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资金
icon
搜索文档
天风证券:权益市场呈现阶段性高位走势 私募管理规模、融资余额均持续增加
智通财经网· 2025-11-14 07:57
宏观与市场环境 - 美联储或将开启财政与货币双宽松模式,市场流动性有望提升 [1] - 近期权益市场呈现阶段性高位走势,A股涨势更好并成功突破4000点大关 [1] - 10月交易脉冲大幅下降,三大主体资金流指标值为0.04,位于2015年底以来的54%分位,显示权益市场交易有所降温 [4] 公募基金 - 10月新成立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548.23亿份,较前月的972.06亿份下降423.84亿份,处于近3年来86.11%分位 [1] - 主动型偏股基金10月新发份额158.88亿,环比下降139.47亿;被动型偏股新发份额225.38亿,环比下降420.79亿 [1] - 10月存量股票型ETF净申购额为512.87亿元,环比减少164.25亿元,宽基类ETF为资金流出主要方向,行业类和主题类ETF出现较大规模净申购 [1] 私募证券基金 - 9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为5.97万亿元,较8月环比上行 [2] - 9月私募股票型产品新发数量为1048只,较8月的1171只环比减少123只 [2] - 9月私募股票多头指数成份平均仓位为66.22%,环比上升2.40个百分点,处于2010年以来的44.1%分位 [2] 北向资金 - 10月北向资金月度日均成交额为2583.08亿元,较上月的3104.76亿元环比下降16.80% [2] - 10月北向成交额占全A总成交额比例回落至11.94%,较前月下降0.91个百分点 [2] 融资融券资金 - 截至10月末,场内两融余额合计2.48万亿元,环比增加3.84%,其中融资余额为2.46万亿元,环比增加3.80% [2] - 10月两融资金净流入881.48亿元,两融成交额占比为11.53%,交易活跃度维持高位 [2] 投资者开户情况 - 10月上交所机构新增开户数约为0.8万户,同比增长10.48%,为5月以来首次回落 [3] - 10月上交所个人新增开户数约为230万户,同比下降66.34%,为2025年4月以来较高水平 [3] 保险资金 - 2025年第二季度,财产险与人身险持有权益资产规模净增加2619.14亿元 [3] - 根据政策,2025年将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并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3] 银行理财 - 10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4900只,环比下降27.98%;发行与到期数量差为1880只,环比下降28.44% [3] - 10月新发权益类理财产品占比为0.28%,较前月下降0.39个百分点,2025年第二季度理财资金权益比例较上期基本持平 [3] 产业资本 - 10月产业资本整体净减持305.29亿元,其中增持62.91亿元,减持368.20亿元,交易日均净减持规模为17.96亿元 [4] - 产业资本持续保持净减持趋势,但距离阶段性低点仍有较远距离 [4]
保险资金“长钱长投”助科创发展
经济日报· 2025-10-22 05:58
文章核心观点 - 保险资金凭借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的优势,正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1] - 保险资金的平均负债久期与科技企业的研发周期高度契合,使其能够以“长钱长投”的方式支持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 [2] - 监管政策持续推动保险资金服务科技创新,通过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等方式,引导资金投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保险资管机构通过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多资产类别协同的多元路径,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 [5][6] - 行业通过强化投研、优化策略、提升投后管理等方式,在支持科技创新的高收益要求与资金安全的本金安全性之间寻找平衡 [8][9] 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规模与政策背景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 [1] - 2025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调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并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 [4] - 2025年相关部门联合发布方案,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并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 [4] 保险资金与科技创新的特性契合 - 截至2024年末,中国保险资金平均负债久期达13.19年,与科技企业平均12年的研发周期高度契合 [2] - 保险资金负债久期长,追求长期稳健回报,能陪伴科技企业度过技术研发的“死亡谷” [2] - 保险资金适合支持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周期长、投入高的硬科技领域 [2] 具体投资案例与方向 -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发起设立中核田湾核电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及江苏徐圩核能供热项目 [1] - 2023年11月,国寿资产设立“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投资规模约118亿元,以S份额投资方式受让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权 [3] - 华泰资产于2022年发起设立“华泰—华登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股权投资计划”,投资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工艺设备等 [3] - 华安资产2025年二季度末持有科技主题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64项,合计15.41亿元,覆盖新能源、医药制造等领域 [7] - 截至2025年7月底,建信保险资管持有科技创新股票资产62.04亿元,科创主体债券61.71亿元,科创股权投资基金51.45亿元 [7] 多元化的投资路径与策略 - 保险资管机构通过直接投资为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优质科技企业注入资本,同时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创投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5][6] - 投资工具包括债券、股票、基金、股权、信托等,通过认购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计划及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6] - 行业角色从资金供给者进化为资源整合者和战略赋能者,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资工具箱和产业生态圈 [6] 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之道 - 通过强化投研能力、成立科技专项投资小组、与产业专家交流来提升对科创企业的研究深度和产业趋势感知 [8] - 优化投资策略,广泛布局芯片、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创新药等泛科技领域,通过多样化分散风险 [8] - 注重安全边际,选择在科创企业估值相对低时布局,并提升投后管理能力,进行动态风险监控 [8] - 人保资产通过投前合规审查、投中流动性管理、投后持续跟踪和灵活退出策略,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9]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 行业在部分前沿硬核科技领域的投研能力和早期项目甄别能力仍需锤炼 [9] - 部分机构的内部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相对僵化,有待优化以适应创投生态 [9] - 股权退出较为依赖首次公开募股,需要发展并购重组、S基金市场等更多元化的退出渠道 [9] - 业内人士建议健全估值体系、畅通退出渠道、加强风险管理,以营造更良好的投资生态 [10]
天风策略 谁在卖?
2025-05-14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金融行业,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北上资金、两融资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产业资本等市场主体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募基金**:2025 年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逐月增长,4 月达 571 亿份,主动型偏股基金 4 月新增 74 亿份,3 月以来存量产品净申购 1,551 亿份,4 月存量股票型 ETF 净申购 1973 亿元,资金流入沪深 300 和中证 1000 等宽基 ETF,主动型产品权益仓位上升[1][2] - **私募基金**:2025 年 3 月规模达五万多亿元,但仓位有所回落[1][3] - **北上资金**:4 月日均成交额 1,550 多亿元,环比下降,占权益总成交额比值升至 12.32% [1][5] - **两融资金**:4 月底余额 1.78 万亿元,环比降 6.9%,4 月净流出 1,315 亿元,成交占比 8.64%,活跃度回落,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等行业净流出领先,汽车、农林牧渔和银行获增配[1][6] - **保险资金**:2024 年四季度持有资产规模净减 80 多亿,全年累计净增 6,300 亿,2025 年 5 月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或促进投资增加[1][7] - **银行理财产品**:4 月发行数量近 6,000 只,环比降 3.36%,发行与到期数量 2000 多只,环比增 22%,新发权益类产品比例 0.52%,较前月提升 0.44% [1][8] - **产业资本**:4 月净减值 3.7 亿元,增减持接近持平,减持规模收窄,预计 5、6 月解禁规模分别为 1,100 亿和 2,475 亿元,电子、机械设备及计算机行业解禁压力大[4][10] - **市场风格**:杠杆资金减少,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和私募产品健康发展,小票风格或弱化,价值风格可能增强[4][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三大资金主体指标值为负 0.15,处于 2018 年底以来 26.6%的分位数位置,反映市场情绪谨慎[4][10] - 第一季度银行理财权益比例整体基本持平[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