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

搜索文档
特朗普对华政策为何软硬兼施?北大教授:风险与机会并存
南方都市报· 2025-07-05 17:12
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分析 - 特朗普政府采取加征关税等强硬措施,如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曾提高到145%,同时释放友善信号,如邀请中国国家领导人参加就职典礼 [1][2] - 加征关税的目的并非脱钩,而是通过极限施压取得对华经贸谈判主动权,迫使中国在关键议题让步 [1][2] - 特朗普奉行利益驱动外交,将国际交往视为交易性谈判,认为问题可通过谈判和施压解决 [3] 加征关税的意图与影响 - 中美贸易规模庞大、结构互补,加征关税旨在通过极限施压取得谈判主动权 [2] - 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政策,通过提高关税增加财政收入并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 [2] - 打压其他国家并非目的,更多是关联伤害 [2] 中美经贸关系的新生态 - 关税战可能加速两国经贸和科技脱钩,冲突可能外溢到安全、人权等领域 [4] - 美国国内反华势力可能利用关税战制造麻烦,推动将关税战赋予反华目的 [4] - 两国经贸关系正形成新的相互制约生态,如美国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禁令,中国加快稀土出口审批 [4][5] 特朗普外交哲学与地缘政治考量 - 特朗普外交淡化意识形态,有助于中美务实合作 [5] - 随着中国崛起,特朗普意识到许多问题需中国合作,在对华敏感问题上保持谨慎 [3] - 美国政治生态高度集权,特朗普个人权威主义倾向影响政策决策 [3]
韩终雪讲师-投融资培训讲师
搜狐财经· 2025-07-05 10:26
宏观经济与政策方面 - 我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解析 [3] - 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调整-----供给侧改革 [3] - 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路径选择---以珠三角为例 [3] - "一带一路"与产业布局分析 [3] - 其他有关宏观经济问题 [3] 金融与投融资方面 - 我国金融制度的沿革与未来的改革方向 [3] - 我国资本市场系列制度解析—以股市为例 [3] - 我国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管理与债务风险防范 [3] - 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 [3] - 区域精准招商模式比较分析 [3] - 其他有关金融、投融资等方面问题 [3] 公共管理方面 - 博弈论与公共政策选择----典型案例的解析 [3] -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粤港澳大湾区、中美贸易冲突的成因、对策等 [3] - 新冠疫情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及对策 [3]
欧盟设置30天期限,要中国必须交出稀土,只收到一份5年加税通知
搜狐财经· 2025-07-05 00:05
中欧稀土与不锈钢贸易争端 -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欧盟、英国、印尼和韩国的不锈钢钢坯及热轧板/卷继续加征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从7月1日起生效 [1] -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就稀土问题向中国施压,设置30天期限要求解决稀土供应问题,但中国已掌握主导权 [1] - 中国在2019年就对欧盟不锈钢产品加征反倾销税,原因是欧企以低于成本价冲击中国市场,造成国内钢厂订单流失 [7] 中国在绿色工业技术领域的优势 - 欧盟《净零工业法案》涉及的8项关键技术中,中国在光伏、太阳能热技术、电池和储能、电网技术领域遥遥领先 [3] - 在陆上风电、海上可再生能源等其他技术领域,中国也处于全球领先梯队 [3] - 欧盟推出《净零工业法案》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而非真正提升技术优势 [3] 中欧博弈格局变化 - 中国已绕开欧盟,直接与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西班牙等国开展合作 [5] - 欧盟与美国存在高度产业重复度,美国利用俄乌冲突扰乱欧洲安全环境,导致欧盟制造业和资金流失 [5] - 特朗普政府直接对欧盟加税,并设置"欧企赴美发展可免关税"的条件 [5] 欧盟对华政策困境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鼓动应对"中国主导产业链",但未获响应 [7] - 欧洲自2023年10月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至今未取消 [7] - 欧盟决策层仍保持"高高在上"的对华姿态,未能认清中国已掌握主导权的事实 [1]
黄金窄幅震荡何时是头?多空博弈难分胜负?美盘该如何布局?金十研究员Steven正在直播,点击进入观看>>
快讯· 2025-07-04 20:02
黄金市场分析 - 黄金价格当前处于窄幅震荡状态 市场多空博弈激烈 尚未分出明确方向 [1] - 美盘时段黄金交易布局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研究员正在进行实时直播分析 [1]
兴业股份龙虎榜现多路资金博弈 拉萨系营业部频繁现身
金融界· 2025-07-04 18:37
兴业股份龙虎榜交易情况 - 7月4日盘后数据显示兴业股份因价格波动登上龙虎榜 买卖双方营业部构成显示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多个营业部及国信证券浙江互联网分公司为当日交易焦点 [1] - 买入金额前五席位中国信证券浙江互联网分公司以1268.81万元居首 该营业部近三个月上榜259次 参与个股上榜后3日内上涨概率约35.14% [1] - 东方财富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二营业部 团结路第一营业部及金融城南环路营业部分别买入1236.79万元 1155.39万元和1003.83万元 三者近三个月活跃度均超700次上榜记录 [1] - 中国银河证券北京中关村大街营业部以886.78万元位列买方第五 [1] 卖方营业部交易特征 - 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营业部以1009.13万元成为抛售主力 近三个月上榜907次 [1] - 拉萨金融城南环路营业部 东环路第二营业部及东环路第一营业部分别卖出967.25万元 957.10万元和881.71万元 [1] - 国信证券浙江互联网分公司以859.72万元位列卖方第五 拉萨系营业部在买卖双方榜单高频出现 显示其交易风格偏向短线博弈 [1] 历史上榜频率分析 - 兴业股份近一个月累计上榜10次 近三个月上榜频率持平 近六个月上榜次数增至15次 [2] - 历史数据显示部分上榜营业部交易活跃度与短期股价波动存在一定关联性 [2]
李稻葵:我们为何要慢慢减持,而不是把手里的美债一口气清空?
搜狐财经· 2025-07-04 17:15
美债减持现状 - 公司持有的美债规模降至7500亿美元 创十六年来最低水平 在全球持有者中排名降至第三位 仅次于日本和英国 [1] - 三月和四月连续两月减持美债 当前持有量占美债市场总规模约2% [1][2] 减持操作限制因素 - 中长期美债流动性较低 单日市场交易量虽达万亿美元级别 但以短期国债为主 无法承接大规模集中抛售 [1] - 集中抛售将导致美债价格快速下跌 造成资产缩水 形成"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 [1] - 美元资产转换存在操作难题:直接换人民币将冲击汇率稳定 其他货币安全性和收益性不及美债 黄金市场容量不足且会推高持有成本 [1] 战略价值与时机选择 - 当前2%的市场占比使其难以产生持续性影响 但可作为国际博弈筹码 例如在贸易摩擦时通过抛售施压 [2] - 未来两年美债到期高峰将至 新债发行压力增大 届时减持对美债利率和价格的冲击效应更显著 [2] - 采取渐进式减持策略更符合利益 既能保持战略主动性 又可避免市场剧烈波动 [2]
期债震荡调整,静待政策破局
瑞达期货· 2025-07-04 17: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基本面经济延续修复态势但内需复苏动能待巩固,海外美国经济逐步修复就业市场有韧性,债市在多空博弈下预计窄幅震荡,建议静待政策信号明确后的波段操作机会 [94][9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表现为短弱长强,TS、TF主力合约分别下跌0.03%、0.01%,T、TL主力合约分别上涨0.05%、0.26% [10] - 各期限主力合约成交量方面,TS、TF、T主力合约成交量上升,TL主力合约成交量下降;持仓量方面,TS、TF、T主力合约持仓量下降,TL主力合约持仓量上升 [31] 消息回顾与分析 - 国内6月制造业、非制造业和综合PMI均回升,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扩张;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证监会强调优化资本市场机制安排;美国撤销芯片设计软件对华业务许可规定 [34][35] - 美国6月非农就业超预期失业率下降,众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35] 图表分析 - 国债收益率差方面,10年期和5年期收益率差小幅走扩,10年和1年期收益率差小幅收窄 [43] - 主力合约价差方面,2年期和5年期、5年期和10年期主力合约价差走扩 [47] - 国债期货近远月价差方面,10年期合约跨期价差小幅走扩、30年期合约跨期价差窄幅震荡,2年期合约跨期价差小幅收窄,5年期合约跨期价差震荡 [53][57] - T国债期货主力持仓前20持仓净空单小幅减少 [62] - 利率变化方面,Shibor利率集体下行,DR007加权利率下行至1.42%附近震荡,国债现券收益率集体走强,中美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均小幅走扩 [67][71] -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3753亿元,转为净回笼后DR007加权利率下行至1.42%附近震荡 [73] - 债券发行与到期方面,本周债券发行7557.36亿元,总偿还量4530.68亿元,净融资3026.67亿元 [76] - 市场情绪方面,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7.1535,本周累计调升92个基点,人民币离岸与在岸价差走强;10年美债收益率小幅上行,VIX指数小幅下行;十年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A股风险溢价下行 [80][86][91] 行情展望与策略 - 国内基本面经济延续修复但内需复苏动能待巩固,海外美国经济修复就业市场有韧性,债市预计窄幅震荡,建议静待政策信号明确后的波段操作机会 [94][95]
特朗普逼宫,美联储顶得住吗,经济数据成政治牺牲品
搜狐财经· 2025-07-04 14:04
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挑战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货币政策路径松动 透露出白宫施压可能正在生效 [1] - 特朗普政府压缩统计预算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可信度下降 影响美联储决策基础 [1][3] - 两位联储高官鲍曼与沃勒罕见暗示7月可能提前降息 显示美联储内部意见分化 [3] 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干预加剧 - 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与鲍威尔唱反调 声称9月前必降息并将关税作为判断标准 显示货币政策可能沦为贸易政策附庸 [6] - 特朗普通过公开辱骂鲍威尔和操控贸易政策持续施压美联储 将降息政治化 [3][6] - 当前市场预期7月不降息9月为拐点 但判断依据已从经济数据转为政治博弈猜测 [6] 数据失真引发全球连锁反应 - 美国近三分之一CPI数据来自估算 通胀路径不透明动摇全球投资者对美债信心 [4] - 数据失真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在全球范围内被放大 影响央行和对冲基金决策 [4] - 美联储失去可靠数据支撑后 政策判断从模型驱动转向主观臆断 [3] 美联储面临系统性地位危机 - 2025年美联储从独立经济调节器沦为政治博弈中心 每次利率决策都带有防守性质 [8] - 鲍威尔通过"软性抗议"试图推责政治干预 但缺乏实际行动维护独立性 [6] - 特朗普将打压美联储塑造为政治表演 旨在竞选连任中扮演经济拯救者角色 [8]
特朗普逼全球接盘美债,马斯克预言结局,最大的风险已出现
搜狐财经· 2025-07-04 13:53
法案内容与投票进展 - "大而美法案"以51票支持、49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程序性投票[3] - 第二轮投票出现50比50平局,副总统万斯投下决定性一票使法案推进[5] - 法案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削减4万亿美元税收,同时调整遗产税和赠与税免税门槛[5] - 法案将美国债务上限再次提升5万亿美元,目前美国总债务已突破37万亿美元[8] 财政影响分析 - 法案可能导致债务增长超出预期,最终数字可能远超4万亿美元[7] - 未来十年美国每年将新增550亿美元国债利息支出[8] - 目前美国每年利息支出高达1.3万亿美元,已超过国防预算[8] - 医疗补助项目预算被削减近万亿美元,食物援助项目年龄限制提高至64岁[7] 马斯克的立场与行动 - 马斯克连续发布数十条推文猛烈抨击法案,称其为"荒唐至极的提案"[3] - 威胁成立"美国党"政治组织来挑战现有政治格局[3] - 曾协助政府削减联邦支出1300亿美元,日均节省超过40亿美元[11] - 主导多个部门数据系统整合,仅医疗设备采购每年节省18亿美元[11] 特朗普的应对措施 - 指责马斯克从政府获取最大财政支持,威胁调查其公司补贴问题[5] - 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未及时降息,称可节省数万亿美元利息开支[13] - 要求将利率降至1%,指责鲍威尔导致美国损失数千亿美元[13] 美联储立场 - 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4.25%至4.5%区间[15] - 鲍威尔强调利率政策只依据通胀与就业数据,不受外部压力影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