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促消费长效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经济点评报告: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学习解读
国金证券· 2025-07-16 16:50
会议核心与背景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 - 15日召开,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向“消费大国”转型[2][7][8] - 2024年7月国务院印发计划,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首要任务[8] 政策改革与现状 - 6月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提出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解绑,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9] - 我国约3亿农民工中,1.32亿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约6 - 7万亿元,需补齐公共服务短板[10] 城市发展规划 - 发展组团式、网络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动一体化,缩小内部差距,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12] 未来工作重心 - 建设创新城市,包括产业和制度创新,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布局发挥枢纽作用[15] - 建设韧性城市,未来五年改造管网约60万公里,投资约4万亿元,已安排超2900亿特别国债支持[16] 风险提示 - 对政策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城市更新节奏和力度可能低于预期[4][17]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6.28-7.4)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7-05 13:44
深度专题 - 构建促消费长效机制的核心在于从补贴驱动转向制度创新,通过为居民持续"减负"和"增收"来提振边际消费倾向 [8] 热点思考 - 美国失业率升至4 6%可能触发"萨姆规则"衰退信号,关税的通胀效应尚未充分显现但就业转弱风险已上升 [11] 高频跟踪 - 《美丽大法案》获参议院通过,法案包含多项税收条款调整,如延长税率削减(-2203亿美元)、扩大儿童税收抵免(-817亿美元)等,将显著增加财政赤字 [13][14] - 美方宣布已与中国签署正式贸易协议,可能对双边贸易关系产生结构性影响 [19] 货币政策 - 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强调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加大"两重""两新"领域融资支持,提出灵活运用降准降息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5][16]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成效显著,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需防范资金空转和汇率超调风险 [16] 经济数据 - 6月制造业PMI景气回升但企业预期走弱,反映政策刺激效果与微观主体信心存在分化 [17] - 6月美国就业数据表面强劲(失业率3 8%),但劳动参与率下降显示结构性隐忧 [21][22] 电话会议 - "十五五"规划前瞻会议探讨中长期政策方向 [27][28] - 专题分析美国失业率升至4 6%情景下的关税压力测试模型 [31][32]
如何构建促消费长效机制:从补贴驱动到制度创新(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7-01 13:10
消费提振政策框架 - 政策需兼顾短期刺激与长效机制 短期工具包括精准补贴和服务消费支持 长期依赖收入分配改革和社会保障完善 [1] - 2025年中央财政"以旧换新"支持力度达3000亿元 较2024年明显加码 [2] - 针对"一老一小"的定向支持政策可弥补消费短板并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1] 历史政策工具分类 - 直接财政补贴包括下乡补贴、以旧换新补贴、消费券等 间接优惠包括购置税减免、高速通行费减免等 [3] - 全国层面侧重大宗消费(汽车、家电) 地方层面以消费券为主且领域更多元(含文旅、餐饮等) [3] - 家电补贴政策历经三轮演变 从普及型(2007-2012年13%补贴)到节能更新型(2025年15-20%补贴 上限2000元/台) [4][5] 政策效果分析 - 首轮家电下乡政策实现销售额6597.6亿元 财政乘数达8.6 2010年家电/汽车销售同比分别达27.7%、24.8% [6] - 农村电冰箱保有量从2006年到2011年CAGR达22% 空调CAGR达25% [6]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后 家电销售同比增速达39% 2025年首批810亿元资金已前置下达 [9] 服务消费潜力 - 2023年人均服务消费较趋势线缺口达1700元 商品消费已基本恢复 [10] - 2025年春节文旅消费高涨 建议全国政策扩围至服务领域 如专项转移支付支持 [10] - 优化休假制度(2025年法定假日增加2天)和落实带薪休假可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10] 长效机制构建 - 收入端改革包括养老金提升(职工/居民养老分别需增支1700亿/2100亿元)和生育补贴(全国推广需1076亿元) [11] - 区域消费结构差异显著 西藏/海南/四川食品烟酒消费占比达35-44% 陕西/山西医疗保健支出占比超全国均值 [12] - 需实现商品与服务协同促进、财政与制度改革配合、"一老一小"精准支持的三维突破 [13]
宋雪涛:对当前政策的判断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26 09:46
政策核心逻辑 - 政策围绕平衡短期目标(稳增长、稳预期)和长期目标(科技创新、市场化改革)展开,短期目标紧迫性上升但长期目标仍重要 [2] - 当前实现短期目标压力较小: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减弱,国内消费亮眼(5月社零同比+6.4%创2024年新高),出口韧性(5月出口同比+4.8%),二季度经济增速或延续一季度5.4% [2] 消费政策转向 - 以旧换新政策节奏转向"平稳有序",国补资金1380亿待下达但加码可能性低,4月25日-5月31日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日均购买量较年初增长61.2%-95.7% [4] - 整治套补骗补成为重点,商务部规范"零公里二手车"乱象,山东审计厅开展补贴资金专项调查 [7] - 地方额外补贴力度或下降,江苏扩围32类家电补贴(15%-20%),福建推动装修材料纳入补贴 [8] 消费长效机制建设 - 政策重心转向供给侧,需改革地方考核机制(消费税下划、增加消费端税收占比)和收入分配(1-5月社保就业财政支出同比+9.2%) [10][11] - 金融支持政策强调供给需求协同,六部门发文要求加大消费供给侧金融资源投入 [12] 房地产政策调整 - 5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4.6%,政策侧重供给侧改革:推进"好房子"建设(层高≥3米等新规)、盘活存量土地(专项债收储规模1699.4亿,仅20亿用于存量房) [14][15] 改革与科技支持 - 户籍与基本公共服务解绑,财政资源与人口挂钩改革提速 [18]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规模)重点支持科技领域(数字经济/AI/低空经济),科创板拟设科创成长层并放宽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19][21] - 科创债政策升级,将推出ETF及股债结合产品 [21]
经济日报金观平:持续完善促消费长效机制
经济日报· 2025-06-08 05:54
消费市场表现 - 今年前4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 7% 比一季度加快0 1个百分点 [1] -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当前需持续完善促消费长效机制 [1] 政策与监管 -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 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1] - 需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提高地方政府促消费积极性 [1] -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推动新型消费业态稳步成长 [2] - 加强消费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强化信用激励约束作用 [2] 消费群体与收入 - 提振消费需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 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 [2] - 需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扩大中产人群规模 [2] - 促消费政策目的是帮助消费者购买更符合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 [2] 消费转型与升级 - 消费正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型 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 [3] - 需提高供给质量水平 聚焦产品和服务短板 [3] - 加快培育新型消费 拓展消费新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