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icon
搜索文档
腾飞的引擎:全球航空发动机产业寡头格局、价值链与投资机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4 09: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航空发动机是全球工业领域技术壁垒和市场集中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形成了由GE Aerospace、Rolls - Royce等少数巨头主导的寡头垄断格局,售后市场(MRO)为产业提供稳定收益来源,MRO环节占发动机全生命周期价值的50 - 60% [1] - 民用和军用发动机设计目标差异显著,民用追求燃油效率等,军用优先考虑最大推力等,两者都依赖先进材料和精密制造工艺,持续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2] - 尽管面临外部风险,航空发动机产业凭借高壁垒和不可替代性展现韧性,在关键防御项目、售后市场或特定高附加值零部件领域有优势的公司有望受益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航空发动机:飞行的核心动力与技术基石 1.1 航空发动机概览:作用、原理与价值地位 -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器心脏,技术水平决定飞机性能等,具备高技术门槛与高自身价值量,占整机成本的20 - 30%,如波音737 MAX 8发动机占比23.8%,F - 35A发动机占比约22.7% [7][9] - 航空发动机主流是燃气涡轮发动机,通过吸气、压缩、燃烧、膨胀与排气过程产生推力,遵循布雷顿循环 [11] 1.2 航空发动机的精巧构造:核心部件 - 航空发动机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与排气喷嘴 [14] - 进气道负责引入空气,其性能通过总压恢复率评估,组成包括管道、唇缘、扩散器等,超音速进气道更复杂 [15] - 压气机通过旋转叶片压缩空气,常见类型有轴流式、离心式和混流式,轴流式是重点分析对象,其组成包括转子叶片、定子叶片等 [21] - 燃烧室负责混合燃料与空气并点燃,主要分为罐式、环形与罐环形燃烧室,关键部件有内衬、燃料喷嘴、点火器等 [22][25] - 涡轮负责提取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分为单级和多级涡轮,组成包括进气导叶、涡轮叶片等 [26][30] 1.3 航空发动机分类:适应多样化需求的动力系统 - 航空发动机分为活塞式发动机和燃气涡轮发动机,活塞式用于小型螺旋桨飞机等,燃气涡轮是现代主流 [33] - 涡扇发动机是固定翼飞机主流,具有高亚音速巡航效率、较低噪声、推力范围广等优势 [31][34] 1.4 航空发动机指标:关键性能与设计权衡 - 航空发动机关键性能指标包括推力、燃油消耗率、推重比、总压比、涡轮前温度、可靠性和耐久性等 [36][37][39] - 民用发动机设计追求安全性、运营经济性和环保性,倾向采用高涵道比、提高总压比等设计 [41][46] - 军用发动机设计围绕任务性能和战场生存能力,倾向追求高推重比、采用低涵道比等设计 [44][47] 二、全球航空发动机产业:格局、价值链与驱动因素 2.1 全球市场格局:寡头垄断的形成与维持 - 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大型民用客机市场由GE/CFM、Rolls - Royce和Pratt & Whitney占超90%份额,军用高性能发动机领域技术和市场集中在少数国家顶尖主机厂 [52] - 产业生态包括主机厂、全球供应链和MRO服务,MRO市场规模大且稳定,是主机厂重要利润来源 [52] 2.2 产业价值链:价值创造与分配 -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包括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与运营维修 [53] - 研发设计是价值链起点,需巨额资本投入,费用分为型号研制(60%)和预先研究(40%) [57][58] - 加工制造中原材料成本占制造成本50%,以高温合金、钛合金和特种钢材为主,不同类型发动机核心价值部件不同 [62][64] - 运营维修成本约占飞机总维护成本45%,占自身生命周期成本50 - 60%,主要由人工时费、材料费和修理费构成 [65] 三、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Rolls - Royce、Howmet Aerospace (HWM)、LOAR、Safran、VSE Corporation、HEICO和BAE Systems [4][69]
S&W Seed pany(SANW)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6 00: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收入9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940万美元(已排除澳大利亚业务) [23] - 预计2025财年全年收入在2900 - 3100万美元之间,此前预期为3450 - 3800万美元 [19][25] - 第三季度毛利润率为37.7%,去年同期为24.6%(已排除澳大利亚业务),预计2025财年总毛利润率约为30% [26] - 第三季度运营费用(含折旧和摊销)为43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550万美元;调整后运营费用为3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70万美元 [27] - 预计全年运营费用(不含折旧和摊销、股票薪酬及一次性费用)约为1650万美元,含折旧和摊销及股票薪酬约为2110万美元 [28] - 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为正24.4万美元,去年同期为负220万美元;预计全年调整后EBITDA在负850 - 负700万美元之间,2024财年(排除澳大利亚业务)为负560万美元 [29][30] - 第三季度末库存余额为1690万美元,低于6月的2260万美元(已排除澳大利亚业务),预计年末库存余额将进一步下降 [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洲高粱业务(包括双团队和传统高粱)收入为71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700万美元;双团队业务收入为33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340万美元;美洲牧草业务收入为1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20万美元 [23] - 2025财年第三季度从美国运往墨西哥的国际销售额为70万美元,去年同期约为100万美元 [24] - 预计双团队业务收入比原预期低端低400万美元,传统高粱业务因墨西哥市场因素收入降低100万美元,美洲牧草业务受影响50万美元,其他业务(VVO服务收入)受影响25万美元 [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约80%的美国高粱谷物用于出口,中国是近年来最大买家,但自1月和2月起,美国高粱对中国出口量大幅下降,4月中国加征报复性关税后,购买量极少 [10][11] - 中国需求减少导致美国高粱库存增加,农场门价格下跌,部分农民转向种植其他作物 [12][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调整为专注于美洲核心业务,以高利润率的双团队高粱解决方案为主导 [6] - 计划未来五年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第二代双团队谷物高粱、无氰酸牧草高粱等,并逐步拓展至国际市场 [17] - 国际市场拓展采用低资本、低成本的合作和授权模式,与成熟种子公司合作,提供性状整合服务 [4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近期中美贸易关税对美国高粱市场造成短期干扰,但公司预计贸易争端会得到解决,且美国国内对高粱作为超级食品的需求将增加 [13][14] - 尽管短期受关税影响,但公司高价值高粱性状具有长期经济价值,待市场恢复正常,有望振兴和革新高粱行业 [34][3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完成澳大利亚子公司剥离,相关业务追溯调整至终止经营 [22] - 公司正在进行战略评估,董事会考虑多种战略选择以确保公司未来成功 [20][2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中美关税情况缓和对第四季度展望的影响 - 目前关税情况仍不稳定,中国停止进口美国高粱导致库存积压和价格波动,后续需关注订单情况和价格调整,预计长期市场将恢复正常,中国可能重新成为重要客户 [37][39][41] 问题:市场不确定性对战略审查的影响 - 战略审查仍在进行中,对高粱未来感兴趣的参与者仍积极参与,评估工作按计划推进 [44][45] 问题:当前环境下拓展国际高粱贸易组合的进展和加速可能性 - 国际市场拓展采用与成熟种子公司合作和授权的模式,进展顺利,但因性状整合和除草剂注册需要时间,难以加速推进,预计推出后市场反应良好 [47][49][51] 问题:SAF市场和Camelina相关情况及估值 - Vision Biofuels(VVO)进展积极,已获得Camelina生产的广谱除草剂独家使用权,正展示技术并扩大除草剂抗性库存,未来销售将以贸易平台为主 [56][57][58]
建龙微纳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建龙微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业收入近 8 亿元,利润约 7500 万元,气体分离板块营收约 3 亿元同比降 15%,干燥板块营收约 2.5 亿元同比增 11%,生命健康板块营收 1.26 亿元同比降 57%,副产品销售约 1 亿元[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78 亿元,同比环比下降,归母净利润 2500 万元,同比降不到 20%,环比增 78%,外销额 6500 万元占比 36%,泰国公司二期投产后一季度营收 3500 万元,净利润 187 万元[2][5][6] 2. **发展方向** - 坚持分子筛吸附剂主营业务,拓展石油化工芳烃吸附分离技术,国内 PX 产能 2027 年预计达 5800 万吨,对应约 11 万吨 PX 吸附剂需求,市场空间约 20 亿元,公司已建成 2000 吨吸附剂产线[2][7] - 重点发展能源化工、电动煤气机负极、二氧化碳捕集及非常规天然气利用领域,推动从分子筛材料制造向基础服务商转型升级[32] 3. **国际市场表现** - 出口占比从去年全年 25%提升至今年一季度 36%,泰国公司二期投产推动国际业务发展,一季度营收 3500 万元,盈利水平提高[2][8] - 美国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不高,2023 年约 5%,2024 年约 8%,泰国出口美国关税政策未特别影响外销订单执行[18] 4. **产品优势** - 吸附剂产品技术先进,生产环保可控,综合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对二甲苯纯度达 99.9%以上,收率达 99%以上[2][9] - PX 吸附剂产品综合性能达国外最先进一代水平,可替代安德森斯工艺或霍尼韦尔 UOP 工艺[17] 5. **合作与项目进展** - 与中海油天津院合作,提供芬塔吸附剂,共同开发和更换 PS 工艺,为国内 PS 更换市场定制化开发[2][10] - 重点开发异构化催化剂用于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已完成四项专利申请获两项,正进行工业化生产调试及客户评价,有望今年批量生产[2][11] - 为青海格尔木 60 兆瓦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提供分子筛吸附剂,预计 5 月开车;中标哈电主导的两兆瓦二氧化碳储能示范项目,预计 6 月开车[3][12][13] 6. **毛利率回升原因** - 今年一季度毛利率回升因出口结构变化及新产品推出,动物饲料新产品自去年底推向市场后销售良好,提升整体海外盈利水平,国内小分子气体业务从去年底好转并保持稳定[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动物饲料新产品**:采用离子交换技术,用于奶牛低血钙症治疗,通过调节甲状旁腺激素降低血磷浓度改善奶牛产后瘫痪问题,主要由泰国基地生产[15] 2. **制氧分子筛价格**: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使用锂作原材料的分子筛因 2024 年锂价下降价格下调,目前与上市前基本一致[17] 3. **泰国业务**:前几年主要出口美国吸附干燥产品,近两年增加动物饲料相关产品,还出口印度、中东、欧洲等,向国外气体分离厂商如林德公司供应,泰国政府提供 BOI 优惠政策[21][22] 4. **Sabaf 催化剂**:更换周期约三年以上,2023 年底开发,2024 年完成分离筛结构开发,去年 10 月和 12 月申请专利,今年获专利证书,除纯硅路线还进行 HEPA 路线和乙醇路线技术开发[23][24] 5. **增量应用进展**:制氢业务较成熟,用于工业副产气制氢和荒煤气提氢,近两年单个项目装机容量增大,营收占比约 4%-5%[25][26] 6. **活性氧化铝**:最初用于空分微量水分吸附,2019 年自建生产线,开发了烯烃脱碳、烯烃净化及含氧化物脱除等专用活性氧化铝可独立销售[27] 7. **煤层气负极**:2023 年底在山西延长县做 2000 方撬装示范项目结果不错,目前与煤炭企业进行技术交流,有项目在沟通中[28] 8. **内销市场**:整体趋于平稳,工业吸附干燥领域稳定,家用、医用制氧机部分下降后基本恢复平稳有缓慢增长趋势[29] 9. **资本支出计划**:主要集中在改造扩建二期项目,SAF 用乙醇脱氢催化剂具备工业化生产能力,PX 项目已完成 2000 吨产能建设,设计总产能 4000 吨,剩余 2000 吨将在产品销售后新增[30] 10. **分子筛在吸附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应用**:采用低压吸附、高压超临界储存工艺,利用分子筛内部孔道吸附二氧化碳分子,减少 60 倍占地面积,解决常压和高压冲放问题,势能释放热量可并入电厂热网,两兆瓦示范装置需上百吨吸附剂,预计今年五六月份启动运营[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