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艺术
icon
搜索文档
毕业展成为城市文化空间(深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9 05:33
眼下,各大美术院校毕业展正在全国精彩上演。继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5月率先拉开帷幕,中国美术学 院、四川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的毕业展也相继展开。 近年来,毕业展不仅是高校美术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成为突破校园边界、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 艺术节日。美术馆入口处,排队进场的人群似蜿蜒的长龙;一件件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社交平台持 续"出圈";丰富多样的活动点燃观众热情,形成一个个社会美育的现场。 记者日前走进2025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探看青年学子对现实的回应和对未来的畅想,感受这场青春盛 会与城市碰撞出的缤纷火花。 艺术与科技共舞 在浙江美术馆,游戏《黑客帝国》中的一名女性NPC(非玩家角色)与观众展开了一场跨次元的对话。 创作者之一王芃介绍,团队在开源项目《黑客帝国:觉醒》中植入人工智能体,控制角色的面部及语音 交互,并将植入的编码以U盘及实时程序进行展示。作品不仅揭示了智能体在摄取与处理数据时所面临 的伦理挑战,也探讨了它们在人类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如今,人工智能介入社会生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艺术创作也不例外。在中国美院毕业展上,学子 们将AI玩出新花样,或与AI深度对话,人机 ...
周涛的新任务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21:26
周涛介绍,开幕式文艺演出以"让世界听见哈夏"为主题,由《乐满丁香咏芳华》《情寄丹心颂山河》 《和合万象谱新章》三篇构成,以"交响+"模式结合演唱、舞蹈、朗诵、戏剧等丰富艺术样态,为广大 受众推出一台精彩难忘的视听盛宴。今年的哈夏开幕式将特别设计《光阴赞美诗》《胜利与和平》《梦 萦母亲河》三组交响音画,对多国家、多民族经典音乐元素进行融合新编,结合舞台表现形式,在中外 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构成行云流水、荡气回肠的艺术作品。 周涛称,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联合保利文化集团全新推出的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选段将首次亮相 本届哈夏舞台,该剧目采用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段塑造鲜明艺术风格,用新时代文艺创作焕发经典作品的 勃勃生机,传承并讲好中国故事。 著名主持人周涛,曾担任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副主任等职。2021年12月24日消息, 周涛正式调入保利 文化集团,任艺术总监。 据报道, 2024年8月,第36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开幕式总导演由周涛担任,这是她第一次担任哈夏 音乐会开幕式总导演,但却不是第一次跟"哈夏"打交道,1996年第23届 "哈夏"音乐会 开幕式就是由周 涛主持的。 周涛曾表示,在创作过程中她坚持了"三性统一" ...
港人在深办校促艺术教育融合:让世界听到湾区声音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19:51
【解说】近年来,书院与香港演艺学院携手举办艺术夏令营,带领湾区学生参访香港校园,还举办湾区 戏剧教育公益讲座,邀请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教授来深圳,与内地学生面对面交流。两地教育界的互 动,不仅拉近了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让世界听见了湾区的声音 实际上当时(香港学生)他们来的时候非常保守,都很怕来,想各种各样的,会不会怎么样,把这里想成 各种各样的,结果他们来到这里也震惊,让他们感到震惊,就是我们的学生能力,整个湾区的现状, (香港学生)他眼睛都是发亮的。然后这次来了以后,几位教授,从不理解,到了解到对我们音奥艺术书 院,特别对湾区的孩子的认可,所以他们很希望继续办下去,实际上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工作。其中有 一个弹钢琴的小男孩,我记得最深,戴个小眼镜站在我面前,深深鞠了一躬。校长,多谢,谢谢你,感 谢你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机会。我们还想来,下次请你们能不能给我们多住两天在这里。(他们以前)认 为我们只会就是中国的东西,没有想到我们这里的西方的音乐的专业度和内涵这么深。所以他们觉得他 们学到了东西。 【解说】交流从打破固有的观念开始,在香港生活了15年的唐洁,尽管粤语说得不流利,但艺术老师出 身的她,利用艺 ...
宁波镇海九龙湖:文明乡风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人民网· 2025-06-18 19:20
乡村振兴实践 - 九龙湖村通过艺术赋能改变村民旧习惯,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打造红色线路,包括在村民家门口放置红色货柜并帮助整理柴火堆放 [3] - 开展"校地联建"聘请高校教授、手艺人等为"乡村顾问",通过绿植造景和艺术小品实现"见缝插绿",村民积极参与改造并形成文明发展共识 [3] 乡村教育创新 - 翁周明开设科学实验公益课,从最初三四人参与发展到平均近二十人,每半个月加场一次,解决乡村孩子课程体验难题 [4][6] - 九龙湖镇以九龙湖村为试点开展"乡村青少年素养共振计划",组建"草根智库"吸纳能人开展文明实践项目,包括越窑青瓷文化传播、牡丹画教学等 [6] 文旅IP与文明建设 - 九龙湖镇推出文旅IP"龙九九"并打造乡风文明示范带,创新"文明9+9"工作法(九类场景+九项举措)吸引人才入村 [7] - 村里引入书画"大咖"开班授学,建设越窑青瓷文化项目并邀请非遗传承人指导,村民发挥特长参与红色历史文化馆讲解等 [7][8] 产业融合发展 - 农家乐共富工坊带头人陈月波研制新颖糕点并拓宽山货销路,王连芬四姐妹打造乡村版"爱丽丝仙境"吸引海内外游客 [7][8]
当“每经影视”决定成为你的“消费搭子” 买2万元冲锋衣的人和薅1.28元咖啡羊毛的人,在这里神奇汇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18:11
媒体品牌升级 - 微信公众号"每经影视"更名为"消费物语",标志着从影视领域向更广泛的消费领域拓展,视角升级为关注当代消费浪潮下的故事和隐喻 [3] - 更名后仍保留影视内容,同时增加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报道,如餐饮经济、体育经济等 [4] - 报道风格强调有温度的田野调查,而非冰冷的商业报告 [3] 消费趋势观察 - 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行为呈现多元化,如购买2万元冲锋衣和排队购买Labubu等 [2] - 咖啡市场竞争激烈,出现1.28元的库迪咖啡和瑞幸进入"6块9"时代等现象 [2] - 演唱会市场分化明显,刀郎、刘若英等演唱会票房收入或超千万元,同时有近两千个项目打折卖票 [2] 行业深度报道 - 曾调查"印象·刘三姐"破产案例,揭示文旅IP泡沫和资金链断裂问题,该IP年净利润达7000万元 [1] - 探讨AI对创意行业的影响,如AI生成海报效率远超传统方式 [1] - 分析文化产品的溢价现象,如解码《繁花》中排骨年糕的文化溢价 [1] 品牌营销活动 - 举办读者互动活动,提供25个获奖名额,奖品包括迪士尼乐园门票、腾讯视频VIP年卡、泡泡玛特盲盒等 [6][7][9][10][12] - 奖品总价值较高,涵盖娱乐、餐饮等多个消费领域,如星巴克饮品券、达美乐比萨代金卡等 [7][12] - 活动获得腾讯音乐、腾讯视频、星巴克中国等多个知名品牌支持 [12]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7月18日在金沙滩啤酒城开幕
经济观察网· 2025-06-18 14:47
青岛国际啤酒节概况 -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将于7月18日至8月16日举行,为期30天,主题为"青岛与世界干杯" [2] - 布局七大功能分区和七大内容板块,涵盖主题氛围、啤酒美食、文体活动等,持续增强国际范、体验感、文化味 [2] - 首次推出啤酒节"专属啤酒"和"金花奖"精酿啤酒大篷,汇聚全球2300款啤酒品牌 [4] 开幕式与演艺活动 - 开幕式采用国内顶尖声光设备,集成全息投影、激光、焰火等技术,打造沉浸式艺术场景 [3] - 蔡琴、韩磊、黄霄云等歌手献唱经典曲目,莫斯科大剧院首席女高音等国际艺术家参与演出 [3] - 中心舞台呈现20场精彩演出,包括阿根廷MALEVO舞团、俄罗斯空政歌舞团等国际顶级表演 [5][6] - 凤凰之声大剧院推出"凤凰有戏""凤凰艺术节"等20余项活动,新增啤酒花园街区和青岛啤酒超级交易所 [7] 啤酒与美食体验 - 依托9座啤酒大篷、2座精酿工坊、30余座啤酒木屋等业态,提供多元化啤酒畅饮体验 [4] - 引入特色餐饮品牌,提供粤菜、川菜、日料等特色菜系,推出"城市限定"特色菜品 [4] - 建立食材"红黑名单"制度,由中央厨房统一加工出餐,严格把控品质 [5] 科技与创新 - 设置AR互动场景,游客通过手机扫描触发虚拟内容,体验沉浸式互动乐趣 [8] - 引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送餐、裸眼3D、梦幻光影秀等科技项目 [8] 国际交流与全域联动 - 举办国际啤酒节联盟合作机制、上合周、香港周等国际交流活动 [9] - 设置多语种标识、多语言志愿服务、多币种支付服务,提升境外游客体验 [9] - 延长入园时间至24时,在商街、景区等地植入啤酒文化体验场景,推出"专属旅游线路" [9] 文创与商业化 - 开发啤酒城生肖吉祥物文创产品套系,拓展"哈舅"IP商业化应用 [10] - 线上开设啤酒节官方商城,线下组织26家大型商超开展联合促销活动 [10]
柏林电影节入围动画电影《艺术学院1994》杭州路演
杭州日报· 2025-06-18 10:58
电影内容与主题 - 动画电影《艺术学院1994》定档6月21日上映,路演首站于6月16日在杭州举行 [2] - 影片讲述20世纪90年代南方艺术学院美术生和音乐生的青春故事,探讨艺术、理想、爱情等主题 [3] - 导演刘健表示该片是其"半自传",但角色经历被拆散在不同人物身上,场景融合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元素 [3] - 影片通过《教父》、崔健等文化符号展现90年代文艺圈思想变革,呈现传统与先锋的碰撞 [3] - 电影采用开放式结局,不提供标准答案,旨在引发观众对艺术本质的思考 [4][6] 创作背景与团队 - 导演刘健为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院长,学院师生团队深度参与影片制作 [5] - 项目筹备超10年,原名为《上大学》,因复杂度搁置后重启,实际制作耗时5年 [5] - 采用全手绘二维动画风格,结合中国画晕染技法和硬朗线条,工作量极大但形成独特视觉语言 [5] - 影片入围第73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97届奥斯卡动画长片初选名单等90余个国际影展 [5] 市场定位与导演观点 - 目标受众包括经历过90年代的观众和当代"00后"年轻人,通过跨时代艺术命题引发共鸣 [4] - 导演强调艺术无标准答案,不关注上映后评价,专注下一部作品创作 [6] - 影片宣传语"爱艺术的人,青春期更长"突出艺术对生命力的延展价值 [6]
多家政府机构联合主办 “中国好色彩”艺术展在杭州远洋乐堤港启幕
新浪证券· 2025-06-18 10:24
艺术展览概况 - 展览主题为"中国好色彩·艺术家晨晓笔下的时代肌理",由杭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杭州市海外联谊会、杭州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在远洋乐堤港开幕,展期持续至6月25日 [1] - 展览聚焦华裔艺术家晨晓十年来的代表性作品,包括40余幅描绘祖国面貌及全国各大城市主题的画作,通过色彩展现城市发展与文化自信 [3] 展览亮点 - 两大核心作品《新富春山居图》与《一池荷叶》成为焦点,体现当代中国艺术在公共生活与国际传播中的实践 [3] - 《新富春山居图》是为杭州亚运会主场馆创作的巨幅作品,尺寸达15米宽×3米高,需大型场地展示 [6] 场地与活动 - 远洋乐堤港作为京杭大运河畔的艺术购物中心,以"杭州碗"形象著称,具备优质场地资源和丰富策展经验,多次承办文化艺术展览 [6] - 展览免费开放,配套活动包括艺术VIP对话、儿童美育工作坊、色彩心理沙龙等,旨在推广色彩美学与公众参与 [6]
深度 | 香氛策展如何超越商业营销?
FBeauty未来迹· 2025-06-17 23:18
行业趋势 - 高端香水品牌正将营销重心从传统柜台转向沉浸式展览,通过文化表达与消费者深度对话[2] - 香水展览已演变为商业推广、文化传播与艺术创意的融合场域,通过五感体验将品牌转化为"可触摸"的价值符号[5] - 2025年春季潘海利根、欧臻廷、娇兰等品牌在中国密集举办香水展,展览成为品牌历史与文化的集中呈现[2] 品牌案例 - 潘海利根《只此英伦》展览复刻伦敦圣詹姆斯街33号原址,陈列155年历史中的皇室认证勋章、初代香水手稿等真品,拆解英伦香氛美学创作流程[7] - 娇兰展览设置"时空走廊"展区,陈列1853年帝王之水至现代五代调香师代表作真品,对比展示近两个世纪香水质地与瓶身工艺演进[9] - 欧臻廷《演绎轮回》展览结合塔罗、星象与12人格测试,通过"气味性格测试"帮助消费者匹配定制香水,强化个性化共鸣[16][17] 艺术表达 - 伊索"虚实之境"展览用沙丘、石圈装置构建时间流逝意象,配合"苍旻"香水香调传递"结束即新生"哲学[10] - 娇兰联合法国IRCAM声学研究所创作《第一号嗅觉交响曲》,将香气层次转化为声波实现跨界艺术表达[10] - Diptyque与艺术家Nigel Peake合作水彩画装置,将珊瑚、矿石等自然灵感转化为单色渐变艺术作品[23] 消费者互动 - 欧臻廷设置《Become____》留白装置引导观众填入自我定义,许愿池等互动区触发情绪疗愈体验[18][20] - 潘海利根上海展融合中国皮影戏演绎品牌创始故事,西方香氛史通过东方非遗媒介实现文化共情[13] - 川己LEGEND SELF设置"闻香留白"区展示用户创意照片,以东方美学留白激发参与感[29][30] 策展方法论 - 需平衡历史真迹陈列、艺术设计、文化转译、互动共创与社交传播五维度,娇兰80件藏品集中展示形成文化冲击力[11][23] - 执行环节需注重多感官整合与社交传播,通过立体体验输出品牌信息,引导用户自发传播形成自然流量[22] - 文化运用需超越符号堆砌,如伊索将《白鲸记》转化为可步入的文学剧场,结合香调营造风暴体验[27]
文化自信提升,艺术品市场迈向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6-17 18:14
行业前景 - 中国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2023年至2025年,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1] - 艺术品市场正逐渐进入分层化、板块化的新阶段,各阶层有独特的收藏偏好 [4] 政策支持 - 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艺术品的创作、交易和收藏 [2] - 显著增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文化领域 [6] - 加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6] 市场需求 - 国民生活质量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增强,艺术品成为重要媒介 [2] - 中国百万富豪将17%的资产投入奢侈品和艺术品领域 [4] - 其中18.2%的投资资金专门用于收藏艺术品 [4] 科技与活动 - 科技发展推动艺术品鉴定和保护手段升级,提供更全面精准的保障 [2] - 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品展览和交流活动,吸引更多艺术家和收藏家参与 [2] 未来展望 - 市场将更加开放、创新,在传承与突破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6] - 艺术品市场繁荣反映经济发展,也体现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