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技术

搜索文档
中石化,两大关键产品突破!
DT新材料· 2025-07-09 22:48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 中石 化 迎来二大关键产品技术突破! 1. 己内酰胺成套技术:打破垄断! 建成全球最大装置 近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组织鉴定委员会对 石科院 牵头完成 的" 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进 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 会一致认定,此项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己内酰胺 是第二大合成纤维和工程塑料尼龙6的单体,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电子、汽车、航天航空等新材料领域。 然而,其生产长期被高能耗、 高排放、复杂工艺与安全风险所困扰,国内产业更面临三重严峻挑战: 1. 原料生产瓶颈: 环己酮 传统工艺存在碳原子利用率低、三废排放量大等问题,被列入国家重点环境风险防控化学品名单; 2.技术封锁限制: 过氧化氢 生产技术受制于国外封锁, 国内固定床技术生产效率低、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 3.产品性能与环保压力:高端领域应用受限,以及生产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高,废水排放量大且COD、氨氮、总氮含量高,具有强生物毒性,影响生化 系统运行等问题。 对此,团队国际首创 环己烯酯化加氢制备环己酮新技术 :发明 负载型苯选择加氢催化剂和工艺,攻克高活性、高选择性不 ...
中石化关键生产技术突破国外封锁 在欧美实施技术许可!
央视网· 2025-07-09 08:38
据中石化科技开发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流化床双氧水生产成套技术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同类技术的长期垄断局面,为国内 双氧水生产技术的迭代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湖南石化双氧水生产装置 双氧水是生产过程最复杂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基础化学品之一。2022年我国双氧水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年产能达到2400万吨,但生产工艺主 要采用较为落后的固定床技术,单装置产能和生产效率不足国外流化床技术的1/4,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由中国石化石科院牵头、湖南石化等单位参与组建的双氧水研发团队,历经15年自主研发出流化床双氧水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目前已获授权中国发明 专利72件和PCT国际专利1项。该技术集成多项创新点,包括3种催化剂、3项过程强化和2个新反应,实现了全流程生产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且 流化床工艺易于实现装置大型化,可以满足己内酰胺、环氧丙烷等生产项目的需求。目前,该技术已完成向国外企业的许可转让,其在欧美地区的技术许可 业务由欧洲一家大型工程公司负责代理推广。 2018年,湖南石化采用中国石化自主产权流化床双氧水生产技术建成国内首套7.2万吨/年工业生产装置,投运以来装置运 ...
南工大技术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
中国化工报· 2025-06-30 10:35
创新植物油多元醇结构及制造工艺 中化新网讯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郭凯教授团队的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油多元醇及其 制备方法与应用"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金奖。该项目创新植物油多元醇结构,开发了高效制备植物 油多元醇制造工艺,生产出生物基聚氨酯新材料,并实现万吨级规模产业化。 聚氨酯由多元醇和异氰酸酯聚合而得,其原料对石化资源依赖重,部分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高,被国外 企业把持,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开发生物基聚氨酯及单体料多元醇可对石化产品形成补充,且高效固 碳。"郭凯介绍道。然而,生物基聚氨酯全产业链面临着严重挑战,尤其是高性能单体料植物油多元醇 产品存在空白,市场现有的多元醇产品难以满足高端应用需求且成本高。与此同时,高效制造植物油多 元醇的技术及装备匮乏,传统的釜式反应难以实现高效生产。 为此,郭凯团队以植物油为原料,经官能团衍生活化开发植物油多元醇系列产品。团队成员、该校生物 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方正教授介绍说,在此过程中,团队采用微化工及过程放大技术,在温和条件及 较短反应时间内即能完成相关反应过程,且反应选择性显著提高,使设计的结构能够精准构建,而传统 釜式反应则无法精确完成此反应过程。 ...
突破己内酰胺成套技术的“三道关卡”
中国化工报· 2025-06-17 10:58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己内酰胺是第二大合成纤维和工程塑料尼龙6的单体,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电子、汽车、航天航空等新材料领域 [2] - 国内己内酰胺产业长期面临"三道关卡":环己酮生产工艺碳原子利用率低、三废排放量大;过氧化氢生产技术受制于国外封锁;产品性能不能满足高速纺要求 [2] - 40年前我国主要依赖进口,虽投资上百亿元引进技术,但生产成本高、污染严重,无法满足需求 [2] 技术创新突破 - 国际首创环己烯酯化加氢制备环己酮新技术,碳原子利用率从80%提高到95%以上,三废排放量减少90% [3] - 国内首创流化床过氧化氢生产技术,实现生产过程本质安全,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3] - 开发己内酰胺内在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使产品100%满足高速纺要求 [4] - 全流程降碳减排生产技术使二氧化碳和"三废"排放量分别下降43%和73% [4] 产业化成果 - 在湖南石化建成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60万吨/年生产装置 [5] - 使CO2和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74%,能耗下降近300千克标油/吨 [5] - 生产成本下降近3000元/吨 [5] - 2024年该技术被评为中国工程院成立30年30项重大工程之一 [5] 研发模式 - 采用"需求共研、分工协作、资源共用、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 [5] - 建立"需求牵引-基础研究-工程转化-产业升级"技术产业化推进机制 [5] - 联合多家单位系统攻克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 [5]
南通立洋化学等申请一种 2-氰基吡啶的纯化方法专利 能将 2-氰基吡啶提纯至 99.99%
金融界· 2025-06-14 15:05
专利技术 - 南通立洋化学有限公司和南通醋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2-氰基吡啶的纯化方法"的专利,公开号为CN120136782A,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1] - 该专利属于化工技术领域,通过使用金属吸附剂(Li、Cs、Be、Rb中的两种或多种与石墨烯复合)对2-氰基吡啶粗品进行吸附除杂,可将纯度从99.8%提升至99.99% [1] - 该方法无需回流回流比,降低精馏能耗,减少成本,同时延长产品保存时间,避免变色,提高市场占有率 [1] 公司背景 - 南通立洋化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8000万人民币,主要从事医药制造业,拥有40条专利信息,参与招投标项目31次,行政许可187个 [2] - 南通醋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9年,注册资本20738.1万人民币,主要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对外投资15家企业,拥有173条专利信息,参与招投标项目13次,行政许可25个 [2]
替代己二腈!尼龙66大突破!10万吨投产,20万吨启动
DT新材料· 2025-06-07 21:13
【DT新材料】 获悉,6月6日,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10万吨/年艾斯安装置投产暨20万吨/年艾斯安项目启动仪式在尼龙科技公司举行, 标志着我国尼龙 66关键原材料己二腈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重大突破。 其中,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尼龙科技公司 10万吨/年艾斯安项目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5万吨/年氨基己腈, 技术为 通 过己内酰胺氨化脱水直接生产氨基 己腈 ,然后加氢得到己二胺,绕过传统己二腈工艺,降低对进口原料的依赖。 该项目投资额为50294.71万。此前,平煤神马集团已先期建设了2万吨/年艾斯安项目(即 2万吨/年 氨基己腈 ),并于2023年第三季度投料试车,项目 投资额约为2.7亿元。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尼龙科技公司 是平煤神马集团旗下专注于尼龙化工领域的核心企业,成立于2014年2月,注册资本68.8亿元,总部位于河南省平顶 山市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承担煤基尼龙产业链关键原料的研发与生产。公司 目标在 " 十 四五 " 期间 实现 40万吨/年己内 酰胺 、 15万吨/年己二 酸、45万吨尼龙 6切片( 含永通公司 )一体化产业布局,在 "十五五"前期实现 6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能。 尼龙科技公司 旗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发布766个项目邀请“揭榜领题”
新京报· 2025-05-14 15:27
大赛概况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发布"揭榜领题"赛张榜需求项目榜单 共有766个科技攻关项目 [1] - 该赛事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博士后赛事 "揭榜领题"赛是四大赛事组别之一 采用"企业出题 博士后解题"模式推动产学研融合 [1] - 大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征集技术难题和"卡脖子"技术瓶颈 [1] 项目领域分布 - 项目计划总投入超40亿元 成功揭榜奖励总金额超过9000万元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项目最多 达143个(占比18.7%)聚焦智能算法、芯片技术、数据处理等 [2] -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140个项目(占比18.3%)集中在创新药研发、精准医疗、智能诊疗方向 [2] - 新材料与石油化工领域135个项目(占比17.6%)涉及高性能材料制备、能源与化工技术 [2] - 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领域131个项目(占比17.1%)侧重精密加工装备和核心部件国产自主化 [2] 其他重点领域 -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93个项目(占比12.1%)覆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环境治理技术 [2] - 现代农业与食品领域67个项目(占比8.7%)围绕营养健康、种业创新等乡村振兴技术 [2] - 其他行业领域57个项目(占比7.4%) [2] 参赛信息 - 项目榜单通过中国博士后网大赛专区和大赛官网公开发布 [3] - 参赛揭榜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31日 总决赛将于10月中下旬在福建泉州举办 [3]
康鹏科技:康鹏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7-16 17:30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10,387.5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0%,发行后总股本51,937.50万股[8] - 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8.66元,发行市盈率26.92倍,发行市净率1.70倍[8][67] - 发行日期为2023年7月11日,拟上市板块为上交所科创板[8] - 募集资金总额89955.75万元,净额81065.96万元,发行费用概算8889.79万元[68]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8241.63万元、100462.92万元和123819.81万元[46] - 2020 - 2022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45.23万元、16137.88万元和16707.27万元[46] - 2022年新材料业务中显示材料、新能源等材料及电子化学品、有机硅材料、医药和农药化学品收入占比分别为25.03%、22.29%、9.15%、43.54%[27] - 2021年公司显示材料销售量128.73吨,液晶单体市场占有率超14%,含氟单晶约占全球份额50%[27] - 2021年公司LiFSI销量705吨,市场占有率达10.39%[28] 市场情况 - 有机硅压敏胶细分领域市场规模约10亿元,公司占约10%份额[28] - 医药和农药市场年增长率不足10%,公司医药和农药化学品收入2020 - 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8.44%[29] - 显示材料下游三大国际巨头全球市场占有率约80%,公司销售给日本JNC收入占比逐年降低[47] 研发与技术 - 公司将以水为溶剂的偶联反应产业化,可提升目标结构液晶产品比例至95%以上[36] - 报告期内累计研发投入21384.62万元,占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的7.45%[10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222人,占总人数17.55%[10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0 - 5.50亿元,净利润6000 - 6500万元[113] - 募集资金用于2.55万吨/年电池材料项目(一期)一阶段及补充流动资金[118] 风险提示 - 杨建华家族控制公司62.52%股份,存在不当控制风险[151] - OLED技术突破或冲击现有液晶产品市场[152] - 国内多家厂商布局LiFSI项目,公司或面临客户流失风险[154] - 各厂商2025年前LiFSI产能或过剩[156] 公司历史 - 1996年11月公司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165] - 2009年11月,康鹏有限投资额增至32000万元,注册资本增至25000万元[169] - 2015年9月公司改制为外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169] - 2018年11月,发行人注册资本由36000万元增至41550万元[169] 子公司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8家控股子公司和4家参股公司[189] - 上海万溯药业2022年营业收入26109.16万元,净利润4838.58万元[191] - 衢州康鹏2022年营业收入48755.27万元,净利润2931.47万元[194]
瑞华技术: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3-22 16:22
证券简称: 瑞华技术 证券代码: 872869 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市武进区科教城创研港 1 号 5 楼 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本公司的发行申请尚未经中国证监会注册。本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不具有据以发行股 票的法律效力,投资者应当以正式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全文作为投资决定的依据。 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北京证券 交易所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具有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 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的投资风 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保荐人(主承销商) 0 (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 66 号 4 号楼) 中国证监会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注册申 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 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 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 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