安全产业均已实现产业链全覆盖 [6] - 文化企业收入2024年占全市15% 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占全市28.5% [7] - 2024年上半年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占比提升至全市32.2% [7] 消费与商业建设 - 打造"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14号线商业带/亮马河文化经济带/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 [5] - "十四五"以来实现31个商业设施亮相 包括京东MALL/太古里西区 全区商业综合体达110个 [5] - 高品质商圈和"夜京城"地标数量占全市近一半 [5] - 规划建设万象城/INS新乐园/太古坊等特色消费地标 [5] 对外开放与国际化资源 - 汇聚100%外国驻华使馆/90%外国驻京新闻媒体/80%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 [3] - 集中7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65%外资金融机构 [3] - 年均服务保障国际性会议占全市50%以上 国际展览占全市1/3以上 [3] - 人才资源总量达156万人 占全市20% [7] 城市建设与空间规划 - 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保持千亿元规模 增速始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3] - 未来可利用产业空间超过1600万平方米 [8] - 通过老旧厂房改造形成百家特色文创园区 其中百亿级园区达5家 [7] - 2000年以来实现117个行政村腾退和27万人安置上楼 [8] 滨水经济与文旅融合 - 打造"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坝河生态艺术水岸/亮马河文化经济带 [9] - 310公里绿道串联公园商圈住宅区 14.6公里高品质滨水空间焕新亮相 [9] - 规划建设77.4公里滨水慢行系统 实现水网/绿网/路网"三网融合" [9] - 开发坝河15公里游艇航线和亮马河至坝河15公里游船航线 [9] - 引入新浪微博电竞中心/摩天轮等特色商业项目 发展演艺/夜色/游船/赛事经济 [10]
B2B网站平台开发新标杆:数商云以技术深耕与行业洞察重塑产业互联网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39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2025年,全球B2B电商市场规模已突破7.9万亿美元,占整体B2B交易额的35%,中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 预计达6.9万亿元,较2023年实现翻倍增长。这一背景下,传统B2B平台正经历从信息撮合向产业互联网深度服务的转型,而数商云凭借其"技 术中台+行业深耕"的双轮驱动战略,成为北京乃至全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选服务商。本文将从技术架构、行业解决方案、生态构建三大维 度,解析数商云如何以创新实践重塑B2B平台开发范式。 一、技术架构:分布式微服务与云原生技术的深度融合 1.1 从单体到微服务的范式革命 传统B2B平台多采用单体架构,将商品管理、订单处理、支付结算等模块耦合在一个代码库中,导致系统扩展性差、维护成本高。数商云通过 领域驱动设计(DDD)方法,将复杂业务拆解为20余个独立微服务模块,包括用户中心、商品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等。以某汽车零部 件企业为例,其"双11"期间部署的数商云系统,通过Nginx负载均衡与Redis分布式缓存,实现每秒5000+订单处理能力,峰值订单量突破800万 单/小时,系统响应时间稳定在200ms以内。 1.2 云原生技术的全栈支持 数 ...
猎豹移动上涨4.33%,报5.06美元/股,总市值1.55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7 00:12
股价表现 - 8月6日盘中上涨4.33%至5.06美元/股 成交额2355美元 总市值1.55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收入2.5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36.11% [1] - 归母净利润-3335.7万人民币 同比改善58.32% [1] 重大事项 - 预计9月12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1] 公司战略 - 正从移动互联网向AI驱动的产业互联网战略升级 [2] - 构建垂直一体化AI能力体系 包括芯片算力/算法/系统/应用/商业大脑五大层级 [2] - 算法能力覆盖语音/听觉/视觉/导航/机械臂五大技术模块 [2] - 开发三大操作系统:语音OS/Robot OS/Arm OS [2] 业务布局 - 智能服务机器人板块:语音服务/递送服务/劳动服务三类机器人解决方案 [2] - AI赋能板块:涵盖语音/芯片/视觉/自助设备/室内导航五大解决方案 [2] - 以"机器人+AI赋能"双轮驱动迎接5G时代智能化升级 [2] 发展愿景 -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AI产业互联网公司 [2] - 通过AI技术赋能产业实现非连续性增长 [2]
600余家企业齐聚武汉“棉业京东”
长江日报· 2025-08-06 17:01
平台运营数据 - 银棉汇平台自2024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成交量突破90.12万吨,交易额达126.62亿元 [1] - 平台已吸引全国660多家棉产业链企业入驻,占据2024年全国棉花销售总量769万吨的约11%份额 [1][3] - 典型客户案例包括中纺棉国际贸易公司年成交量1-2万吨,山东坤玖纺织年成交量约2万吨 [2] 商业模式创新 - 重构传统棉花贸易链条,将5个以上中间环节压缩为直连模式,上游直连新疆10万亩棉田和90座轧花厂 [2] - 平台实现采购效率提升50%-70%,支持在线搜索货源、电子签约及银行融资服务 [2] - 引入期货工具对冲风险,通过算法生成"保底收购价"并自动套保,帮助贸易商规避价格波动 [4] 产业链整合能力 - 新疆区域布局包括托管流转6万余亩土地,经营10余座轧花厂,年收购籽棉约30万吨(折皮棉超10万吨) [7] - 全疆年采购皮棉近50万吨,金额超60亿元,并为棉农提供每亩约1400元种植补贴 [6][7] - 将新疆种植技术引入湖北,打造首块1000亩以上机采棉示范田,推动长江流域棉花生产机械化 [7] 科技赋能与转型 - 采用北斗导航播种、无人机管控、机械化采收等智慧农业技术 [6] - 平台集成原棉超市、竞价销售、物流配送等数字化功能模块,被业界称为"棉业京东" [1] - 通过新三板挂牌子公司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增强资本运作能力,支撑平台发展 [4] 社会效益与战略 - 在新疆带动500余名当地群众就业,形成"产业援疆"示范效应 [6][7] - 构建贯穿东西的"棉业动脉",促进新疆与长江流域棉区协同发展 [8][9] - 75年老国企通过"轻重结合"模式实现转型,以科技之"轻"撬动产业链之"重" [8][9]
猎豹移动上涨2.08%,报4.91美元/股,总市值1.51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5 22:00
股价表现 - 8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4.91美元/股 成交额2.88万美元 总市值1.51亿美元[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2.5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36.11%[1] - 归母净利润-3335.7万人民币 同比改善58.32%[1] 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移动互联网向AI驱动的产业互联网战略升级[2] - 构建垂直一体化AI能力 包括自研芯片算力、算法能力、系统能力、应用能力及商业大脑[2] 技术布局 - 算法能力涵盖语音全链路技术(口)、麦克风阵列(耳)、全感知视觉识别(眼)、室内导航平台(腿)和6轴机械臂(手)[2] - 开发三大开放系统:猎户星空语音OS、猎户星空Robot OS、猎户星空Arm OS[2] 业务架构 - 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智能语音服务机器人、智能递送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劳动服务机器人[2] - AI赋能解决方案涵盖语音、芯片、视觉、智能自助设备及室内自主导航[2] - 以"智能服务机器人"和"AI赋能"两大业务板块承接AI和5G时代服务智能化升级[2] 未来计划 - 9月12日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基于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日期)[1]
广州蓝皮书发布:强化产业互联网赋能传统特色产业,推动广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中国发展网· 2025-08-05 17:05
广州传统特色产业现状 - 广州传统特色产业规模大、特色强、潜力大、活力足,对全市产业稳定和就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 - 产业互联网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驱动力量 [1] - 广州已初步形成4种产业互联网赋能模式:生产制造侧赋能、销售侧反向赋能、全产业链赋能和基座侧赋能 [1] - 当前存在中小微企业应用动力偏弱、互联网平台供给存在局限、政策规划引领有待提升等问题 [1] 产业互联网发展建议 - 建议打造产业互联网政策高地、产业高地、平台高地、业态高地、技术高地和人才高地 [2] - 强化政策引领:加大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平台规范和数据安全制度 [2] - 强化企业引导:解决"不想转"、"不会转"和"不敢转"问题 [2] - 强化平台引育:支持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壮大平台集群 [2] - 强化模式引进:实现全链条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提升 [2] - 强化科技引能:突破"卡脖子"技术,创新应用场景,保障数字安全 [2] - 强化人才引培:鼓励校企合作 [2]
广州蓝皮书:2025年住宅市场成交有望逐步回升
南方都市报· 2025-08-04 20:51
2024年广州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达31032.50亿元 同比增长2.1% [3]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增长 服务机器人、模拟芯片、集成电路圆片等新产品加快产出 [3]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1959.51亿元 增长10.2%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22.0% 模拟芯片增23.7% 集成电路圆片增68.9% 液晶显示屏实现2.3倍增长 [3] 产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 - 广州形成生产制造侧赋能、销售侧反向赋能、全产业链赋能和基座侧赋能4种产业互联网赋能模式 [3] - 存在中小微企业应用动力偏弱、互联网平台供给局限、政策规划引领待提升等问题 [3] - 建议打造产业互联网政策高地、产业高地、平台高地、业态高地、技术高地、人才高地 [4] - 具体措施包括强化政策引领、企业引导、平台引育、模式引进、科技引能、人才引培六方面 [4] 2025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 广州房地产政策进入历史最宽松阶段 形成无购房限制、首付比例15%、房贷利率3%、首套和二套房契税税率1.0%的"四低"环境 [5] - 2025年住宅市场成交有望逐步回升 刚性需求基于360万经营主体和2400万在穗人口长期存在 [5] - 改善性需求随《广州市建设"智慧+品质"住宅行动方案》实施持续释放 [5] - 预计一二手住宅成交量小幅提升 但市场区域分化、项目分化、产品分化延续 [5] 汽车制造业转型与复苏 - 2024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675.18亿元 同比下降2.7% 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下降18.2% [7]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从2023年25.2%降至2024年21.2% [7] - 2024年广汽集团产量191.66万辆 销量200.31万辆 车企主动去库存后生产积极性有望提高 [7] - 2025年广汽集团计划上市7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广汽本田推出纯电动SUV P7 东风日产首款新能源车N7于4月预售 [7]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2024年广州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产值约1800亿元 拥有上游零部件企业590家、中游整机制造企业188家、下游系统集成企业235家 [8] - 培育瑞松科技、明珞装备等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 - 建议构建"整机厂+零部件+集成商+应用方"产业发展体系 引进重点整机制造企业 [8] - 重点布局柔性触觉传感器、高性能运动控制器、灵巧手等核心零部件 [9] - 规划"一核两集群"产业空间布局 建设六大应用场景并强化资金人才保障 [9]
云汉芯城IPO注册生效:募资金额缩水超4亿元,实控人曾烨多次套现
搜狐财经· 2025-08-04 20:05
公司IPO进展 - 证监会于7月31日批准云汉芯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申请,该公司在深交所审核状态变更为"注册生效" [1][3] - 公司2021年12月报考创业板上市,2023年11月过会,原计划募资9.42亿元,最终调整为5.22亿元,删除了4.2亿元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3] 募投项目规划 - 募投资金将用于三个项目:大数据中心及元器件交易平台升级(2.91亿元)、电子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建设(1.34亿元)、智能共享仓储建设(0.96亿元),合计5.22亿元 [4] - 大数据中心项目拟在上海市松江区购置办公楼投入1.05亿元,电子产业协同项目计划购置及租赁房产投入3966万元 [4][5] - 公司解释购置房产主要用于研发团队办公,因现有办公面积仅人均3平方米,自有房产占比不足40%,租赁存在搬迁风险 [5] 财务数据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3.33亿元、26.37亿元、25.7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7859万元、8833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7020万元、8407万元 [6][7] - 2024年营收同比降幅缩窄至2.27%,毛利率上升带动净利润同比增长12.39% [8] - 资产负债率(合并)从2022年45.61%降至2024年30.81%,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1.42%-1.86% [7] 股权结构与股东 - 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注册资本4883.7万元,法定代表人曾烨持股33.03%并通过为赛咨询间接控制2.16%股份,合计控制35.19%股权 [9][10] - 主要股东包括刘云锋(13.5%)、力源信息(10%)、芜湖富海(5%)、东方富海(5%)、国科瑞华(5%)等,共34名股东 [9] - 曾烨在2018-2020年期间通过多次股权转让降低持股比例,交易价格在1500-2500万元不等 [10] 业务模式 - 公司定位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企业,通过自营B2B商城提供元器件供应链服务,延伸至技术方案设计、PCBA制造等 [6]
云汉芯城:IPO获准注册 推动传统电子元器件与产业互联网实现融合
搜狐财经· 2025-08-02 02:18
公司上市进展 - 证监会已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注册申请,意味着公司距离登陆资本市场更近一步 [1]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是一家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聚焦电子制造产业中小批量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采购需求 [1] - 主要为电子制造产业提供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一站式服务,并延伸至产品技术方案设计、PCBA生产制造服务、电子工程师技术支持等领域 [1] - 通过对传统电子元器件流通领域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自建自营B2B线上商城,接入全球超2500家优质供应商的海量电子元器件库存数据信息 [1] -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升行业产业效率,实现更优资源配置并降低运作成本 [1] 行业现状 - 电子元器件领域上游原厂高度集中,下游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相对分散,上下游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整体产业链效率低下 [1] 创新能力 - 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255项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技术人员75名,占公司总人数的8.67%,研发人员具备较为深厚的研发项目开展经验 [2] - 技术人员同时掌握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知识,属于宝贵的复合型人才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公司净利润实现8833.28万元,同比增长12.39%,扣非归母净利润8407.68万元,同比增长19.77% [2] - 2025年1-3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6.4亿元,同比增长9.58%-13.12% [2]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00万元-2100万元,同比增长56.38%-82.44%,扣非归母净利润1450万元-1700万元,同比增长22.54%-43.66% [2] IPO募投项目 - 计划重点投入大数据中心及元器件交易平台升级、电子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建设及智能共享仓储建设等方面 [3] - 公司将始终坚持"一切业务在线化、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的发展理念 [3] - 为行业创造价值,向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不断提升产业效率 [3]
证监会同意云汉芯城创业板IPO注册申请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8:43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于7月31日同意云汉芯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1] - 公司计划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 [1] - 拟募集资金5.2159亿元 [1] 业务模式与定位 - 公司为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3] - 重点聚焦电子制造产业中小批量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采购需求 [3] - 通过自建自营的云汉芯城B2B线上商城提供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一站式服务 [3] 服务范围与能力 - 服务延伸至产品技术方案设计、PCBA生产制造服务、电子工程师技术支持等领域 [3] - 子公司深圳汉云拥有CNAS认证的电子元器件检测实验室 [3] - 基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电子制造产业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