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投资理念

搜索文档
上交所举办成渝双城经济圈机构投资者服务活动
快讯· 2025-07-03 16:49
智通财经7月3日电,从上交所获悉,上交所于6月26日至27日联合重庆证监局、中金所、重庆市南岸 区,在重庆市成功举办机构投资者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行系列活动。上交所通过邀请专家围绕"三投 资"理念开展主题宣讲,组织机构投资者走进沪市主板上市公司等活动,引导树立科学投资理念、优化 资产配置结构。 上交所举办成渝双城经济圈机构投资者服务活动 ...
ETF产品加速涌现,中长期资金更青睐哪些方向?
第一财经· 2025-07-02 22:03
ETF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ETF市场规模在2024年首次突破万亿元,目前达4万亿元,2019年后行业主题ETF带领行业进入爆发期 [2] - ETF产品以费用低廉、持仓透明、风格稳定、交易便利的特点受各类投资者认可,2004年首只产品诞生后快速发展 [2] - 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主动基金跑赢指数难度加大推动资金转向指数、产品创新构建多元生态、"三投资"理念与指数化投资特征契合 [2] ETF产品设计考量 - 机构布局ETF产品首要考虑未来配置资金类型,而非急于布局赛道,宽基类和红利类产品因波动率低更受配置型资金青睐 [2] - 标的指数需具备足够投资容量以避免资金进出导致大起大落,宽基类和策略类产品数量少但规模大,更受ETF经营者偏好 [2][3] - 金融科技、数据积累及市场资讯捕捉能力助力热点指数快速发布,AI工具可提前研究热点主题如AIGC、新质生产力等 [3] 避免产品同质化策略 - 大型基金公司可布局宽基指数产品满足资金配置需求,中小型公司可开发特色宽基指数或自身策略如城市科技ETF [4] 中长期资金青睐的ETF方向 - 沪深300指数产品渗透率低且规模超1万亿元,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6] - 红利类策略型ETF契合低利率环境及投资者低波动需求,可能成为基础配置工具 [6] - 债券ETF和港股ETF因配置属性及互补性(如网络科技、创新药)具发展潜力,港股或成全球资金配置中国资产的一站式市场 [6] - 险资持有ETF规模约2600亿元,偏好权益类产品包括A股宽基ETF、行业主题ETF、策略ETF等 [6] 未来ETF创新方向 - 险资看好场内ETF、指数增强型ETF及QDII-ETF三类产品 [7] - 宽基指数作为核心配置工具,策略指数采用"核心+卫星"模式,多资产指数通过股债配置分散风险 [7] - 策略风格ETF在全球占比显著高于国内,随着市场成熟度提升有望迎来规模与占比双重扩容 [7] - 热点指数如茅指数、宁组合及AIGC等有望转化为ETF产品,推动市场多元化发展 [7]
“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展示活动火热进行中 助力资产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6-25 02:12
◎记者 祁豆豆 6月24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了解到,由上海市委金融办与上交所共同指导,上海资 产管理协会(下称"协会")主办的"2025资产管理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案例展示活动"正在火 热进行中。 "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展示活动火热进行中 助力资产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资产管理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推动资管与文化融合发展,持 续提升资产管理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软实力"。 过去一年,以首届"资产管理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展示活动"为基础,协会先后参与组织举办 了"资产管理业高质量发展暨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倡议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 资"、践行"三投资"理念征文,以及秒懂金融·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系列访谈节目等一系 列活动,积极助力资产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资本市场稳健运行。 群策群力推动"三投资"理念落实落地 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 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 袁建军表示,通过践行" ...
推动行业机构践行“三投资”理念 2025资管行业优秀实践案例正在申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7:44
资产管理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活动 - 2025年展示活动由上海市委金融办与上交所共同指导 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主办 正在进行案例申报 [1] - 2024年首届活动有39家资管机构获得展示 涵盖银行理财 信托公司 保险资管 券商资管 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及外资资管等类型 [1] - 2025年参与机构范围扩大至协会会员单位资产管理机构 上海地区非会员资产管理机构 加入上交所倡议的其他资产管理机构 [1] "三投资"理念内涵 - 理性投资是基础 价值投资是方法 长期投资是目标 三者相辅相成 层层递进 缺一不可 [2] - 理念树立有助于增强市场投资者信心 提升资管机构投研专业能力 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提供更优质服务 [2] - 公募基金通过践行理念提升投资者回报 实现资金从"进得来"到"留得住"的转变 [1] 保险资管机构实践 - 围绕"企业家+科学家"提早布局 赋能并陪伴科创企业成长 被认为是最有价值投资 [3] - 面临考核机制约束 偿付能力限制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三大"长钱长投"挑战 [3] - 建议优化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 适当降低权益类资产风险因子 提升投资能力 [3] 银行理财行业实践 - 推动理财产品多元化多策略发展 响应国家引导理财资金入市要求 实现自身转型需要 [3] - "三投资"理念为资本市场和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双重契机 [3] - 近30万亿元理财资金有责任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需建立更多元化投资策略框架 [3]
“三投资”方法论② | 公募基金篇一 破解信任危机,提升基民获得感
搜狐财经· 2025-06-11 16:38
面对行业积弊和信任危机,监管层多次提倡基金行业真正站在持有人角度转变营销模式,其中关于"三投资"理念(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要 求,无疑需要投资机构把投资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三投资'理念,不只是一个全社会广泛共识的口号,更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系统性的重要工程,需要市场主体从各自功能定位出发共同努力。"在近 期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和第一财经联手推出的"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系列访谈中,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袁建军表示。 导语 三投资是相辅相成、层层递进、缺一不可的关系,其中理性投资是基础,价值投资是方法,长期投资是目标。 过去五年,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信任洗礼。在结构性行情的影响下,主动权益基金从前期全民追捧的巅峰时刻,到2024年末规模缩水超四成, 口碑也出现明显反转。今年以来,即使市场有所回暖、权益业绩提升,但行业仍在为过去以规模为导向造成的信任"欠账"还债。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获得正收益的主动权益类基金里,有近七成产品遭遇净赎回。"微涨就走""解套即赎回",也意味着投资者对公募基金主动管理 能力的信任重建远比净值修复更为复杂。 造 ...
“三投资”方法论 ① | 以时间丈量价值,以理性锚定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6-10 19:43
近期,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和第一财经共同推出的"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系列访谈,描摹了资管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 创造转型的集体实践,既是对改革部署的及时回应,也是对行业实践的深入观察。 "三投资"理念的提出,绝非偶然。在全球经济格局重构、国内产业升级加速的背景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新"国九条"更 将"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列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任务。 这一顶层设计背后,是对"短钱博弈"市场痼疾的精准把脉——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追涨杀跌、热点炒作、资管行业规模导向等问题,不仅加剧市场波动, 更削弱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而"三投资"理念的落地,正是要通过重塑资金属性、优化资源配置、培育耐心资本,为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注入 源头活水。 导语 资本市场的潮汐涨落,从不是短线的浮光掠影,而是长期主义的静水深流。 方向已然明晰,但挑战肉眼可见。公募基金规模狂欢后的"信任赤字"、银行理财30万亿体量与权益配置不足5%的错配焦虑、保险资管"长钱长投"的机制 之困、信托转型中投研能力与风险偏好的拉锯……种种痛点和病症背后,是资管机构在长期价值与短 ...
精彩抢先看|秒懂金融·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系列访谈之太平资产
第一财经· 2025-05-28 14:19
行业动态 - 上海资产管理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开展首届资产管理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展示活动,旨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 [1] - 上交所、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和第一财经联合打造《秒懂金融·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系列访谈》专题节目,邀请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信托公司、券商资管等领域的优秀实践机构分享经验 [1] - 专题节目将探讨如何引导资管行业从自身发展转向以投资者为中心,以及保险资金管理人如何让"耐心资本"获得更好回报等议题 [1] 公司实践 - 太平资产通过考核机制创新、风控体系升级、投研能力重构,实现资金属性与资产特征的跨周期匹配 [1] - 太平资产发挥险资优势,助力中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和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公司代表包括资产管理事业部总经理陈晨和研究部助理总经理朱晓明,将分享实践经验 [1] 节目信息 - 完整节目将于5月30日15:00在第一财经官网/APP"秒懂金融"专题上线 [2] - 节目还将于5月31日17:00在第一财经电视"秒懂金融"栏目播出 [2] - 活动指导单位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单位为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和第一财经 [4]
“三投资”方法论 | 以时间丈量价值,以理性锚定未来
第一财经· 2025-05-15 12:31
公募行业以"逆周期服务"缝合信任裂痕,汇添富将"客户持有期"嵌入考核,万家基金在市场冰点鼓励 定投。银行理财不再困守固收,以"低波稳健+"策略重构竞争力,交银理财、浦银理财将产品久期拉 长,通过红利策略、ETF工具与跨市场配置平衡风险收益。保险资管刀刃向内革新机制,太平资产推 动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60%,以"偿二代"风险因子调降释放科技投资空间。信托行业在转型中发挥 制度优势,上海信托以"财富账户信托"打通代际传承与长期投资,将居民储蓄转化为"耐心资本"。券 商资管则聚焦"买方视角"重塑生态,中泰资管构建三年长周期考核,国君资管以量化归因工具动态纠 偏投资动作。 这一顶层设计背后,是对"短钱博弈"市场痼疾的精准把脉——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追涨杀跌、热点炒 作、资管行业规模导向等问题,不仅加剧市场波动,更削弱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而"三 投资"理念的落地,正是要通过重塑资金属性、优化资源配置、培育耐心资本,为科技创新与产业转 型注入源头活水。 方向已然明晰,但挑战肉眼可见。公募基金规模狂欢后的"信任赤字"、银行理财30万亿体量与权益 配置不足5%的错配焦虑、保险资管"长钱长投"的机制之困、信托转型中投研 ...
“三投资”方法论 | 银行理财篇二 多元化长久期投资:净值化后的二次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5-15 11:04
近期,在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和第一财经共同推出的"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 秀实践"系列访谈中,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阐述了对"三投资"理念的认识和实践,剖析了理财行业践 行"三投资"的机遇和挑战。 新"国九条"发布一年有余,资本市场新生态正加速形成。"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树立理性投资、价值 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无疑是改善资本市场生态的关键方向。 进一步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市场对"三投资"理念落地有着强 烈诉求。资本市场是资管行业的主阵地,作为资管行业的重要构成,银行理财将如何践行"三投资"理 念,壮大长期投资力量? "三投资"理念助推理财"二次转型",含权类产品发行加力 "'三投资'理念道出了投资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恰逢其时,是利国、利企、利民的大好事。"在浦银 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卫海看来,"三投资"理念的提出和落地,对服务国家战略、改善资本市场环 境、保护投资者都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首先,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三投资"理念可以引导社会资金长期 投资于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和转型重点领域,保障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推动改革发展;其次, ...
“三投资”方法论 | 保险资管篇二 险资怎么投硬科技领域?
第一财经· 2025-05-15 10:58
当前,国际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典型的"长坡厚雪"赛道重要性凸显。但与传统领域 相比,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具有高成长潜力、高技术风险、高市场不确定性的"三高"特性,融资面临挑 战。基于这一背景,机构应该如何破局? "三投资"理念能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引导资金更多投向有长期发展前景的企业,实现资源的 合理配置。 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和第一财经联手推出的"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 践"系列访谈中,中保投资等机构代表在专题研讨会上指出,险资投向硬科技领域时,可通过创新运用 PE、S基金、并购等方式构建"风险可控、期限适配、综合赋能、接力接续"的新型投资通路。 聚焦硬科技领域 张戬介绍,S基金是非常适合保险资金配置的投资品类。从风险收益特征角度看,S基金的底层资产相 对比较清晰,最大程度减轻了"盲池"的风险,且缩短了投资期限,有可能取得更高的年化收益率。此 外,科技领域的投资和保险资金的信用判断逻辑、固定收益思维存在差异。保险资金从零起步培养科技 金融投资的基因、流程、制度和人才,时间上容易错过优质资产布局的最佳时机。 "围绕'企业家+科学家'提早布局,赋能并陪伴科创企业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