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
搜索文档
夜经济升腾烟火气
新华网· 2025-09-12 07:47
夜经济发展成效 - 文创社区日均客流量达300人次 夜间基本客满[1] - 酒店外摆摊位客流量200人次 客单价50元[2] - 夜间餐吧带动大堂吧销售额同比增长100%[2] 商业创新模式 - 城市书屋打造16处夜间文化消费场景[1] - 酒店外摆摊位餐品从30种增至70种[2] - 露营风格烧烤摊结合川菜特色吸引年轻客群[2] 消费数据表现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9.82亿元 同比增长9.3%[3] - 限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6.4% 较1-6月增速提升0.4个百分点[3] - 零售额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3] 政策支持导向 - 政府部门支持商业体拓展外摆等新销售渠道[2] - 通过新模式挖掘消费潜能 构建新消费载体[2] - 夜间经济成为促进就业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3]
重庆人70%收入用于吃喝玩乐,超越上海,拿下全国消费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9-11 20:36
2025年上半年,一座西南山城打破了一线城市在消费领域的垄断——重庆以8300多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越上海的8260亿元,拿下全国消费第一。 这座因火锅闻名的城市,为何能在消费力上跑赢北上广深?背后是产业、房价、消费文化与政策引导的多维协同,共同铸就了重庆的"消费密码"。 产业硬实力,是重庆消费的"底气之源"。提及重庆,许多人第一反应是"火锅之都",但鲜少有人知晓,它的制造业实力同样硬核。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集 成电路三大产业,构成了重庆经济的"支柱",也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汽车制造领域,重庆是全国少数具备"整车+核心部件"全产业链的城市。2025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汽车产量达121.85万辆,位 列全国第三,庞大的产业规模不仅带动了上下游就业,更让从业者收入有了稳定保障。 电子信息产业更是重庆的"王牌"。自2014年起,重庆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最高年产量曾达9385万台。如今,重庆已聚集2300多家电子信 息上下游配套企业,全球每卖出3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产自重庆,完整的产业链让产业附加值持续提升。 集成电路产业则是重庆的"后起之秀"。作 ...
文旅消费定下2万亿目标 四川如何优化格局力争“多点开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22:35
四川省文旅产业发展目标 - 四川省提出到2027年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优化目标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 旅游总花费达到2万亿元左右 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1] 科技赋能文旅体验升级 - 峨眉山景区2025年7月至8月徒步游客达12万人 打破历史纪录 较2019年前5万至8万人显著增长 [3] - 峨眉山景区通过数字技术建设"线上峨眉" 依托数百万游客数据实现精准运营 推进文物古建数字孪生打造可交互线上遗产空间 [3] - 泸州建立"云上博物馆"链接全国白酒企业博物馆和酒类遗址 打造中国白酒博物馆群落 [3] - 泸州老窖博物馆2024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 酒类产品销售营收超2700万元 [4] - 泸州以地标博览会构建多品类特色地标矩阵 2024年相关产业总产值达455亿元 带动30万人就业 [4] 赛演驱动消费场景创新 - 四川省2025年实现15个市(州)落地大型演出 覆盖地域创新高 [6] - 乐山2025年4月举办"安逸生活"巨星演唱会 吸引超2.5万名观众 外地游客占比40%以上 带动文旅综合消费突破1500万元 [6] - 宜宾2024年12月举办长江马拉松 吸引1.5万余名跑步爱好者 将体育热情转化为文旅消费 [6] - 泸州推出19条文旅商深度融合激励政策 对大型营业性演出单场(单日)最高给予300万元激励 [7] 夜经济培育消费新热点 - 泸州纳溪丝厂街区改造后2025年5月运营 一个多月接待近3万人次 单日最高人流量超3000人 同时在场峰值近800人 [9] - 宜宾高铁南片区E・PARK公园开心麻花剧场2025年1月开业以来推出36场演出 每晚座无虚席 [9] - 宜宾引入五粮潮饮、左右艺术等川南首店品牌 形成观演、消费、社交的夜间消费矩阵 [9] 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 - 乐山以山水美食营造松弛感 宜宾靠科技创造力引领 泸州探索文旅资源创新融合 内江凭借非遗赋能展现活力 [9] - 各地通过"借力成都流量、凸显自身特色"形成"极核引领、梯度发展、多点开花"的良性生态 [10]
南街夜市点燃西湖转塘夜经济
每日商报· 2025-09-08 10:45
夜市经济活动 - BAC艺术社区夜市每周五、六、日及节假日17:30-22:00运营 覆盖夏季至国庆中秋假期 显著提升夜间客流与社区活力 [1] - 夜市北广场以酒饮为主 侧街以小吃为主 吸引60余个全国摊主报名 涵盖热炒、炙烤、冷卤、点心及冰饮甜品等多元美食 [1] - 夜市单摊销售表现强劲 例如葱油面摊主单晚售出百余碗面 摊主计划进一步参与转塘"塘人街市"常态化项目 [1] 区域消费升级举措 - 转塘街道基于艺术氛围与烟火气特点 通过规范化夜市外摆、引进特色品牌、推广宠物友好商圈等方式推动新消费转型 [2] - 打造多元夜间场景包括宋城景区夜间音乐狂欢 西子嘉年华古建光影秀与特色演出 BAC南街夜市及何家村市集等配套项目 [2] - 夜间经济覆盖演艺、互动、亲子微度假等元素 形成一站式消费体验 有效丰富居民夜生活内容 [1][2]
全方位释放夜间消费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9-07 09:17
夜间经济发展概况 - 夜间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和品质化升级 衍生出产品+场景+文化融合的创新消费形态 对提振消费和增强城市活力产生积极作用 [1] 吉林省夜间消费举措 - 长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开放13处院落 新增13个口袋公园 设立博物馆和美术馆 周末调整为步行街后日均禁止机动车通行6.5小时 [2] - 发放数万张10元和20元面额消费券 叠加企业优惠激发消费热情 [2] - 松原市查干悦界盛夏消费季持续100天 开展31项文旅活动 日均客流量近万人次 [3] - 珲春市渤海古镇景区以唐代建筑为蓝本 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3] - 全省开展购在吉林·盛夏消费季系列活动 融合夜经济、文化味和烟火气多元场景 [3] 广东省夜间消费数据 - 广州首批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日均客流超100万人次 [4] - 天河路商圈2024年销售额超230亿元 夜间消费占比近60% [5] - 天河路商圈去年暑期夜间客流突破3900万人次 [5] - 海珠区太古仓码头等沉浸式演艺场所建成 黄埔区穗园通园区引进新锐戏剧品牌 [5] - 宝能演艺中心商圈全年举办近60场万人大型活动和近100场小型活动 吸引客流近200万人次 [5] 政策支持措施 - 广州首创活动审批一次性许可机制 大型活动审批时限压缩80% 1000人以下活动实行季度备案制 [6] - 简化外摆审核 允许商家按年度固定区域外摆 无需重复申请 [6] 甘肃省夜间经济成效 - 兰州暑期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7% 一线城市客源占比达42% [7] - 夜游黄河项目日均接待游客突破6000人次 省外游客占比80% 同比增长25% [7] - 定西市1-7月累计接待游客1861.08万人次 同比增长11.89% 旅游花费108.35亿元 同比增长15.04% [8] - 通渭县创新推出昼赏书画+夜沐神泉模式 800余家画廊营业时间延长至22点 [8] - 环县夜市通过划行规市策略 在环江地带划出800米专属区域 日均客流从不足千人次增长至超1万人次 [8] 文旅融合创新 - 环州故城4A级景区通过免费开放策略吸引游客 与夜市形成完美动线衔接 [9] - 吉林开展精彩夜吉林消夏演出季 带来美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多国精品演出 [3] - 广东推出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季 包含次元站、美食城等五大主题场景和数百场特色活动 [5]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活力涌动消费焕新——湖北文旅发展一线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9-06 13:12
文旅产业发展策略 - 湖北多地利用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文旅产业 通过沉浸式展厅 秦简书写台等设施提升游客体验[1][3] - 当地推出"两坝一峡""长江夜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并采用现代科技如裸眼3D投影 VR设备等增强互动性[3][7][9] - 文旅项目与文创产品相结合 玩偶 香包等商品受到游客欢迎 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3] 游客接待与收入表现 - 云梦县博物馆1至7月文创收入突破400万元 接待研学团队2万人次[3] - 三峡旅游集团"两坝一峡"游轮暑期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同比增长30%[4] - 襄阳唐城景区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 夜间游客占比达60%[7] - 十堰"武当一梦"园区开业以来接待游客60万人次 营业收入2000万元[9] 区域整体业绩 - 湖北省1至7月接待游客5.47亿人次 同比增长14.61%[9] - 同期旅游综合收入约5717亿元 同比增长16.07%[9]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活力涌动 消费焕新——湖北文旅发展一线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9-06 12:14
文旅产业发展模式 - 湖北多地利用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文旅产业 通过沉浸式展厅、秦简书写台等设施提升游客体验[1][3] - 云梦县博物馆将文化融入游览体验 文创产品玩偶香包等深受游客喜爱 今年1至7月文创收入突破400万元 接待研学团队2万人次 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3] - 宜昌依托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 推出两坝一峡长江夜游等旅游项目 今年暑期两坝一峡游轮接待游客近百万人 同比增长30%再创新高[3][4] 夜间经济表现 - 襄阳唐城景区突出盛唐文化 通过行唐礼吟唐诗赏唐乐观唐舞等活动打造夜间体验 利用裸眼3D投影等技术打造行进式夜游 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 其中夜间游客占比达60%[5][7] - 十堰武当一梦园区运用前沿视觉装置和全息交互技术 将武当文化从静态展示转变为动态交互 今年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60万人次 营业收入2000万元[7][9] - 长江三峡1号纯电动游轮推出长江夜游项目 电动游轮运行平稳 提供人在画中游的体验 带动夜经济愈发火热[3] 整体行业数据 -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文艺创作文博保护与旅游发展协同发力 今年1至7月湖北接待游客5.47亿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约571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4.61%和16.07%[9]
活力涌动 消费焕新——湖北文旅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网· 2025-09-06 12:01
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湖北利用荆楚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 拉动消费[1] - 云梦县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新增沉浸式展厅和秦简书写台等设施[2] - 宜昌依托区位优势推出"两坝一峡""长江夜游"等旅游项目[4] 文旅消费数据表现 - 云梦县博物馆1-7月文创收入突破400万元 接待研学团队2万人次[2] - 三峡旅游集团暑期"两坝一峡"游轮接待游客近百万人 同比增长30%[4] - 湖北1-7月接待游客5.47亿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约571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4.61%和16.07%[9] 夜间经济发展情况 - 襄阳唐城景区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 夜间游客占比达60%[7] - "武当一梦"园区开业以来接待游客60万人次 营业收入2000万元[9] - 景区采用裸眼3D投影等技术打造行进式夜游体验[7] 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 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提供平稳游览体验[3][4] - "武当一梦"运用前沿视觉装置和全息交互技术呈现武当文化[9] - 景区通过球幕影院和VR设备提供沉浸式体验[7]
内蒙古乌兰察布:特色街区点亮夜经济
新华网· 2025-09-06 09:32
项目概况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特莫沁路开设"乌兰察布之夜"特色街区 [2] - 街区通过融合古风演艺、特色美食及亲子娱乐等多元业态带动夜间消费 [2] 运营表现 - 街区夜间呈现霓虹闪烁和人头攒动的繁荣景象 [2] - 项目已成为推动当地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 活动内容 - 街区安排专业演员进行舞蹈表演活动 [1] - 设置花灯等景观吸引游客驻足留影 [2]
“外摆一米”背后的城市温度
搜狐财经· 2025-09-05 22:03
外摆经济成为消费新引擎 - 外摆经济正成为点燃城市活力、助推消费回暖的新引擎 [1] - 外摆经济拓宽了商户的增收渠道并满足了市民的消费需求 [1] 外摆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 - 树荫下的咖啡外摆区为市民提供消费场景 [1] - 星级酒店集体摆摊和路边苏超第二现场吸引市民 [1] - 多元潮流的外摆摊位吸引大量市民逛夜市品美食 [3] - 外摆摊位以打包带走的便捷形式销售小龙虾酸菜鱼等20多道时令家常菜及面食 [5] - 市民围坐在商家的露天摊位看球赛喝啤酒吃夜宵逛市集 [7] - 酒店门前的便民餐食摊位供市民选购晚餐菜肴 [12][14] 外摆经济的活动与地点 - 淮安市洪泽区举办无尽夏日里促进夜经济消费活动吸引众多游客 [10] - 外摆活动地点广泛分布于南通市海安图书馆、宿迁市宿城区古城街道、连云港市连云区西园路、苏州十全广场、无锡太湖广场、宿迁市苏宿工业园区、如皋市如城街道、东海县中国东海水晶城广场等地 [1][3][5][7][9][12][14][16] 外摆经济的联动效应 - 外摆经济与苏超足球赛事联动,市民在广场为赛事呐喊助威的同时品尝特色美食 [16] - 外摆活动在夜晚进行,有效促进了夜经济的发展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