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平价上网
icon
搜索文档
光储市值“一哥”,前三季度净利超百亿元
第一财经· 2025-10-28 23:13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 [3]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累计净利润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 [3] - 截至第三季度末应收账款为271.80亿元,较第二季度末的274.99亿元减少超3亿元,显示回款能力增强 [3]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公司对完成年初制定的40GWh至50GWh全年发货量目标保持信心 [3] - 储能业务上半年发货量已接近去年全年,下半年发货量可能高于上半年 [3]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储能市场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为20%,乐观估计可达30% [3] - 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超过40% [4] - 公司是光伏逆变器与储能设备双赛道龙头,业务从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和大储设备拓展至户用与工商用逆变器及户储产品 [4] 行业背景与公司市值 - 今年上半年全球储能装机量为109GWh,同比增长68% [4] - 公司当前股价为165.88元/股,市值为3439亿元,位列A股光伏板块第一 [4] - 公司市值超过光伏板块市值第二至第四名(隆基绿能1432亿元、通威股份1018亿元、特变电工970亿元)的总和 [4] - 公司股价曾经历显著波动,在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三年内涨幅超过20倍,后在2022年至2023年持续大跌 [4]
光储市值“一哥”,前三季度净利超百亿元
第一财经· 2025-10-28 22:21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累计净利润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 [1] - 第三季度应收账款从二季度末的274.99亿元减少至271.80亿元,减少超3亿元,显示回款能力增强 [1] 公司业务与订单 - 公司年初制定的全年发货量目标为40GWh至50GWh,并对完成目标保持信心 [1] - 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超过40% [2] - 公司最初深耕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和大储设备,随后拓展至户用与工商用逆变器及户储产品 [1] 储能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全球储能市场装机量上半年为109GWh,同比增长68% [2] - 公司管理层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储能市场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为20%,乐观估计可达30% [1] - 公司上半年储能发货量已接近去年全年,预计下半年发货量可能高于上半年 [1] 公司市场地位与股价表现 - 公司当前股价为165.88元/股,市值为3439亿元,位列A股光伏板块第一 [2] - 公司市值超过光伏板块市值第二至第四名(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特变电工)的总和 [2] - 公司股价曾因“双碳”目标等利好因素在3年内涨幅超20倍,后因预期及估值过高等因素经历持续下跌 [2]
300274突发,四高管提前终止减持
第一财经· 2025-09-28 06:34
高管减持计划变动 - 四位高管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涉及股份不超过424,900股[1] - 提前终止减持原因为避免短线交易 四位高管职位均为副总裁级别以上[2] - 按9月26日收盘价157.50元/股计算 终止减持股票价值不超过6692万元[2] 高管持股情况 - 四位高管合计直接持股1,909,851股 占公司总股本0.0930%[3] - 副董事长顾亦磊持股700,000股占比0.0341% 为四人中最高[3] - 副总裁汪霊持股72,800股占比0.0035% 为四人中最低[3] 股价表现 - 减持预披露公告后股价开启上升通道 近一个月内刷新上市以来新高[4] - 从7月11日预披露减持至提前终止期间 股价接近翻番增长93.49%[5] - 预披露前一年股价在61元/股至76.16元/股区间波动 7月11日收盘价81.40元/股[3] 历史股价波动 - 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受双碳政策利好 三年内股价涨幅超过20倍[7] - 2022年至2023年因预期及估值过高、业绩暴雷等因素 股价持续大跌[7] 减持计划细节 - 原减持计划时间为2025年8月4日至11月3日 计划减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0.0207%[3]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目前四位高管尚未实施减持一股未减[3][6]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但存在应收账款周转风险[6] - 面临毛利率降低风险及新能源项目投资开发风险[6] - 目前市值超3000亿元 为A股光储板块市值第一[4]
300274突发!四高管提前终止减持
第一财经· 2025-09-27 23:27
公司高管减持计划变动 - 阳光电源四位高管宣布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共涉及不超过424,900股[3] - 按9月26日收盘价157.50元/股计算 终止减持股票价值不超过6,692万元[3] - 提前终止原因为避免短线交易 涉及高管包括副董事长及三位副总裁[3] 高管持股情况 - 四位高管合计持有1,909,851股 占公司总股本0.0930%[4] - 顾亦磊持股700,000股(0.0341%) 吴家貌持股577,500股(0.0281%) 邓德军持股559,551股(0.0273%) 汪雷持股72,800股(0.0035%)[4] 股价表现与减持计划时间线 - 减持计划最初于7月11日预披露 计划在2025年8月4日至11月3日期间减持[4] - 预披露时股价区间为61-76.16元/股 7月11日收盘价为81.40元/股[4] - 公告后股价开启上升通道 近一个月刷新上市以来新高[5] - 从预披露减持到提前终止期间 股价涨幅达93.49%接近翻番[6] 历史股价波动 - 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受双碳政策推动 三年股价涨幅超20倍[7] - 2022年至2023年因估值过高及业绩暴雷等因素 股价持续大跌[7] 公司经营风险 - 销售规模增长伴随应收账款周转风险[7] - 存在毛利率降低风险及新能源项目投资开发风险[7]
为“避免短线交易”,阳光电源四高管提前终止减持,股价已翻番
第一财经· 2025-09-27 23:19
高管减持计划变更 - 公司四位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宣布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共涉及不超过424,900股[1] - 提前终止减持原因为避免短线交易 四位高管分别为副董事长兼高级副总裁顾亦磊 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吴家貌 副总裁邓德军和副总裁汪雷[2] - 按9月26日收盘价157.50元/股计算 被终止减持股票价值不超过6,692万元[2] 高管持股情况 - 四位高管合计直接持有公司1,909,851股 占总股本比例0.0930%[3] - 顾亦磊持股700,000股(0.0341%) 吴家貌持股577,500股(0.0281%) 邓德军持股559,551股(0.0273%) 汪雷持股72,800股(0.0035%)[3] 减持计划历史 - 减持计划最早于7月11日预披露 原定2025年8月4日至11月3日期间实施 计划减持占总股本0.0207%的股份[3] - 原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预披露时公司股价在61元/股至76.16元/股区间波动[3] 股价表现 - 发布减持公告后公司股价开启上升通道 近一个月内刷新2011年上市以来新高[4] - 从预披露减持到宣布提前终止期间 公司股价接近翻番 涨幅达93.49%[5] - 公司目前成为A股光储板块市值第一 市值超过3,000亿元[1] 历史股价波动 - 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受双碳目标及光伏平价上网利好影响 公司三年内股价涨幅超过20倍[7] - 2022年至2023年因预期及估值过高以及业绩暴雷等因素 公司股价持续大跌[7] 经营风险提示 - 随着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公司存在应收账款周转风险 毛利率降低风险以及新能源项目投资开发风险[6]
一个月市值涨超1000亿!阳光电源受何驱动?
第一财经· 2025-09-25 20:08
公司市值表现 - 截至9月25日收盘 阳光电源股价达15984元/股 总市值3314亿元 刷新上市以来新高 成为A股光储板块市值第一[1] - 8月25日市值2127亿元 为光伏指数唯一超2000亿元企业 一个月内市值增长超1000亿元[1] - 当前市值超越光伏指数第二名隆基绿能1346亿元和第三名先导智能1019亿元的总和[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43533亿元 同比增长4034%[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35亿元 同比增长5597%[2] - 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减少079%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2323%[3] 业务板块表现 - 储能系统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及最赚钱业务 上半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位居前三 与特斯拉 比亚迪并列[2] - 上半年储能发货量接近去年全年 预计下半年发货量可能高于上半年[3] - 成立AIDC事业部 布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源赛道 主要为高性能计算中心提供供电解决方案 计划明年推出产品[3] 行业前景与预测 - 公司管理层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 乐观估计30%[3] - 曾受双碳目标及光伏平价上网政策推动 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股价三年涨幅超20倍[4] 历史股价波动 - 2022年至2023年因预期及估值过高 业绩暴雷等因素 股价持续大跌[4]
美国挥舞制裁大棒,剑指中国百年能源大计,光伏绞杀如何绝地反击
搜狐财经· 2025-09-25 15:42
全球市场地位 - 2022年全球光伏企业20强榜单中有17家中国企业 彰显行业全球主导地位 [3] - 中国光伏产业在经历二十余年发展后 以绝对优势领跑全球 [15] 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光伏产业于2000年真正起步 远晚于美国1970年代的布局 [7] - 2004年欧盟新能源补贴政策为行业带来转机 企业成功打开欧洲市场 [9] - 2021年行业实现平价上网 彻底摆脱对补贴的依赖 [15] 早期挑战与危机 - 行业发展初期呈现两头在外模式 90%硅料依赖进口且90%产品出口海外 [11] - 2008年金融风暴导致多晶硅价格从320美元/公斤暴跌至40美元 [11] - 2011年美国发起双反调查 最高征收249%惩罚性关税 导致企业成批倒闭 [11] - 2013年行业领军企业无锡尚德破产重整 [1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协鑫集团突破冷氢化技术 将多晶硅成本降至25美元/公斤 [13] - 隆基股份押注单晶硅路线并创新金刚线切割工艺 实现年省成本超120亿元 [13] - 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4% 终结欧美技术垄断 [13] 标志性企业案例 - 2000年施正荣在无锡市政府支持下联合8家企业创立无锡尚德 [7] - 2002年尚德首条10兆瓦生产线投产 产能相当于当时中国四年太阳能电池产量总和 [9] - 2006年尚德创始人施正荣以23亿美元身家问鼎中国首富 [9] - 2008年尚德因高价硅料长单赔付2.12亿美元违约金 [11]
财务压力凸显!帝科股份深陷买卖合同纠纷,并购股权到手次日就质押
华夏时报· 2025-09-23 13:1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4亿元 同比增长9.93% [6] - 归母净利润6980.73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70.03% [6] - 核心产品光伏导电浆料营收占比74.86% 但销量同比下降22.28%至879.86吨 [6] - 光伏导电浆料毛利率8.73% 同比下降3.08个百分点 [6]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0.02亿元无法覆盖25.85亿元短期借款 [8]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规模从2020年9.6亿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超54亿元 [7]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高达42.7% [7] - 负债规模从2020年7.84亿元增至2024年61.54亿元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攀升至74.38亿元 [7] - 资产负债率持续在80%左右高位徘徊 [7] 诉讼仲裁情况 - 连续十二个月累计诉讼仲裁涉案金额2.14亿元 占最近一期净资产12.76% [3] - 披露三起超1000万元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被告均为客户 [8] - 另有7件小额诉讼案件涉案金额低于1000万元 [8] - 诉讼基本系公司作为原告方催收货款 [8] 并购与融资活动 - 以6.96亿元收购浙江索特60%股权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11.6亿元 [9] - 收购对应净资产6.67亿元 增值率约74% [9] - 完成工商变更次日即质押所持浙江索特60%股权 [10] - 通过股权质押向银团申请不超过4亿元贷款 用于支付并购交易价款 [3][10] 行业环境分析 - 光伏行业持续平价上网和降本增效 推动市场规模扩大但导致利润空间缩减 [5] - 2023-2024年产业链各环节加速产能投放 面临结构性过剩风险 [5] - 光伏电池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探 下游厂商对辅料采购成本降低诉求增强 [5] - 光伏导电浆料毛利率受白银价格和加工费等多因素影响 [6]
ETF市场日报 | 新能源、电池相关ETF涨超10%!银行板块回调居前
新浪财经· 2025-09-05 15:38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大涨 沪指涨1.24% 深证成指涨3.89% 创业板指涨6.55% 沪深两市成交额23047亿元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领涨10.98%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涨10.90% 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涨10.86% 新能源主题ETF涨10.07% 电池ETF招商涨10.06% 锂电池ETF涨10.04% 电池ETF广发涨10.04% 新能源50ETF涨10.02% 电池ETF嘉实涨10.02% 新能源车电池ETF涨10.01% [1] - 银行板块回调居前 银行ETF富国跌1.03% 银行ETF华夏跌0.96% 银行ETF汇添富跌0.95% 银行ETF华宇跌0.95% 银行ETF华安跌0.91% 银行ETF肠生跌0.88% 银行ETF易方达跌0.87% [3] - 30年国债ETF博时跌1.04% 30年国债ETF鹏扬跌1.01% 添利货币ETF广发跌0.82% [3] 行业动态 - 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83亿千瓦 总装机达21.71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近60% [2]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9月10日-11日召开10项固态电池团体标准送审审查会及5项标准项目启动会 [2] - 华泰证券指出储能电池环节已出现价格上涨 中国企业积极出海挖掘增量 海外市场盈利和格局优于国内 [2] - 开源证券表示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名义产能均超1200GW 远超全球装机需求 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 [2] 资金流动 - 短融ETF海富通成交额307.39亿元居首 银华日利ETF成交209.05亿元 可转债ETF博时成交157.15亿元 香港证券ETF易方达成交139.19亿元 港股创新药ETF广发成交130.17亿元 [4] - 华宝添益ETF成交122.91亿元 30年国债ETF鹏扬成交113.90亿元 政金债券ETF富国成交79.74亿元 创业板ETF易方达成交78.02亿元 科创债ETF华夏成交64.59亿元 [4] - 中韩半导体ETF华泰柏瑞换手率297.50%居首 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换手率125.05% 恒生医疗ETF基金大成换手率117.57% 5年地方债ETF海富通换手率113.98% [5] - 港股医疗ETF永赢换手率104.11% 港股通汽车ETF富国换手率99.05% 国债ETF国泰换手率98.76% 恒生创新药ETF华泰柏瑞换手率97.78% 10年地方债ETF海富通换手率92.86% [5] 产品发行 - 华宝农牧渔ETF9月8日开始募集 跟踪中证全指农牧渔指数 覆盖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海大集团等头部企业 [6][7] - 科创200ETF富国9月8日开始募集 跟踪上证科创板200指数 聚焦信息技术、工业和医药卫生行业 市值中位数约50亿元 [6][7] - 创业板50ETF大成9月8日上市 交易份额3002.81万份 跟踪创业板50指数 [6][7] - 中证全指农牧渔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点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7] - 上证科创板200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与科创50、科创100指数形成差异化定位 [7]
江苏悦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05:18
新能源业务进展 - 悦达华丰378MW渔光互补项目2024年底投产 2025年1-6月实现营收6306万元 净利润1723万元 年化资本金收益率超10% [1] - 灌东150MW光伏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并于2025年8月并网 头罾70MW项目于3月开工 [2] - 新开发悦达数智中心0.1MW和黛安芬0.94MW分布式光伏项目 推进资本大楼等分布式EMC协议签订 [2] - 东台100MW/200MWh储能项目历时81天实现全容量并网 于6月24日正式投运 [2] 物流业务表现 - 悦达长久物流(持股51%)2025年上半年营收1.28亿元 悦达起亚集港业务份额自3月1日起提升至35% 较上年同期增长20% [3] - 一汽奔腾整车运输份额达20%实现零突破 成为直接承运商 布局新能源物流赛道推进绿色水泥等项目 [3] 智能制造板块业绩 - 悦达智能农装销售同比增长7.8% 拓展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100马力及以上产品累计订单157台同比增长46.7% [4] - 悦达专用车运营环服项目20个合同金额2.5亿元 上半年营收1.67亿元同比增长45.22% 净利润25.4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72.8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4] - 悦达纺织上半年净利润121.25万元 剔除上年同期股权转让收益后同比净利润增长375万元 [4] 行业政策与竞争优势 - 光伏平价上网政策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对项目定位/消纳/发电成本等提出新要求 [5][6] - 盐城光伏产业链完整度超90% 具备全产业链自主发展能力 拥有省内最长海岸线和最广海域面积 [6] - 2024年绿电交易超200万度 核发绿证超16万张 微电网项目相继投入运行 [7] - 与盐城经开区汽车产业园合作共建零碳园区 探索"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7] 能源服务业务拓展 - 悦达能服为江苏省2017年首批售电公司 上半年签约代理购售电用户32家 全年代理电量规模2.55亿千瓦时 [8] - 年内新签约用户15家 新增代理电量约5500万千时 参与起草零碳园区建设方案 整合4家新能源公司资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