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品化
搜索文档
IP衍生品、微短剧、内容精品化能否激活长视频行业?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21:15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长视频整体用户规模增幅仅为0.7% [1] - 行业未来增长更依赖于内容创新、技术升级和跨场景融合 [1] - 行业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IP衍生品、微短剧以及内容精品化成为重要应对手段 [1] 业务拓展:线下业务与IP衍生品 - 公司将线下业务(主要包括乐园和IP衍生品)定位为核心业务之一 [2] - 公司的新型主题乐园模式为小型化、强互动、快迭代,公司负责技术、内容和运营,合作伙伴负责土地、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双方分享门票及二次消费收入 [2] - 公司位于扬州和开封的乐园正在筹备中,力争2025年底和2026年开业,第三家乐园已选址北京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 [2] - 公司在衍生品领域加速发展,例如影视剧《爱你》的同款香包一个月销量超5万件,热播剧《我的阿勒泰》带动剧中小卖部成为文旅打卡新地标 [2] - 公司擅长影视IP衍生品开发,在制作过程中即考虑衍生品开发与植入,并尝试自创内容衍生品(如卡牌),主要通过授权与合作伙伴进行,同时利用AI、数字扫描技术将道具、布景保留为数字资产以供后续开发 [3] - 影视IP衍生品市场出现消费高峰,例如万达电影暑期档IP衍生品销售额达1.06亿元,同比增长94%;光线传媒《哪吒之魔童闹海》衍生品总销售额预计突破1000亿元;大麦娱乐IP衍生业务同比增长36% [3] - 行业平台如优酷借助阿里鱼,腾讯视频借助阅文集团,均已发力衍生品领域 [4] 内容战略:微短剧与精品化 - 行业呈现“长剧向短”和“内容精品化”两大发展趋势 [4] - 公司的微短剧内容供给已达20000部,其用户规模在2025年8月最后一周相比第一周增长了54% [4] - 公司聚焦精品化创作,重点是利用优质IP创作精品微短剧 [4] - 腾讯视频将长剧预算中10%到20%的低效部分转移至横屏微短剧开发,并积极布局竖屏微短剧,推动品类升级以与长剧形成互补 [4] 合作模式创新 - 公司在剧集合作上提出“分甘同味”模式,即公司投资合理真实的项目成本,与合作伙伴五五分成成本之外的利润,旨在共同实现后端更大收益 [5] - 腾讯视频推行“后验激励”模式,该模式推广后,签约项目数量持续增加,项目超额利润保持激增态势 [5] - 行业合作模式的变化指向平台方越来越少承担前期成本,风险向外平摊,最终播出效果决定盈利,以此激励制作方提升内容质量 [5]
AI驱动微短剧变革:从工具到引擎,重塑内容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1:52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演变为核心引擎,驱动微短剧行业在创作方式、产业逻辑和商业模式上发生全面变革 [1][3] - 微短剧行业已从蓝海转向红海,呈现出监管规范化、商业模式多元化、内容精品化三大趋势,行业进入注重长期主义和生态健康的新周期 [5][8] - AI技术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制作成本并提升了效率,例如全AI制作短片成本仅为真人实拍的十分之一,效率提升数倍 [3] AI技术驱动行业变革 - AI技术正重新定义内容创作的可能性,实现从辅助到核心的转变,驱动微短剧全链路变革 [3] - 技术公司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其AI产品解决了生成视频的“故事一致性”和“视听语言”难题 [3] - AI实现了内容平权,让每个人的故事都有被看见的可能 [3] - 具体案例显示,仅凭主播的9张照片便可生成一部完整AI短剧,制作过程近30天,全链路不挤占主播直播时间,避免了因实地拍摄停播导致的高额流水损失 [3] - “漫剧”和“互动剧”被视为AI技术最先实现突破的领域,AI能降低互动剧叙事分支成本,模糊短剧与游戏边界,开创沉浸式新体验 [4] 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数百亿,用户渗透率过半,企业数量激增,标志着“野蛮生长”期结束,市场从蓝海转向红海 [5] - 行业呈现三大趋势:监管规范化、商业模式多元化、内容精品化 [5] - 商业模式正从单一的充值模式加速向广告变现(IAA)、IP衍生、品牌定制等多元模式演进,推动行业追求长期用户留存和可持续发展 [5] - 行业共识是转向精品化与长效发展,好内容不等于大制作,而是需要花费更多心思去打磨 [5] 内容创作与平台策略 - 创作方正从追求数量转向雕琢质量,致力于从快速内容变为精品化内容 [5] - 对于同质化问题,资方往往基于稳妥回报进行选择,创新应建立在理解市场和用户喜好的基础之上 [5] - 平台方正通过更精细的内容标签体系和评级模型,从流量分配上引导多样化、高品质内容的浮现 [5] - 平台努力从“流量分配者”向“生态共建者”转变,通过可量化的评级体系降低与合作方信息差,引导创作方向,实现共同成长 [7] 微短剧出海与国际传播 - 微短剧作为中国影视作品出海的新品类,正以应用程序为载体,实现从“内容出海”到“内容+渠道”出海 [6] - 文化适配成为出海关键课题,要求具备更高的文化敏感度,不能止步于语言转译,需要进行文化的对话和共同发展 [6] 行业生态协同共建 -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健康、协同的生态,需要技术、内容与商业协同共进 [7][8] - 创作者与制作方需主动融入生态,与前端的IP方紧密合作,并积极拥抱新技术探索新形态 [7] - 技术公司通过将自身探索产品化、标准化,反哺给更多创作者,推动整个行业生产效能的提升 [8] - 业界对AI在特效和虚实结合拍摄领域的应用抱有期待,认为这将是未来降本提质的关键 [7]
“爱优腾芒”加码上新,在线视频APP活跃用户规模达8.15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3 19:36
行业用户规模 - 在线视频APP行业活跃用户规模达8.15亿[1] - 腾讯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优酷视频月活用户分别为3.65亿 3.58亿 2.84亿 2.02亿[1] 内容发展趋势 - 四大平台1-7月上新剧集157部 同比增长12.9%[1] - 独播剧占比爱奇艺78.8% 腾讯视频78.5% 优酷87.5% 芒果TV71.4% 均超去年20个百分点以上[1] - 剧集集数以21-40集为主流 题材播放量占比爱情49.2% 罪案19.9% 职场11.5%[1] - 平台针对性内容设计如爱奇艺恋恋剧场女性用户占比51.3% 90后及00后用户占比43.1%[1] 短剧竞争格局 - 1-7月短剧上新数量腾讯视频88部 爱奇艺64部 芒果TV44部 优酷视频7部[2] - 同比变化率腾讯视频+1.1% 爱奇艺+156% 芒果TV+2.2% 优酷视频-74%[2] - 爱奇艺同比增加39部短剧 优酷同比减少20部短剧[2] - 短剧题材以都市爱情为主流 垂类仙侠偶像流量较高[2] 广告营收表现 - 1-7月APP端新开播剧集视频标版广告主数量爱奇艺146个 优酷131个 腾讯视频119个 芒果TV88个[2]
QuestMobile 2025年1-7月剧综市场盘点:两大趋势推动行业月活用户飙至8.15亿,头部四家激烈厮杀,独播趋势攀升
QuestMobile· 2025-09-02 10:01
行业用户规模与平台格局 - 在线视频APP行业活跃用户规模达到8.15亿 [4] - 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优酷视频月度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3.65亿、3.58亿、2.84亿、2.02亿 [4] 剧集市场发展趋势 - 四大平台1-7月上新157部剧集,同比增长12.9% [4][17] - 平台独播剧占比显著提升,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芒果TV独播剧占比分别为78.8%、78.5%、87.5%、71.4%,均远超去年二十个百分点以上 [4] - 剧集题材以爱情、罪案、职场类为主,播放量占比分别为49.2%、19.9%、11.5% [5] - 21至40集剧集成为主流,借鉴短剧思维以更密集信息量和高效呈现方式提升用户黏性 [5][21] - 平台通过剧场矩阵深耕垂类题材,例如爱奇艺恋恋剧场女性用户占比51.3%、90后及00后用户占比43.1% [5][27] 平台内容策略差异 - 爱奇艺热剧集中在古偶赛道,融合仙侠、悬疑、权谋等元素,以《白月梵星》《无忧渡》为代表 [30] - 腾讯视频热门剧集题材多元化,横跨古偶剧、年代剧、现代罪案剧,以《折腰》《六姊妹》《棋士》为代表 [33] - 优酷视频重点打造古代悬疑剧与现代都市剧,以《藏海传》《嘘,国王在冬眠》为代表 [35] - 芒果TV以古偶剧和现代都市剧为主,融合喜剧、职场等元素,以《国色芳华》《成家》为代表 [38] - 同题材类型剧集对打成为显著特征,古偶剧《白月梵星》《国色芳华》触达用户中线上消费意愿中、高用户合计占比超过70% [40] - 悬疑剧吸引大量年轻人群,《黄雀》《棋士》《沙尘暴》中00后和90后用户占比超过40% [42] 广告投放与招商 - 1-7月APP端新开播剧集视频标版广告主数量分布上,爱奇艺、优酷视频、腾讯视频、芒果TV分别为146个、131个、119个、88个 [5] - 广告主投放策略注重剧集品质与流量基本盘,质量与热度并重成为核心投放准则 [43] - 广告商投放时注重与剧集题材的适配性 [45] 短剧市场发展 - 短剧题材以都市、爱情类为主,垂类题材中仙侠、偶像类流量较高 [50] - 长视频平台借助实力演员参与短剧市场,助力内容精品化 [51] - 短剧逐渐成长为视频内容生态的重要力量,平台持续探索差异化发展模式 [52] - 1-7月短剧播放量TOP榜中,《富贵逼人太甚》以3.18亿次播放量位居第一 [86] 综艺市场表现 - 平台上新综艺数量小幅增长,独播综艺比重有所提升 [56] - 综N代节目依然在综艺市场扛大旗 [58] - 游戏类、旅游类、表演类成为拉动播放流量的三驾马车 [60] - 腾讯视频平台新中老综艺代际衔接较好,如《天赐的声音 第六季》《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第二季》《开始捉迷藏》均有较高流量热度 [64] - 爱奇艺平台利用嘉宾身份标签打造细分垂类赛道,如《一路繁花》《我们的爸爸》《种地吧 第三季》 [69] - 新综艺中银发嘉宾参演的节目对中老年男性人群具有吸引力,如《这是我的西游》《一路繁花》 [73] - 1-7月综艺播放量TOP榜中,《哈哈哈哈 第五季》以6.17亿次播放量位居第一 [83] 剧集播放量排名 - 1-7月全网剧集播放量TOP榜中,《藏海传》以12.40亿次播放量位居第一 [80] - 《白月梵星》《无忧渡》分别以11.78亿次和11.48亿次播放量位列第二、第三 [80]
多维推进“微短剧+文旅”深度融合
消费日报网· 2025-07-31 10:52
政策引领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24年启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 推动微短剧内容创作与文旅资源深度耦合 [2] - 北京 上海 浙江等20余省市积极响应政策 出台扶持措施 并已公布多批优质作品 [2] - 微短剧将非遗技艺 地标景观 民俗风情转化为故事内核 以鲜活方式触达年轻受众 [2] 内容实践 - 多元题材微短剧成为文旅传播名片 例如《我的归途有风》挖掘美食文化底蕴和非遗故事 《三井胡同的夏天》描绘老北京胡同烟火日常 《风景猎人·茶卡盐湖篇》展现盐湖风光与盐文化 《今生簪花 世世漂亮》展现簪花技艺与民俗风情 [3] 市场驱动 - 截至2024年12月 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 市场规模达504亿元 [6] - 微短剧《当星光坠入花海》在山东烟台拍摄期间带动当地景区 餐饮等消费超500万元 [6] -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凭借影视基地优势 截至2024年5月底已吸引90个剧组和超50家影视公司落地 [6] - 浙江省"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优秀作品评选大赛收到120部报名作品 涵盖文旅资源 传统文化 非遗技艺及乡村振兴故事 [6] - 15个取景地所在景区在2023年1月至9月接待游客8745.93万人次 同比增长9.05% [6] 景区实践 - 山东淄博红叶柿岩旅游区借助影视剧拍摄曝光度打造爆款场景 2024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 其中85后客源约占80% [7] - 该旅游区将深耕"奇幻聊斋"和"跟着齐王巡长城"两个文化IP 并打造微短剧创客营地 [7] 技术赋能 - XR AI等前沿技术重塑微短剧与文旅融合形态 如《豫章旧梦》运用XR技术展现滕王阁历史文化 《邯郸梦之AI在战国》全流程采用AI生成奇幻场景与角色交互 [9] - 行业通过"文化IP化——IP场景化——场景消费化"的商业逻辑 将地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消费的内容产品 [8] 行业升级 - 制作团队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核 提炼特色人文符号 创新故事表达 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9] - 依托大数据精准分析受众需求 在剧本打磨 场景设计 特效制作等环节不断完善 提升用户黏性 [9] - 开发剧中同款文旅线路 文创衍生品 线下沉浸体验等延伸消费场景 推动微短剧从单一宣传载体向全产业链价值中心转型 [9]
美股新股解读|于剧集发行商中排名第七,高增长失速的环球时尚(INHI.US)冲刺美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20:33
上市进展与财务表现 - 环球时尚于2024年6月17日第六次更新招股书,加速推进纳斯达克上市进程,计划以4-5美元发行125万股,至多募资625万美元 [1] - 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2103.3万美元(+30.4%)和2063.13万美元(-1.91%),净利润分别为327.63万美元(+201.1%)和418.82万美元(+27.83%)[1] - 2024年毛利率从28.31%提升至32.52%,运营费用大降40.23%,主要因销售费用降36.19%及管理费用降12.24% [4][5] 业务结构与收入变化 - 核心业务为电视节目发行(自产+许可内容)和广告投放,其中内容资产收入占比达89.16%(2024年)[3][4] - 2024年广告代理服务收入增长28.29%至223.69万美元,但内容资产收入下滑2.47%至1839.44万美元,主因自产内容收入暴跌33.68% [3][4] - 许可内容收入增长39.43%至1122.7万美元,未能抵消自产内容收入减少364万美元的影响 [4]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剧集发行市场规模2020-2024年CAGR为4.6%(386亿→461亿人民币),预计2024-2029年CAGR将提升至8.6%(461亿→698亿人民币)[8] - 广告市场规模2024年为16006亿人民币,预计2029年达24574亿人民币(CAGR 9%)[9] - 公司2024年在中国剧集发行商中排名第7(收入1.818亿人民币),与头部企业(如Company A收入20.959亿)差距显著 [7][10] 经营挑战与风险 - 行业集中度低(CR10约20%),中小企业扎堆同质化内容,精品化转型压力大 [9][12] - 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前三大客户收入占比55.8%(2023年为59.2%)[14] - 自制内容受单一节目(《美好的日子》)播放权到期影响显著,2024年该业务收入减少五个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