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透明
icon
搜索文档
医美巨头“炮轰”一众券商 称玻尿酸“遭谎言与践踏”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10:21
近日,华熙生物发布一篇《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的文章,在文章中称透明质酸产业"在近几 年资本市场的概念切换中遭遇了谎言与践踏"。 同时,华熙生物"点名"一众券商及其研究报告,指责部分券商的研究报告通过对比透明质酸(俗名:玻 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成分,鼓吹透明质酸"过时论",误导市场;并点名了西部证券(002673)、安信 证券、信达证券(601059)等一众券商的研究报告存在"误导性结论"。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华熙生物"炮轰"一众券商研究报告背后,均指向巨子生物。这家重组胶原蛋白 企业,在产品线上与华熙生物护肤板块有着高度重合,在业绩、二级市场上,却与华熙生物近年的走势 全然不同。 对于华熙生物此次"点名"一众券商事件,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巨子生物、华泰证券、西部证券等并发 函,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知多D 玻尿酸 玻尿酸(透明质酸)是一种人体内天然存在的保湿成分,广泛存在于皮肤、关节等组织中,能锁住水分、 填充支撑组织。目前医美中使用的玻尿酸为人工合成的安全填充剂,通过注射改善轮廓、淡化皱纹、提 升皮肤质感。 重组胶原蛋白 重组胶原蛋白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胶原蛋白,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结构和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阿根廷已承诺加强金融透明度。
快讯· 2025-05-22 23:0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阿根廷金融透明度 - 阿根廷已承诺加强金融透明度 [1]
反腐!炮轰!正名!华熙生物在焦虑什么?
北京商报· 2025-05-22 21:30
公司动态 - 华熙生物两度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回应市场对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的讨论,强调透明质酸对胶原蛋白的先导牵引作用[1][4] - 公司指出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数量是评估成分安全性和技术壁垒的关键指标,并强调其透明质酸相关医美注射类产品三类医疗器械证数量行业最多[4][5] - 华熙生物认为市场上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本质属于多肽,与人体内胶原蛋白存在差异,不应混为一谈[5] 业绩表现 - 2024年华熙生物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属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6] - 公司医美业务表现较好,原料业务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47%,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32.03%[7] - 消费品相关业务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是业绩主要拖累因素[7]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0.78亿元同比下降20.77%,归属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58.13%[7] 行业趋势 - 医美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增长,服务质量提高[8] - 行业未来需要从"流量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需强化监管、技术赋能和科学引导[8] - 市场热点从透明质酸向重组胶原蛋白转移,相关企业股价和业绩表现优异[1][6] 管理变革 - 2024年华熙生物进行管理变革,组织架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等费用超过7000万元,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89亿元[7] - 公司2024年3月开展反腐行动,要求贪腐人员在3月31日前主动交代问题,否则移交司法部门[9] - 公司调整高管团队,刘爱华不再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徐桂欣与栾依峥改任业务副总裁,同时聘任汪卉、相茂功为副总经理[10]
从流量到口碑,黄子韬的卫生巾还需过几道关?
36氪· 2025-05-22 11:35
品牌首秀表现 - 黄子韬新创卫生巾品牌朵薇首场直播销售额突破4000万GMV,创下惊人开局 [1] - 从品牌宣布到产品上市仅用两个多月,速度远超行业常规 [1] - 首销成功得益于315晚会后公众对安全卫生巾的强烈需求与黄子韬个人流量叠加 [3] 市场机会与需求洞察 - 315晚会曝光行业乱象后,女性消费者对安全、透明卫生巾的功能需求和情绪需求达到峰值 [2] - 功能需求聚焦于产品用料纯净、生产规范和质量过硬 [2] - 情绪需求表现为对行业乱象的愤怒和对"良心产品"的期待,形成自然流量池 [2][3] - 黄子韬通过收购工厂、推出1分钱试用装等动作直接回应公众焦虑,有效引导社会情绪 [3] 产品与竞争分析 - 朵薇主打"医护级"概念,但该标准为自愿性认证,实际质量需用户验证 [6] - 首发组合装单价约0.8元/片,促销期性价比优势不明显 [6] - 市场竞争激烈,苏菲、高洁丝等老牌玩家已建立全渠道覆盖,新入局者如凡客、东方甄选虎视眈眈 [11][12] - 行业巨头宝洁、金佰利拥有供应链和渠道优势,可快速复制新品牌创新概念 [12][13] 品牌发展挑战 - 信任基础薄弱:黄子韬此前营销承诺未兑现影响公信力,且收购工厂与315涉事品牌存在历史关联 [7] - 流量依赖风险:首销中粉丝贡献占比存疑,明星品牌普遍面临复购率不足问题 [8][10] - 渠道局限:当前依赖抖音直播,线下渗透不足制约市场拓展 [11] - 同质化风险:"透明工厂"等概念易被模仿,缺乏技术壁垒 [12][13] 行业模式观察 - 流量明星+MCN模式能以"闪电战"完成传统品牌数年的用户心智渗透 [15] - 新消费品牌依赖情绪营销收割红利,但长期需回归产品复购本质 [15] - 行业存在快慢博弈:传统品牌靠数十年积累信任,新品牌试图用流量杠杆破局 [15]
炮轰券商、剑指巨子生物,华熙生物“左右开弓”为哪般?
新浪财经· 2025-05-22 08:43
"目前,我们还需要等待专业部门和监管机构来判断,这些券商研报是基于自身独立分析, 还是全面引用了相关企业的招股说明书或其他信息的内容。如果这方面存在问题,则应由相 关监管机构和交易所作出决定。"华熙生物对第一财经称,已向证监会举报上述券商发布不 实报告误导市场。 这些券商所发研报的研究对象,均为港股上市公司巨子生物(02367.HK)。第一财经联系 了相关券商及巨子生物,但尚未有相关回应。 券 商 研 报 夸 赞 重 组 胶 原 蛋 白 比 透 明 质 酸 好 , 虽 然 未 被 直 接 点 名 , 但 华 熙 生 物 (688363.SH)仍"忍不住"发文怒怼多家发布相关研报的券商。 华熙生物主营透明质酸相关业务。在驳斥券商的文章中,该公司称,透明质酸"过时论"的 兴起,本质上是一场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 华熙生物的文中,点名9家券商相关研报,涉及华泰证券、安信证券(现为"国投证券")、 国金证券、西部证券、信达证券、方正证券、平安证券、申港证券、华福证券。 其实,华熙生物也曾是资本的"宠儿"。根据东方财富终端数据(前复权,下同),华熙生 物股价最高上攻至313.1元,市值一度超1500亿元。但是2 ...
炮轰券商、剑指巨子生物,华熙生物“左右开弓”为哪般?
第一财经· 2025-05-22 00:10
2025.05. 21 本文字数:4762,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黄思瑜 齐琦 券商研报夸赞重组胶原蛋白比透明质酸好,虽然未被直接点名,但华熙生物(688363.SH)仍"忍不 住"发文怒怼多家发布相关研报的券商。 华熙生物主营透明质酸相关业务。在驳斥券商的文章中,该公司称,透明质酸"过时论"的兴起,本质 上是一场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 华熙生物的文中,点名9家券商相关研报,涉及华泰证券、安信证券(现为"国投证券")、国金证 券、西部证券、信达证券、方正证券、平安证券、申港证券、华福证券。 "目前,我们还需要等待专业部门和监管机构来判断,这些券商研报是基于自身独立分析,还是全面 引用了相关企业的招股说明书或其他信息的内容。如果这方面存在问题,则应由相关监管机构和交易 所作出决定。"华熙生物对第一财经称,已向证监会举报上述券商发布不实报告误导市场。 这些券商所发研报的研究对象,均为港股上市公司巨子生物(02367.HK)。第一财经联系了相关券 商及巨子生物,但尚未有相关回应。 其实,华熙生物也曾是资本的"宠儿"。根据东方财富终端数据(前复权,下同),华熙生物股价最高 上攻至313.1元 ...
朵薇智慧工厂首发医护级卫生巾,预计年底前实现全线自动化
广州日报· 2025-05-21 23:04
(遥望科技董事长兼CEO谢如栋) 谢如栋表示,自2024年萌生进入卫生巾领域后,他便和团队下定决心深入工厂一线,推动生产流程自动化、标准化,持续优化产品与生产链条。目前朵薇 已完成三条自动化生产线建设,总投入约2.75亿元,并计划于年底前扩展至十二条,欢迎公众预约实地参观。 浙江省卫生用品商会会长、朵薇品牌生产线负责人吴跃表示,在与谢如栋和黄子韬达成合作后,双方基于对"打造透明工厂、做好一款真正让消费者满意 的卫生巾"的共同理念一拍即合。 日前,东阳卫生产业招商大会暨"朵薇绽放·启赋未来"新品发布会在浙江东阳举行。作为朵薇品牌的合伙人之一,遥望科技董事长兼CEO谢如栋表示:作 为跨界创业者,反而敢于打破常规、提出看似"不合逻辑"的问题,倒逼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不断革新。 (浙江省卫生用品商会会长、朵薇品牌生产线负责人吴跃) 在品牌发布环节,朵薇品牌主理人黄子韬表示:朵薇并非代工贴牌产品,而是自主收购工厂、自建生产线的原创品牌。在项目筹备的八个多月里,朵薇真 正实现了"透明工厂"的承诺。 当天,现场上百名相关代表走进了朵薇透明工厂。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最新发布的产品达到"医护级"标准,做到了良好的吸水效果。 在生产 ...
华熙生物回应称反对不良竞争,有分析师否认为巨子生物站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22:51
近日,华熙生物(688363.SZ)发布一篇《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的文章,在文章中称透明质 酸(Hyaluronic Acid, 简称HA)产业"在近几年资本市场的概念切换中遭遇了谎言与践踏"。 同时,华熙生物"点名"一众券商及其研究报告,指责部分券商的研究报告通过对比透明质酸(俗名:玻 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成分,鼓吹透明质酸"过时论",误导市场;并点名了西部证券、安信证券、信达 证券等券商的研究报告存在"误导性结论"。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华熙生物"炮轰"一众券商研究报告背后,均指向巨子生物(02367.HK)。这 家重组胶原蛋白企业,在产品线上与华熙生物护肤板块有着高度重合,在业绩、二级市场上,却与华熙 生物近年的走势全然不同。 对于市场竞争等问题,华熙生物5月21日对南都湾财记者回应表示:"我们坚决反对任何通过歪曲科学事 实、误导消费者、操控信息等手段进行的不良竞争。此类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更重要 的是,它严重透支了消费者对整个中国生物科技和医美行业的信任,长此以往将阻碍行业的持续健康发 展。华熙生物坚决反对此类不良竞争,并且会尽自己所能维护行业的良好生态。" "华熙生物本次行动 ...
炮轰券商、剑指巨子生物,华熙生物“左右开弓”为哪般?
第一财经· 2025-05-21 22:11
孰是孰非? 券商研报夸赞重组胶原蛋白比透明质酸好,虽然未被直接点名,但华熙生物(688363.SH)仍"忍不 住"发文怒怼多家发布相关研报的券商。 华熙生物主营透明质酸相关业务。在驳斥券商的文章中,该公司称,透明质酸"过时论"的兴起,本质上 是一场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 华熙生物的文中,点名9家券商相关研报,涉及华泰证券、安信证券(现为"国投证券")、国金证券、 西部证券、信达证券、方正证券、平安证券、申港证券、华福证券。 "目前,我们还需要等待专业部门和监管机构来判断,这些券商研报是基于自身独立分析,还是全面引 用了相关企业的招股说明书或其他信息的内容。如果这方面存在问题,则应由相关监管机构和交易所作 出决定。"华熙生物对第一财经称,已向证监会举报上述券商发布不实报告误导市场。 这些券商所发研报的研究对象,均为港股上市公司巨子生物(02367.HK)。第一财经联系了相关券商 及巨子生物,但尚未有相关回应。 其实,华熙生物也曾是资本的"宠儿",股价最高上攻至313.1元,市值一度超1500亿元。但是2021年7月 份股价登顶之后开始走下坡路,如今股价和市值大幅缩水。截至5月21日,股价收报52.61元 ...
赵燕的券商反击战:谁在谋杀中国玻尿酸?
观察者网· 2025-05-21 20:1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5月17日晚间,华熙生物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发布《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一文,文章剑指华泰 证券、安信证券等多家头部券商,指控其通过发布存有偏颇的"对比研究"为同业竞品巨子生物造势,蓄 意贬低透明质酸(玻尿酸)的行业价值。 据该篇檄文披露,相关券商研报通过刻意构建的论证框架,系统性输出"透明质酸技术过时论""胶原蛋 白安全性优势论"等争议性观点,更将透明质酸产业价值置于胶原蛋白之下。 这场罕见的公开呛声事件,将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的角力推至台前,同时引发业界对生物活性材料及资 本介入产业竞争的多维探讨。 百元玻尿酸时代下,资本市场的题材切换 截图来自 华熙生物公众号 从成分来看,玻尿酸(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多糖,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具有超强锁水能力,其核心 功能在于填充塑形与保湿,适用于鼻部、下巴等立体部位,且可通过溶解酶快速逆转效果,安全性较 高。 早在2015年干细胞概念受资本热捧时,玻尿酸就曾被贴上"技术落后"的标签。历史轮回中,相似的剧本 正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重演。 近日,华熙生物在公众号发文中更是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