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消费业态
icon
搜索文档
跳出能级框架,盒马与“机遇城市”的双向奔赴
搜狐财经· 2025-10-29 18:54
二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趋势 - 湖南株洲盒马门店国庆期间涌入近9万人,客流量超过省会长沙门店 [2] - 俄罗斯帝王蟹销量显示,临沂和烟台盒马门店分别位列全国第5和第9 [2] - 石家庄、洛阳、徐州、临沂、宜宾等城市的高档品质商品消费热潮兴起,帝王蟹、东星斑、牛排等高端食材热销 [2] - 二三线市场消费者对全球好货、生鲜品质、新潮生活方式的认知和渴望与一线城市同步,进口冰淇淋和短保烘焙产品销量可比肩上海 [3] - 盒马在宿迁、株洲、潍坊、德清等城市开业时常因人流量过大引发“盒马堵”并采取限流措施 [3] -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增速已经超过一、二线城市,2020年至2023年二线城市引领市场增长 [9] - 去年以来,三、四、五线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快于一、二线城市 [9] 核心消费群体特征 - 核心消费群体为25-45岁的年轻且追求品质的家庭消费群体 [9] - 该群体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家庭消费的占比相对较高,注重饮食健康与生活体验 [9] - 需求一站式满足采购食材与亲子休闲的多重需求消费场景,消费意识超前 [9] - 以诸暨95后女生毛菁为例,其选择盒马源于对蔬菜细分、进口产品、特色产品的信赖,以及外卖服务与半成品适配带娃家庭的忙碌节奏 [5] 国际品牌与零售业态布局 - 欧莱雅将二三线市场视为重要增长引擎,中国高层重申低线城市重要性 [4] - lululemon计划在2025年新增30家位于三线城市的门店,重点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强县 [4] - 传统商超闭店收缩为新兴零售业态提供发展空间,盒马在镇江、宿州等地接手原传统超市位置完成业态升级 [4] - 引入盒马是商场优化坪效和实现品牌升级的迫切需求,能形成一站式休闲体验闭环 [11] 盒马公司的战略与能力 - 盒马CEO宣布财年内将开出近100家门店,门店总数预计超过500家,“战略机遇城市”布局是重要举措 [16] - 选城逻辑从消费热情、市场活力、供给空白等多维度评估,主动寻找需求旺盛、供给空白的潜力市场 [16] - 核心竞争力包括源头直采和完善的供应链建设,实现生鲜商品高性价比和高端食材平民化 [15] - 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及逛吃一体的社交场景,使盒马升级为家庭社交休闲新空间 [15] - 通过大数据实现“千店千面”,借助“盒马村”直采基地贴合本地消费习惯 [15]
经济亮点看后劲丨传统消费旺季来临 新场景激发市场新活力
上海证券报· 2025-10-23 07:25
消费市场整体态势 - 四季度消费市场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全年消费市场有望站上50万亿元新台阶 [1][5] - 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 [5] - 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增速自5月起持续加快 [2] 线上消费与新业态 - 京东平台“双11”期间黄金首饰成交额同比倍增,钻石类珠宝成交额同比增长3至5倍,人工培育珠宝销量增长超10倍 [2] - 天猫“双11”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元,京东超5.2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抖音超10万个商品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300% [2] - 前三季度仓储会员店、集合店、无人值守商店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 政策驱动与重点品类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前三季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25% [3] -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突破850万辆,同比增长24.4% [3] - 以旧换新覆盖的家电、家具、办公用品等品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3] 服务消费与入境消费 - 广交会带动入境消费,10月1日至20日广州口岸离境退税申请金额超2700万元,同比增长120% [4] - 服务消费是重要引擎,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6.1% [4] - 政策将通过培育新增长点、创新消费场景、优化供给三方面推动服务消费扩大 [4] 政策展望与建议 - 短期政策建议包括通过减税降费、财政补贴支持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以增强消费能力 [6] - 中长期建议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收入分配改革,释放内需潜力 [6] - 政策着力点应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形成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 [6]
莒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8亿元,消费市场持续复苏
齐鲁晚报网· 2025-08-29 17:17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6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8.3亿元 同比增长6.1% [3] - 网络零售额达5亿元 同比增长14% [3] - 消费市场呈现稳定恢复、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态势 [1] 市场主体发展 - 1-7月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实现18.75亿元 同比增长17.4% [3] - 限上住宿业营业额达7520.4万元 同比增长10% [3] - 限上餐饮业营业额达13843.8万元 同比增长11.7% [3] - 新增月度纳统零售企业7家 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3] 消费促进措施成效 - 累计举办各类促销活动30场 拉动消费近5亿元 [3] - 1-7月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增长9.91% [3] - 限额以上家电零售额增长77.7% [3] - 通过"日照消费促进年""以旧换新"等活动覆盖家电、汽车、家装领域 [3] 新兴消费业态发展 - 上半年实物网络零售额达3.5亿元 同比增长12.8% [3] - 在线餐饮网零额1.13亿元 同比增长31.4% [3] - 在线文娱消费网零额0.12亿元 同比增长20.7% [3] - "物旺载莒"区域公共品牌直播间助力21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转型 [3] 未来发展规划 - 围绕"金秋消费季""双11""双12"等节点开展多领域促消费活动 [4] - 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五进"活动并发放惠民消费券 [4] - 通过商文旅体融合持续优化消费供给 [1]
半年报出炉,“消费第三城”再承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07:03
北京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9.2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 5% [1] - 全市实现社零总额6734 2亿元 同比下降3 8% [1] -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金银珠宝类 体育娱乐用品类及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6 1% 9 3%和7 6% [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 6%和3 1% [1] - 粮油食品类 日用品类等基本生活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3 9%和2 7% [1] 社零总额变化趋势 - 2022年北京社零总额被重庆超越 目前保持全国第三位 [1] - 2023年全年社零总额增速为-2 7% 今年上半年延续下降趋势 [2] - 通讯器材类商品因企业经营模式变化 跨区域设立经营主体增加 影响在京零售额 [2] - 燃油车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 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也呈现降势 [2] 消费结构转型 - 北京提出以市场总消费额(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替代社零总额作为消费衡量指标 [3] - 上半年北京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 7% 体验式消费表现突出 [3] - 国际电影节 大型展览 演唱会等带动文娱服务性消费 电影票房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互联网直播 游戏及生活服务推动信息服务性消费持续向好 [3] - 上半年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 9% 低于2030年年均增长5%的目标 [3] 政策支持 - 北京市印发《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目标到2030年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2] - 推出24条提振消费举措 包括推动居民增收减负 优化服务消费体验 增强商品消费动能等 [3]
红色电信薪火路|中国电信创新驱动 引领消费新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33
5G与数字化赋能城乡发展 - 福建宁德的九仙村通过5G智慧小镇平台提升村务效率,村民可手机参与村务 [2] - 福建浦城县利用5G农田大数据平台实现土壤墒情、温湿度等数据实时监测,农户可线上咨询专家 [2] - 福建东山县澳角村渔民借助千兆网络开展海鲜直播,拓展全国销售渠道 [2] 新消费浪潮与Z世代驱动 -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有提升空间,激发消费活力成为政策与市场焦点 [3] - Z世代人口超2.6亿(占总人口20%),贡献40%消费力,撬动超5万亿元市场 [3] - Z世代在潮流消费领域占比28%,增速超400%(整体市场两倍),预计2025年国潮市场规模突破10万亿元 [3] 政策支持与新型消费业态 - 202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强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 [4] - 新型消费具有技术创新性、跨界融合性、成长持续性特点,推动消费方式系统性变革 [4] 翼支付与直播电商助农 - 翼支付整合移动支付、数据安全技术,打造"翼企智付"品牌,助力湖北英山云雾茶、宁夏枸杞红酒等农产品线上销售 [5] - 中国电信援建AI数字人电商直播实训基地,创建1000个新媒体账号、100个数字人形象,2024年节约人工成本7300万元,直播间成交金额近1000万元 [6] 数字化应用与消费场景拓展 - 中国电信2021年以来累计购买帮销农产品27.3亿元,开展320场消费帮扶活动,直接购买脱贫地区产品12.8亿元 [8] - 福建武夷山元宇宙茶交易平台应用VR技术,2024年带动茶产业收入增长20%,销售茶叶286万斤,稳定就业12万余人 [8] 创新技术与未来展望 - 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翼支付与直播电商激活乡村消费,数字化应用丰富消费体验 [9] - 未来将持续探索新模式,引领消费变革,推动智能便捷的数字生活 [9]
经济日报金观平:持续完善促消费长效机制
经济日报· 2025-06-08 05:54
消费市场表现 - 今年前4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 7% 比一季度加快0 1个百分点 [1] -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当前需持续完善促消费长效机制 [1] 政策与监管 -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 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1] - 需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提高地方政府促消费积极性 [1] -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推动新型消费业态稳步成长 [2] - 加强消费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强化信用激励约束作用 [2] 消费群体与收入 - 提振消费需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 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 [2] - 需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扩大中产人群规模 [2] - 促消费政策目的是帮助消费者购买更符合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 [2] 消费转型与升级 - 消费正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型 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 [3] - 需提高供给质量水平 聚焦产品和服务短板 [3] - 加快培育新型消费 拓展消费新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