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长春一东扣非净利连亏三年,离合器产能利用率仅40.6%
证券之星· 2025-04-25 05: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90亿元,同比下降0.85% [1][2] - 2024年净利润-232.12万元,同比下降451.27% [1][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702.80万元,同比下降64.96%,连续三年累计亏损3190.14万元 [1][2][3] - 2020年营业收入11.56亿元,同比增长22.49%,净利润5721.56万元,同比增长184.51%,创历史新高 [2] - 2021年营业收入11.23亿元,同比下降2.83%,净利润4125.50万元,同比下降27.90%,为最后一次实质性盈利 [2] - 2022年营业收入5.51亿元,同比下降50.98%,净利润-704.56万元,同比下降117.08% [2] - 2023年营业收入6.96亿元,同比增长26.43%,净利润66.08万元,同比增长109.38%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下降0.50%,净利润亏损41.52万元 [12] 产能与产品结构 - 2024年离合器设计产能227万套,实际产能112.6万套,利用率仅40.6% [1][3] - 驾驶室液压翻转机构设计产能60万套,实际产能36.48万套,利用率60.8% [3] - 主要产品为离合器和驾驶室液压举升系统,商用车是核心市场 [1][4] - 离合器是传统燃油车关键零部件,但纯电动车通常不采用传统离合器设计 [4][5] 财务与运营指标 - 毛利率从2016年32.55%连续8年下滑至2024年15.54% [3] - 2024年研发费用2389.69万元,同比下降11.24%,主要因资本化投入增加和材料费用降低 [5][6]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导致亏损扩大 [3] 战略与转型 - 提出三大系统集群战略:传动系统、液压举升系统、电动及AMT系统 [5] - 规划6+N产品线布局,包括离合器、液压举升等传统产品及新能源转型 [5] - 计划开发3档矿卡、4档重卡新能源动力总成及电驱桥产品,储备双电机技术 [13] 历史重组尝试 - 2009年首次重组拟收购大华公司95.35%股权、蓬翔公司85%股权及制动器厂100%股权,最终失败 [8] - 2018年再次重组拟收购大华公司和蓬翔公司100%股权,2019年终止,标的与2009年相同 [9][10] - 市场认为相同资产第三次注入可能性低 [11] 国际市场表现 - 2024年外贸出口1.12亿元,同比增长12%,离合器出口额突破9000万元 [12] 行业挑战与竞争 - 全球化加剧国内外同行竞争,新兴市场改变行业格局 [5] - 汽车市场需求受经济环境、消费者偏好、政策法规等多因素影响 [5] - 行业人士判断公司业绩低迷为长期趋势,需通过重组实现持续发展 [1][12]
豪森智能2024年亏损近九千万 ,营收规模、销售毛利率下滑
深圳商报· 2025-04-15 11:4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09亿元,同比下降9.85%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8792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亏损1.07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公司2024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持续为负,存货周转率等运营效率指标同比下滑 [3] 业绩变动原因 - 营收规模下滑因海外项目国际运输物流时间长、跨国交付周期延长,国内下游车厂及零部件供应商产能利用率低 [1] - 销售毛利率下滑因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项目验收周期延长导致实施成本增加 [1] - 管理费用率较高因优化人员结构配置、调整组织架构导致费用增加 [1] - 项目周期延长推高实施成本,叠加团队扩张带来人工成本激增 [2] 行业环境 - 欧洲多国下调或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 [2] - 美国新能源汽车政策不确定性增大,多家汽车厂商放缓新能源转型步伐 [2] - 国内新能源行业下游竞争加剧,资产开支呈减少趋势 [2] - 海外与国内新签订单均出现明显下滑 [2] 业务表现 - 细分业务线分化明显,发动机智能装配线收入保持增长,变速箱装配线业务收入骤降超七成 [2] - 部分智能装配线项目验收进度滞后,直接导致收入同比下滑 [2] 战略调整 - 公司持续优化海内外订单结构、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升级 [3] - 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线技术体系仍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核心资产 [3]
增收不增利!长安汽车2024年净利润大降35%,深蓝阿维塔亏损,总裁又离任
金融界· 2025-04-11 10:1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新能源转型有成果但自主新能源品牌亏损,出海业务表现良好,2025年有转型计划但面临挑战,总裁离任引发关注 [1][2][3][4]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 [1]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减少35.37%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5元(含税) [1] 销量情况 - 2024年全年销量达268.4万辆,同比增长5.1%,连续五年正增长 [1]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73.5万辆,同比增长52.8% [2] - 2024年海外销量53.6万辆,同比增长49.6% [3] 新能源转型 - 构建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矩阵,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 [2] - 深蓝汽车2024年营业收入372.25亿元,净利润-15.72亿元,亏损同比减少 [2] - 阿维塔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153.48亿元,净利润-40.18亿元,因高投入仍亏损 [2] 业务板块表现 - 长安福特2024年营业收入483.06亿元,净利润20.9亿元,效益提升 [3] - 自主新能源品牌亏损问题亟待解决 [3] 合作进展 - 3月31日引望工商信息变更,华为持股80%,阿维塔科技和赛力斯各持股10% [3] 未来展望 - 2025年拓展全球市场,投放多款全新及改款产品,含7款全新新能源产品 [4] - 继续夯实燃油车产品基盘,打造经典产品 [4] 面临挑战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比亚迪等带来压力 [4] - 自主新能源品牌亏损影响整体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4] 人事变动 - 总裁王俊因工作变动离任,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4] 股价表现 - 截至4月10日收盘,涨2.35%,报12.2元/股 [5]
张兴海搭华为“快车”剑指百万目标 赛力斯年赚59亿一季度遭销量滑铁卢
长江商报· 2025-04-07 09:02
文章核心观点 赛力斯曾凭借与华为合作取得销量和业绩的成功,但2025年一季度销量暴跌,公司需应对新能源车市场内卷破局 [1][8] 公司发展历程 - 1986年张兴海借8000元创办凤凰弹簧厂,后攻克技术难题积累第一桶金 [3] - 1995年凤凰电器弹簧厂重组为重庆渝安集团,1996年进军汽车产业链,2003年遇行业天花板后进入摩托车行业又受阻 [3] - 2003年与东风合资成立东风小康进军微车市场,2009年年产销20万辆跻身行业前列,市场占有率突破10% [4] - 2016年决定二次转型,斥资数十亿打造智慧工厂、收购电池公司并研发增程式技术 [4] - 2019年与华为跨界合作,2021年宣布“智选车”合作计划后合作推进 [4][5] - 2021年12月赛力斯发布高端智慧汽车品牌问界并推出首款SUV问界M5,2022年7月推出问界M7 [6] - 2022年8月1日小康股份改名赛力斯 [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实现营业收入约1452亿元,同比增逾3倍,净利润59.46亿元,扭亏为盈 [6] - 2025年1 - 3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54552辆,同比下降42.47%,1 - 3月分别下滑47%、46%、45% [8] 公司应对措施 - 2024年财报发布次日宣布赴港上市计划,拟为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增资扩股并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金额合计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 [8] - 问界新M5 Ultra、M9 2025款密集上市,价格下探以吸引消费者 [8]
43.51亿元的亏损数字如惊雷般炸响,广汽集团扣非净利润上市12年来首次亏损
搜狐财经· 2025-04-06 11:43
文章核心观点 - 广汽集团2024年财报表现糟糕,扣非净利润上市12年来首亏,从云端跌落至泥潭,其溃败影响广州汽车产业和经济地位 [1][3][5] 广汽集团业绩情况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仅8.24亿元,同比锐减81.4%,连续第二年净利润暴跌,靠政府补贴、出售股权和会计手段调节勉强维持账面盈利 [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巨亏43.51亿元,同比暴跌221.80%,为上市12年以来首次亏损 [5] - A股股价较2021年9月高点回落54.38%,总市值较前期峰值缩水超四成 [5] 广汽集团销量情况 - 2024年汽车销量200.31万辆,同比下滑20.04% [5] - 合资品牌红利耗尽,广汽三菱离场,广汽讴歌败走,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2024年销量分别为47.1万辆、73.8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6.52%、22.32%,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减少27.03%、28.34% [5] - 自主品牌方面,广汽传祺增长乏力,广汽埃安2024年销量37.5万辆,同比大幅下滑近22% [6][7] 广州汽车产业及经济地位变化 - 广州汽车产业起步早,2019 - 2023年汽车产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2024年下滑20%至253.98万辆,从第一滑落至第三,深圳汽车产量293.53万辆首次问鼎,重庆产量254.01万辆位居第二 [9] - 广州GDP向来位居第四,2024年为31032.5亿元,同比增长2.1%,重庆GDP达32193.15亿元,同比增长5.4%,广州GDP被重庆反超 [11]
中升控股(00881):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新车利润阶段性承压,售后业务稳定贡献利润
开源证券· 2025-03-31 1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新车毛利影响业绩阶段性承压,但公司作为头部经销商集团有望逆势提高市场份额,问界授权标志积极拥抱新能源,上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净利润预测,持续看好公司在行业变革下的业绩增长韧性,维持“买入”评级 [6] 公司经营情况 整体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81亿元,同比降6.2%;毛利额106.72亿元,同比降22.5%;归母净利润32.12亿元,同比降36.0% [6] 客户情况 - 截至2024年末活跃客户数达419万,同比增10.7%,在32个中心城市积累14.1%的豪华汽车品牌用户,居行业领先地位 [6] 合作情况 - 2024年11月公告与赛力斯签订初步协商协议,就合作分销新能源汽车进一步磋商 [6] 新车销售 - 2024H1销售新车23.25万台,同比增3.9%,新车销售毛利额为 - 19.9亿元,毛利率为 - 3.3%,平均单台亏损约8600元;全年新车销量48.53万台,同比降3.2%,毛利额为 - 32.08亿元,毛利率为 - 2.6%,平均单台亏损6600元,单台亏损止跌企稳,新车毛利有望修复 [7] 售后服务 - 2024年售后服务收入220.01亿元,同比增9.6%,毛利为102.16亿元,同比增9.9%,毛利率为46.4%;全年售后入厂台次达805万次,同比增7.8%,售后业务稳健增长 [8]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1793|1681|1744|1711|1685| |YOY(%)|-0.3|-6.2|3.7|-1.8|-1.6| |净利润(亿元)|50|32|35|49|64| |YOY(%)|-24.7|-36.0|9.6|40.5|30.2| |毛利率(%)|7.7|6.3|6.4|7.4|8.5| |净利率(%)|2.8|1.9|2.0|2.9|3.8| |ROE(%)|10.9|6.8|10.5|12.8|14.3| |EPS(摊薄/元)|2.10|1.35|1.47|2.07|2.70| |P/E(倍)|6.3|9.8|8.9|6.3|4.9| |P/B(倍)|0.7|0.7|0.9|0.8|0.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