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

搜索文档
《清华金融评论》封面专题:“十四五”回顾与“十五五”前瞻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9 17:26
"十四五"经济成就 - GDP规模连续突破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元,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3] - 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最终消费贡献率56.2%,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3] - 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30%[4][12] - 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50%,增量1.2万亿元,强度达2.68%[17]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清洁发电占比达33%[20] 创新驱动发展 - 实现国产电磁弹射航母、大型邮轮、LNG运输船等船舶工业突破[17] - 第四代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空间站全面建成[17] - 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17] - 高铁运营里程达其他国家总和2倍,"十四五"新增超1万公里[18] 民生改善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95%,新增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8] -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1.8亿人,托位数574万个增长125%[18] - 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每5年增长1岁[18] - 建成全球最大教育/社保/医疗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超95%[18] 产业升级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3]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民营企业达5800万户增长40%[19] - 钢材原料20%来自废钢循环利用[20] - 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相当于黑龙江+河南耕地面积[21] "十五五"战略方向 - 聚焦形成内生动力,扩大国内需求[4][8] - 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乡村振兴[6][7] -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应对人口老龄化[6][7] - 增强宏观经济政策一致性,完善治理体系[9] - 发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6] 国际影响力 - 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11.6%,减碳11亿吨[22] - "一带一路"合作覆盖150多国,雅万高铁带动5.1万人次就业[22]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力基础设施,装机占全球1/3[21]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
新华网· 2025-07-09 17:00
经济发展成就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2024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 [1] - 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的总和,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1] -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在5.5%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占比全球第一 [2] -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2]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 [2] -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2] 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 [2] - 单位GDP能耗4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2] 民生改善与社会保障 -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2]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2] - 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长到3.6人 [2] 战略任务与重大工程 - 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1]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 [1]
十四五”制造业量质齐升,中国稳坐“头把交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6:18
制造业发展成就 - 中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 [1] - "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30万亿元 [1]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 [2]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8% 规模3.6万亿元 [2]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 [2] - 深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 [2] - 创新体系逐步成熟 企业主体地位强化 [3] 制造业转型升级 - 制造业由资源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迁 [3] - 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升级 [3] - 新兴产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形成自主可控技术体系 [3] - 新旧动能有序接替成为制造业长期竞争力关键 [3] 全球竞争力与未来方向 - 中国正从全球制造中心迈向全球创新中心 [2] - 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产业链韧性展现内生动力 [2] - 需继续加强科技与产业连接 提升软实力建设 [3]
“十四五”成绩单来了:多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6:13
经济发展 - 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 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 也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2] - "十四五"前4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在5.5% 在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3] - 制造业增加值每年超过30万亿元 连续15年全球第一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4] 科技驱动 - 船舶工业取得重大突破 包括第四代核电站 中国空间站 月球背面采样 国产大飞机C919等 [4]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 占比全球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5] - "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 相当于北京 上海 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总和 [5] 民生福祉 -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每5年增长1岁 [6] -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服务业就业占比提升至48.8% [7][8]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到64.6% [9] 治理效能 - 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 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 [10]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到29项 [10] - 民营企业达5800多万户 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 [10] 绿色发展 - 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 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国家之一 [11] - 长江 黄河干流全线达到二类水质标准 中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国家 [11]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12] 安全保障 - 累计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 相当于黑龙江 河南两省面积总和 [13]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 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13] 对外开放 - 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 超"十三五"期间总额 [14] - 外资企业贡献中国1/3进出口 1/4工业增加值 1/7税收 创造3000多万就业岗位 [14]
“十四五”绿色成绩单:全球“增绿”最多,建成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6:11
"十四五"绿色发展成就 - 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1]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的面积,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1]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比"十三五"提高3个百分点,长江黄河干流全线达到二类水质标准[1]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绿电占比达33%[2] - 每年钢材生产中20%以上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节能降碳成效显著[3] 绿色发展四大领域协同 - 增绿、治污、用能、循环四大领域协同发力推动全面绿色转型[3] - 增绿主要涉及生态建设,治污是污染治理核心,用能聚焦能源结构转型,循环强调资源高效利用[3] - 需要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和制度完善,制定统筹性政策法规,建立统一协调机制[3] "十五五"绿色投资机遇 -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大型风光基地、新型储能、智能电网和氢能产业[4] - 工业绿色低碳转型: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低碳化智能化改造[4] - 绿色交通体系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充换电设施网络和城市智慧交通系统[4] - 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绿色建筑、韧性城市、美丽乡村建设[4] - 生态修复与碳汇增强:林业碳汇、海洋碳汇、草原碳汇等[4] - 绿色科技与服务创新:前沿低碳技术、碳监测认证、环境大数据等[4]
“十四五”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值5.5%,还有这些亮点
第一财经· 2025-07-09 15:46
综合国力突飞猛进 - 2025年中国经济总量预计达到140万亿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 [1] - "十四五"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值5.5% 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 [1]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全球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1] - 经济总量增量超35万亿 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经济总量之和 [4]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5] - 拥有全球最大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港口网等基础设施体系 [5] 内需潜能释放 -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56.2%(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 [8] - 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30.2% 投资侧重补短板利长远 [8] - 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281.8万台 支撑新能源汽车普及 [8] - 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97% [9] 科技创新与重大工程 - 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指标符合预期 [4] - 102项重大工程进展顺利 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目标 [8] - 基础设施构筑"新支撑" 科技攻关赋能"新活力" 生态建设创造"新奇迹" [8] - 贵阳至南宁高铁等交通设施投运 川藏铁路等工程稳步建设 [9] 民生福祉提升 - 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年以上 服务业就业占比提升至48.8% [13]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超95% [13] -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14年 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9增至3.6人 [13] -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覆盖81项项目 [13]
“十四五”交出亮眼答卷:粤苏鲁经济总和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经营报· 2025-07-09 15:19
经济增长与贡献 - 中国经济总量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40万亿元左右 [2] - 广东、江苏、山东三大经济大省的经济总量之和已超过世界排名第三的经济体 [2]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 [2] 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 [3] - 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68%,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 [3] - 首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投入运营,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 [3]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商业运行 [4] - 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嫦娥六号"实现全球首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国产大飞机C919按国际适航标准实现商业飞行 [4] 产业升级与突破 - 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众多领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 [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
新华网· 2025-07-09 15:15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国家发展改 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国家发展改 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国家发展改 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这是记者在 发布会上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国家发展改 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 ...
国家发改委主任:“十四五”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5:04
中国经济总量增长 -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排名前三的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总和,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1] - 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达140万亿元左右 [1] 经济指标进展 - 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1]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 [1]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2] - 前4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为5.5% [2] 战略任务与重大工程 - "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 [1] - 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1]
汇总丨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35万亿元 “十四五”成绩单来了
新京报· 2025-07-09 14:33
经济发展 - 我国"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排名前三经济大省2024年总量,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3] - "十四五"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86.4%,最终消费贡献率56.2% [5] - 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至5800多万户,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29项 [3] 制造业 - 我国连续15年保持全球制造业首位,每年制造业增加值超30万亿元,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4]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体系,产业链韧性持续提升 [16] 外商投资 - 2021-2024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过"十三五"总额,外资企业贡献1/3进出口和1/4工业增加值 [11] 绿色产能 -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以上,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1/4,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 [12][14] - 新能源发电装机超煤电,每3度电有1度绿电,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翻番 [12][16]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较"十三五"末492万辆增长5倍多 [15] 科技创新 - 研发经费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至1.2万亿元,投入强度达2.68% [18] - 实现国产电磁弹射航母、大型邮轮、LNG运输船、空间站、第四代核电站等多项全球首创技术突破 [17] 基础设施 - 2024年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冷链物流覆盖全国 [10]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占全球1/3 [16] 民生保障 -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200万人,医保目录新增402种药品 [6][8] -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14年,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至3.6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