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投资

搜索文档
利好不断!港股医药板块持续走强,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港股通医药ETF(513200)标的指数双双大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11:20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和港股通医药ETF(513200)早盘大涨,所跟踪的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双双大涨超4% [1] - 成分股中,信达生物涨超17%,再鼎医药涨超8%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药监局公布11款获批上市新药,涵盖肿瘤、内分泌等多个领域,其中多款为相关领域"国内首款"或"国产首款" [1] - 11款新药中有7款为1类药,代表我国药品注册分类中药物创新的最高水平 [1]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中国专家发言数量再创新高,进一步推动创新药投资热情 [1] - 石药集团预告6月拟达成一项约50亿美元的创新药交易,此前三生制药达成一项超60亿美元的交易 [1] 机构观点与投资机会 - 国内利好政策频出,鼓励高质量创新,创新品种或继续驱动企业业绩高速增长 [2] - 国产创新药估值水平低,部分品种已具备全球同类最佳潜力,持续看好创新药以借船出海模式走向国际市场 [2]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为市场上首只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ETF,汇集港股创新药领军企业 [2] - 港股通医药ETF(513200)跟踪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为同标的ETF规模第一 [2] - 投资者可借助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港股通医药ETF(513200)等产品把握创新药企发展机遇 [2]
ASCO年会展现中国创新药力量,创新药板块盘中领涨,创新药ETF国泰(517110)盘中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10:35
行业动态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芝加哥举行,中国专家发言数量创新高,进一步推动创新药投资热情 [1] - 中长期看创新药仍是医药投资主线,中国创新药正从Me-too、Me-quicker向Mebetter、First-in-class进阶 [1] - 中国对创新药的政策支持持续增加 [1] - 双抗和ADC领域交易活跃,近期三生制药达成超60亿美元交易,石药集团预告6月拟达成约50亿美元交易,BMS与BioNTech达成超90亿美元交易 [1] - 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市场潜力大,EGFR三代小分子药物销售额已证明其市场价值 [1] - 中国创新药技术在ADC和双抗领域持续迭代更新,临床效果挑战现有治疗方案 [1] 市场表现 - 部分创新药品种已实现研发投入回报正循环,销售额持续创新高 [2] - 海外临床数据陆续发布,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加速兑现 [2] -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跟踪SHS创新药指数(931409),该指数覆盖A股创新药研发、生产及销售上市公司 [2] - SHS创新药指数成分股具有显著研发投入特征和成长性,反映创新药产业链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2] 交易动态 - 近期创新药领域大额交易频现,包括三生制药超60亿美元交易、石药集团拟50亿美元交易、BMS与BioNTech超90亿美元交易 [1]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再度大涨!年内涨幅超25%,位居行业ETF涨幅榜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10:12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创新药板块早盘走强 信达生物涨超13% 泰格医药、亚盛医药-B、科伦药业涨超3% [1]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早盘涨1.88% 盘中净值创250日新高 [1] - 该基金昨日跟踪指数上涨1.90% ETF上涨2.24%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25% 位居全市场行业类ETF涨幅第一 领先第二名逾10个百分点 [2] 行业动态与催化剂 - 2025年ASCO年会中国专家发言数量创新高 进一步推动创新药投资热情 [1] - 三生制药达成超60亿美元交易 石药集团预告6月拟达成约50亿美元创新药交易 [1] 基金产品特点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布局完整创新药产业链 覆盖临床前研究至商业化各环节 [1] - 核心持仓包括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创新药企业及药明康德、凯莱英等CXO龙头 是少数同时布局A股和港股创新药龙头的基金 [2] - 该基金为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全市场独家产品 [2] 投资策略建议 - 业内人士建议通过基金一键布局创新药产业 可降低投资单一企业的不确定性 获得更好收益风险特征 [1] - 场外投资者可关注联接基金(A类:014564 C类:014565) [3]
创新药概念股大涨,迎来机构调研热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21:15
中国创新药行业表现 - 年内创新药指数大涨逾20%,港股创新药指数涨超45% [1] - 万德医药生物指数去年"9·24"行情以来大涨33.45%,今年以来上涨12.58%,近一个月反弹9.83% [2] - 创新药指数去年"9·24"行情以来上涨50.06%,今年以来上涨22%,近一个月累计上涨14.41% [2] - 港股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过45%,近一个月累计上涨约13% [2] 机构调研情况 - 5月份百济神州-U被256家机构调研,迈威生物-U被101家机构调研,华纳药厂被83家机构调研,艾力斯被60家机构调研 [3] - 整个5月份144家创新药和生物科技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188次,近1300家机构参与调研 [3] - 2022年前5个月机构调研家数不足2000家,2022年同期升至近6600家 [4] - 2022年调研焦点在仿制药、原料药,关注集采政策影响和成本控制,今年转向ADC、双抗、细胞疗法等前沿领域 [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首付款达41亿美元 [4] - 中国创新药临床开发数量跻身全球第一,主要品种实现在美国的商业化 [8] - 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定价是中国市场的32倍,呋喹替尼和泽布替尼分别是中国市场的24倍和10倍 [8] - 未来三年欧美医药行业专利到期带来的损失预计累计达到2000亿美元 [7] 投资机会与前景 - 港股创新药指数的市盈率27倍,为上市以来由低到高17.51%的分位点 [7] - 2025年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三个元年"——收入放量元年、盈利跨越元年和估值抬升元年 [8] - 2025年至2028年将是中国创新药企业集体步入盈利期的关键阶段 [8] - 细分赛道上出海逐步兑现标的、潜在出海标的、国内销售放量标的有望迎来估值抬升 [9]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6月月报:2025ASCO揭幕,持续关注创新药
海通国际· 2025-06-03 1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整体评级为增持,细分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和医药服务业评级均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关注景气度向上的创新药,2025ASCO揭幕,中国创新药资产在国际舞台发光发热,产业及投资有望持续高景气 [2] - 2025年5月医药板块表现排名第一,港股医药板块表现优于大盘,美股医药板块表现弱于大盘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持续关注景气度向上的创新药 - 2025年6月月度A股组合包括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10家公司,H股标的有科伦博泰生物、石药集团等7家公司,相关标的有先声药业、康哲药业等3家公司 [2][5] - 报告给出了部分公司的每股收益、归母净利润增速和市盈率等盈利预测估值数据 [6][9]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5月月度组合表现优于医药指数 - 2025年5月月度组合包括恒瑞医药、贝达药业等10家公司,组合平均上涨7.7%,同期全指医药上涨4.5%,组合跑赢医药指数3.1% [11] - 月度组合涨跌幅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荣昌生物、华东医药、贝达药业 [11] 2025年5月医药板块表现排名第一 - 2025年5月上证综指上涨2.1%,SW医药生物上涨6.4%,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位 [15] - 生物医药板块中表现较好的细分板块为化学原料药(+10.5%)、化学制剂(+9.6%)、生物制品(+7.3%) [20] - 个股涨幅前三为舒泰神、三生国健、常山药业;跌幅前三为悦康药业、安必平、百济神州-U [23] - 截至2025年5月底,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当前相对溢价率87.88% [28] 2025年5月港股医药板块表现优于大盘,美股医药板块表现弱于大盘 - 2025年5月港股恒生医疗保健+7.8%,港股生物科技+10.7%,同期恒生指数+5.3%;个股涨幅前三为宜明昂科-B、科笛-B、三生制药,跌幅前三为同源康医药-B、永泰生物-B、一脉阳光 [31] - 2025年5月美股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5.7%,同期标普500+6.2%;标普500医疗保健成分股中涨幅前三为INSULET、德康医疗、IDEXX实验室,跌幅前三为联合健康集团、再生元制药、礼来 [31]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6月月报:2025ASCO揭幕,持续关注创新药-20250603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3 17: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整体评级为增持,细分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和医药服务业评级均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关注景气度向上的创新药,2025ASCO揭幕,中国创新药资产在国际舞台表现出色,产业及投资有望持续高景气 [2] - 2025年5月医药板块表现排名第一,港股医药板块表现优于大盘,美股医药板块表现弱于大盘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持续关注景气度向上的创新药 - 2025年6月月度A股组合包括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10家公司,H股标的有科伦博泰生物、石药集团等7家公司,相关标的有先声药业、康哲药业等3家公司 [2][5][8] - 给出了上述公司的每股收益、归母净利润增速、市盈率等盈利预测估值数据 [6][9]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5月月度组合表现优于医药指数 - 2025年5月月度组合包括恒瑞医药、贝达药业等10家公司,平均上涨7.7%,同期全指医药上涨4.5%,组合跑赢医药指数3.1% [11][13] - 月度组合涨跌幅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荣昌生物(+16.4%)、华东医药(+15.1%)、贝达药业(+12.7%) [11] 2025年5月医药板块表现排名第一 - 2025年5月上证综指上涨2.1%,SW医药生物上涨6.4%,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位 [2][15] - 生物医药板块中表现较好的细分板块为化学原料药(+10.5%)、化学制剂(+9.6%)、生物制品(+7.3%) [20] - 个股涨幅前三为舒泰神(+145.4%)、三生国健(+99.4%)、常山药业(+77.8%);跌幅前三为悦康药业(-15.6%)、安必平(-12.0%)、百济神州-U(-11.9%) [23] - 截至2025年5月底,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当前相对溢价率87.88% [28] 2025年5月港股医药板块表现优于大盘,美股医药板块表现弱于大盘 - 2025年5月港股恒生医疗保健+7.8%,港股生物科技+10.7%,同期恒生指数+5.3%;个股涨幅前三为宜明昂科 - B(+106%),科笛 - B(+61%),三生制药(+57%);跌幅前三为同源康医药 - B(-30%),永泰生物 - B(-26%),一脉阳光(-20%) [2][31] - 2025年5月美股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 - 5.7%,同期标普500+6.2%;标普500医疗保健成分股中涨幅前三是INSULET(+29%),德康医疗(DEXCOM)(+20%),IDEXX实验室(+19%);跌幅前三是联合健康集团(UNITEDHEALTH)(-27%),再生元制药(REGENERON)(-18%),礼来(ELI LILLY)(-18%) [2][31]
国泰海通|医药:2025ASCO揭幕,持续推荐创新药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02 20:31
本文摘自:2025年6月2日发布的 2025ASCO揭幕,持续推荐创新药 余文心 ,资格证书编号: S0880525040111 郑 琴 ,资格证书编号: S0880525040108 谈嘉程 ,资格证书编号: S0880523070004 更多国泰海通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报告导读: 2025ASCO 揭幕,中国创新药资产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持续推荐景 气度向上的创新药。 2025ASCO 揭幕,中国创新药资产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 2025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 年会当地时间 5/30-6/3 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本次 ASCO 中国创新药资产的口头报告( oral+rapid oral+LBA )数量达 73 项,创历史新高 。经过十余年来的发展,中国创新药已走到国际舞台中央,一个 又一个交易额突破新高的海外 BD 反映了 MNC 对中国创新药资产的需求已远大于对地缘风险的担忧。随 着头部创新药企已经开始批量进入扭亏为盈的新发展阶段,中生代 Biotech 旗下优质资产迎来 BD 浪潮 开始密集出海,传统药企走出集采阴影、创新药业务进入兑现期迎来估值重估,中国创新药产业 ...
业绩第一!这一赛道爆发,公募甘当“天使投资人”
券商中国· 2025-06-02 12:32
公募基金创新药赛道投资策略 - 公募基金采用"天使投资人"策略布局创新药赛道,尽管项目成功率模糊且多数公司亏损,但海外授权等事件驱动带来丰厚回报 [1] - 创新药赛道具有巨大弹性,财务扭亏趋势加速,基金经理认为高风险资产存在巨大利润空间 [1] - 传统估值方法难以适用创新药公司,因持续研发投入和药品销售周期长导致财务指标不佳 [3] 创新药基金业绩表现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全仓创新药策略年内收益71%,排名全市场第一 [2]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年内业绩达66%,接近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 [2] - 平安核心优势基金重仓的云顶新耀自2022年四季度至今涨幅超6倍 [3] - 德琪医药年内上涨超5倍,泽璟制药年内涨幅超70%,晶泰控股市值超180亿港元 [3] 创新药公司财务与估值特征 - 荣昌生物2024年营收17.17亿元(+58.54%),净利润亏损14.68亿元 [2] - 云顶新耀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279万元、1.26亿元、7.07亿元 [3] - 德琪医药2024年营收9200万元,亏损超3亿元 [3] - 泽璟制药2024年营收不足6亿元,市值近300亿元 [3] 事件驱动型投资逻辑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涉及PD-1/VEGF双抗,潜在总金额达48亿美元(346.56亿元) [5] - 加科思自主研发药物获批上市,触发5000万元里程碑付款 [6] - 石药集团潜在交易总额可能达50亿美元,其中一项预计2025年6月完成 [6] - 云顶新耀因肾病药物纳入医保等事件驱动股价上涨 [6] 行业盈利前景展望 - 基金经理预计2025年创新药企业将集体步入盈利期,报表端和研发端呈现爆发式增长 [7] - 2025-2028年被视为中国创新药企业集体盈利关键阶段,2025年为行业跨越盈利关键年 [8] - 中报开始可能看到创新药企业收入集体改善,吸引更广泛资金关注 [7] - 港股创新药板块强势表现源于头部药企与跨国药企授权合作,显示全球竞争力 [8]
HTI医药2025年5月第三周周报:三生辉瑞巨大交易落地,持续推荐创新药-20250601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1 19: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关注创新药等投资主线,包括仿转创 Pharma、创新管线逐步兑现且业绩进入放量期的 Biotech、盈利增速拐点逐渐体现的 CXO、创新器械国产替代和消费医疗复苏等领域 [3][6] - 三生与辉瑞的 60 亿美元交易落地,有望继续催化创新药行情,侧面印证跨国药企对中国优质创新药资产需求大,创新药出海逻辑稳健 [3] - 2025 年 5 月第三周 A 股、港股、美股医药板块表现较好,分别排名第一、优于大盘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持续推荐创新药等主线 - 持续关注创新药等投资主线,包括价值有望重估的仿转创 Pharma,如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创新管线逐步兑现、业绩进入放量期的 Biotech,如科伦博泰生物、信达生物等;盈利增速拐点逐渐体现的 CXO,如药明康德、凯莱英等;创新器械国产替代,如惠泰医疗;消费医疗复苏,如爱尔眼科 [3][6] - 给出重点标的盈利预测估值表,包含每股收益、归母净利润增速、市盈率等数据 [7] 2025 年 5 月第三周 A 股医药板块表现排名第一 - 2025 年 5 月第三周(2025/5/19 - 2025/5/23)上证综指下跌 0.6%,SW 医药生物上涨 1.8%,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 位 [3][9] - 生物医药板块中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制品细分板块表现相对较好,涨幅分别为 8.8%、5.1%、4.0% [3][15] - 个股涨幅前三为三生国健、海辰药业、舒泰神;跌幅前三为拱东医疗、拓新药业、天目药业(剔除上市 1 个月内个股、ST 个股) [3][17] - 截至 2025 年 5 月 23 日,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 A 股的溢价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当前相对溢价率 84.21% [3][17] 2025 年 5 月第三周港股美股医药板块表现优于大盘 - 2025 年 5 月第三周(2025/5/19 - 2025/5/23)港股恒生医疗保健 +5.5%,港股生物科技 +8.9%,同期恒生指数 +1.1%;个股涨幅前三是三生制药、三叶草生物 - B、宜明昂科 - B;跌幅前三是阿里健康、君圣泰医药 - B、方舟健客 [3][21] - 2025 年 5 月第三周(2025/5/19 - 2025/5/23)美股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 - 2.1%,同期标普 500 - 2.6%;标普 500 医疗保健成分股中涨幅前三是 MODERNA、吉利德科学、辉瑞制药;跌幅前三是阿莱技术、CENTENE、ELEVANCE HEALTH [3][21]
港股创新药ETF霸榜跨境产品,17只年内收益超40%,这两类主题ETF占私募配置过半
华夏时报· 2025-05-30 21:45
港股创新药ETF表现 - 跨境ETF收益前20名中前17名均为港股医药相关ETF,年内收益均超32%,其中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以43.36%涨幅居首 [3][5] - 涨幅超40%的ETF包括汇添富(43.36%)、银华港股创新药ETF(43.10%)、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42.67%)、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42.09%)等7只产品 [5] - 资金净流入显著,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增加19.78亿份,富国恒生医疗保健ETF和银华港股通创新药ETF分别获11.07亿份和8.37亿份流入 [5] 创新药行业前景 - 国内创新药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医保谈判成为短期催化剂,海外授权案例持续落地为估值带来弹性空间 [4]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医疗反腐利于高价值创新药放量,商业化进程逐步规范,大病种研究新突破与国际化进展夯实行业基础 [4]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数量、金额及全球占比均走高,部分企业已实现收入高增长与利润扭亏 [7] 私募配置动向 - 截至5月30日,104家私募持有97只年内上市ETF合计17.83亿份,其中科创ETF占比达32.02% [8] - 自由现金流ETF成为新方向,16只产品获私募持有3.50亿份,占比19.63%,两类主题ETF合计占私募持有份额超50% [3][10] - 科创板ETF因聚焦高科技领域、政策支持及分散风险特性受青睐,自由现金流ETF因筛选财务健康企业并提供差异化策略吸引配置 [8][11][12] 自由现金流ETF特性 - 自由现金流反映企业真实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关ETF通过筛选现金流充裕、财务健康公司构成组合 [11] - 相比传统利润指标更难被粉饰,能识别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回收难等潜在风险,持续充足现金流助力企业内生增长 [11] - 具有"现金流充裕+高分红潜力"特性,避免企业为分红牺牲必要开支,保障红利可持续性同时兼顾增长潜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