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旅文体健融合
搜索文档
商务部等5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地产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财经网· 2025-10-30 11:06
核心政策方向 - 深化商旅文体健融合,培育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支持商业与旅游、文化、体育、健康业态联动发展 [1] - 推动存量商业设施改造,通过“一店一策”方式优化交通组织、完善停车系统、增加公共服务设施 [1] - 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设施改造项目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及城市更新行动支持范畴 [1] 财政与金融支持措施 - 支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统筹使用中央财政资金,推动企业开展运营和服务设施设备改造 [2] - 落实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诚信纳税、合规经营 [2] - 发挥金融机构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地产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2] 具体实施路径 - 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开发富含地域特色的产品及服务 [1] - 支持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进入城市商业设施,增加体育场地设施等服务消费场所供给 [1] - 引导商业设施引进服务业态、创新沉浸式体验式场景等多元业态创新工程 [1]
五部门发文实施城市商业提质行动 明确这些任务
新华网· 2025-10-30 08:31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旨在通过七个方面21条主要任务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稳定就业和保障民生 [1] - 方案核心是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业态丰富、供给优质、安全便利的城市商业体系 [3] 商业网络与设施优化 - 推动步行街和商圈设施改造与业态升级,创新发展特色商业街区,扩围升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1] - 优化城市商业设施供给,“一店一策”开展存量商业设施改造,鼓励多元业态创新和新兴技术赋能 [2] - 科学规划布局城市商业网点,结合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动态优化商业设施供给 [2] - 自然资源部已部署对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零售商业场所的空间位置、建筑面积等数据进行监测,为规划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3] - 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允许试点城市优化存量商业土地利用,支持低效商业用地转型和土地混合开发 [3] 商业业态升级与创新 - 面向不同层级消费需求,培育品质业态、布局专业业态、加强保障业态,促进线下线上融合发展 [1] - 支持“商业+旅游”、“商业+文化”融合发展,引导商业设施与旅游景点、历史建筑、演艺场馆协同联动 [4] - 鼓励利用城市存量商业设施、老旧厂房、历史建筑等存量空间发展文化娱乐、创意设计、沉浸式体验等文化和旅游业态 [5] - 引导特色商业街、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街区创新发展,培育大型商业综合体 [5] 商品与服务供给 - 扩大国际精品、国货潮品、外贸优品等多元化商品供给,深化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1] - 引导旅游景点、演艺场馆等与城市商业设施协同联动,开发富含地域特色的文旅产品及服务 [5] 城市更新与社区建设 -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城市体检范围扩展到499个城市,摸清商业服务设施短板,依据体检结果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4] - 住建部与商务部等部门在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改造养老、托育、便利店等各类服务设施2200余个 [4] - 住建部与国铁集团在5个城市开展老旧火车站与周边街区统筹实施更新改造试点,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4] 运行保障与管理体制 - 加强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和商务领域“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二手商品流通渠道 [1] - 加强商圈等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加强多部门协调联动,加大工作指导力度以形成政策合力 [2]
首发经济票根经济放异彩,消费驶入新蓝海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3:46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商务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将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和置顶任务 [1] - 政策支持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推动创新消费场景 支持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新场景 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1] - 专家指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但面临高质量供给不足 行业管理政策存在壁垒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限制 [1] 商旅文体健融合实践 - 多地探索以演出 赛事等大型活动为切入口 导入流量和口碑以点燃消费活力 例如“苏超”赛事 [2] - 银川市金凤区借助中阿博览会推出“票根经济”活动 博览会期间重点商圈销售额同比提升37.55% 酒店预订量增长25% 带动消费超1亿元 [2] - 票根经济的核心在于串联多元消费场景 形成“1张票根+N种权益”的消费结构 上海市已启动“票根”联动消费试点活动 [2] 首发经济发展现状 - 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开业带动前海商圈消费金额达34.69亿元 杭州亚奥万象天地开业引入40余家首店贡献零售额超3000万元 [3] - 《2025首发经济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首发经济规模已突破1.5万亿元 预测2025年将达到10万亿元 [3] - 专家建议发展首发经济应因地制宜 避免千城一面 并覆盖研发 发布 销售全链条 [3] 新型消费龙头企业培育 - 政策要求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部分企业已通过技术创新与融合等方式脱颖而出 [4] - 百联股份与衣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 计划共同探索韩国文化项目及IP开发 并依托百联TX淮海等潮流地标引入多个韩国品牌进行市场测试 [4] - 专家建议优化制度环境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 鼓励龙头企业赋能中小微企业 构建跨界融合产业集群 [5]
首发经济票根经济放异彩,消费驶入新蓝海丨探寻服务消费新势能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09:56
政策导向与核心目标 - 提振消费被确立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和置顶任务 [1] - 商务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通过开展试点城市建设、发展首发经济、推动跨界合作来扩大服务消费 [1] - 政策目标是培育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和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1] 消费新业态:票根经济 - 票根经济通过串联“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元消费场景,成为文旅消费新引擎 [2] - 银川市金凤区借助中阿博览会推出“票根经济”活动,带动重点商圈销售额同比提升37.55%,酒店预订量增长25%,总消费超1亿元 [2] - 上海正启动“票根”联动消费试点活动,推动该模式的升级焕新 [2] 消费新业态:首发经济 - 首发经济引领消费热潮,案例如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开业带动前海商圈消费金额达34.69亿元,杭州亚奥万象天地引入40余家首店贡献零售额超3000万元 [3] - 2023年我国首发经济规模已突破1.5万亿元,预测2025年将达到10万亿元 [3] - 上海静安区在首发资源聚集度和首发生态支撑力上表现突出 [3] 新型消费龙头企业培育 - 政策要求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部分企业已通过技术创新与融合脱颖而出 [4] - 百联股份作为案例,致力于品牌化、数字化、专业化发展,并与衣恋集团合作探索韩国文化项目及IP开发,计划通过旗下潮流地标引入多个韩国品牌 [4] - 培育龙头企业需优化制度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等政策,并鼓励其赋能中小微企业,构建跨界融合产业集群 [5] 行业挑战与专家观点 - 当前高质量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差异化、体验化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 [1] - 现行行业管理、市场监管政策存在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限制了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1] - 发展首发经济应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避免千城一面,并覆盖研发、发布、销售全链条 [3]
从流量到留量:第五届越秀悦购节如何串联政策、文化与城市消费?
搜狐网· 2025-10-17 17:01
活动核心业绩 - 第五届越秀悦购节实现全域客流同比提升3.7%,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6.7% [1] - 会员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63.8%,多个项目在双节期间销售额激增 [1] - 国庆中秋假期会员日均销售(不含车)同比增长64%,佛山悦汇广场•南海项目因京东主力店进驻及会员权益叠加,日均销售额激增120% [17] IP场景打造与流量转化 - 以广州文化集团“四喜财神”IP为核心传播载体,深挖广府文化,契合“羊城消费新八景”的消费供给要求 [3] - 采用“线上发酵、线下承接”模式,线上通过财神欢乐海报、沉浸式彩蛋动画预热,线下在各项目打造特色主题场景,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现场客流 [5] - 活动覆盖广州、佛山、武汉三城7个购物中心,结合各项目周年庆等节点,开展如运动主题、微醺市集、巨偶巡游等多样化活动 [6] 会员运营与价值深挖 - 围绕“来财”主题,在预热期、爆发期和发酵期设置针对性会员活动组合,构建全业态联动的营销闭环 [10] - 预热期通过高等级会员精准激活与免单抽奖(消耗66积分参与)双策略,积分消耗同比增长28% [12][17] - 爆发期通过差异化团购券和阶梯大额满赠(消费满5,000/10,000/15,000元赠200元消费卡券)驱动中高客单消费,优化销售结构 [12] - 发酵期联动泰康人寿、固生堂等大健康品牌,推出健康权益活动,延伸家庭消费场景,提升会员黏性 [13] 业态联动与长尾效应 - 活动展现出强劲的业态协同能力,如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举办“电商采批节”,广州悦汇城将周年庆与新店开业联动,形成双流量入口 [17] - 通过“IP引流—会员深耕—业态联动—权益闭环”的四维打法,构建起以会员为核心、以数据为支撑的可持续增长模式 [17] 城市战略协同与品牌建设 - 悦购节与城市发展同频,其自造节矩阵(如悦潮节、悦购节、悦食节)已形成品牌化效应,丰富“羊城消费新八景”的落地路径 [19] - 公司深化“城市合伙人”角色,在广交会期间推出外商专属消费礼遇,并助力全运会等城市赛事,以商业力量赋能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0]
“体育+”融合发展释放内需潜力
证券日报· 2025-09-11 00:24
政策导向与核心观点 - 政策提出深化行业融合发展,开展商旅文体健联动,推动体医融合,支持体育与科技、传媒、农林、交通、养老等产业复合经营,延伸产业链条 [1] - 体育消费是服务消费的重要领域,促进商旅文体健多业态融合发展对提振消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未来“体育+”融合发展将呈现赛事与文旅商深度融合、数字体育新业态兴起、与更多产业复合经营三大趋势 [2] 融合发展模式与案例 - 各地积极探索商旅文体健融合,涌现生动案例,如哈尔滨利用亚冬会契机将“冷资源”打造成“热产业”,江西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上半年全省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近550亿元,同比增长9.17% [1] - 成都以“票根经济”模式整合赛事、演出、展会、景区等城市资源,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1] - 建议大力举办“跟着赛事品美食”、“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形成“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新风潮 [2] 发展路径与建议 - 推进融合发展需建立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统一政策标准,整合资源,为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2] - 应着力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将多业态、多功能、多领域集成,利用新技术发展数字体育、智能健身等新业态,培育融合消费新增长点 [2] - 加快消费新场景建设,推动健身、演出等业态融入商业综合体,并通过完善促消费政策体系优化融合发展环境 [2]
围绕商旅文体健等多业态融合,服贸会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新京报· 2025-08-27 14:36
服贸会平台作用 - 服贸会是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 对扩大服务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1] - 本届服贸会将筹划文创市集 精致美食 精彩展演等40余场配套活动 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服贸会有50多个国家 20多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集中展示服务贸易重点领域最新成果190余项 其中全球全国首发91项 [2] 服务消费发展现状 - 2023年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1] - 消费形态已逐步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阶段 [1] - 商务部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 [2] 政策支持措施 -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行动方案》 [1] - 2023年4月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 [1] - 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等含金量高政策措施 [2] 服务业开放与创新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2] - 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 - 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入境消费 人工智能+消费 IP+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 [3] 促消费活动安排 - 围绕银发旅游开出银发专列 围绕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等领域出台系列政策文件 [2] - 开展"服务消费季" "中华美食荟" "养老服务消费季"等全国性促消费活动 [3] - 鼓励各地举办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 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热点 [3]
2025年服贸会筹备进展如何?“剧透”来了
新京报· 2025-08-27 14:04
2025年服贸会筹备进展 - 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举办[1] - 上半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9万亿元 同比增长8%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1] - 将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 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等权威报告 举办170多场论坛和洽谈推介活动[1] 参展规模与国际化程度 - 7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澳大利亚首次担任主宾国并组建最大规模展团[2] - 安徽省担任主宾省 所有省区市均参展参会[2] - 近2000家企业拟线下参展 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国际行业龙头企业 覆盖27个服务贸易前三十强国家和地区[2] 活动特色与亮点 - 设置"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年度主题 聚焦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慧物流等专业领域[1][3] - 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 邀请外国政要及国际组织负责人[3] - 推出数字人解说/AI研发演示/机器人服务等科技化应用场景[3] - 举办13场主题论坛/80余场专题论坛/70余场洽谈推介 邀请200余位部长级嘉宾及院士出席[3] 创新成果与首发项目 - 百余家企业将首发190多项新产品 包括全球首款3D打印可吸收血管支架/全球首个8K超高清分发平台/国内首款千比特光量子计算机[4] - 发布人工智能/绿色创新等领域服务示范案例 推广"北京服务"和"中国服务"[4] - 首次在首钢园单址举办 完成5.0版场馆改造 实现3平方公里区域联动[4] 配套活动与消费融合 - 举办40余场配套活动 融合服务消费/贸易/投资[4] - 利用首钢园工业场景打造"露营&艺术生活荟"/文旅嘉年华/体育赛事等沉浸式活动[5] - 推出10余条考察线路 增设松弛洽谈空间[4] - 多区商圈同步宣传 营造全城参与氛围[5] 服务保障升级 - 登录厅由4处增至6处 设置6处便捷入口/19个社会停车场/多类车辆停靠区[6] - 首次推出人流监测/智能报站/停车导航等数字化服务[6] - 园区配备1.2万余餐位 可满足4万人次同时用餐 设置多元化餐饮区域[6] - 导引标识数量比上届增加60% 设置6处志愿者服务站和特许文创售卖点[7] 数字化服务平台 - 支持官网/公众号/APP/小程序等多平台预约购票 支持当日预约[7] - 升级"商务约见"功能 实现一键邀约与实时提醒[7] - 在1号馆和料仓设置专属洽谈区 提供咖啡/茶点/翻译服务[7] 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 - 商务部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财政/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9] - 已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服务业贷款贴息等含金量政策[9] - 消费形态转向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阶段[9]
在地消费涨超50%!广州“广交会+”效应再掀假日经济热潮
南方都市报· 2025-05-06 17:36
消费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期间广州在地消费同比2024年同期增长50.54% [1] - 天河路商圈人流量约957.11万人次 同比增长4.73% [2][4] - 长隆万博商圈累计客流332万人次 同比增长约25% 累计销售额2.36亿元 同比增长约8% [2] - 重点监测5家餐饮企业累计营业额11743.8万元 同比增长18.6% [8] - 全市旅业日均新入住人数22.8万人 同比增长29.5% 日均在住人数29.5万人 同比增长10% [8] - 京东、抖音平台广州相关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0% [6] 广交会成果 - 第137届广交会第一、二期广州参展企业累计意向成交额突破20亿美元 [1][9] - 广交会"广州之夜"时尚产业推荐会达成意向订单约500万美元 [1][9] - 广交会期间组织6场贸易促进活动 累计达成意向订单超3000万美元 [10] - 第一期组织366家企业参展 第二期组织302家企业参展 [9] 促消费活动 - 五一期间广州各类商旅文体健消费活动超千场 [2] - 岭南集团旗下零售企业开展系列活动 友谊时代店客流超3000人次 成交超200宗 [2] - 正佳广场组织四百多场商旅文融合活动 包括宝可梦IP快闪店等 [2] - 广州开启"第七届双品网购节广州专场" 各大电商平台推出多样促消费活动 [6] - 开展第四轮食在广州餐饮消费券活动 联合银联云闪付、美团等平台 [7] 产业与贸易促进 - 流花服装市场推行"专业市场+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模式 2024年实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超2亿元 [11] - 组织"海珠之约 海丝扬帆"商务考察活动 近60名境外采购商参与 [11][13] - 举办纺织服装专场供采对接活动 38家优质纺织服装企业与50位国际客商对接 [13]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全市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5亿元 [7] - 多区发放汽车消费券 联合金融机构推动家电、家装以旧换新 [7] 文化体育融合活动 - 广州国际体育嘉年华全城联动激活体育消费 [6] - K11举办全城首个自行车嘉年华 广州融创热雪奇迹开展冰雪惠民消费月活动 [6] - 两场IP大展落地广州塔广场 包括腾讯游戏《暗区突围:无限》合作项目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