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

搜索文档
河南: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农业创新高地
快讯· 2025-05-20 08:42
河南: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农业创新高地 智通财经5月20日电,河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 施意见》。其中提到,推动种业创新。大力推进中原农谷建设,推动农科教、育繁推等资源聚集,构建 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圈,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农业创新高地。深 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巩固粮食、油料领域研发优势,加强果蔬、食用菌、中药材领域科研力量,培育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制种基地,培育制种大县、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 畜禽核心育种场。加快培育种企雁阵,壮大种业产业集群。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
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增至114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0 06:11
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建设 - 黑龙江省科技厅批准新建4家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 聚焦湿地生态修复 鹅健康养殖 大豆遗传改良和寒地作物高产技术等领域 [1] - 工作室将推动黑龙江省在农业和生态特色领域开展开创性研究 助力高质量发展 [1] - 截至目前 黑龙江省共有114家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 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5] 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 -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淡水沼泽湿地分布区 保留原始面貌 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自然遗产意义 [2] - 保护区拥有2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7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2] - 武海涛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室将开展退化湿地修复 濒危物种保护 研发推广先进技术方法 [2] 鹅健康养殖产业 - 黑龙江省鹅养殖数量达4000余万只 在政策扶持下快速发展 [3]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拥有2000余只籽鹅保种群 承担20余项课题 制定10余项地方标准 [3] - 刘春龙鹅健康养殖工作室将研究高寒地区鹅规模化舍饲模式 解决品种选育 饲料供给 疫病防控等关键问题 [3] 大豆遗传改良 - 孟凡立北方春大豆遗传改良工作室依托黑龙江圣丰种业建立 [4] - 圣丰种业拥有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院士工作站等平台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4] - 工作室将助力黑龙江省生物育种产业发展 提升大豆抗虫抗病育种水平 [4] 寒地作物高产技术 - 王洋寒地作物高产技术工作室依托北大荒农业庆丰分公司建立 [5] - 公司机械化水平全国领先 已开展大麦复种大豆栽培技术研究 实现"一地双收" [5] - 工作室将提升科研团队能力 加快高产技术攻关 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5]
极智生物推动基因检测技术应用——数字育种显身手
经济日报· 2025-05-20 06:08
公司技术 - 公司拥有时空转录组切片技术,通过空间条形码芯片检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空间位置和信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 自主搭建功能基因位点数据库、基因检测技术平台、AI驱动的精准育种预测算法及快速繁育平台,提供精准育种解决方案 [1] - 针对植物组织切片难题,技术团队进行上百次实验,开发出能保持组织形态完整、减少RNA降解的处理方案 [2] - 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发数据预处理和分析流程,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整合基因与表型数据 [3] 行业应用 - 时空转录组切片技术可精准定位植物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例如研究小麦耐旱基因表达 [2] - 技术帮助育种企业缩短周期至3-5年(传统需8-10年),降低成本30%-50%,减少盲目试错 [3] - 公司计划2-3年内完成高产优质+耐逆+抗病小麦品种的培育及底盘品种定向改良 [3] 研发方向 - 重点攻克基因数据处理难题,包括从海量数据筛选育种关键信息、整合基因与表型数据 [2] - 持续完善AI育种预测算法,推动育种过程精准化和智能化 [3]
秋乐种业(831087)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5-19 22:0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831087,证券简称秋乐种业 [1] - 2025 年 5 月 15 日通过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2024 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参会人员有投资者、董事长、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李敏、总经理张雪君、保荐代表人张燚 [4] 财务状况 - 2024 年存货 1.98 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 1.42%,存货周转率 0.82,较上年度的 1.03 有所下降 [5]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45.25%,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归母净利润为 -448.45 万元 [6] - 2024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377.18 万元,较 2023 年的 3605.55 万元同比下降 138.20% [11] - 2024 年基本每股收益较同期下降 35.4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 6.20% [13] - 2024 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8%,投入研发项目 16 项 [12] 业务运营 存货管理 - 以销定产确定制种面积,优化产品结构和扩大市场推广区域,每年计提充足跌价准备 [5] 降本增效 - 加强标准化制种基地建设,提升制种水平和生产效率;上线智慧农事种植质检系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效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降低运营成本;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提高效率 [5] 销售渠道拓展 - 建立官方自营网上抖店,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络达人、电商团队合作;引导经销商开通网店;开展订单农业,与粮贸商合作形成产业链闭环 [7] 制种基地运营 - 2024 年各制种基地运营良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科技赋能保障稳定生产,加强标准化建设和生产过程管理,上线智慧农事种植质检系统,完善产品控制体系 [9] 行业趋势与战略规划 行业趋势 - 种业行业处于快速发展和战略性布局关键时期,进入快速兼并重组整合阶段,生物育种进入 4.0 时代 [8] 战略规划 - 并购方面,利用上市平台寻找合适种业企业并购;研发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加速生物育种研发与应用等;营销方面,围绕三大作物优化构建“三大体系”,发展“三大模式”产业布局 [8][9] 生物育种研发 - 2025 年取得授权经营转基因品种 2 个;转基因玉米育种完成多个核心品种性状转化,2 个参加审定试验,多个开展中试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手段开展性状改良研究;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开展关键目标性状定向改良研究 [13] 股东回报 - 2024 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50 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 2478 万元,未来通过业绩增长、现金分红、加强交流沟通增强投资者信心 [13]
遨游太空樱花种子在云南华宁播种
环球网资讯· 2025-05-19 11:31
太空育种项目进展 - 云南冬樱花种子完成太空育种并播种 标志着樱花太空育种迈出关键一步 [1] - 实践十九号卫星于2024年9月27日发射升空 10月11日成功返回 携带220克(1800粒)云南冬樱花种子 [1] - 种子于2025年4月11日在华宁县正式交接 [1] 育种技术细节 - 太空育种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将种子带入太空 借助极端特殊环境培育新品种的创新方法 [4] - 太空诱变存在极大随机性和不可控性 地面选育工作极为关键 [4] - 将运用形态学 细胞学 生理生化检测 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变异植株进行深入研究 [4] 项目后续计划 - 播种后约半个月可出苗 苗高1米左右可移栽 预计3年后开花 [3] - 将对生长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观察记录 稳定性观察 评价比较等科学测试 [3] - 重点筛选花色 花型 花期 抗逆性等性状更优异的新品种 [3] 行业影响 - 该项目对于创新樱花种质资源 丰富中国樱花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4] - 将推动樱花产业国产化进程 [4] - 研究成果将为大规模嫁接扩繁 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4]
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
经济日报· 2025-05-18 05:47
农业种业振兴规划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1] - 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过95%,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和85% [1]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 "十四五"期间新收集农作物资源13.9万份,采集畜禽、水产遗传材料107万份和12万份 [2] - 我国长期保存的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 - 建成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可满足未来50年长期战略保存需求 [2] 种源关键技术突破 - 自主培育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白羽肉鸡品种,生产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3] - 华西牛和15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3] -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成国家南繁作物表型设施,提高表型性状鉴定效率 [3] 商业化育种体系构建 - 农业农村部遴选270家优势企业构建国家种业企业阵型,阵型企业普遍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4] - 中化先正达、中信隆平稳居全球种业前十强 [4] - 形成甘肃玉米、四川水稻、黑龙江大豆和海南南繁等国家级基地,供种保障率达78% [4] 南繁硅谷与产业升级 - 我国新育成农作物品种中超70%经过南繁选育 [5] - 南繁基地划定26.8万亩保护区,建设5.3万亩核心区,培育种业CRO业态 [5] - 农业农村部撤销"仿种子"问题品种313个,推出特色品种1254个 [5]
“神农·固芯”大模型育成品种在京郊试种成功
新京报· 2025-05-16 14:37
智慧育种技术产业化应用 - 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神农·固芯"智慧育种大模型培育的首批优质作物品种已在北京市怀柔区两个农业基地成功试种,标志着智慧育种技术进入产业化应用新阶段 [1] - "神农·固芯"整合基因型数据与农业知识图谱,收集几千万条图谱数据,结合海量生产数据优化育种流程,将育种周期缩短30%以上,新品种研发周期从常规的5-8年缩短至2-3年 [1] - 该大模型是怀柔区雁栖镇科学家工作室建成投用以来孕育孵化的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之一 [1]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 怀柔区顶秀美泉神农农场18亩智慧试验田划分为观赏游览区、挖宝体验区、科普教育区与采摘互动区,作物种植规划正在实施,未来将为游客提供沉浸式农业体验 [1] - 北房镇丹辉农业生菜基地的智能温室中,"雁栖系列"生菜实现产量提升、营养优化、农药使用量减少 [1] - 智慧管理系统集成多参数监测设备,实现环境智能调控、水肥精准供给及作物生长数字化管理 [1] 智能设备应用成效 - 基于"神农大模型"开发的智能设备已在北京市昌平区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实现大棚无人化巡检与精准管理,人工成本降低30%,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0%-15% [3] - 海淀区应用"神农数字人"技术实现农业知识与生产指导的"人机对话",技术已应用于农场研学中心与智能温室 [3]
新五丰: 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5 22:12
合资公司设立 - 新五丰与法国科普利信集团拟成立合资公司湖南五丰利信育种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其中新五丰出资4,080万元(占比51%),科普利信出资3,920万元(占比49%)[1][4] - 合资公司将开展联合育种项目合作,以资源整合与技术协作为核心,依托新五丰现有现代化种猪养殖基地开展深度合作[1] - 合资公司成立后计划租赁经营1个存栏后备培育基地[1] 投资主体情况 - 法国科普利信集团成立于1992年,注册地址为法国兰巴勒市,主营业务包括猪牛屠宰、分割、加工及销售,饲料生产与供应等[2] - 科普利信为单一股东公司,可变资本最低为6,540,615.92欧元[2] - 交易双方不存在产权、业务、资产、债权债务、人员等方面的其他关系[4] 合资公司管理架构 - 董事会由新五丰和科普利信提名的董事组成,董事长拥有一票否决权[4] - 管理层由总经理、首席技术官、育种总监、首席财务官和副首席财务官组成,其中首席财务官和育种总监由新五丰提名,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和副首席财务官由科普利信提名[4] 对外投资影响 - 引入优秀法系种猪,增加新五丰高性能种猪群体遗传变异和遗传潜能,提升种猪生产性能[6] - 科普利信以尖端种猪育种及精准营养配方形成技术壁垒,其全球化供应链与新五丰运营能力可深度融合,帮助新五丰进一步开拓市场[6] - 科普利信先进的养殖技术及管理经验,可以帮助新五丰优化养殖成本与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6]
北京自主培育“五色三味”炫彩西瓜发布
新京报· 2025-05-15 19:52
新品种发布 - 北京自主培育的"五色三味"新品西瓜正式发布 包括炫彩2号 炫彩4号 炫彩5号 炫彩6号 炫彩8号 京彩3号6个品种 [1] - 新品种具有红 黄 绿 黑 橙颜色外观与果肉的复合搭配 甜味 口味和风味各有千秋 [1] - 炫彩西瓜是从千余份育种资源中挑选出来的 成功培育出10余个适合北京地区种植的特色小型西瓜品种 [1] 育种成果 - 北京市聚焦西瓜产业的品种自主化 技术高效化和品质高端化 培育出以京彩和炫彩为代表的系列特色西瓜品种 [1] - 炫彩西瓜是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种质资源引进 育种材料纯化等系统工程成功培育出的特色西瓜品种 [1] - 新品种具有不同皮色 瓤色 兼具品质佳 耐储存 易采摘的优点 [1] 市场表现 - 2022年炫彩系列特色西瓜在北京9个区示范推广超过500亩 [2] - 大部分通过采摘 装箱等高端渠道销售 单价较常规红瓤品种高出15.2% 亩增收3150元 [2] - 北京地区种植了3万亩西瓜 小型西瓜占九成以上 特色小型西瓜中炫彩西瓜占比超过一半 [2] - 炫彩西瓜还在辽宁 山东 河北等多省市展开试种 [2] 产业合作 - "北京市特色作物创新团队成果转化基地"和"北京农学院经管学院校外人才培训基地"授牌 标志着产学研合作迈向新台阶 [2] - 政府部门 农技专家 合作社代表及市民代表围绕"品种培优 品质提升 品牌打造"展开深入探讨 [2] - 炫彩西瓜的五色其实是红色的番茄红素 橙色的类胡萝卜素 黄色的叶黄素等营养成分的叠加 [2] 区域发展 - 兴寿镇依托农业产业战略 已形成以草莓 苹果 西瓜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群 [3] - 通过"品种+品质+品牌"三位一体建设 让优质农产品从田间走向餐桌 助力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 [3]
荃银高科(300087) - 300087荃银高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7:1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种业收入和销量稳步上升 [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7.62%,扣非净利润为负 [5] - 水稻种子销售收入增长5.67%,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增长20.43% [3] - 订单粮食、青贮饲料业务2024年营收增长44.22% [6] 业绩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营收上涨但净利下降原因 - 2024年度国内审定品种增加、同质化程度高、竞争加剧,种子业务整体毛利率下降 - 加大科研投入,经营管理费用同比增加 - 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应收款项信用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1] 提升种子业务毛利率措施 - 优化产品结构,聚焦差异化优势品种,推动品种升级迭代 - 强化成本管控,提升生产效率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维权打假工作 - 持续强化品牌管理,增强客户粘性 [2] 应对一季度业绩不利局面举措 - 加强研发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打造高附加值品种 - 全链条成本管控,提高市场竞争力 - 实施差异化市场策略,提升服务水平 - 加强品牌化与知识产权保护 - 加大海外走出去力度,拓展海外发展空间 [5]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盈利增长点 - 2025年狠抓科研自主创新与科企合作,加快选育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的品种 - 完善良种基地布局,确保产能满足公司发展需求 - 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布局种业下游产业链业务,拓展海外业务 - 巩固优势区域,深挖营销公司潜力,培育销售增长新区域,实现渠道增量 [3] 核心种子业务目标及策略 - 水稻种子:南方研究院推进晚稻品种试验,北方研究院开展常规粳稻和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加大长江上游及华南区域开发力度,拓展新增长点;布局海外水稻市场,愿景是成为全球杂交水稻产业创新的引领者 - 玉米种子:产业覆盖国内主产区,助力产业发展;在生物育种领域开展研发与合作,储备资源;力争十四五末,销售收入进入全国前三强 [4] 海外市场拓展规划 - 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巩固在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市场优势,拓展中亚市场,建设海外研发基地 - 加快开展海外本土化育种,培育适合海外区域市场需求的品种 - 开展海外制种,降低生产成本及风险 - 开展海外农场建设、农业技术服务等项目 [4] 产业链整合计划 -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优良品种选育进程 - 完善种子生产加工体系,建立稳定制种基地,确保种子产量和质量 - 加强市场营销和服务网络建设,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优质售后服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 - 并购或与同行业其他种业公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 [5] 销售网络优化计划 - 搭建线上销售平台,拓宽销售范围 - 与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定制化种子供应方案 - 在各地区设立示范田,组织农户现场观摩,增强购买信心 - 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培训、田间管理指导等增值服务 [6] 订单粮食、青贮饲料业务规划 - 发挥产业带动优势,坚持以种业为核心,围绕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实施“品种 + 品牌 + 资本”经营模式,推进种粮一体化发展 - 稳步推进业务,带动各类种子销售,提升公司在市场及产业链企业中的品牌影响力 [6] 其他事项 年报保留意见说明及处理 - 公司认为审计意见中涉及的销售酒粮业务应收款项账面价值准确,净额法确认收入和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合理;存货账面价值准确,按种子库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理 - 针对销售酒粮业务应收款项积极追讨,力争未来2年左右收回账款 - 针对玉米种子库存,采取控制货源、市场秩序维护、维权打假、多渠道宣传等措施,保障未来2年左右全部实现销售 [2] 转基因玉米研发情况 - 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与大北农、中国农科院、先正达等合作,加快转基因玉米研发布局 - “一种创制广谱抗病转基因玉米的方法”获国家专利授权,系国内首个广谱抗病玉米专利,通过该专利选育的品种对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广谱抗性 - 已审定或初审转基因玉米新品种5个 [5][6] 行业情况 - 受粮价低迷、种子库存较高、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种业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公司与行业趋势一致 [4] - 近年来支持种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日益完善,我国种业在多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企业扶优扶强效果明显,创新进入活跃期,特色作物种业发展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加快推进,生产基地建设提质升级,市场环境进一步净化,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需要,未来将朝着更高质量、更具创新力的方向持续迈进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