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

搜索文档
重磅经济数据即将发布 宏观政策将适时加力
第一财经· 2025-08-11 21:58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5.3%的增速,下半年预计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1] - 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2,较上月49.9上升至荣枯线以上,市场信心改善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下半年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1] 工业生产表现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6.0%,较6月6.8%有所回落 [2]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 [2]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2] - 重点电厂煤炭日耗量同比转正至2.8%,铁路货运量同比涨幅明显走阔 [2] - 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环比回落3.3个百分点,粗钢产量环比回落1.2%,水泥发运率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表现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4.9%,稍高于上月4.8% [3] - 以旧换新政策累计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3万亿元,惠及超4.3亿人次 [3] - 7月前4周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8.8%,四类大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22.4% [3] - 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3%和10.7%,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7% [4]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3] 固定资产投资表现 - 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均值为2.8%,与上月持平 [5]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预计增长2.6%,略低于1-6月的2.8% [5][6] - 7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录得50.6%,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 [5] - 沥青装置开工率均值为31.8%,较上月的31.2%有所回升 [5] - 7月新增专项债发行3006亿元,基本持平于上月的3047亿元 [5] 工程机械与制造业投资 - 7月挖掘机销量17138台,同比增长25.2%,其中国内销量7306台增长17.2%,出口量9832台增长31.9% [5] - 国家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整治行动,"两重""两新"投入加大带来刚性置换需求 [6] - 1-7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预计为7.3%,出口不确定性和"反内卷"政策形成压制 [6] 房地产投资表现 - 7月30个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环比降幅明显走阔 [6] - 100个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环比转负、同比延续走弱,土地溢价率有所回升 [6] - 7月水泥价格继续环比下降,施工增速或将继续回落 [6]
三一重工:累计回购7267.92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2:27
公司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回购股份7267 92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 86% [2] - 回购价格区间为17 39元/股至19 39元/股 [2] - 已支付总金额约13 55亿元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工程机械行业收入占比96 74% [3]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3 26% [3]
政策高频 | 2025陆家嘴论坛召开(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24 17:53
政策高频:2025陆家嘴论坛召开 - 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工程机械行业需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搭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平台 [3]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在上海实施八项政策举措,包括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自贸离岸债等,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4][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支持外资机构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6][7] 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创新 - 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深化科创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等 [8][9] - 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强调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建立外汇管理政策评估机制,深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10][1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中央金融委员会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深化金融市场建设、提升金融机构能级、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 [12][13] - 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共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合作 [14][15]
中美关税“降级”的资产含义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金融、房地产、工业材料、科技、消费、能源、医疗、公用事业、五金工具、工程机械等;公司: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中科美菱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中美关税调整原因**:中美双方无法长期承受 145%的高关税,美国需缓解供给冲击控制通胀、补充库存、为谈判争取时间,且推动减税受阻,因此通过延长豁免时间缓解压力[1][4] 2. **关税调整对市场和资产的影响** - **全球市场**:关税拖累全球增长,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美元信用和市场信心,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受影响首当其冲[1][8] - **美国市场**:经济滞胀风险延后未消除,高关税抑制美联储降息预期,关税下降降息概率增加但可能小幅度降息;美股盈利受拖累程度降低,头部科技公司资本开支提供支撑,纳斯达克估值已修复[1][9][10][12] - **中国市场**:对 GDP 整体影响减少到约一个百分点,对企业盈利拖累可能减少到五个百分点左右;南向资金近期减弱但长期配置港股价值逻辑不变;中国经济周期下行久且价格压力大,实体经济增长有韧性但资产调整幅度深、时间久[2][17][20][24] 3. **资产表现** - **突出资产**:对等关税出台后,比特币、黄金、欧元区及日本资产、印度市场表现突出,近期关税缓释后仍保持一定优势[1][6][7] - **黄金和美元**:近期处于震荡状态,不宜将长逻辑过度短期化用于交易,建议采用定投策略[1][13] 4. **未来挑战**:需关注主要转口市场是否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以及美国是否会继续利用出口管制和转口限制[1][5] 5. **中国经济周期**:可通过金融地产周期定位,从金融地产周期见顶开始,平均需五年货币财政总量政策发力,当前中国处于政策加速发力阶段,实际增长率先触底反弹,价格稍后反弹,股市和房价可能企稳反弹甚至反转[22][23][25] 6. **银行信贷情况(2025 年 4 月)** - **整体表现**:新增贷款同比减少 4500 亿,创近 20 年最低增量;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加 1 万亿,处于历史平均水平,财政前置发力效果显著[27][28] - **贷款结构**:短期对公票据贴现和非银贷款、中长期对公贷款和个人贷款增速均下行,实体经济需求恢复需观察[30] - **票据利率**:四月底票据利率上行,总体银行业票据冲量规模不高,大、中小型银行结构分化[31] - **存款和负债**:大型银行存款增速下行,广义同业负债增速反弹,从资产荒转变为负债荒[32] - **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利率比三月下行 10 个基点,按揭利率下调速度较慢[33] - **对公和居民贷款**:对公中长期贷款创长时间最低增速,居民消费暂时企稳,购房杠杆使用谨慎[34][35] - **M1 货币供应**:M1 延续回升态势但波折不断,受企业活期存款拖累,居民存款向企业存款回流现象明显但贡献小[36] - **债市**:今年初买债资金减少,债市走势波动,银行边际买债规模放缓;4 月央行资金投放改善,债市回暖[37][39] 7. **中国对美出口行业** - **现状**:一季度提前发货储备可满足上半年甚至全年美国业务需求,二季度可能是真实出货最差阶段[40] - **关注点**:产品涨价程度及关税传导、后续关税情况、产品涨价后海外需求变化[41] 8. **企业应对贸易摩擦**:企业认为在美国建厂不划算,全球化布局多去往东南亚或墨西哥,但墨西哥存在人员效率和稳定性问题[42][43] 9. **投资建议**:关注海外产能分布不吃亏的行业如非美出口、工程机械等,以及新技术相关国内企业;内需关注盈利底部问题[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美国经济政策收敛影响金融市场信息流入,导致股票市场波动,中美关税谈判和政策应对将产生重要影响[16] 2. 当前政策安排 2.1 万亿发债应对潜在问题,二季度政策、七月政治局会议和关税谈判进展有关键变化[18] 3. 从历史经验看,走出金融地产底部时房地产、工业材料、顺周期、科技板块表现较好,消费板块居中,能源、医疗、公用事业等板块相对垫底[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