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均衡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大省半年报展现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00:36
经济总量对比 - 江苏2025年上半年GDP达66967.8亿元 同比增长5.7% 广东68725.40亿元 同比增长4.2% [2] - 两省GDP差距从2024年同期的1916.2亿元缩小至1757.6亿元 为近六年同期最小差值 [2] - 江苏GDP有望在2025年突破14万亿元大关 [6] 工业表现 - 江苏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2] - 13个设区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正增长 [2]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8% 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 [2] 外贸表现 - 江苏上半年出口增长9.4% 总额达1.88万亿元 [3] - 广东出口增速仅为1.1% 尽管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3] 消费市场 - 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4]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06元 同比增长5.2% [4] 区域发展特点 - 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城市百强 拥有5个GDP万亿级城市 [5] - 形成"研发在苏南 制造在苏北 物流通全省"的协作模式 [5] - 昆山 江阴 张家港等县级市常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 [6] 产业特点 -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持续提升 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2] - 苏州生物医药 常州新能源等产业集群释放新动能 [2] - 广东在科技创新 金融服务等领域保持优势 [6]
江苏的“均衡发展”,其他省可以复制吗?
虎嗅· 2025-06-06 10:24
江苏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模式 - 江苏是全国唯一所有地级市GDP均进入全国前100的省份,13个地级市合称"十三太保"[1] - 江苏被视为区域均衡发展的理想样板,被认为可避免省会"虹吸效应",让中小城市居民安居乐业[1] - 江苏人均GDP最低的宿迁市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全省发展水平整体较高[7][8] 人口与地理条件优势 - 江苏平均每个地级市人口651.9万,是五省中唯一没有300万人口以下地级市的省份[4] - 江苏全境以平原为主,人口密度接近800人/平方公里,分布均匀[7] - 相比浙江、福建、广东等山区占比高的省份,江苏没有人口密度极低的"面积大市人口小市"[7] 工业发展基础条件 - 江苏具备发展工业的三大关键要素:低成本土地、低成本运输和低成本劳动力[9] - 江苏沿江八市货运量达28.5万吨,超过上海和浙江海运吞吐量之和(24.8万吨)[10] - 沿江八市集装箱吞吐量超1900万TEU,远超长江上游六省市总和(897TEU)[11] - 沿海航运吞吐量5.63万吨,盐城1.71万吨超过长江九江以上所有港口[11] 产业布局特点 - 江苏沿江八市控制了长江流域钢铁、石化、化纤、造船等重工业的支配性产能[11] - 苏北城市承接苏南产业转移,如淮安有富士康,盐城有起亚汽车生产基地[12] - 宿迁依托京东成为全国重要电商客服中心,并拥有洋河、双沟等白酒产业[13] 发展模式独特性 - 江苏的均衡发展本质是市场选择,源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14] - 其他省份难以复制江苏模式,因其缺乏江苏的平原、水网和交通条件[15][19] - 江苏类似德国的一马平川地理结构,而山地国家如日韩只能选择重点区域开发[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