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半导体

搜索文档
2025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在常州开幕
新华日报· 2025-09-14 04:09
行业活动与签约成果 - 2025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在常州开幕 主题为新能源 新动力 新常州 [1] - 33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总投资超337亿元 涵盖人才 科创 产业等多个领域 [1] 产业规模与增长数据 - 常州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39.1万辆 增长42.3% [1] - 新能源领域规上企业完成产值5077亿元 同比增长4.3% [1] - 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 正冲刺迈上万亿元台阶目标 [1] 产业生态与政策建设 - 常州率先打造发 储 送 用 网五个环节为主体的产业生态闭环 [1] - 创新设置企业首席双碳官制度 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和ESG体系建设 [1] - 培育近零碳园区 近零碳工厂 发布长三角双碳ESG国际产业创新园建设方案 [1] 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 新能源下半场是瓦特经济与比特经济深度融合 [2] - 以人工智能为引领 构建6+X未来产业体系 [2]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 新型储能 合成生物 先进材料 化合物半导体六大成长型产业 [2]
三安光电(600703)2025年中报点评:拾阶而上 前路清朗
新浪财经· 2025-09-08 08: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87亿元 同比增长17.03% [1][2] - 归母净利润1.76亿元 同比下降4.24% [1][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6.75亿元 同比增长13.41% 环比增长8.43% [2] - 整体毛利率达15.16% 同比提升3.46个百分点 [2] 主营业务发展 - LED外延芯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97% 毛利率26.03% 同比提升6.68个百分点 [3] - 集成电路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64% [4] - Mini LED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VR等领域 在多家国际大客户份额提升 [3] - Micro LED与国内外消费类和科技类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产品应用于穿戴、AR眼镜、车载显示等领域 [3] 产能与技术布局 - 砷化镓射频代工产能1.8万片/月 滤波器产能150KK/月 [4] - 射频产品高阶5G工艺HP36/56已在战略客户小批量出货 [4] - 滤波器晶圆级封装产品在战略客户旗舰机型批量供货 [4] - 湖南三安拥有6吋碳化硅配套产能16,000片/月 8吋衬底产能1,000片/月 外延产能2,000片/月 [4] - 8吋碳化硅芯片产线已通线 衬底及外延实现小规模量产 [4] - 碳化硅光学衬底产品向多家客户小批量交付 面型参数国际前列 [4]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车用LED产品国际领先 高端车灯市占率持续提升 [3] - 安瑞光电完成12个新项目定点 实现对奇瑞、长安、智界、问界等品牌批量供货 [3] - 扩大在通用、日产、理想、长安汽车等客户供货份额 [3] - 碳化硅光学衬底与AI/AR眼镜领域国内外终端厂商、光学元件厂商紧密合作 [4] - 湖南三安与意法半导体合资公司芯片产品已交付进行可靠性验证 [4]
立昂技术:暂未直接布局化合物半导体、光通信芯片及高频器件
证券日报· 2025-09-02 18:40
公司核心业务布局 - 公司核心业务聚焦通信服务、数字城市、数据中心与云计算服务、运营商增值业务 [2] - 暂未直接布局化合物半导体、光通信芯片及高频器件 [2] 业务与上游器件关联性 - 业务与光模块上游光芯片、激光器等器件仅存在间接应用关联 [2] - 不涉及相关上游器件研发制造 [2] - 间接关联场景包括采购含光模块的通信设备用于数据中心、通信网络 [2]
长光华芯: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平台项目如期推进中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2:02
公司项目进展 - 二期项目"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平台"对标国际顶尖水准 建设生产中心 研发中心和动力站及配套设施 [1] - 项目打造基于多种化合物半导体的光电与电子器件的材料 工艺及封装技术开发的先进器件研发和产业化平台 [1] - 项目按计划如期推进中 标志着公司在光电芯片 器件等方面的产能 研发水平和扩展能力迈上新台阶 [1]
兆驰股份2025年上半年LED产业链业务营收达28.08亿元 同比增长8.67%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1: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84.83亿元 同比下降10.89% [1] - LED产业链营收28.08亿元 逆势同比增长8.67% 贡献净利润4.03亿元 [1] - 智能终端业务毛利率微升0.8个百分点至12.5% [1] LED业务表现 - MiniRGB芯片单月出货量突破1.5亿颗 市占率超50% [2] - Mini/MicroLED显示出货面积同比翻倍增长 [2] - Mini/MicroLED显示模组产能达25000平方米/月 市场占有率超过50% [2] - 在P1.5及以上显示产品中市占率超过85% [2] - Mini/MicroLED模组成功向国际一线大客户大规模出货 [2] 智能终端业务策略 - 越南生产基地产能从200万台扩张至1100万台 增幅达5倍 [1] - 海外出货量占比提升至45% 有效规避关税壁垒 [1] - 首款搭载MiniLED背光的4K智能电视登陆欧洲市场 获欧盟RED网络安全认证 [1] - 在德国IFA展斩获10万台订单 单价较传统机型高30% [1] 光通信业务进展 - 光通信器件及模块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 经营状况逐月改善 [2] - BOSA器件市占率快速提升至40% [3] - 100G及以下速率光模块完成多家头部设备商验证并实现批量出货 [3] - 400G以上高速光模块产品已研发立项 [3] - 具备25G DFB激光器芯片量产能力 计划2026年推出50G及以上速率光芯片 [3] 未来战略规划 - 继续深化以光技术为根业务的产业布局 [3] - 开拓磷化铟、碳化硅等化合物半导体领域 [3] -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3]
半导体材料 重大突破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20:25
技术突破 - 九峰山实验室成功开发6英寸磷化铟基PIN结构探测器和FP结构激光器的外延生长工艺 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 - 依托国产MOCVD设备与磷化铟衬底技术 首次实现6英寸磷化铟光芯片规模化制备基础[1] - 实验室在全球首次实现8英寸硅基氮极性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材料制备 支撑下一代通信和自动驾驶技术[2] 产业影响 - 6英寸工艺突破使国产光芯片成本降至3英寸工艺的60%到70% 显著增强市场竞争力[1] - 联合云南鑫耀实现6英寸高品质磷化铟单晶片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 量产在即[2] - 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标志中国在高端化合物半导体领域进入全球第一梯队[2] 市场需求 - 磷化铟光电子市场规模2027年将达5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4%[1] - 光通信 激光雷达 太赫兹通信等领域对磷化铟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1] - 美国Coherent公司2024年3月已建立全球首个6英寸磷化铟晶圆工厂 大幅降低光电器件成本[2] 产业链发展 - 实现全链路技术突破 促进我国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协同发展[2] - 为产业链自主可控奠定基础 推动国产化进程[2] - 磷化铟材料产业化长期受限于3英寸工艺瓶颈 成本高昂制约下游应用发展[1]
午后异动!002428,突然猛拉涨停!这只医药股跳水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5:15
云南锗业股价表现 - 云南锗业午后直线拉升 盘中一度涨停[2] - 股价达25.82元 单日涨幅10.01% 成交金额1.53亿元[3] - 成交量6.31万手 换手率11.60%[3] 磷化铟技术突破 - 九峰山实验室实现6英寸磷化铟基PIN结构探测器和FP结构激光器外延生长工艺突破[3] - 关键性能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是国内首次实现大尺寸磷化铟材料从核心装备到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协同应用[3] - 突破大尺寸外延均匀性控制难题 为6英寸磷化铟光芯片规模化制备奠定基础[4] 产业链协同效应 - 技术突破合作方云南鑫耀为云南锗业子公司 主营半导体材料研发生产[5] - 云南鑫耀6英寸高品质磷化铟单晶片产业化关键技术已实现突破 量产在即[4] - 全链路突破对促进我国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协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4] 行业背景 - 磷化铟是光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核心材料[4] - 业界主流长期停留在3英寸工艺阶段 高昂成本无法满足下游产业爆发式增长需求[4] - 大尺寸制备技术瓶颈制约产业化应用[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午后维持震荡 一度集体翻绿[1] - 多元金融板块走高 中油资本涨停 南华期货、中粮资本等跟涨[6] - 医药股分化明显 广生堂跳水跌近10% 港股生物医药概念持续走低[6][8]
我国磷化铟领域获重要技术突破 云南鑫耀6英寸磷化铟单晶片量产在即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4:08
技术突破 - 九峰山实验室成功开发6英寸磷化铟基PIN结构探测器和FP结构激光器的外延生长工艺 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突破大尺寸外延均匀性控制难题 为6英寸磷化铟光芯片规模化制备奠定基础 [1] - 实现从核心装备到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协同应用 系国内首次在大尺寸磷化铟材料制备领域达成该成就 [1] 产业影响 - 磷化铟材料是光通信和量子计算领域的核心材料 其产业化长期受限于大尺寸制备技术瓶颈 [1] - 业界主流停留在3英寸工艺阶段 高昂成本无法满足下游产业爆发式增长需求 [1] - 联合国内供应链实现全链路突破 对促进中国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协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 供应链合作 - 6英寸磷化铟衬底合作方云南鑫耀已突破6英寸高品质磷化铟单晶片产业化关键技术 量产在即 [1] - 云南鑫耀为云南锗业子公司 主营半导体材料研发生产 [1]
电子行业周报:英伟达有望采用GaN,看好化合物机会-20250808
甬兴证券· 2025-08-08 18:39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8] 核心观点 算力产业链 - 英诺赛科与英伟达达成合作,联合推动800VDC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的规模化落地,该架构相比传统54V电源在系统效率、热损耗和可靠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支持AI算力100—1000倍的提升 [1][18] - 随着GaN器件与英伟达的合作,新型功率器件有望持续导入供应链,带动GaN和SiC等产业链发展 [1][18] AI端侧 - Essilor Luxottica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5.5%至140亿欧元(约合162亿美元),净利润增长1.6%至14亿欧元,主要得益于Ray-Ban Meta AI眼镜销量同比增长2倍 [2][19] - AI眼镜持续受到消费者认可,销量有望持续增长,看好相关产业发展 [2][19] 消费电子 - LG Display预计2025年大尺寸OLED面板出货量为600万片,其中电竞显示器等产品占比将超过10% [2][20] - OLED在中大屏应用领域出货提升,推动相关产品升级,持续看好消费电子产业复苏 [2][20] 国产替代 - EDA巨头Cadence因向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出售EDA产品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条例,被罚超1.4亿美元 [3][21] - 随着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增加,产业链自主化是大势所趋,持续看好国产供应链机会 [3][21] 市场行情回顾 - 本周(7.28-8.1)A股申万电子指数上涨0.28%,跑赢沪深300指数2.03pct,跑赢创业板综指数0.56pct [4][24] - 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幅前三:元件(+7.77%)、消费电子(+0.71%)、其他电子II(+0.5%) [4][27] - 海外市场指数表现:台湾电子(+0.67%)、申万电子(+0.28%)、道琼斯美国科技(-1.09%)、费城半导体(-2.09%)、纳斯达克(-2.17%)、恒生科技(-4.94%) [4][30] 投资建议 算力产业链 - 推荐伟测科技,建议关注天岳先进、中富电路、和林微纳等 [5][22] AI端侧 - 建议关注国光电器、漫步者、恒玄科技等 [5][23] 消费电子 - 推荐东睦股份,建议关注宇瞳光学、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 [5][23] 国产替代 - 推荐江丰电子,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 [6][23]
世界GaN日|GaN可能从哪些细分应用市场挑战SiC
半导体芯闻· 2025-08-06 19:22
氮化镓技术背景与材料特性 - 世界氮化镓日定为每年7月31日,源于氮(N)和镓(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序(第7号和第31号元素),彰显其战略科技地位 [1] - 氮化镓(GaN)与碳化硅(SiC)同属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性能直接影响电子器件特性,SiC MOSFET优势在于更大功率,GaN HEMT优势在于更高频率 [2][3] - 氮化镓HEMT器件结构复杂,需在硅衬底上生长多层外延(如NL成核层、SRL超晶格层等),材料工艺比晶圆加工更关键 [6][7] 氮化镓应用市场分析 汽车领域 - 主驱动逆变器中SiC因耐高压、高温及短路保护能力(>3微秒)占据优势,GaN目前短路能力低于500ns,短期内难以替代 [10] - 车载充电器(OBC)和DC-DC转换器是GaN重点方向,已有厂商推出11kW/800V方案,650V以下电压区间具备成本和体积优势 [10] - 车规级可靠性是GaN主要障碍,异质外延工艺缺陷需通过器件设计和测试标准完善解决 [11] 消费电子与AI服务器 - GaN在消费电子快充市场快速普及,英诺赛科出货量达6.6亿颗,2024年营收8.28亿元,全球份额第一 [12][13] - AI服务器电源需求功率密度达100 W/in³,GaN高频特性显著提升效率(如纳微半导体方案峰值效率96.52%) [18] 人形机器人与光储充系统 - 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需0.1秒内完成500rpm转速切换,GaN器件开关速度优于硅基MOSFET,上海智元已在3个关键关节应用GaN芯片 [21][23] - 光伏和储能场景中GaN无需短路保护能力,英诺赛科2kW微型逆变器方案功率密度40W/in³,充电效率提升2倍 [24] 技术挑战与成本结构 - 硅基GaN外延面临晶格/热失配问题,高压器件需更厚外延层,缺陷抑制难度大 [25] - GaN成本优势在于硅衬底成本低,但需平衡衬底、晶圆制造、封装、良率等环节,与SiC竞争关键在产业链协同 [25] 行业动态与IPF 2025大会 - IPF 2025为国内宽禁带半导体最高规格会议,聚焦GaN与SiC产业链交锋,郝跃院士将报告宽禁带器件进展,英诺赛科董事长骆薇薇等重磅嘉宾出席 [34][35] - 大会议程涵盖材料、器件设计、应用创新(如AI数据中心、车用模块等),设置GaN与SiC协同发展圆桌论坛 [36][38][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