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
搜索文档
特朗普“强推”万亿减税法案!金融大佬开始慌了
金十数据· 2025-05-21 09:32
法案内容与争议 - 法案旨在延长数万亿美元减税并大幅削减政府开支 包括延长个人所得税减免 提高标准扣除额和儿童税收抵免 削减小费和加班费的税收 增加军事和边境安全开支 同时从Medicaid和清洁能源税收抵免中削减数千亿美元 [1][2] - 法案将增加大学捐赠基金投资收益和私人基金会的税收 但不包括对对冲基金经理和私募股权行业的增税 [2] - 共和党内部在气候税收抵免 Medicaid工作要求 以及联邦州和地方税扣除额(SALT)等问题上存在分歧 [1] 财政影响 - 无党派机构CFRB估计该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使美国国债增加超过3.3万亿美元 债务占GDP比例将从100%上升到125% 超过当前法律下预计的117% [2][4] - 年度赤字将从2024年GDP的6.4%上升到6.9% [4] - 穆迪上周剥夺了美国的AAA信用评级 长期美债收益率随之上升 3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5.04%的峰值 [2][4] 市场反应 - 投资者对国家公共财政可持续性表示担忧 质疑世界是否会继续为华盛顿政府提供资金 [2] - 债券投资者可能要求更高收益率来购买债务 从而增加借贷成本 [4] - 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警告美国需要通过减少开支 增加收入和降低实际借贷成本的组合 将赤字削减到GDP的3% [5] - 双线资本维持对20年期和30年期美债的"低配"观点 认为政府没有认真努力控制债务 [5] 国际影响 - 全球对美债和美元的需求曾使美国能够比其他国运行更大赤字 但最新挑战使投资者更加担心美元资产敞口 [5] - 德意志银行指出市场结构性地重新评估了其为美国"双赤字"提供资金的意愿 对购买美国资产的胃口减弱 [5]
道明证券:美国的财政状况备受人们关注
快讯· 2025-05-20 20:31
美国财政状况与信用评级 - 2023年惠誉将美国信用评级下调至最高水平以下但市场反应短暂 [1] - 道明证券分析师Gennadiy Goldberg认为穆迪此次下调评级可能引发更持久影响 [1] - "美丽大法案"预计持续推高财政赤字加剧投资者对赤字增长和外国国债需求不足的担忧 [1]
美债持仓大洗牌!中国减持,英国、日本增持
天天基金网· 2025-05-19 19:13
美国国债持有量变化 - 2025年3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降至7650亿美元 低于前一个月的7840亿美元 [1] - 同期英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近300亿美元 至7790亿美元 [1] - 中国美债持有量自本世纪初以来首次低于英国 退居美国第三大海外债主 [1] 主要海外债主排名变动 - 英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 中国退居第三位 [1] - 这是自2000年10月以来英国的美债持有量首次超过中国 [1]
早报|2人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被处罚;小米汽车回应前保险杠形变;英伟达将调整对华芯片出口;特朗普要沃尔玛吞下关税不许涨价
虎嗅APP· 2025-05-19 08:06
房贷利率 - 广州首套房贷利率可能上调10BP至3.1%(LPR-50BP),但存在不确定性,若5月20日LPR下调10BP则利率可降至3% [3] - 按揭中介证实部分银行已执行新利率,但贷款中介表示尚未收到官方通知 [3] 科技与汽车 - 英伟达因美国限制H20芯片出口中国,将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未来不再推出Hopper系列芯片 [10] - 小米SU7前保险杠因安装间隙问题可能导致局部形变,公司承诺免费上门修复 [11] 国际贸易与关税 - 特朗普要求沃尔玛自行承担关税成本不得涨价,沃尔玛高管警告关税压力将导致商品价格飙升 [14] 美债持仓 - 中国3月减持189亿美元美债至7654亿美元,持仓规模从第二降至第三,日本增持49亿美元至11308亿美元保持第一,英国增持290亿美元至7793亿美元升至第二 [15][16] 反垄断与商业策略 - 微软为应对欧盟反垄断调查,提议在欧洲经济区推出不含Teams的Office套件并降价,同时允许用户切换版本或迁移数据,承诺维持七年 [13] 航天与科技 - 印度地球观测卫星EOS-9发射后失联,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失败 [20]
特朗普对中国关税态度急转弯,美国内部压力山大,是否迎来中美关系新契机?
搜狐财经· 2025-05-09 21:06
关税,这个曾在特朗普字典里被称作"最美妙"的词,现在看起来似乎开始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搞了一段时间的关税大戏,特朗普现在却对中国示好,甚 至提出可能会降低对华关税。这一举动着实值得认真琢磨。到底是什么让特朗普从"关税是好东西"到开始考虑降低关税?更重要的是,这会对中美关系乃 至全球市场造成什么影响呢? 特朗普的关税狂想曲我们都知道,特朗普一向以特立独行的风格见长,尤其是在贸易政策上,他总喜欢用关税这把"双刃剑"来搅动风云。在当初,他甚至 预告过美国针对中国的145%高额关税,声称这是为了促成一项"公平"的交易。不仅如此,他还设下条件:只有当协议达成,美国才会考虑降低关税。 而更大的压力来自于金融市场。股市暴跌、债券收益率上升,都是美国经济不健康的信号。特朗普原本把这些看做是"治病"的阵痛,但当国债利息支出将 美国财政收入压得喘不过气来时,他不得不开始另寻出路。美国国债总规模已超过36万亿美元,利息压力巨大,在这种背景下,任何让利息支出增大的政 策调整都会被视作"开闸放血"。 谁在抛售美债? 令人关注的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还有幕后的"推手"。当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时,意味着有人在大规模抛售美债,那么是谁干的?目前 ...
贝森特:数字资产对美债存在高达2万亿美元的需求
华尔街见闻· 2025-05-08 11:15
数字资产市场与美债需求 - 美国财长贝森特暗示数字资产市场可能成为美债重要买家,预计未来几年将创造高达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需求 [1] - 截至去年底,约有114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被用作稳定币储备,占流通总量不足2%,但增长速度惊人 [1] - 稳定币的快速增长为解决美债需求不足问题提供了潜在途径,因近期国债拍卖中主要交易商参与率非常低 [1] 美国数字资产监管立场 - 美国财长贝森特明确表态,美国应成为数字资产的首选目的地,并致力于创建良好的市场结构使美国最佳实践在全球应用 [2] - 美国国会围绕加密监管存在明显分歧,众议院共和党人提出为CFTC和SEC设立新监管框架的草案,但许多民主党议员退出听证会并单独举行会议 [3] - 参议院一项关注稳定币监管的法案陷入停滞,几位民主党参议员指出法案存在未解决的问题,警告不要仓促行事 [3] 美国国债市场状况与政策工具 - 改革补充杠杆率已成为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三大银行监管机构的高度优先事项,以解决限制主要交易商参与国债拍卖能力的监管问题 [1] - 美国财政部重申拥有非常强大的工具箱来应对国债市场任何动荡,美联储也具备类似工具 [1] - 尽管上个月市场波动性较高,但美国国债市场仍然运行良好 [1]
3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谁是主要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5-06 16:49
美国国债已经达到36万亿美元的天量,已经是GDP的近1.5倍,每年的利息支出都高达1.1万亿美元(都 赶上沙特或土耳其的GDP了)。 所以特朗普上台后各种操作,包括关税大战、从盟友撤军、卖移民金卡等,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削减美 国国债规模。 美债的国际债权人持有占比大约24%,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英国,其他还有少量欧洲国家、离岸地 区、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 具体来看,日本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外部债主,目前持有约1.07万亿美元。但这些年也在持续抛售美债, 以稳定日元汇率。 中国方面,过去十年累计减持美债规模超过5,000亿美元,目前持有规模约7,608亿美元,为美国第二大 外部债主。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以为在美元霸权体系下,美国是通过向全世界举债,然后以此购买和享用着以中国 为代表的国家的丰富产品。 但从美债实际的债权人构成来看,美债其实是高度"内循环"的——美国国内的个人和机构,才是最大的 债权人,占比达到76%。 换句话说,是政府向社会举债,然后大部分再用于提升社会福利(联邦财政支出中,社保、医保、医疗 补助等法定福利支出约占60%)。 具体来看,美国个人及家庭投资者持有美债约2.1万亿美元、美联储持有约4. ...
美国国会预算管理办公室(CBO)主任Phillip Swagel:仍然预计美国将在夏季后期触发债务上限的X日(X-Date)。X日当然可能会提前到来。美国(国债)仍然拥有全球投资者的信任。美国(财政)收入符合(各种)预期。(彭博电视)
快讯· 2025-05-06 03:47
债务上限预测 - 美国国会预算管理办公室预计美国将在夏季后期触发债务上限的X日 [1] - X日可能会提前到来 [1] 美国国债市场状况 - 美国国债仍然拥有全球投资者的信任 [1] - 美国财政收入符合各种预期 [1]
闪辉:高盛回答“关税十二问”
搜狐财经· 2025-05-03 17:10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以来特朗普关税问题扰动全球市场,高盛分析师就关税对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的影响及市场关心的12大问题给出看法 [2][3] 分组1:关税对行业的影响 - 中国对美国出口多为机械设备等制造业产品,美国对中国出口多为大宗商品 [4] - 美国对中国进口依赖度超70%的产品占全部自中国进口产品的36%,中国从美国进口产品中依赖度超70%的只占10% [4] - 中国对美出口金额在中国GDP中占比不到3%,过高关税对中国经济增长意义不大 [4] 分组2:美国关税对中国企业盈利的影响 - 影响从三方面考量,直接营收影响方面上市公司整体直接营收占比来自美国不高 [5] - 间接影响方面,高盛下调全球主要国家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将美国2025年四季度经济增速预测从2.5%下调至0.5%,调高美国经济衰退几率至45%,也略下调中国GDP增长预测,预期中国经济刺激政策加码 [5] - 间接影响可通过加大国内财政政策刺激力度对冲一部分;汇率方面,人民币大幅贬值会对上市公司盈利造成负面冲击 [6] 分组3:财政资金投向 - 加大对受影响出口产品的财政支持;考虑对受影响的1000万 - 2000万就业岗位居民进行纾困;提前启动基建项目 [7] 分组4:市场反应差异原因 - 高盛中美关系指数显示目前市场对中美关系压力低于过去两年,当前只有关税是核心因素,市场对其他因素担忧处于较低位置 [8][9] 分组5:稳市政策效果 - 中国监管方稳市政策已起效,未来需引长线资金入市、提升股东回报、持续优化上市公司质量;国家队支持起“兜底”作用,市场后续上行动力来自宏观经济等方面改善 [10] 分组6:国家队资金情况 - 从资金量看不用担心国家队子弹不够,央行可提供流动性支持,有相对充足资金可调用 [11] 分组7:海外资金对中国股市看法 - 伴随中国企业AI行情走高,海外对冲基金和主动型资金对中国仓位提升,虽有小幅资金流出,但对冲基金整体仓位仍高于前期低点 [12] - 2025年初新兴市场和亚洲市场主动性资金提高中国配置至历史中位数水平,近期AI行情后小幅加仓,下行风险较小 [12] - 全球资金在美国股票上配置达历史高位,资金有回流或轮动可能;H股市场南下资金是强劲资金来源 [12] 分组8:A股与H股表现 - 短期内A股表现可能好于H股,每次关税公告后A股表现相对H股较好,海外不确定因素影响海外投资人对中国股票配置,A股资金稳定且对国内刺激更敏感,国家队在A股托底作用明显 [13][14] 分组9:值得关注的行业 - 高盛看好消费、医药、政府相关板块等,这些板块国内消费占比重要,受海外风险负面冲击小,高股息、股东回报和公司回购积极的防御性投资策略受青睐 [15][16] 分组10:中国企业在美退市情况 - 海外中概股目前情形比2022年好,多只在美上市中国公司已在中国香港二次上市,部分投资人转移到中国香港交易,已二次上市的公司股票较易转至中国香港交易,未二次上市的公司二次上市流程简便,强行退市对资金流影响比2022年更可控 [17] 分组11:特朗普关税程度 - 关税提高程度关键看想要达到的结果,若为提高收入需合理税率,若为制造业回流税率可能更高 [18] 分组12:美国国债抛售情况 - 无明确数据指向谁在卖出美国国债,外汇储备多元化是许多国家安排,黄金份额上升,但抛售是漫长缓慢过程;美股大跌时投资者会抛售美国国债,全球股票资金仓位下调以控制风险 [19]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被问及他是否在与美国财长贝森特会面时讨论了日本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这很难说。
快讯· 2025-05-02 05:38
外交表态 - 日本财务大臣在被问及是否与美国财长讨论日本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时表示"这很难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