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承销

搜索文档
开源证券1.26亿元执行案浮出水面:IPO折戟、合规失守、保荐业务现“滑铁卢”
搜狐财经· 2025-07-27 00:2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 前身为陕西省财政厅国债服务部 目前控股股东为陕煤集团 实控人为陕西省国资委 前十大股东中有6家为陕西国有企业 [6] - 2018至2021年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 公司新三板挂牌项目行业排名第一 被媒体称为"新三板王" [2] 法律与执行案件 - 2025年5月28日新增恢复执行记录 执行标的1 26亿元(125510000元)案号为(2025)陕01执恢165号 [1][2] - 2024年12月IPO申报稿披露的仲裁金额与1 26亿元执行标的较为吻合 [2] IPO进程与保荐业务 - 2022年7月申报深市主板 2025年6月28日因保荐人国联民生证券撤回申请 深交所终止发行上市审核 [2] - 2024年IPO保荐项目撤否率达76 47%(17个项目仅4家通过) 已上市保荐项目中多家企业出现业绩"变脸"(首年净利润降幅超50%) [5] 监管处罚与业务影响 - 2024年10月18日因债券承销违规被证监会处罚 暂停债券承销业务6个月 涉及85亿元债券项目取消发行 导致2024年投行收入骤降45 89% [4] - 2025年3月大连分公司因合格投资者认定违规被暂停相关业务6个月 涉及员工代开收入证明 非营销岗下达营销任务等内控问题 [5] 财务表现 - 2021至2024年年中 经纪业务利润从1 92亿元降至0 1亿元 代理买卖佣金收入从2 42亿元缩水至0 85亿元 [5]
上海医药: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购上海上实集团财务有限公司10%股权暨关联/连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25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约人民币1.43亿元收购上海上实集团财务有限公司10%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由30%增至40% [1][2] - 交易对方上实东滩为公司控股股东上海上实的全资子公司,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3] - 交易价格以国资备案评估值为准,若备案调整则交易价格相应调整 [3][4] 交易标的财务公司情况 - 财务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10亿元,主营企业集团财务服务,2024年末资产总额117.16亿元,净资产14.31亿元 [6][7]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净利润6054万元,自2016年起累计分红2.3亿元 [6][8] - 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值为14.33亿元,增值率0.15%,市场法评估值为14.39亿元,增值率0.56% [8][9] 交易定价与支付 - 最终定价采用资产基础法结果,10%股权对应评估值1.43亿元,付款方式为工商变更后14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清 [11][12] - 过渡期安排要求上实东滩保持财务公司稳定运营,未经同意不得进行重大资产处置或对外担保 [12][13] 交易审批程序 - 董事会已审议通过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过去12个月同类关联交易累计13.9亿元未达净资产5%故无需股东大会审议 [3][4] - 需满足生效条件包括:交易方内部决议、国资评估备案及金融监管审批 [13][14] 交易影响 - 公司将增强对财务公司决策控制力,获得稳定投资回报,财务公司2024年ROE约4.23% [2][6] - 交易不导致合并报表范围变更,不产生同业竞争或资金占用 [15] 历史关联交易 - 2024年参与设立上海上实生物医药二期创投基金出资2.5亿元 [16] - 2025年参与设立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出资10亿元 [17]
把握并购金融窗口期兴业银行破题“哑铃型”融资格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5-27 05:45
企业融资需求分化格局 - 当前企业融资需求呈现"哑铃型"分化格局,头部企业并购扩张与普惠金融增长构成两端热潮,而中型企业融资热度不高 [1] - 头部企业的项目融资和并购银团贷款占比持续提升,反映出其强劲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链整合需求,部分企业甚至主动加杠杆布局 [1] - 普惠金融保持年均高速增长,客户数量不断扩大,相比之下中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疲软 [1] - 部分中小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采取审慎经营策略,主动提前偿还贷款并通过压降各类成本提升效率 [1] 头部企业并购活跃原因 - 头部企业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已具备行业横向或纵向并购能力,普遍采取积极投资策略 [2] - 基于对当前资产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的判断,购买与自身产业高度互补的资产以提升市场份额 [2] - 中型企业多数处于充分竞争阶段,尚未确立显著领先优势,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态度审慎 [2] - 中型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规模有限,且表外融资工具的替代效应日益显现 [2] 融资工具变化趋势 - 表外融资工具与发债融资对表内信贷形成一定替代,推动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 [2] - 国内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工具发展迅速,降低企业流动资金成本 [2] - 债券承销业务拓展明显,发债融资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的优势,特别是对AAA级企业更具竞争力 [2] - 流动资金贷款增速放缓,既源于融资工具替代效应,也源于部分行业产能趋于饱和 [2] 并购金融发展机遇 - 头部企业基于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的战略规划释放出大规模并购融资需求 [3] - 商业银行积极把握并购金融窗口期,企业并购需求旺盛且所需资金规模可观 [3] - 并购已成为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部分非上市企业在独立上市难度加大的情况下选择接受上市公司并购 [3] - 沪深交易所2025年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明确,对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的上市公司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政策支持与银行实践 - 政策层面加大对并购重组的支持力度,包括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 [4] - 企业通过整合并购可以强化市场地位并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4] - 兴业银行重点支持科技企业实施横向扩张与纵向整合,如上游原材料供给端对下游零售端的并购 [4] -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落地首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为某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提供10年期贷款支持 [4] 并购金融服务模式 - 商业银行采用"商行+投行"模式,既提供资金支持又凭借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并购信息 [5] - 以首航新能为例,兴业银行通过定制贸易融资方案支持其海外业务发展,同时筛选合适海外标的并提供并购融资服务 [5] - 地方政府搭建专业对接平台,通过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动态数据库提升匹配效率 [5] - 广州开发区与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合力,为区内企业提供并购金融支持 [5]
做民营企业“支持者”和“同行者”
金融时报· 2025-05-20 11:17
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精准对接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引导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1] - 针对大中型民营企业,坚持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4] 海澜集团的数字化转型 - 海澜集团从小作坊起家,逐步发展成拥有多个知名品牌的"服装王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服饰品牌数字化发展之路 [2] - 海澜云服智能工厂实现服装生产全自动化作业,3600秒即可制作一件精品定制西装,每件服饰都自带'ID',门店试穿频次和'冷热'程度在后台系统一目了然 [2] - 农业银行江阴分行为海澜集团追加授信22亿元,发放贷款3.4亿元,支持其数字化转型 [3] - 农业银行创新打造全省供应链营销新模式,为海澜集团批量开立门店账户超2000余户,同步解决企业直营门店异地开户难题 [3] 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半导体项目 - 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芯卓半导体产业化二期项目是2025年全省重大项目的主会场开工项目 [3] - 农业银行为其技术攻关和产能爬坡提供10亿元信贷支持 [3] 恒力集团的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恒力集团从个体经营户蝶变为世界500强第81位的全产业链发展行业巨头 [4] - 长三角恒力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的聚酯薄膜生产线全部投产,可年产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47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新能源、光学显示等领域 [4] - 农业银行为恒力集团长兴岛项目组建50亿元内部银团,并提供"应收e贷"供应链融资服务 [5] - 农业银行精准匹配银团贷款、资产组合理财融资、并购贷款、债券承销、个性化国际结算服务等各类创新金融工具,授信额度在当地银行机构位居前列 [5] 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的绿色航运与金融支持 - 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和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的代表,具备建造30万吨级各类船舶的能力,是国内首家可建造大型LNG双燃料船的民营船企 [7] - 农业银行泰州靖江支行累计为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的159艘船舶开立保函,总额度达148.8亿元,在当地同业中位居前列 [7] - 农业银行还以信用证、银票、远期结售汇等业务为抓手,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金融合作关系 [8]
经营业绩持续向好,中原银行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搜狐财经· 2025-04-30 18:54
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效益指标超序时进度,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1] - 一季度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45亿元,较年初增加43亿元,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 [2] - 产业金融贷款投放497亿元,新增占比达70%以上 [4] 民营小微金融支持 - 截至2024年底河南省民营经济主体1081.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数96%,贡献全省55%以上GDP、65%税收、70%进出口总值 [2] - 公司通过无还本续贷扩围政策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基层,一季度小微融资协调机制申报清单14.6万户(全省第2) [2] - 创新服务模式并在洛阳、许昌等地市打造试点标杆 [3] 产业链金融服务 - 2024年河南省产业链群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72.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2% [4] - 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科技金融贷款余额826.7亿元(较年初新增56.2亿元,增速7.3%) [4] - 二季度计划新增8条试点产业链,运用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上下游采购/销售/存货需求 [5] 科技与政策协同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批复及投放金额均居全省第2 [4] - 将运用债券承销、银团贷款、并购贷款等投行产品服务区域"两重""两新"项目 [6] - 聚焦"专精特新贷""科技贷"等重点产品保持科技金融领先地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