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运营提质增效!我爱我家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4%
北京晚报· 2025-10-29 17:00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三季度累计实现住房总交易金额(GTV)约1,962亿元,同比增长5.2% [1] - 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232.7万元,同比增长398.75% [1] -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5,424.42万元,同比增长173.96% [1] 经纪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经纪业务实现GTV 1,566亿元,同比增长5.1% [3] - 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二手房买卖业务市占率稳中有进,杭州市场保持头部稳定 [3] - 精细化运营体系包括密集的社区服务网络、海量楼盘字典和精准的客户需求洞察能力 [3] 新房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新房业务GTV达259亿元,同比增长9.3%,逆势增长 [4] - 同期北京、上海、杭州新房销售量同比分别下降2.8%、10.2%、9.6% [4] - 通过一二手联动优势、数字化工具升级和营销活动(如“夏季新房节”)驱动增长 [4] 行业政策与机遇 - “止跌回稳”的政策导向下,各城市预计将持续出台支持性政策 [5]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与民生赋能的新方向,强调“好房子、好服务、好维护” [5] - 城市更新为房产经纪企业提供参与前期调研、房源建档、价值评估到过渡租赁等多元业务机遇 [5] 公司竞争优势与展望 - 数万名专业经纪人、数千家线下门店构建的社区服务网络形成竞争壁垒 [5] - 数字化赋能的精准匹配能力与社区深耕优势相结合 [5] - 公司将持续拓展业务边界,助力房地产行业高质量转型并满足“住更好”的民生需求 [5]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9 16:10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底部区域,行业缩量充分,预计202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9亿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7-8亿平方米,市场处于降幅收窄、逐步触底的过程[57] 随着政策效果落实和供需趋向平衡,行业将进入企稳修复阶段[57] 长期看,十五五期间将围绕"高质量发展"推进,通过"存量提质增效"和"内涵式发展"实现行业优化[62][67] 2025年房地产市场变化 - 核心城市市场占比显著提升,2020-2024年22个重点城市销售面积占全国比重为18%-21%,1-3Q2025年为18%;销售金额占比为30%-44%,1-3Q2025年为40%[9] 同期22城土地出让面积占全国比重为16%-20%,1-3Q2025年为20%;土地出让金占比为42%-48%,1-3Q2025年上升至56%[13] - 新房与二手房市场分化加剧,1-3Q2025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上涨1.63%,而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5.79%,至2025年9月百城二手房价格环比已连跌41个月[18] 重点27城1-3Q2025新房、二手房合计成交约323万套,其中二手房成交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9%,新房成交套数同比下滑9%,二手房成交套数在总成交量中占比54%,较2024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21] - 不同梯队城市表现分化,1-3Q2025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下跌0.8%,二线城市下跌1.4%,三四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2.6%[29]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4.3%,二线下跌4.1%,三四线下跌4.1%[25][29] 土地市场一二线城市表现更优,1-3Q2025全国样本城市土地成交楼面均价同比上涨17.9%,带动成交金额实现正增长[34] - 地方政策成为主流,因城施策持续推进,2025年8月起北上深等地从需求侧松绑限购、优化公积金与住房信贷[36] 截至3Q2025全国各地拟收储金额约6145亿元,累计收储规模前三为浙江(843亿元)、广东(740亿元)和重庆(505亿元),全国共发行土地收储专项债1950亿元,覆盖拟收储金额的32%[38] 对2026年和长周期总量判断 - 行业主要指标已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假设4Q2025单季度下滑20%,预计2025年全国开发投资完成额为8.50万亿元,同比下降15.3%,回落至2013年水平;商品房销售额为8.53万亿元,同比下降11.8%,回落至2015年水平[48] 以2021年为下行周期起点,至2025年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下滑42.4%,商品房销售额累计下滑53.1%[48] 新开工面积预计为5.9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2%,回落至2004年水平;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为8.7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1%,回落至2009年水平[53] 以2021年为起点,新开工面积累计下滑70.0%,销售面积累计下滑51.2%[53] - 1-3Q2025市场供需数据好于预期,呈现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土地购置建面的结构,去库存背景下新开工总量低于销售总量[56] 行业进入底部区域,降幅收窄、逐步触底[57] - 长期住房需求结构将发生变化,整体住房建筑面积(新房+二手房)需求从2024年的14.47亿平方米微降至2044年的14.23亿平方米[72] 假设二手房交易规模占比从2024年的45%线性增长至2036年的50%,商品住宅新房销售面积将从2024年的8.14亿平方米下降至2044年的7.12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67%[72] - 十五五期间房地产工作将围绕"存量提质增效"和"内涵式发展"展开,消化存量方面盘活低效土地、推广已建未售去库存;优化增量方面严控新增开发用地,发展好房子,保障与市场双轨并行[67] 通过"好房好价"策略激活购买力,中心城区提质提价,郊远环线缩量控供,引导刚需流向存量市场,实现有序去库存[68][69] 自下而上看边际改善 - 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有较大提升空间,1-3Q2025销售面积前五大开发商市占率合计为6.0%,前二十大开发商市占率合计为12.5%,而美国前五大开发商市占率合计为35.2%,日本分售公寓前五大开发商市占率合计为24.0%[79][83][87] 行业利润率方面,美国龙头平均净利率约14-16%,日本约10-12%,中国重点房企净利率在1H2025出现见底企稳迹象,但整体仍处于低位[79][83][87] - 行业负债水平得到控制,截至2025年1H底中国上市开发商扣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下降至62%,接近日本2024年水平(62%),高于美国房企2024年水平(31%)[91] 存货去化持续进行,截至2025年1H底重点五家上市开发商、36家重点房企的存货水平较前期高点分别下降21%、32%,但出清节奏慢于美国次贷危机后56%的下降幅度[95]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有望在2026年出清,2024年重点36家房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45亿元,存货减值准备549亿元,2025年1H分别计提135亿元和134亿元,随着房价止跌回稳,行业存货减值峰值已过[99] 土地投资向头部企业集中,2025年1-3Q销售TOP1-10房企新增货值占比达到68%,较2024年提升6个百分点,10家权益拿地金额过百亿的房企中9家为央国企[105] - 政策与资源向核心城市倾斜,2025年1-3Q全国土地购置费前五大城市(杭州、北京、上海、成都、南京)合计占比30.5%[109] 截至2025年9月,杭州、上海、成都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实现正增长,分别为3.6%、5.6%、1.3%[109] 居民购买力向核心城市收敛,2024年一线城市、二线代表城市、三四线代表城市可支配收入比值达1:1.4:1.9,高薪行业如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平均工资已超过20万元,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116] 未来关注焦点 - 宏微观风险有序化解,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超过7万亿元,保障商品住房项目建设交付,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住房实现交付[127] 金融系统风险总体可控,地方债务压力通过转移支付和发行置换债券大幅缓解[127] - 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对楼市有滞后支撑作用,实体市场通常滞后股市6-9个月,居民资产负债表改善带来消费扩张效应[132]
十五五,房地产这么干
搜狐财经· 2025-10-29 12:59
10月28日,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了,其中第41条是关于房地产发展的论述,内容如下: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优化 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 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屋全生命周 期安全管理制度。 主题还是与前几天发布的公布表述是一样的,即"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接着是每段句子表达一件 事。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屋全生命 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 正如上文说的一样,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增加,大家对住房的需求就不再是"有房住",而是要"住好房", 对住房的品质和服务要求都会提升;而"好房子"的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呼之欲出的。安全舒适绿色 智慧是对"好房子"的定义。这次也特别提到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让物业公司真正回归到"服务"的角 色上来,提升服务质量,其实物业服务也是提升居住品质中很重要的一项。 要适应国内房 ...
房地产行业第43周周报:本周二手房成交同比降幅收窄,四中全会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20251029
中银国际· 2025-10-29 1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核心观点 - 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预计“十五五”时期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和“好房子”建设将成为重点 [1] - 10月以来楼市成交走弱,因去年四季度销售基数较高,后续市场仍面临压力,当前房价走低、库存较高、居民信心较弱难以支撑后续成交量价 [6] - “好房子”建设与城市更新将持续推进,有望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改善型需求,助力行业企稳发展 [6] - 投资标的方面,建议关注流动性安全、重仓高能级城市、产品力突出的房企,以及受益于化债、政策纾困、销售改善等多重逻辑下的困境反转标的 [6] 重点城市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及库存跟踪 - 40个城市新房成交面积为256.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7.8%,同比下降21.1% [5][17] - 分城市能级看,一、二、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速分别为4.7%、-11.9%、-9.2%,同比增速分别为-27.7%、-10.5%、-35.1% [5][17] - 18个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为178.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8%,同比下降27.0% [5][47] - 分城市能级看,一、二、三四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速分别为-5.0%、-3.7%、-2.7%,同比增速分别为-25.7%、-32.5%、-16.8% [5][47] - 12个城市新房库存面积为1137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3.2% [5][41] - 12个城市新房库存面积去化周期为20.1个月,环比下降0.8个月,同比下降0.1个月 [5][41] 百城土地市场跟踪 - 百城全类型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1101.96万平方米,环比上升29.8%,同比下降42.3% [5][63] - 百城全类型成交土地总价为187.0亿元,环比下降10.1%,同比下降55.0% [5][63] - 百城全类型成交土地楼面均价为1697.1元/平方米,环比下降30.7%,同比下降22.1% [5][63] - 百城全类型成交土地溢价率为10.5%,环比上升8.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 [5][63] - 百城住宅类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249.6万平方米,环比上升40.3%,同比下降51.8% [81] - 百城住宅类成交土地总价为117.2亿元,环比下降20.1%,同比下降48.8% [81] 本周行业政策梳理 - 中央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框架中明确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99] - 地方政策包括:湖北武汉对特定区域首套新建商品住房家庭提供商业贷款利息补贴;山东威海放宽购房、首付及加装电梯公积金提取范围;四川成都提高人才公积金贷款额度等 [100][101] 本周板块表现回顾 - 房地产行业绝对收益为1.5%,较上周上升3.9个百分点;相对沪深300收益为-1.7%,较上周下降1.6个百分点 [104] - 房地产板块PE为28.49X,较上周下降3.93X [104] - A股涨跌幅靠前的公司为新城控股(2.5%)、绿地控股(1.7%)、华侨城A(0.8%);港股涨跌幅靠前的公司为中国金茂(4.3%)、碧桂园(3.6%)、旭辉控股集团(3.3%) [108] 本周房企债券发行情况 - 房地产行业国内债券总发行量为238.1亿元,环比上升44.3%,同比上升323.0% [117] - 国内债券总偿还量为92.3亿元,环比上升23.9%,同比上升77.8%;净融资额为145.9亿元 [117] - 债券发行量最大的房企为招商蛇口(45.0亿元)、中海企业(30.0亿元)、保利发展(30.0亿元) [11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四条主线:1)基本面稳定、在一二线核心城市销售和土储占比高、市占率较高的房企,如滨江集团、华润置地、越秀地产、建发国际集团;2)2024年以来在销售和拿地上有显著突破的“小而美”房企,如保利置业集团、城投控股;3)经营或策略上有增量或变化的房企,如新城控股、金地集团、龙湖集团;4)受益于二手房市场量价修复的经纪公司,如贝壳-W、我爱我家 [6][127]
黑色建材日报-20251029
五矿期货· 2025-10-29 10: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黑色建材各品种进行研究分析,认为钢价中长期上涨逻辑未改但短期需求疲弱,矿价震荡运行,锰硅和硅铁大概率跟随黑色板块行情,工业硅短期盘整运行,多晶硅供需格局或好转但短期去库有限,玻璃期货价格宽幅震荡,纯碱价格窄幅盘整 [2][5][9][13][15][18][20] 各品种总结 钢材 行情资讯 - 螺纹钢主力合约下午收盘价3091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9元/吨(-0.29%),注册仓单125761吨,环比减3058吨,持仓量193.0357万手,环比减22644手;天津汇总价3150元/吨,环比增10元/吨,上海汇总价3220元/吨,环比增10元/吨 [1] - 热轧板卷主力合约收盘价330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6元/吨(0.181%),注册仓单101371吨,环比减3296吨,持仓量147.3797万手,环比减8933手;乐从汇总价3310元/吨,环比增10元/吨,上海汇总价3340元/吨,环比增10元/吨 [1] 策略观点 - 宏观层面房地产投资向“提品质”转变,新开工面积难大幅增长 [2] - 螺纹钢供需双增,库存延续下降,整体表现中性;热轧卷板产量小幅回落,需求边际改善,库存去化加快,矛盾略有缓解 [2] - 钢厂盈利率下滑,铁水产量回落,供应端压力减轻 [2] - 中长期钢价上涨逻辑未改,但短期需求疲弱,难实质性改善,需关注中美会谈及海外宏观环境变化 [2] 铁矿石 行情资讯 - 主力合约(I2601)收至792.50元/吨,涨跌幅+0.76%(+6.00),持仓变化-9902手,变化至54.89万手,加权持仓量92.41万手 [4] - 现货青岛港PB粉796元/湿吨,折盘面基差54.15元/吨,基差率6.40% [4] 策略观点 - 供给端海外发运量环比增长,处于同期高位,澳洲持平,巴西增加,非主流国家下降,近端到港量降至年内低位 [5] - 需求端铁水产量跌落至240万吨以下,受钢材价格疲软和河北环保问题影响 [5] - 库存端港口库存增长,钢厂库存小幅增加 [5] - 基本面铁水下移后需求减弱,港口累库,价格面临压力;宏观关注“十五五”规划细节和中美经贸磋商,矿价震荡运行 [5] 锰硅硅铁 行情资讯 - 10月28日,锰硅主力(SM601合约)收跌0.21%,收盘报5790元/吨;天津6517锰硅现货报价5720元/吨,折盘面5910吨,环比持稳,升水盘面120元/吨 [7] - 硅铁主力(SF601合约)收平,收盘报5564元/吨;天津72硅铁现货报价5650元/吨,环比持稳,升水盘面86元/吨 [7] - 锰硅盘面在5600 - 6000元/吨震荡,触及下行趋势线;硅铁盘面在5400 - 5800元/吨震荡,触及趋势线后回落 [7] 策略观点 - 重要会议对铁合金有供给约束预期,但无超预期内容,关注中美磋商和元首会晤 [8] - 黑色板块基本面有高供给和低需求忧虑,钢厂盈利率下滑,可能出现“负反馈”风险 [8] - 对黑色板块后市不悲观,回调做反弹性价比高;锰硅基本面不理想,关注锰矿扰动;硅铁供需无明显矛盾,大概率跟随板块行情 [9] 工业硅、多晶硅 工业硅 - 行情资讯:主力(SI2601合约)收盘价报8955元/吨,涨跌幅-0.11%(-10),加权合约持仓变化-1744手,变化至433386手;华东不通氧553市场报价9300元/吨,环比持平,主力合约基差345元/吨;421市场报价9650元/吨,环比持平,折合盘面价格后主力合约基差-105元/吨 [11] - 策略观点:价格冲高回落,短期持仓矛盾不显著,受商品大环境影响;供给端压力持续,需求端支撑减弱,供需无明显改善,成本端提供托底,短期盘整运行 [12][13] 多晶硅 - 行情资讯:主力(PS2601合约)收盘价报54355元/吨,涨跌幅-0.27%(-145),加权合约持仓变化+4813手,变化至255836手;SMM口径N型颗粒硅平均价50.5元/千克,环比持平;N型致密料平均价51.5元/千克,环比持平;N型复投料平均价52.98元/千克,环比持平,主力合约基差-1375元/吨 [14] - 策略观点:部分产能将检修,供给压力或缓解,下游开工率稳定,供需格局或好转但短期去库有限;盘面受政策预期影响大,关注平台公司进展 [15] 玻璃纯碱 玻璃 - 行情资讯:周二下午15:00主力合约收1113元/吨,当日+1.64%(+18),华北大板报价1130元,较前日持平,华中报价1120元,较前日持平;浮法玻璃样本企业周度库存6661.3万箱,环比+233.74万箱(+3.64%);持买单前20家减仓25212手多单,持卖单前20家减仓86221手空单 [17] - 策略观点:市场成交以低价货源为主,中游库存压力大,需求端复苏慢,出货承压,但原料纯碱价格坚挺提供成本支撑,期货价格宽幅震荡 [18] 纯碱 - 行情资讯:周二下午15:00主力合约收1239元/吨,当日-0.56%(-7),沙河重碱报价1189元,较前日-2;样本企业周度库存170.21万吨,环比+0.16万吨(+3.64%),重质纯碱库存93.45万吨,环比-0.62万吨,轻质纯碱库存76.76万吨,环比+0.78万吨;持买单前20家减仓2798手多单,持卖单前20家增仓9227手空单 [19] - 策略观点:供应产量稳定,成本端煤炭价格上行挤压利润,下游补库需求以低价刚需为主,价格窄幅盘整,关注装置开工和下游采购节奏 [20]
新的五年规划,释放了哪些信号?
搜狐财经· 2025-10-29 09:46
经济战略重心 - 规划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经济增速需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约2.5万美元)的目标,未来10年GDP平均增速可能需维持在4.4%以上 [3][4][5][6] - 经济发展模式正从“房地产-土地财政-金融”循环转向“科技-产业-资本”新循环,驱动力量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0][11] - 当前中国人均GDP为1.35万美元,今年有望突破1.4万美元 [5] 区域发展与城市群 - 规划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重点发挥都市圈和城市群作为新的竞争主体的作用 [12]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被列为三大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能级将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加快发展,雄安新区被寄予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厚望 [12] - 规划首次将“促进东中西、南北方协调发展”写入文件,以应对东西差距持续收窄但南北差距有所扩大的新形势 [12] 高新技术与未来产业 - 国家发改委提出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已超过22万亿元 [13] - 规划明确将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预计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14] - 低空经济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产业,尚处于爆发初期,预计需要5-10年培育成长期 [16] -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载体,被视为超过房地产的10万亿级大产业,吸引北上广深、杭州、成都、合肥等20多座城市竞相布局 [19] 房地产行业转型 - 规划首次提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并将其列入“民生保障”板块,标志着其角色从关乎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转变为关乎民生保障的基础产业 [20] - 房地产市场正经历大变局,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新房成交面积从高峰期的超过18亿平方米回落至10亿平方米以内,二手房交易占比从19%提升至近50% [22][24] - 全国百城租金回报率已恢复到2.37%,部分二线城市达到3%,不断接近3-5%的国际合理水平,初步具备投资价值 [24] 收入与消费政策 - 规划再提“共同富裕”,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作为重要环节,强调“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并明确“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29][32] - 作为“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的信号,人社部最新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显示多省实现普遍调涨,涨幅超过10% [29][31]
“十五五”定调未来五年房地产发展!专家解读抢鲜看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09:0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发布“十五五”规划建议,推动房地产行业从高周转、高杠杆的“规模驱动”向重品质、重运营的“质量驱动”转型,启动行业重磅重构进程 [1][7] - 规划建议首次提出“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并强调“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标志着改善性住房在“十五五”阶段迎来历史机遇期 [4][9] - 规划建议将清理住房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预计核心城市购房限制性政策仍有优化空间,公积金跨区域使用等限制有望被清理 [6][11] - 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城市群将通过优化土地供应、完善基础设施来引领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促进住房需求向改善型、品质型升级 [12][13] 政策方向与制度完善 - 规划建议强调“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项目开发公司制、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销售制度改革将是重点落实方向 [4] - 规划建议提出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这与房屋市场进入存量房时代以及过往发生的房屋安全事件有关 [11] - 规划建议在“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中提出“完善工商业用地使用权续期法律法规”,相关工作或逐渐进入落地阶段 [5] 住房供给与市场需求 - “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为首次提出,要求根据居民需求差异精准匹配供给,这将是“十五五”时期住房供给的一大特点 [4][9] - 改善型需求群体潜力大,但现实需求受收入、就业、卖旧买新节奏及楼市预期影响,供给量大的片区要结构性收缩,需求潜力大的区域要以需定供 [9] - 通过构建“市场 + 保障”双轨体系,并结合“以人定房、以房定地”机制,保障人口流入城市住房用地的有效供应 [12] 城市更新与区域发展 - 城市更新从“十四五”的“实施”升级为“十五五”的“大力实施”,进入新阶段 [5] -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托底作用,构建新型投融资模式,鼓励市场化、长期资金进入,以破解当前城市更新面临的核心难题 [6] - 房地产发展被置于“区域协调+国土空间+新型城镇+人居优化”的多维整合顶层设计中,成为国家区域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8] - 核心城市群将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土地供应、完善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吸引高端人才和产业 [13] 行业转型与未来机遇 - 行业将从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规模驱动”,转向重品质、重运营、重稳健的“质量驱动” [7] - 房企需通过区域聚焦与模式创新重塑竞争力,在城市更新、绿色建筑、智慧社区等领域开拓契机 [8] - “好房子”是高质量的重要体现,下一步将重点强化绿色智慧建筑普及,推动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应用 [12] - 科技赋能将重塑行业生态,BIM技术、智能家居、数字化营销等将推动开发、交易、居住全链条效率提升 [12]
十五五规划建议,十大要点
华西证券· 2025-10-29 08:58
经济发展与质量 - 经济发展目标从“量”转向“质”,要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 - 高质量发展目标包括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突破[1] 消费促进 - 规划明确要求“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并通过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等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2] - 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以促进消费[2] 财政政策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2025年赤字率为4%,并批准了6万亿元置换债额度,同时强调财政可持续性[3] - 完善地方税和直接税体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并适当加强中央事权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3] 货币金融与资本市场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并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大金融领域[4]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及跨境支付体系建设[5] 产业与科技发展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提升矿业、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并培育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6] - 强调科技自立自强,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实施“人工智能+”行动[7] 投资与人口政策 - 强调投资有效性,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并提高收益,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并注重“投资于人”[10] - 人口政策转向促进高质量发展,健全全生命周期人口服务体系,并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12] 国家安全 - 国家安全重点领域扩围,确保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等安全,并加强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等安全能力建设[13]
中经评论:着力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10-29 08:09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未来5年,我国 房地产市场将向何处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这释放出国家将继续推动 房地产发展的强烈信号。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强,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推动房地产高质 量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房地产市场仍有需求,产业发展仍有空间。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以存量 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人民群众期盼过上更高品质的生活,对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仍有持 续不断的需求。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合理配置要素。房地产市场能否平稳健康发展,根本上取决 于"人、房、地、钱"四类要素资源的配置效果。应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以编制、实施 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为抓手,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 源,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规范监管制度,推动行业稳健经营。应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 资、销售制度。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 ...
着力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10-29 06:16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规范监管制度,推动行业稳健经营。应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 销售制度。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销售、融资等资金,严禁抽 逃出资或提前分红。在房地产项目融资方面,房地产项目确定一家银行或银团为主办银行,项目开发、 建设、销售等资金都存入主办银行,主办银行保障项目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在商品房销售方面,有力 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做到"所见即所得",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继续实行预售的,规范预售资金监 管,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应发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房地产行业应全链条提升住房标 准、设计、材料、建造、运维水平,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将新房子建成"好房子",将老房子改造 成"好房子"。 未来,房地产业只有立足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大场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向高质量发 展要效益,才能迎来平稳健康发展。 我国房地产市场仍有需求,产业发展仍有空间。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以存量提质 增效为主的阶段。人民群众期盼过上更高品质的生活,对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仍有持续不 断的需求。 推动房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