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店

搜索文档
中国超市百强榜单出炉:永辉跌出前三,胖东来暴涨 76%,9000 亿背后藏着行业大分化
36氪· 2025-07-11 11:5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达9000亿元,同比增长0.3%,门店总数2.52万个,同比下降9.8%,反映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1] - 42家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5家企业门店数量增加,14家企业实现销售额与门店数双增长,行业分化加剧[1] - 前10企业销售额占TOP100总规模的66.6%,头部聚合效应显著,沃尔玛以1588.45亿元销售额领跑,同比增长19.6%[15][33] 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 沃尔玛、大润发、盒马稳居前三:沃尔玛销售额1588.45亿元(+19.6%),山姆会员店线上订单占比45%,付费会员超500万;大润发销售额764.16亿元(+0.3%);盒马销售额750亿元(+27.1%)[2][4][9][12] - 盒马首次跻身前三,永辉下滑2位至第四,华润万家下滑3位至第七,联华和物美各上升1位至第五、第六[13][15] - 头部企业通过业态创新巩固优势:沃尔玛山姆SKU精简至4000个,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占比35%;大润发升级Super业态与M会员店;盒马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4][5][7][9] 细分业态增长亮点 - 会员店与折扣店成增长引擎:Costco销售额87亿元(+58.2%),胖东来销售额80.94亿元(+76.0%),奥乐齐销售额翻倍至20亿元(+100%)[25][26][29] - 区域深耕企业表现突出:比优特销售额73.54亿元(+36.3%),信誉楼销售额73.16亿元(+4.4%),胖东来单店效益爆发式增长[21][23][25] - 社区团购与即时零售崛起:盒马"30分钟达"、京东到家协同线下超市,推动线上销售占比提升[30] 区域市场与数字化转型 - 华东地区为核心战场,聚集沃尔玛、大润发、盒马等头部企业;华南地区钱大妈以"不卖隔夜肉"定位抢占社区生鲜市场[30] - 数字化进入全产业链阶段:沃尔玛物流成本降15%,盒马线上订单占比超60%,永辉有机蔬菜等品类销售额增30%[31] - 未来趋势聚焦品质升级、全渠道运营与行业整合,中小超市需在供应链或区域深耕中建立差异化优势[31][32] 腰部与尾部企业动态 - 腰部企业分化显著:物美销售额578.97亿元(+24%),京客隆销售额25.61亿元(-15.5%),传统区域超市受电商冲击明显[11][18][52] - 尾部企业"以店冲量":第100名天津劝宝超市销售额4.8亿元(门店359家),行业竞争转向效率比拼[16][35]
2024年中国超市百强发布,整体销售规模约9000亿元
贝壳财经· 2025-07-10 11:5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约为9000亿元,同比增长0.3% [1] - 门店总数2.52万个,同比下降9.8% [1] - 42家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5家企业门店增加,14家企业实现销售额和门店数双增长 [1] - 六成以上企业门店经营业绩得到改善,尤其是销售额在30亿元到100亿元的腰部企业占比最高 [2] 头部企业排名 - 销售规模前5位的企业分别为沃尔玛(中国)、康成投资(中国)、盒马(中国)、永辉超市、物美科技 [1] - 沃尔玛(中国)2024年实现销售1588亿元,继续居超市Top100首位 [2] 业态发展趋势 - 会员店、折扣店的销售额及门店数依然增长显著 [2] - 开市客、芯果科技(Hotmaxx)、尧地、奥乐齐等企业销售额均有大幅提升 [2] - 网络零售额占比继续提升,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网络销售额占总销售的16.9% [2] - 前置仓对企业提升线上销售的作用逐步凸显 [2] 经营策略调整 - 超市Top100门店数量减少2750家,但通过多种整改措施整体销售同比提升0.3% [2]
市值缩水99%,这家企业黯然退市
第一财经· 2025-07-08 00:04
人人乐退市事件 - 公司股票被深交所终止上市并于2025年7月4日摘牌,成为首家退市的民营超市上市公司 [1] - 退市主因系连续3年扣非净利润为负(2021-2023年),2023年审计报告含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 [6] - 2024年营收14.3亿元同比腰斩(-49.86%),净亏损0.17亿元,年内关闭45家门店、转让15家门店 [6] 公司历史与市值变化 - 2010年上市时门店规模达150家,市值峰值出现在2010年1月15日(136.68亿元),2015年仍多次超百亿 [4][5] - 2025年市值缩水至1.58亿元(7月3日收盘价0.36元/股),较峰值蒸发98.8% [7] - 截至2024年末仅存32家直营门店,较上市时减少近80% [6] 传统零售行业困境 - 电商低价竞争、租金人工成本高企导致实体零售利润率承压,部分门店因内部竞争加剧亏损 [6] - 高鑫零售2025财年营收715.5亿元(-1.4%),永辉超市2025Q1营收174.79亿元(-19.32%),净利1.48亿元(-79.96%) [11] - 家乐福中国2025年以1元对价出售4家子公司,反映资产大幅贬值 [9] 新业态冲击 - 会员店(沃尔玛、麦德龙)、折扣店(奥乐齐)通过高性价比商品分流客群,倒逼传统商超转型 [11] - 即时零售崛起(美团、淘宝闪购)推动配送时效竞争至30分钟级,挤压大卖场生存空间 [13] - 供应链成为核心竞争点,需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但爆品开发周期长、难度大 [12] 行业转型方向 - 服务模式可借鉴胖东来,配送体系需向电商靠拢,供应链可参考会员店模式 [13] - 引入AI技术改善经营效率,否则可能重蹈人人乐覆辙 [13] - 业界预测2026年将有更多传统零售商面临关店或业态转型抉择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