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投联动
搜索文档
 财通证券: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投行+投资+财富”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中证网· 2025-10-30 15:03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财通证券10月29日晚间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财通证券第三季度 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其中营业收入21.03亿元,同比增长48.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9.54亿元,同比增长75.10%。2025年1月-9月,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50.63亿元,同比增长13.9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8亿元,同比增长38.42%,创出历史新高,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 据介绍,近年来,财通证券提出"争创一流现代投资银行"战略目标,聚焦"浙商浙企自己家的券商"定 位,启动"以客户为中心"重大改革,强化"投行+投资+财富"三驾马车金融工具服务,深化"投行+投资 +投研"三投联动机制,并在数智财通建设和AI赋能下具备了更强的发展潜力。 财通证券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增加,主要系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营 业收入同比增加。1月-9月公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66.32%,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同比 增长21.48%。财通证券的"集团军作战"优势明显,子公司、重要参股公司业绩斐然,同样交出亮眼的成 绩单。其中永安期货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27.9 ...
 打造现代投行发展新模式,招商证券力推三大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16:28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为证券公司高质量发展擘画宏图愿景,指明前 进方向。招商证券(600999)锚定一流目标,坚持质量第一,以科技金融为引领,深化现代投行变革,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招商证券投行执业质量获得行业协会好评。 力推三大转型 建设现代投行 投行能力的差异,根本在于组织模式和业务模式的区别。传统投行的业务模式是"狩猎模式",以团队为 单位各自为战,获客方式是"临门一脚"抢项目,投行是独来独往的"空中飞人",无法发挥投行的整体协 同效应。现代投行的业务模式应为"农耕模式",即平台化管理、专业化深耕,投行团队有机整合为"一 个投行",通过战略引领、统筹管理、协同行动、凝聚合力,一站式服务客户。 作为一项长周期业务,投行的发展受经济形势、产业变迁、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建设现代投行是 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锚定目标、久久为功,以"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持续推动变革,打 造核心能力。 2018年,招商证券顺应注册制改革要求,启动现代投行转型。2021年以来,公司以成立投资银行委员会 为契机,系统重塑投行组织、制度、流程、文化,以渠道经营重塑获客模式,以客户经理制重 ...
 每周股票复盘:东兴证券(601198)回应并购重组关切
 搜狐财经· 2025-09-21 02:13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价11.4元,较上周11.75元下跌2.98% [1] - 本周最高价11.95元(9月17日),最低价11.35元(9月19日) [1] - 总市值368.5亿元,证券板块排名32/50,A股整体排名486/5153 [1]   并购重组战略 - 公司积极顺应证券行业并购重组整合趋势,关注业务互补与区域协同机会 [1] - 将严格按信息披露规定公告相关计划,致力于股东长期价值创造 [1]   自营投资业务 - 权益自营业务持续推动去方向化战略转型,立足长期价值投资 [1] - 已形成多品种、多市场、多策略的去方向投资体系 [1] - 未来将坚持绝对收益理念,扩展投资品种并优化策略,降低收益波动 [1]   投行业务发展 - 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行业排名进入前十 [2] - 上半年实施架构改革:业务管理由团队制转向项目制 [2] - 改革使管理更精细化集约化,提升内外部协同效率 [2]   研究业务布局 - 时隔六年首次招聘首席经济学家,加强宏观研究力量 [2] - 研究业务以价值理念为指导,夯实企业价值挖掘基础 [2] - 通过"投行+投研+投资"三投联动提升研究实力与服务质量 [2]
 “三投联动”!华安证券,浇灌科创丛林
 券商中国· 2025-09-17 11:11
 核心观点 - 华安证券通过"三投联动"战略(投资、投行、投研协同)和"三链融合"服务体系(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赋能生态,累计撬动超300亿元资本流向科创领域,孵化14家上市科技企业,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和国家创新战略 [1][2][4][7]   战略框架与机制 - 公司成立科技金融委员会,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主任委员,战略层面统筹科技金融工作 [2] - 打造"四大协同机制":一站受理、专家响应、要素对接、闭环服务,联合大院大所科研资源,为硬科技企业提供24小时响应及2个工作日内一对一管家服务 [3] - 通过"三投联动"实现三重突破:从单一金融服务转向"融资+融智+融商"模式、从上市后备企业延伸到早期科创团队覆盖、从证券收益升级到产业生态构建 [4]   业务实施与成果 - 组建资本市场专班覆盖宣城、芜湖、马鞍山、滁州四地市,累计摸排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规上企业千余家,后备项目库入库百余项 [5] - 管理基金规模超30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140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约80% [5] - 保荐长阳科技、秦川物联等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完成52个债券项目承销发行,规模约137亿元,包括安徽省首单"双贴标"ABS [6] - 推出"鹰羚加速成长计划"服务早期科技企业,创建安徽硬科技100指标评价体系,形成投资安徽第一站、梯队培育第一站、产业整合第一站 [6]   生态构建与长期愿景 - 深度整合研究、投行、投资团队,形成"研究预判—资本导入—价值培育"全链条服务,精耕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 [7] - 加快筹建科大硅谷并购服务中心和并购主题基金,帮助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升科技成色和市场竞争力 [7] - 加强指数研究和产品创设,打造机构投资者综合服务平台,发展买方投顾业务,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8] - 发挥政企协同优势,在产业规划、专精特新企业孵化、产业基金等方面助力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8]
 以“三投联动”促进“三链融合” 华安证券践行科创服务新范式
 证券时报· 2025-09-17 06:2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积极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将科技金融列为高质量发展核心 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体系 [1] - 通过"三投联动"战略支点创新打造"三链融合"服务体系 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赋能生态 [1][3] - 科技金融委员会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主任委员 在战略层面统筹推进科技金融工作 [3]   业务成果数据 - 累计撬动超300亿元资本流向科创领域 成功孵化14家上市科技企业 [2][4] - 管理基金规模超300亿元 累计投资项目超140个 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80% [4] - 2024年完成52个债券项目承销发行 承销规模约137亿元 包括安徽省首单"双贴标"ABS科创产品 [5] - 在宣城、芜湖、马鞍山、滁州四地市摸排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规上企业千余家 后备项目库百余项 [4]   服务模式创新 - "三投联动"模式实现产业投资给资金、产业投行帮上市、产业投研出主意 [3] - 组建资本市场专班提供"融资+融智+融商"服务 覆盖从早期科创团队到上市后备企业 [4] - 建立四大协同机制:一站受理、专家响应、要素对接、闭环服务 为硬科技企业提供24小时响应及2日内一对一管家服务 [3] - 创建安徽硬科技100指标评价体系 推出"鹰羚加速成长计划"服务全省早期科技企业 [5]   产业领域聚焦 - 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投资 [4] - 投资代表企业包括国电高科、康芯威、晶合集成等高科技企业 [4] - 保荐长阳科技、秦川物联、井松智能、恒鑫生活等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5]   生态体系建设 - 深度整合研究预判—资本导入—价值培育全链条服务 精耕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 [6] - 加快筹建科大硅谷并购服务中心 建设并购主题基金 帮助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升竞争力 [6] - 加强指数研究和产品创设 打造机构投资者综合服务平台 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7] - 发挥政企协同优势 在产业规划、企业孵化、产业基金等方面助力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