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资产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绿色供应链管理:建好本土数据库并寻求国际互认
新浪财经· 2025-06-21 19:57
绿色低碳供应链平台建设 - 上海宝山区以"建设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为发力点,依托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绿链平台)推进产城融合绿色转型 [3] - 绿链平台由欧冶云商建设运营,旨在搭建绿色低碳服务业全产业链,引入各领域最强供应方,为平台企业提供对应服务 [4] - 平台以"CN100绿色低碳供应链链主企业联盟"为牵引,涵盖宝武旗下企业、中远海运等链主企业及斯凯孚等链上企业 [3][7] 钢铁行业碳足迹体系建设 - 钢铁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15%,欧盟CBAM机制将使高耗能行业出口成本增加4%-6% [6] - 宝武集团2021年已搭建钢铁全产业链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早于国家2023年要求 [6] - 钢铁EPD平台覆盖铁矿石、焦煤等原材料及运输、循环物资处置等环节,采用ISO14044等国际标准 [9][12] 碳数据库与国际互认 - 绿链平台以碳足迹数据为抓手,推进不同行业数据披露,搭建安全可流通的中国碳数据库 [7] - 平台提供碳资产培训、碳足迹测算报告、碳标签认证等服务,覆盖链主企业及中小企业 [8] - 2024年与瑞典、意大利EPD体系签署合作备忘录,寻求国际互认 [12] 绿色金融创新 - 绿链平台与建行合作推出上海首个大宗商品供应链绿色金融产品,对披露数据企业提供利率优惠 [14] - 协助农行投放上海首笔CBAM挂钩贷款,将碳排放表现与贷款利率绑定 [14] - 供应链金融从主体信用转向数据信用,通过碳足迹报告吸引中小企业参与 [14] 碳技术应用与资产管理 - 企业95%碳排放可通过技术改造降低,剩余5%需依靠碳资产实现阶段性"净零排放" [16] - 欧冶云商会同上海机构搭建碳技术和碳资产模块,探索高效公共服务模式 [17] - 宝武碳中和产业园运用光伏发电等技术,计划在绿色交通、建筑等领域改造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