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司控制权
icon
搜索文档
华信新材: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53.29%的股份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9:13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53.29%的股份 [1] - 公司控制权稳定 [1]
希荻微: 希荻微关于控股子公司重大事项提示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00:32
公司控股子公司争议事件 - 希荻微发现控股子公司Zinitix现任董事在任职期间涉嫌窃取商业秘密、违反信义义务等不法行为,已在美国和韩国提起民事诉讼及刑事控告 [5] - 公司要求Zinitix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改选董事,但现任董事通过延期会议、未核实投票结果等行为阻碍改选,导致议案未通过 [6] - Zinitix董事会主张其技术属于韩国国家核心技术(NCT),需政府批准董事任命,但公司律师认为2024年收购时已取得控制权,无需额外审批 [7]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公司通过HMI、香港希荻微、韩国希荻微合计持有Zinitix 35.31%股份,对特别决议事项拥有一票否决权 [2][3] - 2024年公司以约1.12亿元人民币收购Zinitix 30.91%股份,并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至当前比例 [3] - 收购后公司委派3名董事参与管理,但维持Zinitix本土化运营模式,通过财务汇报和审计实施管控 [4] 财务影响 - Zinitix 2024年营业收入8495.53万元,占公司总收入15.57%;2025年一季度营收4807.32万元,占比27.06% [8] - 若失去控制权,公司将终止合并报表并确认商誉损失,对2025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8] 公司应对措施 - 计划通过行政和司法途径重新召集股东大会改选董事和管理层 [9] - 已启动法律程序追究涉事董事责任,并优化内部治理体系防范类似风险 [5][9] - 将持续披露事件进展,但未明确解决时间表 [1][6]
*ST贤丰: 上海市锦天城(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关于对贤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的问询函》所涉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50
公司控制权状况 - 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第一大股东安盛致和持股19.18%,第二大股东贤丰集团持股11.05%,两者合计持股12.23%(含一致行动人广东贤丰0.31%)[5] - 安盛致和承诺在股份过户后12个月内无条件放弃全部表决权,且18个月内不减持股份[5][6] - 公司董事会7名成员中4名非独立董事均有贤丰集团关联任职背景,且现任董事均经贤丰集团主导的股东大会高票当选(99.5%-99.7%投票权支持)[7] - 公司章程规定股东大会普通决议需过半数表决权通过,特别决议需三分之二以上,且单独持股3%以上股东可提名董事候选人[8] - 法律意见认定贤丰集团虽持股不足50%,但其实际支配的表决权足以对股东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控股股东地位未变[12][13] 安盛致和股东行为 - 安盛致和声明不存在未披露的表决权委托或放弃安排,未来增减持计划将依法披露[14] - 其竞拍股份目的为价值投资,明确表示12个月内无谋求控制权意图,且未参与过股东大会表决[14] - 公司高管团队保持稳定,总经理丁晨等4名高管均由贤丰集团背景的董事会提名任命[10] 公司治理机制 - 三会运作依《公司法》及公司章程执行,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行使经营决策权[9] - 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未因股权拍卖发生变化,安盛致和承诺12个月内不调整主营业务或管理层[11] - 公司章程设置防御条款:董事会改选时需保留2/3原成员,限制外部股东快速改组董事会[8][13]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希望获得足够的控制权,以避免被激进投资者排挤。
快讯· 2025-05-21 04:15
公司控制权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希望获得足够的控制权以避免被激进投资者排挤 [1]
马斯克表决心:至少再干五年特斯拉CEO除非“去世”,不会再大把砸钱掺和选举
华尔街见闻· 2025-05-21 01:17
特斯拉领导权与战略 - 马斯克计划未来至少五年继续担任特斯拉CEO 除非去世 强调并非出于金钱考虑 而是为了保持对公司未来的合理控制权 [2] - 马斯克批评特拉华州法官否决其2018年薪酬方案 希望增持股份以防止被激进投资者赶出公司 [2] - 该声明缓解了投资者对其投入不足的担忧 特斯拉股价当日盘中涨超3.6%至354.57美元 创2月27日以来新高 [2] 销售表现与市场竞争 - 特斯拉去年遭遇十多年来首次年度销量下滑 欧洲市场今年初出现两位数跌幅 但马斯克称已"扭转局面" 其他地区表现强劲 [3] - 马斯克声称目前销售良好 预计不会出现明显短缺 但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下跌约15% 反映市场对全球竞争加剧的担忧 [4] 政治立场与品牌影响 - 马斯克宣布将大幅减少政治支出 去年曾向支持特朗普的团体捐赠2.5亿美元 成为美国选举史上最大单一捐赠者 [5] - 针对抗议者袭击特斯拉设施的行为 马斯克谴责暴力并称部分人应入狱 辩称政治活动虽流失左派消费者但吸引了右翼群体 [6][7] 商业帝国新动向 - 马斯克暗示旗下卫星互联网服务"星链"可能独立上市 或为投资者提供新增长点 [7] - 总体声明旨在安抚特斯拉投资者 同时标志其政治立场转向谨慎 [7]
马斯克:更关心对特斯拉(TSLA.O)的控制权,而非个人薪酬。
快讯· 2025-05-20 21:27
特斯拉控制权与薪酬 - 马斯克表示更关注对特斯拉的控制权而非个人薪酬 [1]
“控股”身份烫手?大连圣亚大股东持续否认实控人地位
中国经营报· 2025-05-10 03:55
公司业绩 - 2024年度公司营收5.05亿元同比增长7.93%但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70亿元同比骤降304.16%扣非后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滑64.08% [1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净利双降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08亿元同比下降738.54%扣非后净利润-0.10亿元同比骤降1526.26% [11] - 业绩亏损主因包括诉讼赔偿、异地项目停工成本费用化、资产减值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及确认项目投资差额补足义务 [11] 费用变动 - 2024年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59%至3893.56万元主要因广告投入增加 [1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0.86%至1.05亿元主因诉讼案件代理费用增加及营口项目停工土地使用权摊销费用化 [1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5.64%至5099.85万元系营口项目停工借款利息费用化及股权转让款利息计入综合影响 [12] 控制权争议 - 公司年报将星海湾投资列为控股股东大连市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但董事吴健以星海湾投资仅为大股东非控股股东为由对年报内容提出"不保真"意见 [3][5] - 星海湾投资持股24.03%为第一大股东其法定代表人吴健现任公司非独立董事 [4][5] - 自2020年以来星海湾投资多次声明非控股股东且无法决定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或影响重大决议 [7][8] 董事会席位 - 当前星海湾投资方代表董事仅剩吴健一人此前张梁、朱琨等董事已离职 [10] - 2021-2022年星海湾投资提名董事仅2人且股东大会投票占比42.3%未达半数以上 [9] - 公司回应称星海湾投资提名董事历来不超过3名且治理结构规范 [9][10] 异地项目风险 - 营口圣亚海岸城项目停工导致土地使用权摊销及借款利息费用化直接影响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12] - 公司表示持续与项目相关方沟通推动化解异地项目风险并通过专业律师应对重大诉讼 [12]
再有董事发“不保真”意见 大连圣亚控制权仍存疑?
中国经营报· 2025-05-01 00:11
文章核心观点 大连圣亚2024年度受异地项目停工及诉讼纠纷等因素影响净利骤降,增收不增利且由盈转亏 ,同时公司控制权问题仍未解决,大股东方代表董事席位减少 [2][12] 分组1:控制权问题 - 2024年年报中大连圣亚将星海湾投资列为控股股东,将大连市国资委列为实际控制人,但星海湾投资持股24.03%仅为大股东,其法定代表人吴健作为公司非独立董事对年报内容“不保真”,认为星海湾投资并非控股股东 [3][4][5] - 至少自2020年以来,星海湾投资多次表示非大连圣亚控股股东,此前其代表董事在2023年半年报、2023年年报、2024年半年报中也提出过类似“不保真”意见 [6][7] - 交易所曾要求大连圣亚说明控制权归属,公司称星海湾投资一直是控股股东且目前股权及控制结构未影响治理有效性,但星海湾投资方两名代表董事观点相反,认为其代表董事席位少、投票占比低无法影响重大决议 [8][9] - 目前星海湾投资方面在大连圣亚的代表董事或高管席位似减至1席,仅吴健仍为董事,大连圣亚未正面回应相关问题,称控制权以历来公告为准 [11] 分组2: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大连圣亚实现营收5.05亿元,同比增长7.9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0.70亿元,同比骤降304.16%,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滑64.08%;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且仍亏损,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0.08亿元,同比下降738.54%,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0.10亿元,同比骤降1526.26% [12] - 2024年度业绩亏损归因于诉讼赔偿、异地项目停工导致成本费用化、异地项目资产减值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确认项目投资差额补足义务等因素 [12] - 2024年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59%至3893.56万元,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0.86%至1.05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5.64%至5099.85万元,分别因广告投入增加、诉讼委托代理费用及项目停工土地使用权摊销费用化、项目停工借款利息费用化及股权转让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所致 [13] - 公司表示重视风险管控,与项目相关方沟通化解异地项目风险,聘用律师处理诉讼案件,制定对策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