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REITs市场

搜索文档
中金 • REITs | REITs四周年:行稳致远,市场渐兴引资来
中金点睛· 2025-06-16 07:38
中国公募REITs市场四周年回顾与展望 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公募REITs市值突破2,000亿元(2025年6月13日数据),较上年同期的1,050亿元增长90%,项目数量达66个,为亚太地区最多 [7] - 新资产类型项目获高倍数认购:汇添富九州通仓储物流REIT(医药仓储)网下认购倍数50x,国泰君安济南供热REIT(供热)141x,二级市场累计涨幅分别为47%和68% [7] - 持有型不动产ABS已发行8单(含发行期),规模136.03亿元,底层资产覆盖租赁住房、商业物业、数据中心等 [9] 政策与制度建设 - 发改委1014号文构建REITs常态化发行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并拓宽资产边界 [7][23] - 交易所完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强化以"管资产"为核心的存续期管理 [7] - 当前市场仍处于政策红利期,制度框架支持规模持续扩张 [7][23] 市场表现与估值 - 2025年初至6月13日,公募REITs整体回报率17.4%,P/NAV从1.09x提升至1.33x(历史前4.4%分位数) [12] - 板块分化显著:消费REITs年初涨幅34.7%(利差197bp),保障房REITs涨幅21.8%(利差106bp) [17] - 产权类TTM分派率:仓储物流4.24%、产业园4.19%、消费3.62%、保障房2.71% [36] 下一阶段发展展望 资产扩容与产品创新 - 新资产类型如数据中心、景区、养老等将丰富市场生态,提供差异化风险收益选择 [3][24] - 常态化扩募机制激活单体REIT生命力,2024年7月发改委1014号文明确支持扩募提速 [23][24] - 多层次市场建设推进:Pre-REITs(培育期)、私募REITs(成熟期)、公募REITs(退出平台)形成全生命周期覆盖 [25] 投资者结构优化 - 当前机构投资者占比96%(券商自营22%、险资12%),对比美国头部REIT安博(PLD.US)以公募基金(29%)、ETF(21%)、养老金(11%)为主 [27] - 未来需引入公募基金专户/FOF、年金养老金、个人投资者及外资,平衡持有型与交易型策略 [3][27] 投资策略分析 中长期配置逻辑 - 低利率与"资产荒"背景下,优质资产长期持有价值凸显,建议关注战配或二级逢低配置机会 [4][35] - 基本面韧性板块:保障性租赁住房、消费基础设施、风电/水电项目 [36] 短期交易策略 - **打新策略**:2025年上半年平均打新收益率0.20%(胜率40%),上市首日卖出为主流操作 [41] - **分红策略**:历史平均收益率0.36%(胜率57%),2025年除息后20日持有收益率可达2.31% [42] - **解禁博弈**:市场上行期解禁后20日平均涨幅8%(如2022年6月首批REITs解禁案例) [44] - **扩募博弈**:关注DPU提升的扩募项目,分阶段参与公告后、交易所受理、持有人大会等节点 [45]
中金 • REITs | REITs四周年:行稳致远,市场渐兴引资来
中金点睛· 2025-06-16 07:36
中国公募REITs市场发展回顾 - 中国公募REITs市场市值已突破2,000亿元,项目个数达66个,为亚太地区最多[2][7] - 新资产类型项目获高倍数认购,如汇添富九州通仓储物流REIT网下认购倍数50x,国泰君安济南供热REIT达141x[7] - 持有型不动产ABS已发行8单共计136.03亿元,底层资产包括租赁住房、商业物业等[11] - 2025年初至今公募REIT市场整体回报率17.4%,P/NAV由1.09x提升至1.33x[14] - 消费与保障房板块表现突出,年初至今涨幅分别为34.7%和21.8%[14] 政策与制度建设 - 发改委1014号文构建REITs常态化发行机制,具有里程碑意义[6][25] - 交易所发布信息披露指引新规,完善以"管资产"为核心的规则体系[6] - 市场仍处于政策红利期,有望在政策呵护下持续发展[6] 市场发展展望 - 新资产类型如数据中心、景区、养老等将进一步丰富市场资产生态[3][25] - 存量项目常态化扩募将激活单体REIT生命力,打通外生增长路径[3][25] - 多层次REITs市场建设将覆盖资产从"培育"到"退出"全生命周期[3][27] - 投资者结构将增加公募基金、年金养老金及外资等,平衡持有型和交易型策略[3][29] 投资策略分析 - 中长期可考虑在成本优势下长期持有优质资产[4][42] - 短线策略包括打新、分红、解禁和扩募博弈[4][42] - 分红交易策略平均收益率0.36%,胜率57%[45] - 解禁交易策略需判断市场环境,上行期配置效果更佳[47] - 扩募博弈策略可关注能提升DPU的项目[49][50] 市场表现与估值 - 产权类板块TTM分派率:仓储物流4.24%、产业园4.19%、消费3.62%、保障房2.71%[37] - 经营权类板块中债IRR:高速公路4.58%、市政环保2.34%、能源1.55%[37] - 各板块利差分位数:仓储物流1%、产业园13%、消费0%、保障房2%、高速公路0%、市政环保0%、能源0%[37]
备案规模突破175亿元 持有型不动产ABS驶入发展快车道
中国基金报· 2025-05-19 15:44
持有型不动产ABS发展现状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提出推动持有型不动产ABS发展,政策推动下该业务进入快车道 [1] - 截至5月17日持有型不动产ABS备案规模突破175亿元,数据中心、商业物业等领域项目加速落地 [1] - 上交所已有8单持有型不动产ABS备案通过合计规模超160亿元,另有9单获反馈 [2] - 深交所中信证券-越秀商业持有型不动产ABS发行规模达14.13亿元 [2] 产品机制创新 - 持有型不动产ABS以"资产信用"重构金融逻辑,允许不进行结构化分层、保留外部负债、不设定预期收益率 [2] - 禁止在产品层面设置担保差补以确保权益属性,回收资金可用于新项目资本投入形成投资良性循环 [2] - 资产范围包括写字楼、酒店等暂无法发行公募REITs的资产,不强制自持及战配比例、资金用途灵活 [3] 多层次REITs市场构建 - 形成以公募REITs、持有型不动产ABS为主,类REIT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为辅的产品体系 [4] - 持有型不动产ABS是公募REITs的"育苗田",可培育项目和投资者并最终实现公募REITs发行 [4] - 与公募REITs形成互补:公募REITs标准化流动性好,持有型ABS面向特定投资人灵活度高 [4] - 与Pre-REITs共同构筑基础设施与不动产领域权益资本生态系统,为重资产过渡到公募REITs提供关键环节 [5] 未来发展方向 - 建议从制度层面明确持有型ABS与公募REITs衔接机制,包括底层资产标准、转板规则等 [5][6] - 新能源领域(风电、光伏电站)因装机规模年增超15%、现金流稳定成为优质底层资产 [7] - 三大潜力赛道:数据中心(数字化需求增长)、长租公寓(租赁行业发展)、商业物业(机构关注) [7] - 底层资产范围广泛包括经营权资产、不动产及新型基础设施,各领域均有大量级资产可供扩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