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39.85亿元定增获批,寒武纪加码大模型芯片布局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10 18:40
公司融资进展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申请获证监会批复 有效期12个月 [1] - 定增募资总额调整为不超过39.85亿元 发行股票数量调整为不超过2091.75万股 [1] - 2023年曾向特定对象发行1380.6万股 每股发行价121.1元 募资总额16.72亿元 [1] 资金用途与产品布局 - 本次募资主要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及软件平台项目 [1] - 已推出寒武纪1A/1H/1M系列智能处理器 思元100/270/290/370系列云端智能加速卡 思元220边缘智能加速卡 [1] - 通过DeepSeek大模型适配测试 [1] 行业发展趋势 - 大模型技术演进推动AI芯片需求爆发式增长 [2] - 国内芯片设计厂商逐步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2] - 思元系列芯片受益于产业算力需求提升及国产替代趋势 [2] 股价与财务表现 - 股价年内涨幅超90% 每股报1273元 市值达5326亿元 [3] - 上半年营业收入28.8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第二季度营收17.7亿元 同比增长44倍 净利润6.83亿元 同比增长3.24倍 [3] - 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50-70亿元 [3]
英伟达:预计第三季度H20在华营收最高达50亿美元,下一代Rubin芯片已流片
观察者网· 2025-09-10 14:4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4]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1亿美元 占总营收88% 同比增长56% 但增速较上一财季73%放缓[4] - 第三财季营收指引为540亿美元 上下浮动2%[4] - 第二季度未计入H20芯片收入 若包含数据中心和网络业务则第二季度收入环比增长12%[2]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数据中心收入环比增长17%[2] 中国市场业务 - 公司已获得美国政府对华出口H20芯片的许可 并为中国主要客户取得许可证[2] - H20芯片预计带来20亿至50亿美元收入[2] - 第二财季仅向其他地区客户释放1.8亿美元H20库存芯片[5] - 截至7月份的当季未售出任何新H20芯片[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数据中心收入包含Blackwell架构GB200、B200和Blackwell Ultra架构GB300[2] - 第三季度GB200和GB300持续发货[2] - Rubin架构AI芯片正在研发 包含六款芯片且全部完成流片[4] - 计划2026年底推出专用GPU Rubin CPX 用于长上下文工作负载处理[4] - Rubin CPX机架处理大上下文窗口性能比GB300 NVL72高出最多6.5倍[4] - 已看到与Rubin相关的数千兆瓦级别需求[2] 市场反应与挑战 - 数据中心业务连续两个季度收入低于预期(Q2分析师预期413.4亿美元)[4] - 第三财季保守指引引发投资者不满[5] - 销售遇阻主因包括中国市场出口限制及芯片被曝光存在后门问题[5] - 公司为获得出口许可向美国政府支付15%收入[5]
成都华微涨2.14%,成交额4.0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96.6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0 14:4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0日盘中股价47.68元/股 较前上涨2.14% 总市值303.65亿元[1] - 当日成交额4.06亿元 换手率4.00% 主力资金净流出2196.66万元[1] - 特大单买入1577.40万元(占比3.89%) 卖出2239.39万元(占比5.52%) 大单买入9495.38万元(占比23.39%) 卖出1.10亿元(占比27.17%)[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4.50% 近5日下跌16.20% 近20日上涨38.04% 近60日上涨42.33%[1]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9月3日[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研发、设计、测试与销售 聚焦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解决方案[1] - 收入构成:数字集成电路50.03% 模拟集成电路43.20% 其他产品3.98% 技术服务2.70% 其他0.08%[1] - 所属申万行业: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2] - 概念板块涵盖:基金重仓、无人驾驶、人脑工程(脑机接口)、AI芯片、融资融券等[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55亿元 同比增长26.93%[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572.05万元 同比减少51.26%[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406.38万元[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31万户 较上期减少2.53%[2] - 人均流通股16617股 较上期增加2.60%[2] - 十大流通股东中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003567)持股592.45万股 较上期增持93.29万股[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持股452.79万股 较上期增持273.70万股[3] -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007300)新进持股202.31万股[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日期2000年3月9日 上市日期2024年2月7日[1] - 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益州大道中段1800号1栋及双流区双华路288号[1]
8点1氪:巴西富豪将80亿遗产赠予球星内马尔;“反诈老陈”打假五星茅台,茅台回应;官方通报“中标价85万的设备,网购仅299元”
36氪· 2025-09-08 08:08
巴西富豪遗产赠予事件 - 巴西亿万富翁将全部遗产赠予足球巨星内马尔 遗产价值61亿巴西雷亚尔(约80亿元人民币或10亿美元)[2][3] - 遗嘱已于6月12日在公证处订立 需巴西法院批准后方可生效[3] - 赠予原因为富翁"在个人层面上非常认同内马尔" 该富翁无子女且单身[2][3] 科技行业动态 - OpenAI预计今年通过ChatGPT实现近100亿美元收入 预计总营收达130亿美元[8] - 特斯拉开通TeslaAI官方微博 展示人形机器人Optimus 3[11] - 马斯克称特斯拉正在开发AI6芯片 有望成为迄今为止最好AI芯片[15] - 三星部署首台高数值孔径High-NA EUV光刻设备 每台成本约4亿美元 用于1.4纳米芯片生产[16] - 阿里巴巴推出通义千问Qwen3-Max-Preview模型 参数量达1T[15] - 苹果计划年底前在中国推出Apple Intelligence 正与阿里巴巴和百度合作[11] - 因eSIM政策问题 苹果iPhone 17 Air首发可能暂无国行版本[9] 汽车与自动驾驶行业 - 威马汽车宣布9月复工复产 计划2025-2026年年产销1-2万辆 2026年目标量产10万辆[12] - 威马汽车计划2027-2028年实现年销量25-40万辆 启动IPO筹备[12] - 一汽奔腾完成85.5亿元增资 资金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智能制造升级[15] - 宁德时代在德国推出NP3.0技术平台 发布神行Pro磷酸铁锂电池[17] - 自动驾驶公司中智行进入破产程序 无力支付1.5万元劳动仲裁款[10] 企业监管与合规事件 - 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4] - 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采购事件调查结果公布 中标价85万元设备网购价仅299元[4] - SHEIN回应在英国涉嫌避税指控 称"严重失实"[11] 资本市场活动 - 禾赛科技通过港股上市聆讯 启动1700万股B类股份全球发售 香港发售最高价每股228港元[14] - 禾赛科技与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等机构签署基石投资协议[14] 其他行业新闻 - 中国规划实施小行星动能撞击验证任务[7] - 小米回应"30万小时手机测试"争议 称是千台测试机累计时长[7] - 欧盟对谷歌处以29.5亿欧元(约35亿美元)罚款 特朗普批评称"极其不公平"[8] - 俄罗斯可能对华对等免签 同程旅行平台俄罗斯旅游产品搜索量瞬时增长6倍多[9]
芯片+阿里概念:最正宗的12家公司(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9-08 05:36
行业背景 - 2025年科技产业迎来历史性转折点[1] - 阿里巴巴以千亿级AI投入重构全球算力产业链 自研AI芯片突破标志中国硬件领域崛起[2] - 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2] - 美国对英伟达等企业出口管制加速国产芯片替代进程 为本土企业创造千亿级市场空间[3] 旋极信息 - 拟3亿元收购浙江曲速13.23%股权 后者专注类GPU芯片研发[5] - 曲速VPU821芯片具备低延迟低功耗特性 已量产应用于数据中心[5] - 下一代AI芯片聚焦大模型推理场景 切入政务金融机器人领域[5] 全志科技 - 作为阿里玄铁优选伙伴 联合开发全球首款量产RISC-V架构应用处理器D1[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37亿元同比增长25.82% 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5.36%[6] - 车载信息娱乐芯片通过运营商入库认证 工业控制领域easy系列PLC控制器成为头部客户核心平台[6] 光迅科技 - 全球唯二具备800G硅光模块量产能力 良率超95% 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30%[7] - 获字节跳动25亿元订单 北美云厂商订单占比超60%[7] - 1.6T硅光芯片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 功耗降低30%[7] 利扬芯片 - 覆盖高算力汽车电子卫星通讯等领域测试服务 晶圆磨切业务营收同比激增111.61%[8] - 与叠铖合作开发全天候超宽光谱叠层图像传感芯片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车试验[9] - 完成数千种芯片型号量产测试 拥有大量测试数据及专利[9] 华胜天成 - 作为华为昇腾芯片核心合作伙伴 参与天津河北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10] - 持有泰凌微9.92%股权 后者为物联网无线连接芯片设计公司[10] - 阶段涨幅达156%[10] 翠微股份 - 通过子公司持有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股权 后者专注终端安全芯片研发[11] - 依托商业场景探索芯片在支付安全物联网领域应用[11] 东软载波 - 拥有从窄带低速到宽带高速全系列载波通信芯片 覆盖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场景[12] - 与阿里云合作开发边缘计算芯片 切入工业物联网领域[12] 奥比中光-UW - 自研MX系列深度引擎芯片 实现3D视觉模组国产化替代[13] - 与阿里合作开发机器人视觉芯片 覆盖物流服务机器人领域[13] 翱捷科技-U - 5G基带芯片ASR1900实现量产 支持R16标准[14] - 与阿里平头哥联合开发低功耗物联网芯片 切入智能穿戴设备市场[14] 英唐智控 - 收购上海芯石半导体 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15] - 为阿里云提供服务器电源管理芯片解决方案[15] 诚迈科技 - 与阿里平头哥联合开发RISC-V架构操作系统适配方案[16] - 为全志科技瑞芯微等企业提供芯片驱动开发服务[16] 青鸟消防 - 将AI芯片应用于智能火灾预警系统 误报率降低至0.1%[17] - 与阿里云合作开发城市级消防物联网平台[17]
千人芯片团队转至新加坡子公司?字节跳动回应
是说芯语· 2025-09-07 15:54
芯片团队架构调整 - 字节跳动将1000名芯片研发团队转移至新加坡子公司Picoheart(SG) 但公司官方否认裁员、独立或变更主体 仅承认飞书租户切换 [2] - 员工合同、工作地点、福利及绩效评估政策保持不变 调整涉及企业内部协作软件账户转移至单独实体 [2] - 芯片团队雇佣合同由Picoheart控制的多个城市实体管理 包括北京未来印记科技(负责北京/西安/深圳)和上海霜羽戍科技(负责上海/杭州) [4][5] 芯片业务投资与布局 - 新加坡子公司Picoheart于2023年底成立 2024年收购上海存储器芯片制造商InnoStar Semiconductor 9.5%股份 旨在VR设备中使用其低功耗存储芯片 [3] - 通过Picoheart及北京未来印记科技共同持有InnoStar超13%股份 并投资聚芯微电子、摩尔线程等多家中国芯片设计公司 [3] - 当前在人工智能处理器、数据处理单元及RISC-V架构等领域开放400余个职位 覆盖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 [3] 人工智能战略投入 - 芯片架构调整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加码 包括豆包APP和大型AI模型 2023年成立专门AI研究团队Seed并扩大云计算部门Volcano Engine [5] - 2024年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超120亿美元 大部分资金用于AI芯片采购 [5] - 为Seed部门员工提供高额期权津贴 按职级每月发放9万/11万/13.5万元期权 首次津贴持续18个月以提升团队忠诚度与创新动力 [5] 地缘技术竞争背景 - 芯片团队转移发生于美国对先进半导体技术出口限制收紧的背景下 与中国科技巨头加速内部芯片开发趋势一致 [2]
英伟达的劲敌,拿下百亿美元芯片大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23: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业收入159.52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略高于158亿美元收入指引 [1] - 调整后净利润107.02亿美元 同比增长30.15% [1] - AI业务营收52亿美元 同比增长63% 略高于51亿美元收入指引 [1] - 第四财季营收指引约174亿美元 [5] - 股价单日涨幅一度超过14% [1] AI业务发展 - 定制AI加速器业务占AI总收入的65% [5] - 新获价值100亿美元的XPU芯片订单 预计推动2026财年AI业绩超预期 [5] - 三大超大规模客户计划2027年底前将集群规模提升至100万个XPU [5] - 预计2027财年可服务潜在市场达600亿至900亿美元 [5] 技术路线对比 - 博通通过ASIC定制化芯片服务云厂商 AI推理需求 [3] - 英伟达主推通用GPU芯片及解决方案 [3] - ASIC芯片针对特定AI推理需求定制 与云厂商业务协同性更高 [3] - GPU主要满足AI训练需求 ASIC更适合推理场景 [6] 市场竞争格局 - 北美四大云服务商均自研ASIC芯片(如Meta社群算法 谷歌搜索) [6] - 英伟达推出NVLink Fusion平台 支持ASIC芯片与GPU协同 [8] - 联发科 Marvell成为英伟达ASIC生态首批合作伙伴 [8] - 2023-2028年高端云端AI加速器出货量CAGR:GPU为50% AI ASIC为52% [9] - 预计2028年AI ASIC出货量将超过GPU [9] 行业趋势 - AI推理芯片市场空间有望超过训练市场 [6] - ASIC芯片因设计固化 具备省电和快速分析优势 [6] - 云厂商同步采购GPU与推进自研ASIC芯片 [7] - 谷歌持续迭代自研TPU芯片 OpenAI表示兴趣 [8]
英伟达的劲敌,拿下百亿美元芯片大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22:53
博通业绩表现 - 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业收入15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2%,略高于158亿美元收入指引 [1] - 调整后净利润107.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15% [1] - AI业务营收52亿美元,同比增长63%,略高于51亿美元收入指引 [1] - 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一度上涨超过14% [1] AI业务增长驱动 - 定制AI加速器、网络和VMware业务持续强劲增长 [5] - 第四财季AI半导体收入预计加速增长至62亿美元,实现连续11个季度增长 [5] - 第四季度总营收指引约为174亿美元 [5] - 三大超大规模客户计划在2027年底前将集群规模提升至100万个XPU,预计带来600亿至900亿美元可服务潜在市场 [5] - 第三财季XPU业务占AI总收入的65% [5] - 新获一家客户价值100亿美元的XPU芯片订单,可能推动2026财年AI业绩超预期 [5] ASIC芯片市场格局 - ASIC芯片针对云服务商特定AI推理需求定制化设计,与业务协同性更高 [3] - GPU与ASIC芯片定位不同,预计长期共存发展 [4][8] - ASIC芯片在AI推理市场更具优势,因设计固化、省电且能快速分析认证 [6] - 北美四大云服务厂商均拥有自研ASIC芯片(如Meta聚焦社群算法、谷歌强化搜索) [6] - 2023-2028年高端云端AI加速器出货量CAGR:GPU为50%、AI ASIC为52%,预计2028年AI ASIC出货量超过GPU [9] 行业竞争动态 - 英伟达推出NVLink Fusion平台,支持云服务商使用自定义ASIC,吞吐量达800Gb/s,合作伙伴包括联发科、Marvell [9] - AMD同步发展ASIC芯片业务 [4] - 云厂商同时采购英伟达GPU和推进自研AI芯片(如谷歌TPU) [8] - 中国市场GPU参与者包括海光信息、沐曦股份等,ASIC玩家包括华为海思、寒武纪等 [9] 同业公司表现 - Marvell 2026财年第二财季营业收入20.06亿美元,同比增长58% [6] - 数据中心收入14.91亿美元,同比增长69%,受定制化XPU芯片和光电互连产品驱动 [6]
周五,AI芯片巨头“冰火两重天”
华尔街见闻· 2025-09-06 18:10
AI芯片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博通与OpenAI达成深度合作 将从2026年开始帮助设计和生产AI芯片 股价大幅上涨9.4% [1][3][4] - 英伟达因AI芯片领域竞争加剧担忧股价下跌2.70% 成为拖累标普500指数重要因素 [1][4] - 竞争担忧传导至其他科技股 AMD股价下跌6.6% 微软下跌2.6% [4] - 英伟达CEO曾表示公司能效比是所有计算平台中最好的 客户很难转向竞争对手硬件 [4] 宏观经济数据表现 - 美国8月新增就业人数仅为2.2万人 远低于7.5万人的市场预期 [5] - 6月份数据被修正为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萎缩 失业率小幅上升至4.3% [5] - 疲软就业数据巩固交易员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押注 [6] - 连续疲软就业报告引发投资者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增长的质疑 [6] 市场板块分化表现 - 与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的周期性公司表现不佳 能源和金融板块跌幅均超过1.8% [7] - 能源股下跌与油价走低有关 沙特阿拉伯表示希望OPEC+考虑恢复更多产量 [7] - 避险需求抬头 金矿股指数突破2011年以来高点 [7] - 对利率敏感的住宅建筑商股票表现优异 行业指数上涨2.1% [7] 重点个股表现 - 特斯拉股价上涨3.6% 公司提议向CEO马斯克提供高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 [7] - 运动服装品牌Lululemon因下调业绩展望股价暴跌19% [7] 未来市场关注重点 - 市场将密切关注下周公布的CPI通胀数据 [8] - 苹果公司年度iPhone发布会成为市场关注的关键事件 [8]
博通大涨、英伟达下跌,博通能否替代英伟达?“AI芯片”牵动整个美股
美股IPO· 2025-09-06 12:55
AI芯片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博通将从2026年起为OpenAI设计并生产AI芯片 股价因此飙升9.4% [1][3][6] - 英伟达因市场担忧AI芯片领域竞争加剧 股价下跌2.70% [1][3][6] - AMD作为英伟达竞争对手 股价下跌6.6% [6] - 微软受英伟达跌势传导影响 股价下跌2.6% [6] 科技板块及市场表现 - 英伟达成为拖累标普500指数的重要因素 [3][6] - 科技板块整体承压 [1][3] - 特斯拉因提议向CEO马斯克提供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股价上涨3.6% [9] - 运动服装品牌Lululemon因下调业绩展望 股价暴跌19% [9] 宏观经济与市场情绪 - 美国8月份新增就业人数仅为2.2万人 远低于7.5万人的市场预期 [7] - 6月份就业数据被修正为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萎缩 [7] - 失业率小幅上升至4.3% [7] - 疲软就业数据巩固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 [4][7] 行业板块分化表现 - 与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的周期性公司表现不佳 [8] - 能源板块跌幅超过1.8% 与油价走低有关 [8] - 金融板块跌幅超过1.8% [8] - 对利率敏感的住宅建筑商股票表现优异 行业指数上涨2.1% [9] 避险资产需求 - 投资者因经济前景焦虑和地缘政治因素涌向黄金等避险资产 [9] - 金矿股指数突破2011年以来高点 [9] - 小盘股板块受益于降息预期 罗素2000指数上涨0.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