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环境
搜索文档
中方强调:对美反制是“正当防卫”
中国基金报· 2025-10-11 11:54
中美贸易摩擦核心事件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美东时间4月17日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 [1] - 美方措施包括针对中国相关船舶征收港口费 该措施将于10月14日正式实施 [1] - 中方将采取反制措施 对涉及美国旗、美国造、美国公司拥有、参股或经营等美国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1] - 中方反制措施将于10月14日与美方措施同时正式实施 中方称此举为维护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公平竞争的"正当防卫"行为 [1] 行业影响与中方立场 - 中方认为美方措施是典型单边主义行为 具有明显歧视性色彩 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 [1] - 中方反制措施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等有关规定 [1] - 中方希望美方慎重考虑并纠正错误做法 通过平等磋商与合作解决问题 [1]
聚焦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出台更细更实举措
经济日报· 2025-09-28 07:51
法律地位与司法保障 -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正式施行 首次在国家层面系统确认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权利边界与政府职责 [2] - 最高法出台25条举措的指导意见 将制度确认转化为可感可用的司法供给 [2] - 指导意见坚持问题导向 旨在打通法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新官不理旧账”、涉企案件久拖不决、趋利性执法等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予以明确回应 [2] 公平竞争环境建设 - 指导意见明确依法规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2] - 加强涉民营企业的征收、征用财产等行政案件审理 对拖欠账款案件要求“快立、快保、快审、快执” [2] - 坚决纠治对涉民营经济案件扩张管辖、人为制造异地管辖行为 [2] 融资与信用支持 -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要求依法确认非典型担保的法律效力 规范金融机构单方面增加发放贷款条件等行为 [3] - 规制“高利贷”、“砍头息”等非法职业放贷和转贷违法行为 [3] - 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 准确区分“失信”与“失能” 进一步畅通信用修复渠道 [3] 企业内部治理与股东权益 - 指导意见提出惩治企业腐败 有力遏制串通投标等犯罪行为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2] - 对于股东之间争议 明确通过依法行使释明权 引导通过股权转让、股权回购等途径实质性化解经营僵局 [3] - 该规定更好维护股东与公司之间财产独立、责任分离 切实维护中小股东权益 [3] 知识产权与创新环境 - 在竞争秩序维度 围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与商业秘密保护等重点领域加密司法供给 [3] - 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的精准司法适用 与知识产权保护持续补强相结合 拓展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制度空间 [4][5] - 建议加快完善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的数据权益保护条例、平台经济反垄断细则等配套制度 [5] 司法可预期性与营商环境 - 强化对产权与人格权益的司法保护 辅以监督机制常态化运行 将提升司法可预期性 [4] - 增强经营主体投资意愿与创新动力 让民营企业敢投、敢干、敢创新 [4] - 最高法将持续通过“法答网”、“案例库”等加强案例供给 提供清晰、稳定、可预期的行为规则 [5]
聚焦民营经济发展难题 出台更细更实举措——平等保护强信心稳预期
经济日报· 2025-09-28 07:44
法律地位与司法供给 -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4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首次在国家层面系统确认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权利边界与政府职责 [2]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5条举措的指导意见,将制度确认转化为可感可用的司法供给,旨在打通法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2] - 指导意见针对新官不理旧账、涉企案件久拖不决、趋利性执法司法等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予以明确回应 [2] 公平竞争环境建设 - 指导意见明确依法规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 [2] - 加强涉民营企业的征收、征用财产等行政案件审理,对拖欠账款案件要求快立、快保、快审、快执 [2] - 坚决纠治对涉民营经济案件扩张管辖、人为制造异地管辖行为 [2] 融资与信用支持 -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法确认非典型担保的法律效力,规范金融机构单方面增加发放贷款条件等行为 [3] - 规制高利贷、砍头息等非法职业放贷和转贷违法行为 [3] - 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准确区分失信与失能,进一步畅通信用修复渠道 [3] 内部治理与股东权益 - 指导意见提出惩治企业腐败、有力遏制串通投标等犯罪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2] - 对于股东之间的争议,明确通过依法行使释明权,积极引导通过股权转让、股权回购等途径实质性化解经营僵局 [3] - 该规定更好维护股东与公司之间财产独立、责任分离,切实维护中小股东权益 [3] 知识产权与创新环境 - 围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与商业秘密保护等重点领域加密司法供给 [3] - 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的精准司法适用,与知识产权保护持续补强相结合,进一步拓展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制度空间 [4][5] - 强化对产权与人格权益的司法保护将提升司法可预期性,增强经营主体的投资意愿与创新动力 [4] 未来司法与政策导向 - 最高法将持续通过法答网、案例库等加强案例供给,提供清晰、稳定、可预期的行为规则 [5] - 加快完善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的数据权益保护条例、平台经济反垄断细则等配套制度 [5] - 强化司法机关的合规指导与风险预警功能,引导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 [5]
民间投资迎政策利好 国常会部署若干措施促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09-16 23:11
民间投资整体表现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5% [1]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1-8月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1]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快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5.5个百分点 [2] 政策支持与优化方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 [1] - 政策旨在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 [2] - 正抓紧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 [3] 重点投资领域与增长亮点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在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 [1] - 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增长23.5% [2] - 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7%和7% [2] - 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水利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进程稳步推进 [2] 未来机制与工具创新 - 对于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将设立民间投资参股比例的最低要求 [3] - 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3]
工厂制售外卖抢单“神器”遭大量骑手投诉,法院发出诉前禁令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15:18
核心事件 -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对生产"点滑器"外挂设备的科技公司发出诉前禁令 要求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及宣传该侵权产品 [1] - 该设备通过模拟人工操作实现超常规速度抢单 破坏平台正常派单机制 销售金额已达数百万元 [1] - 法院认定该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 若不及时制止将导致平台损失难以通过金钱弥补 [1] 对外卖平台的影响 - 破坏平台正常运营秩序 导致平台数据失真和配送信息延误 [1] - 异常抢单数据使平台算法失灵 无法精准匹配订单和准确判断市场趋势 [2] - 平台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升系统异常抢单识别能力 严重影响企业商业决策和运营 [2] 对骑手生态的影响 - 使用外挂的骑手获得更多订单 挤占了遵守规则骑手正常抢单的机会 [2] - 打击大部分骑手积极性 破坏"多劳多得"的正向行业生态 [2] - 骑手依靠外挂抢到超出服务能力的订单 无法按时完成配送 降低消费者体验 [2] 司法认定 - 科技公司通过技术手段妨碍平台正常运营 破坏公平竞争环境 [1] - 外卖行业健康发展依赖公平竞争环境 骑手因路线熟悉度时间把控度劳动付出度不同获取不同收益 [2]
断供稀土最难熬,德企:还不如成为中国一个省,欧盟对华表达不满
搜狐财经· 2025-07-05 17:00
中欧战略对话核心议题 - 中欧双方在布鲁塞尔举行第13轮战略对话,欧盟外长卡拉斯与中国外长王毅参与,聚焦双边问题及地缘政治形势 [1] - 欧盟重申与中国保持建设性接触的承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为7月中欧峰会铺路 [1] 欧盟对华贸易与稀土问题 - 欧盟对华评价不满的五大议题包括贸易、俄乌战争、中东局势、台海局势及人权问题,贸易和稀土问题最为突出 [4] - 欧盟要求中国停止稀土出口限制,认为其扭曲市场规则,增加欧洲企业风险并影响全球供应链可靠性 [4] - 欧盟氢氧化锂汽车电池工厂CEO斯特凡称欧洲难以获取关键原材料,甚至提出"直接申请成为中国的一个省"的极端比喻 [4] - 欧盟担忧中国在电池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削弱其竞争力,呼吁中方改善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环境 [4] 中欧在俄乌冲突与中东问题上的立场 - 欧盟警告中国对俄罗斯军事工业的支持威胁欧洲安全,要求中方停止相关物质援助 [7] - 中欧在中东问题上有共识也有分歧,均希望以色列与伊朗冲突降级并维护核不扩散条约,但欧盟希望中国通过进口伊朗石油施压伊朗与美国对话 [7]
G7财长会公报不提关税反而影射中国,专家解读
环球时报· 2025-05-24 07:00
G7财长会议联合公报内容 - 公报强调解决全球经济中的"过度失衡"问题 虽未点名但被外媒解读为针对中国 [1] - 提出需就"非市场政策和做法"达成共识 认为其加剧失衡并导致产能过剩 [1] - 强调"公平竞争环境的重要性" 将采取协调方式应对不遵守规则的国家 [1] - 计划未来分析"市场集中度和国际供应链韧性"问题 [1] - 提及"低价值货物"数量增加可能影响海关和税收系统 [1] 国际媒体解读 - 香港《南华早报》和路透社指出公报内容明显针对中国 [1] - 美国财长会前表示将推动G7"重新平衡全球经济" 保护各国企业免受中国"不公平做法"影响 [1]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公报掩盖了G7内部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严重分歧 [2] - 英国《卫报》批评公报回避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的扰乱 [2] 专家观点与G7内部动态 - 南京大学专家认为公报是为美国对华贸易打压寻找借口 G7尚未就"对等关税"达成一致 [2] - G7去年承诺的"自由公平多边体系"被弱化为"追求共同政策目标" 显示立场软化 [2] - 加拿大财长称会议已讨论美国关税影响 但未写入公报 [2] - 本次会议为6月G7峰会铺垫 特朗普确认出席 [2]
G7公报草案承诺解决全球经济“过度失衡”问题
快讯· 2025-05-22 23:01
G7公报草案承诺解决全球经济"过度失衡"问题 - G7财长和央行行长承诺解决全球经济"过度失衡"问题 [1] - 需要对"非市场政策和做法"如何破坏国际经济安全形成统一认识 [1] - 公报草案呼吁分析"市场集中度和国际供应链韧性" [1] - G7一致认同"公平竞争环境的重要性"及采取协调方式应对不遵守规则国家的伤害 [1] - 若乌克兰停火协议未达成 G7将考虑加大对俄罗斯制裁选项 [1]
中欧政要与学者共议双边关系:全球秩序亟需稳定 中欧应回归合作初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5-20 23:53
中欧经贸关系现状 - 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中欧贸易十分强健,全球85%的贸易发生在美国之外[3] - 中欧双边贸易额从每年20亿欧元增长至目前的每天20亿欧元左右[6] - 今年4月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同比增长39%,部分欧洲企业感受到较大竞争压力[6] 中欧经贸合作领域 - 中欧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粮食安全、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持续加强合作[6] - 中欧之间存在"经济共生"的现实纽带和"文明伙伴"的深厚底蕴[4] - 外企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并未放缓,一些企业反而加大了投资力度,反映出中国市场对欧洲企业的吸引力[7] 中欧经贸发展趋势 - 中国制造业不断升级,国际贸易结构逐步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6] - 竞争与合作并存是双边经贸关系日趋成熟的体现,应避免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7] - 中欧应通过对话与协商推动具体问题妥善解决,如中国电动汽车进口的技术谈判[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