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组胶原蛋白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锦波生物净利大增144%,女董事长杨霞年薪降两成、曾任8年大学讲师
搜狐财经· 2025-07-07 21:4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84.92% [1] - 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144.2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7.12亿元,同比增长149.15% [1] - 毛利率92.02%,同比上升1.86个百分点 [1][2] - 净利率50.68%,同比上升12.39个百分点 [2] - 基本每股收益8.27元,同比增长131.65%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8.41%,同比上升14.45个百分点 [1] 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4.67亿元,同比增加1.14亿元 [2] - 期间费用率32.40%,同比下降12.86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6.73% [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8.08%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6.20% [2]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5.46% [2] 人力资源 - 2024年在职员工823人,同比增员13.29% [3] - 博士学历员工从5人增至6人 [3] - 硕士学历员工从112人增至142人 [3] - 本科学历员工从313人增至367人 [3] - 专科及以下学历员工从300人增至308人 [3] 高管薪酬 - 董事长杨霞2024年薪酬220万元,同比降薪18.46% [4] - 重要经理金雪坤薪酬198.13万元 [4] - 董事兼副总经理陆晨阳薪酬158.16万元 [4] - 董事兼副总经理唐梦华薪酬169.17万元 [4] - 财务总监薛芳琴薪酬115.70万元 [4] 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为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5] - 成立于2008年3月28日,2023年7月20日上市 [5] - 总部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唐槐园区 [5] - 董事长杨霞曾任山西医科大学讲师,2016年起担任现职 [5]
钟睒睒34亿进军医美赛道,锦波生物获投资后股价大涨、市值超400亿
搜狐财经· 2025-06-30 18:20
公司融资与股权交易 - 锦波生物拟向养生堂发行不超过717.57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6.24%,募资金额不超过20亿元,若成功实施将是北交所史上最大金额现金定增 [1] - 控股股东杨霞将持有的575.33万股转让给杭州久视,转让价243.84元/股,交易总金额14.03亿元 [4] - 两笔交易涉及金额合计34亿元,受让方养生堂和杭州久视的实控人均为钟睒睒 [5] 战略投资者背景 - 钟睒睒持有养生堂98.38%股权,养生堂持有杭州久视99.75%股权,通过两笔交易实现对锦波生物的投资 [5] - 钟睒睒曾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内地首富,其创立的农夫山泉稳居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 [8] 市场反应与财务表现 - 交易公布后锦波生物股价大涨,总市值突破400亿元,截至发稿时报350.55元/股,涨0.5% [7]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为9.59亿元,较2024年末的9.41亿元略有增长 [9][10]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1.84亿元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54亿元,存货从0.97亿元增至1.18亿元 [10] 业务合作与行业布局 - 引入养生堂旨在赋能产品研发、工业化生产、商业化推广及市场战略,重点合作领域包括原材料、食品饮料添加、化妆品添加等 [10] - 此次合作标志钟睒睒正式进入重组胶原蛋白领域,行业竞争加剧 [11] - 公司产品线涵盖重组胶原蛋白和抗HPV生物蛋白两大板块,但相比同业体量较小 [9]
齐云山冲刺港股上市;钟睒睒拟投资重组胶原蛋白公司|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9 22:41
齐云山递表港交所 - 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专注于南酸枣食品产品[1] - 公司1992年推出第一款南酸枣糕产品,2024年以32.4%零售额份额位居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第一[1] - 计划通过拓展电商网络与加强在线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与产品附加值[1] 钟睒睒投资锦波生物 - 重组胶原蛋白龙头锦波生物拟向养生堂发行不超过717.56万股,募资总额不超过20亿元[2] - 发行价格为278.72元/股,完成后养生堂将持有5%以上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2] - 养生堂实际控制人钟睒睒的资源可助力锦波生物在品牌推广、渠道管理及国际化方面发展[2] - 双方业务契合度高,养生堂抗衰化妆品可与锦波生物产品形成协同效应[2] 中消协倡议反对食品浪费 - 中国消费者协会6月24日发文倡议反对食品浪费,特别点名抵制极端吃播内容[3] - 倡议提出"三方共治"思路:消费者理性抵制、创作者坚守底线、平台压实责任[3] - 旨在构建健康网络饮食环境,弘扬节约新风,体现对粮食安全与社会文明的责任感[3]
高开高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18:07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恒生指数上涨2.0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14%,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9% [2] - 科网股、金融股普涨,新能源汽车板块涨幅居前,油气概念股大跌 [2] 科网股与金融股 - 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涨,小米涨近4% [3] - 金融股表现强劲,弘业期货大涨超15%,中国银河涨近9%,中国太平、中国平安领涨保险股 [3] - 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股价再创新高 [3] 油气概念股 - 国际油价重挫拖累油气股,联合能源集团跌超21%,中石化油服下跌15.85%,达力普控股下跌超10% [4] - 中国石油股下跌0.30%,中海油田服下跌4.06%,中石化炼化下跌4.79% [5] 汽车股 - 港股汽车股多数上涨,比亚迪股份涨3.25%,理想汽车-W涨3.81%,零跑汽车涨4.34%,雅迪控股涨3.58% [6] - 比亚迪股份市值达11605.51亿,理想汽车-W市值2391.37亿,吉利汽车市值1714.29亿 [7] - 特斯拉推出RoboTaxi服务,股价大涨超8% [8]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前5个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 [8] 巨子生物 - 巨子生物股价上涨5.27% [9] - 公司承认现有重组胶原蛋白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将联合科研机构优化检测方法,公开关键技术参数,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11][13][14]
高开高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17:43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 恒生指数上涨2 06%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 14% 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 9% [2] - 科网 金融 汽车板块普涨 油气概念股大跌 [2] 科网股与金融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普涨 小米涨近4% [4] - 金融股表现强劲 弘业期货大涨超15% 中国银河涨近9% 中国平安领涨保险股 [4] - 银行股创新高 交通银行涨2 73% 建设银行涨2 56% 工商银行涨1 91% [4][5] - 券商股表现突出 中国银河涨8 75% 中信证券涨4 2% 华泰证券涨3 78% [5] 油气股表现 - 国际油价重挫拖累油气股 联合能源集团跌超21% 中石化油服下跌15 85% 达力普控股下跌超10% [7] - 能源行业市值波动 中国石油市值17296 48亿 中国石油化工市值7018 36亿 中海油田服务市值562 21亿 [8] 汽车股表现 - 汽车股多数上涨 比亚迪股份涨3 25% 理想汽车-W涨3 81% 零跑汽车涨4 34% [10] - 汽车行业市值表现 比亚迪股份市值11605 51亿 理想汽车-W市值2391 37亿 吉利汽车市值1714 29亿 [11] - 行业数据支持 前5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 7%和10 9%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5 2%和44% [12] 巨子生物动态 - 巨子生物上涨5 27% 公司承认现有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 [14][16] - 公司计划优化检测方法 公开关键技术参数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18]
深夜回应!两大巨头纷争迎“终章”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12:31
巨子生物回应重组胶原蛋白产品问题 - 公司承认现有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存在局限性,难以适配行业发展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2][4][7] - 公司提出三点改进举措:联合科研机构优化检测方法、公开原料与成品关键技术参数、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7] - 股价在回应发布次日一度大涨超7% [3] 行业标准现状 - 最新行业标准为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将于2026年3月实施 [5] 华熙生物观点 - 指出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存在"胶原蛋白"概念滥用问题,部分产品不具备胶原蛋白的生理学功能 [10] - 强调需通过清晰、可交叉检验的科学结论解决行业争论 [7][10]
深夜回应!两大巨头纷争迎“终章”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12:25
巨子生物回应重组胶原蛋白产品问题 - 巨子生物承认现有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存在局限性,难以适配行业高标准要求 [2][8] - 公司股价在回应发布次日开盘一度大涨超7% [3] 行业标准现状 - 最新行业标准为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将于2026年3月实施 [6] 巨子生物改进措施 - 联合科研机构优化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8] - 逐步公开原料与成品关键技术参数及质量控制数据 [8] - 持续参与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产业规范化 [8] 华熙生物观点 - 指出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存在"胶原蛋白"概念滥用问题,部分产品不具备胶原蛋白生理学功能 [9] - 强调需通过清晰、可交叉检验的科学结论解决行业争议 [9]
巨子生物:公司现有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已显现局限性,需要优化迭代
财经网· 2025-06-24 08:31
行业标准发展 - 2021年《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发布并实施 [1] - 2022年医药行业标准YY/T 1849-2022《重组胶原蛋白》发布并实施 [1] - 2023年医药行业标准YY/T 1888-2023《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发布并实施 [1] - 2023年团体标准T/ZGKSL 004-2023《化妆品用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发布并实施 [1] - 2025年医药行业标准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发布(2026年3月实施) [1] 公司质量控制措施 - 产品研发与生产参考并引用上述行业标准,制定企业标准进行原料和产品质量控制 [1] - 所有产品按照备案配方及工艺投料生产,符合化妆品备案技术文件要求 [1] - 近期事件后迅速展开全面自查,覆盖生产、检测、包装标签等环节,并进行检测方法学验证 [1] 行业与公司挑战 - 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快速发展,消费者质量要求增长,现有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显现局限性 [2] - 当前标准难以完全适配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高标准高要求,需持续优化迭代 [2] 公司未来计划 - 联合科研机构加速推进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的优化与验证 [2] - 逐步主动公开原料与成品关键技术参数及质量控制数据,赋能行业并接受监督 [2] - 持续参与化妆品用重组胶原蛋白相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产业规范化 [2]
618国牌美护表现亮眼;伯希和拟上市有望提振户外板块情绪
国金证券· 2025-06-22 1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18期间美护表现亮眼,头部品牌格局稳定,国货势能增长,韩束抖音全面领跑,可复美、毛戈平上榜天猫,反映国货美妆品牌综合竞争力提升 [1] - 伯希和拟上市有望提振户外板块情绪,其品牌定位偏向时尚户外,规模增长动能强劲 [2][19] - 5月服装零售环比好转,本周原材料价格整体稳定 [2] - 细分行业景气指标显示运动户外、中游代工、美护、医美稳健向上,男装、女装、家纺底部企稳,纺织原材料略有承压,黄金珠宝高景气维持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 - 伯希和4月提交上市申请,有望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24年营收17.66亿元,同比增长94.5% [10] - 伯希和发展分初创期(2012 - 2018)、成长期(2019 - 2022)、爆发期(2023 - 2025)三个阶段 [10] - 近三年营收从2022年的3.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66亿元,CAGR为116%,归母净利润从0.24亿元增长至2.83亿元,CAGR为243%,销售费用投入高 [11] - 服装产品矩阵围绕四大系列,2024年经典系列营收占比82.7%,专业性能系列和山系列快速崛起 [12] - 核心增长渠道来自线上,采用“自营旗舰店 + 平台分销”模式,线下聚焦高潜力市场,通过战略分销商下沉 [17] 行业数据跟踪 - 5月社零同比增长4.0%,环比4月改善,剔除影响因素终端消费力环比4月相似,建议关注服装板块投资机会 [20] - 本周328级棉现货/美棉CotlookA/粘胶短纤/涤纶短纤/长绒棉价格周涨跌幅分别为0.25%/-0.77%/0.00%/3.76%/-1.53%,内外棉价差周涨幅为55.21% [2][23] 投资建议 - 服装品牌推荐海澜之家、李宁、安踏体育、比音勒芬、稳健医疗等 [4][31] - 上游制造推荐浙江自然、申洲国际等龙头企业,建议关注晶苑国际等 [31] - 美护板块推荐巨子生物、锦波生物,建议关注上美股份 [4][31] 上周行情回顾 - 2025年6月16日 - 20日沪深300、深证成指、上证综指涨跌幅分别为-0.45%、-1.16%、-0.51%,纺织服装板块下降5.12%,位列28个一级行业板块第28 [5][27][30] - 个股方面,李宁、凤竹纺织、鄂尔多斯涨幅居前,金鹰股份、锦泓集团、稳健医疗跌幅居前 [5][27][32] 行业新闻动态 - 六部门提出到202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超70%,到2030年实现纺织工业全价值链跃升 [33] - 天猫618有453个品牌成交破亿,数量同比增长24% [33] - 棒杰股份新东家斥资取得控制权,2025年将聚焦无缝服装主业,推进化债和引进战略投资人工作 [33] - 618部分商品价格不降反涨,大促乱象或损害消费者体验和商家生态,平台需完善大促机制 [34] 公司动态 - 开润股份年度跟踪评级维持主体及债项上次评级结论,信用水平未来12 - 18个月将保持稳定 [36]
巨子华熙鏖战:美妆行业自我造神的反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18:4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功效护肤行业面临成分添加真实性争议,巨子生物胶原含量争议引发公众信任危机[1][3] - 行业存在"黑箱添加"、"影子成分"、标准执行飘忽等问题,科技名词公信力下降[3] - 2024年CSS希妍萃品牌因虚假宣传被罚款50万元,年销售额达1.8亿[4][5] - 2024年可溶性胶原备案量同比激增106.93%,玻色因、纤连蛋白等活性成分备案增速超70%[6] - 成分护肤赛道爆发式增长,但活性成分添加临界点控制成为行业"隐疾"[6] 行业争议焦点 - 功效博弈的量化失衡:部分企业降低核心活性物实际添加量压缩成本,导致产品功效与宣称背离[7] - 成分"漂移"的营销套利:将廉价广谱成分包装为晦涩植物学术名词推高溢价,在监管灰色地带套利[8] - 企业生存在标准空白地带,消费者缺失专业辨别能力,技术换代速度远超规则制定速度[8] 技术发展与市场变化 - 玻尿酸价格因高效发酵技术突破而平民化,生产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18小时[9] - 杭州美琉生物声称能将Ⅲ型重组胶原蛋白价格从8万元/公斤降至1万元,成本降幅达90%[9] - 国货阵营已建立技术矩阵:锦波生物(III型)、珀莱雅(XVII型)、丸美(双胶原蛋白)、福瑞达(重组贻贝粘蛋白)[9] - 国际巨头LVMH注资重组胶原蛋白研究企业,欧莱雅将重组胶原蛋白植入明星单品[9] 监管与标准问题 - 检测方法与成分标准存在结构性错位,不同检测方法结果差距可达数十倍[10] - 第三方检测平台集体沉默,反映其在商业与监管夹缝中的脆弱处境[10] - 监管面临技术断档挑战,缺乏统一方法论与标准支撑[10] - 法律上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对"虚假含量宣称"进行认定[10] 行业未来趋势 - 技术颠覆持续加速,但标准化站台尚未建成[10][11] - 建构开放透明的验证平台将成为未来标准话语权的关键[10] - 企业真正搏杀的是消费者认知与信任,而非检测报告与法律声明[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