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对冲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新锐私募观理基金:宏观对冲×趋势跟踪,穿越波动,制胜周期轮动 | 一图看懂私募
私募排排网· 2025-07-19 17:42
公司概况 - 观理基金成立于2022年,名称寓意"观天下,明事理",以主观宏观对冲策略为核心,投资目标为"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力争实现财富长期可持续增长" [1]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管理规模突破10亿人民币,旗下"观理摘金成长1号A类份额"在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净值创新高榜和主观CTA产品收益榜均排名第1 [2][6] - 公司股权结构:苏界纯持股40%,广州观洋和广州观潮两家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各持股30% [6] 核心策略与优势 - **宏观为锚**:深度解析全球政经格局演变,把握逆全球化等趋势性机会 [1] - **策略为帆**:灵活运用股票、商品、债券等跨资产配置,动态调整攻防节奏 [5] - **风控为舵**:建立全流程、多层次风控体系,通过仓位控制、组合分散化等手段守护资产安全 [5][16] - **增值为舟**:通过宏观β捕捉与α挖掘相结合,专注可持续绝对收益 [5] - 核心优势包括成熟的策略体系、资深团队、突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严谨的风险管控 [13][14][15][16] 核心团队 - **何国坚**(创始人/基金经理):CFA持证人,20多年金融从业经验,擅长宏观对冲策略,其管理产品连续5年(2020-2024)实现正收益,荣获私募排排网"2024年度十佳基金经理"及"十佳私募创始人"称号 [8][9] - **陈潜**(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曾任磐石投资基金经理,熟悉外汇、商品、证券投资市场,深度参与媒体运营工作 [10][11] - **刘洋**(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CFP持证人,曾任国有银行独立审批人,深耕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方案及策略研究 [11][12] 产品线 - **宏观对冲策略**:多市场、多品种跨资产配置,代表产品"观理家业贰号"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连续5年正收益(2020-2024) [17][18] - **主观趋势策略**:基于宏观研判捕捉黄金国债中长期趋势,代表产品"观理摘金成长1号"成立以来年化收益***% [18][20][21] - 产品业绩表显示多只产品在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多资产策略等领域表现突出 [23] 发展历程与荣誉 - 2022年1月成立,同年3月完成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5月发行首批阳光私募产品,2024年11月完成重大事项变更 [6] - 2024年荣获广州私募基金协会"岭南杯"半年度衍生品策略组第1名、广发证券"智汇杯"优秀机构等多项荣誉 [24][25]
雪球资管荣获中国私募基金金长江奖三项大奖
雪球· 2025-06-27 12:32
公司获奖情况 - 雪球资管在"2025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论坛暨第十届私募基金金长江奖颁奖典礼"上荣获三项大奖 [1] - 北京雪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2024年度金长江奖快速成长私募基金公司" [2] - 宏观对冲策略基金经理杨鑫斌获"2024年度金长江奖年度新锐私募基金经理" [3] - 股票多头策略基金经理陈俊涛获"2024年度金长江奖年度新锐私募基金经理" [3] 公司背景与理念 - 雪球资管定位于前沿资产配置理论的实践者 秉持"厚雪长坡 成就客户 严守风控"价值观 坚守"长期主义"和"科学配置"投资理念 [4] - 公司自2015年成立至今管理规模突破百亿 核心策略在同类产品中跻身头部阵营 [4] - 公司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不依赖市场环境的长期稳定投资回报和体验 [4] 基金经理与策略特点 宏观对冲策略 - 基金经理杨鑫斌为牛津大学数学系本硕 13年投资经验 曾任职工银瑞信投资资本市场部负责人 历史管理规模约1000亿 [5] - 策略采用全球资产风险均衡配置 追求长期稳定绝对收益 与股票债券商品等资产呈现低相关性 [5] - 通过固收权益搭配多资产多策略使用 旨在获取长期稳健收益 [5] 股票多头策略 - 基金经理陈俊涛拥有二十余年证券市场投资经验 是雪球知名价值投资者 善于挖掘企业大周期拐点机会 [7] - 策略以高确定性低估值逆向投资为主 保持"低波红利+科技成长"哑铃型持仓结构 [7] - 投资组合分散于港股A股美股市场 以降低单一市场风险并提高回报机会 [7] 行业发展与公司定位 - 私募基金行业进入追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策略创新与精进成为增长核心动力 [7] - 公司将持续优化风控建设和策略迭代 追求投资者利益最大化 在行业新格局中保持竞争力 [8] - 金长江奖评选吸引数百家规模业绩代表性私募机构参评 是中国资本市场历史悠久且权威的奖项 [4]
2025年宏观对冲策略半年报:宏观对冲策略25年H1回顾与展望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22 20:07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初至今,受内外部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股、债、商三类资产三杀次数增多,资产相关性升高、分散化效果减弱,中美贸易、地缘政治及流动性预期波动加剧市场轮动,避险资产对冲效果不及预期,对宏观对冲策略尤其是风险平价类构成实质挑战,短期内政策不确定性与利率波动仍将主导市场,建议对宏观对冲策略的收益预期保持谨慎,尤其是风险平价类策略 [2] 宏观对冲策略表现回顾以及标签划分更新 宏观对冲策略概述 - 宏观策略是覆盖多资产、跨标的、跨地域、复合策略的资产配置方式,以系统性宏观变量为核心分析框架,在全球是对冲基金行业主流选择,国内“宏观对冲”策略真正兴起于2023年年底 [6] - 2024年宏观对冲成为市场明星策略,主流管理人年化收益率超20%,产品规模快速扩张,部分管理人对高波动策略封盘 [7] 一级标签 - 宏观对冲策略按底层逻辑分为“风险平价”型与“资产轮动”型 [7][8] - “风险平价”型管理人采用桥水基金全天候资产配置体系,以资产“风险贡献”为配置基准,追求风险等权配置,不涉及主观预测,通过波动率驱动的再平衡机制运作,收益来源为r = cash + β + α,配置多板块、多标的、多地区资产,回避易受单一市场政策扰动的商品品种 [9][11][12] - “资产轮动”型管理人采用美林时钟理论,强调主动交易,根据经济周期判断和预期动态调整资产权重,投资标的更集中、策略更灵活,收益结构接近纯alpha模型,可表示为r = cash + α [13][14][15] 二级标签 - 二级标签从“主观”和“量化”交易方式对alpha策略分组,目前市场上宏观策略仍以主观交易为主,依赖交易者认知体系与逻辑能力,围绕宏观事件驱动 [16] - 量化宏观策略强调模型驱动和系统化执行,常见量化alpha增强方式包括叠加量化CTA模型、调整资产波动率权重、建立波动性交易框架等,近年来出现以AI为核心的纯量化“资产轮动”宏观交易体系 [17] 2025年上半年表现回顾 - “风险平价”指数净值为0.989,周度平均收益-0.05%,周度波动率1.27%,年化波动率9.17%,累计最大回撤-4.09%;“资产轮动”指数净值为1.013,周度平均收益0.07%,周度波动率0.93%,年化波动率6.70%,累计最大回撤-3.46%,上半年风险平价表现不如资产轮动策略,且波动率更大 [19][20] - 量化宏观对冲指数累计净值为0.949,平均周度收益-0.27%,周度波动率0.83%,年化波动率6.00%,单周最大收益0.77%,最大单周回撤-2.47%;主观宏观对冲指数累计净值为1.029,平均周度收益0.16%,周度波动率1.10%,年化波动率7.90%,最大单周收益3.00%,最大回撤-2.21%,今年量化策略最大波动率大于主观策略,主观宏观对冲收益情况好于量化宏观对冲策略 [22] 2025年上半年宏观对冲策略与市场行情回顾 国内宏观对冲策略 相关性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国债与权益指数负相关关系强度减弱,商品与股指正相关,黄金与国债相关性提升,资产之间相关性较去年年底明显上升 [29] - 风险平价指数与中证商品指数收益相关性最高,为0.607,资产轮动指数与中证1000相关性最高,为0.675,两类策略对国债暴露都超0.3,风险平价和资产轮动指数相关性为0.758,较去年年底有所提升 [30] 与权益资产回顾 - 2025年A股市场先跌后涨,中证1000指数涨幅大于沪深300,沪深300周度平均收益率0.17%,波动率1.54%,年化波动率11.12%,中证1000周度平均收益率0.44%,波动率2.83%,年化波动率20.40% [33] - 一月风险平价与资产轮动指数获正收益;二月风险平价指数回撤,资产轮动指数收益;三月两类指数均回撤;四月两类策略清明后回撤并在月底修复部分;五月风险平价指数和资产轮动策略均回撤 [34][35][37] 与国债资产回顾 - 风险平价策略与10年国债期货相关性为0.387,资产轮动策略相关性为0.318,今年风险平价收益更依赖国债,相关性较去年年底明显提升 [39] - 年初国债收益率下破1.6%,市场对政策预期提前定价,大部分宏观策略一月有债券减仓和降低目标波动率调整;二月债市调整加剧,部分管理人债券回撤;三月债市延续调整,管理人债券亏损;四月债市高位震荡,清明节后国债和黄金成部分管理人正收益主要来源,但风险平价策略仍回撤较大;五月利率震荡整理,风险平价管理人国债亏损 [39][40][42] 与大宗商品资产回顾 - 商品对风险平价类策略影响大于资产轮动类策略,两类策略对商品指数收益相关性较去年年底有较高提升 [44] - 上半年商品指数震荡走弱,年初至3月贵金属与有色金属上涨,黑色、化工板块承压,偏空配置管理人受益;4至5月股债商“三杀”,商品价格回落,部分管理人通过工业品空头仓位扩大收益,部分主观交易方式的管理人表现突出 [44][45] 与黄金ETF资产回顾 - 黄金对风险平价类策略影响大于资产轮动类策略,两类策略对黄金ETF相关性较去年年底有所提高 [47] - 上半年黄金走势震荡走强,年初因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冲高,后上涨动能放缓;二季度美国经济数据走弱、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推动黄金上涨;五月中美贸易谈判进展使金价回落,五月宏观对冲策略亏损较大,风险平价类策略净值回撤显著大于资产轮动类策略 [48][49][50] 海外宏观对冲策略 相关性分析 - 2025年年初至5月16日,标普500和GSCI大宗商品指数收益率相关性较高,与美国国债指数成负相关关系,美国国债指数与商品指数负相关,黄金与股债商三类相关性较低 [53] 与美国各类资产回顾 - 2025年初海外市场情绪乐观但未达预期,美国政策焦点转向关税措施,打压市场信心,贸易政策成核心变量,加剧衰退预期 [56] - 美国国债Q1上涨2.8%,标普500 Q1下跌4.3%,大宗商品表现突出,铜价上涨24%,黄金上涨19%,比特币下跌12% [57] - 2025年Q1未明确宏观对冲策略指数收益率为4.01%,波动率为2.11%,年化波动率7.31%;主观宏观对冲指数收益率为2.27%,月度波动率为2.19%,年化波动率7.59%;量化宏观对冲指数收益率为3.19%,波动率为0.66%,年化波动率2.27% [58] - 一月三类策略指数正收益,二月收益下滑,三月未明确和主观宏观对冲指数回撤,量化宏观对冲指数获收益 [59] 结论与投资展望 2025年下半年宏观对冲策略判断 - 当前市场资产间相关性较去年年底更高,权益、债券及商品资产阶段性回调,出现数次“股债商三杀”,资产配置分散化效果减弱 [61] - 中美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及外部政策扰动使资产轮动加剧,避险资产无法稳定对冲权益下行风险,资本流动敏感性增强,国内财政与地产政策谨慎,经济修复路径待观察,市场不确定性及共振风险抬升,对宏观对冲策略尤其是风险平价类策略构成挑战 [61] 投资展望 - 建议对宏观对冲策略收益预期保持谨慎,尤其是风险平价类策略,下调该类策略配置比例,重点评估管理人应对尾部风险能力 [62] - 考察管理人是否引入战术性空头仓位或期权型保护工具等alpha收益增强部分,关注具备某一类资产超额收益能力的资产轮动策略管理人,增强组合灵活性与收益弹性 [62][63]
巴菲特和索罗斯:同年同月不同命的投资大师
虎嗅· 2025-06-12 21:10
投资理念差异 - 巴菲特倡导长期主义、理性决策和企业治理原则,影响力超越投资界 [2] - 索罗斯理念更侧重金融投机交易,以宏观对冲策略闻名,擅长利用市场动荡套利 [2][30] - 巴菲特方法依赖企业内在价值评估,索罗斯则基于"反身性"理论,认为价格与预期相互影响 [30][36] 成长背景与投资风格形成 - 巴菲特出身中产阶级家庭,早期接触金融并积累财富,形成稳健的价值投资风格 [4][5][12] - 索罗斯经历纳粹迫害与逃亡,塑造其风险意识与非传统决策方式,擅长危机中捕捉机会 [6][7][8] - 少年时期巴菲特通过实业经营积累资本,索罗斯则在黑市交易中学习价格波动与博弈 [9][12] 职业发展路径 - 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早期采用"捡烟蒂"策略,后期转型为"以合理价格买入伟大公司" [17][24][31] - 索罗斯受哲学导师波普尔影响,从欧洲套利交易起步,逐步发展出全球宏观对冲策略 [15][19][22] - 两人均在26岁开启关键职业阶段:巴菲特返乡创业,索罗斯进入华尔街 [17][18] 核心投资方法论 - 巴菲特模式:利用保险浮存金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偏好未上市企业股权 [31] - 索罗斯模式:高杠杆宏观套利,通过离岸基金快速决策并撬动大规模资金 [30] - 巴菲特关注企业微观财务,索罗斯聚焦宏观经济与政治变动 [36][37] 代表性投资案例 - 巴菲特经典案例包括喜诗糖果、可口可乐等消费品牌,强调护城河与长期持有 [31][32] - 索罗斯标志性战役为1992年狙击英镑,利用货币市场反身性获利10亿美元 [30][32] - 1960年代巴菲特合伙人基金年化29%,同期索罗斯量子基金年化27.7% [23][30] 后期表现与局限性 - 2000年后巴菲特收益趋平,因回避互联网泡沫;索罗斯因精力限制退出主动投资 [34] - 巴菲特方法更适应老龄化,索罗斯策略依赖高强度信息处理与快速反应 [34] - 两人均将投资升华为"智力游戏",超越单纯财富积累 [39]
“私募魔女”李蓓反思,到底错在哪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5:12
投资策略反思 - 过去两年业绩不佳源于对国内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理解不足 [1][2] - 错过小微盘、新消费、科技、医药板块导致权益收益平庸 [2] - 做多工业品决策错误但已在3月后减仓 [2] 核心优势 - 独立研究、严格风控帮助避开2015股灾、2021蓝筹泡沫、2023能源泡沫等市场风险 [2] - 擅长中国政策与结构性问题分析,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结构独特部分有深度理解 [2] 改进措施 - 加强外资跟踪以修正预判偏差 [3] - 精选个股Alpha,如地产央企分化下的标的 [3] - 持仓80%以上需满足低PB(市净率)、高股息特征,商品或国债期货优先选择正Carry品种 [3] 当前持仓结构 - 权益类占比55%-60%:低估值顺周期股(0.3PB建筑央企、5倍PE建材龙头)+股指期货(高贴水保护) [5] - 黄金占比10%-15%:对冲美元体系风险 [5] - 清仓工业品及负Carry国债期货 [5] - 40%长期个股多头持仓中80%同时具备顺周期、高股息、低市净率特征 [5] 组合对比 - 明确选择B组合:低估值资产如0.3PB建筑央企、5倍PE全球建材龙头、6倍PE低成本资源龙头 [4][5] - 拒绝高估值标的如10倍PB机器人概念股、100倍PE小微盘股 [4] 业绩表现 - 长期累计收益121.91%(2018-2025),远超沪深300指数的21.94% [9] - 近两年收益-15.63%跑输沪深300的0.97%,今年收益-3.66%略逊于指数的-1.55% [9] 公司背景 - 半夏投资为百亿级宏观对冲私募,专注跨资产类别(股票、债券、商品)及多向化投资(多空对冲套利) [7] - 策略依赖对经济周期和资产价格规律的宏观与微观印证 [7] 市场争议 - 宏观对冲策略近年择时失误:2023年误判地产复苏、2024年看空小微盘但后者创新高、清仓银行股后银行股价走高 [8]
关税冲突 - 宏观对冲策略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涉及的行业有大众消费品、服务业、消费银行、农产品、化工品、信创、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宗商品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国关税措施目的**:美国发动关税措施不仅出于经济考量,还涉及政治博弈和社会因素,短期目标是解决贸易差额和扩大税源,长期目标是部分脱钩并维护全球中心地位,所以关税不可能完全取消[1][5] - **美国加征关税预期效果**:假设美国2025年进口额为3万亿美元,加征10%的关税预计带来至少2000亿美元额外收入,且不包括未来上调某些贸易伙伴税率情况,美国一定程度达到预期成果[1][6] - **中美贸易谈判情况**:中美贸易谈判处于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中国迅速全面反制,加征关税幅度10% - 30%,节奏和时间超市场预期;第二阶段预计继续加征10%关税,芬太尼关税可能维持20%,暂缓90天窗口期助双方调整库存和生产节奏[1][7][8] - **贸易战对宏观经济影响**:加征关税对消费国初期总产出下降、物价抬升、实际工资下降,后期利率上升助推通胀;对生产国初期总产出下降、物价下降、就业需求减少、实际工资上升,政策对冲后利率市场下行,理论推演在现实市场得到验证[2] - **贸易战对不同板块影响**:防守角度,与贸易相关性低的大众消费品、服务业和消费银行板块相对稳健,非美出口板块部分产品有风险;进攻角度,进口替代板块如农产品、部分化工品、国产替代信创等有潜力,汽车零部件和消费电子获部分豁免,国内政策支持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属进攻板块,风险板块适合逢低中长期布局[3][9] - **大类资产价格走势**: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国内政策对冲力度减弱或致价格波动;利率年内有下行压力但幅度有限;汇率双向波动,突破7.2后可能继续贬值或升值[3][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应对贸易战约束**:美国短期内难以调整全球供应链,1 - 2年推动全球产业链重构困难,经历2018年和2020年重大宏观事件后仍缓慢,短期价格上涨难通过供给调整,或通过与其他贸易伙伴协议或国内补贴对冲,但解决难度大[1][3][4] - **中国关税政策策略**:中国采取暂停或取消部分关税策略,根据谈判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实施,如芬太尼关税以及232和301调查导致的综合关税[1][5] - **投资配置建议**:二季度建议配置内需板块,稳健为主,有高弹性仓位可增加进攻性配置;全年重点关注防御性配置,保持小仓位进攻性板块应对市场波动[11]
二战期间英国股市表现的启示
雪球· 2025-04-23 14:14
二战期间英国股市表现的核心脉络 - 1940年5月德国闪电战导致英国富时指数较战前高点下跌52%,丘吉尔上台短暂提振信心但恐慌仍主导 [10] - 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股市市净率跌至0.2-0.4倍,隐含78%英国被占领预期 [10] - 1940年7月伦敦大轰炸期间股市触底横盘,富时指数波动率降至±5%,机构现金持仓从38%降至22% [10] - 1942年阿拉曼战役胜利后富时指数6个月上涨118%,市净率回升至1.1倍,工业股领涨 [10] 极端低估的安全垫作用 - 市净率0.3倍时股价低于企业破产清算价值,如英国铁路公司股价仅相当于铁轨废钢价值的60% [11][12] - 恐慌导致定价错误:殖民地资产被低估64%,战后实际损失仅28% [14] 情绪与现实的偏差 - 1940年投资者预期英国GDP将永久损失87%,实际1940-1945年GDP年均增长1.2% [13] - 丘吉尔演讲后3日股市平均上涨3.7%,《租借法案》宣布当日股市单日暴涨11.2% [15][16] 对现代投资的启示 - 底部信号识别:市净率低于0.5倍时安全边际高,如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底 [18] - 危机反脆弱策略:战时英国土地价格上涨40%,黄金黑市价涨300%,军工股上涨200% [19][20] - 政策杠杆效应:关注央行干预和国际援助,如2020年美联储无限QE类比战时政策 [21][22] 港股投资机会分析 - 2022年10月港股出现0.15-0.5倍市净率蓝筹股,类似1940年英国股市的敦刻尔克时刻 [3][4] - 中国神华、中煤能源、中国海油等低负债高股息硬资产企业已走出长牛 [5] - 优质高股息资产特征:高分红、高利润率、高现金流、低资产负债率、低估值、永续经营 [6] - 煤炭石油企业股权可作为宏观对冲策略,应对能源危机、债务危机等全球变局 [6]
贝莱德发行权重上限3%的标普500调整产品——海外创新产品周报20250421
申万宏源金工· 2025-04-22 11:39
美国ETF创新产品 - 贝莱德发行权重上限3%的标普500调整产品 管理费0 09% 通过限制权重上限降低回撤风险[2] - Unlimited发行全球宏观对冲策略ETF 管理费1% 提供同类产品两倍波动率以获得更高收益[1] - F/m发行高收益债ETF 跟踪100只最大流动性最好的高收益债 采用精选指数全复制方法[1] - Avantis发行主动管理投资级债券ETF 通过主动选债增强收益[1] - Simplify拓宽两只期权产品 Barrier Income ETF卖出障碍期权提供额外收益 Target 15 Distribution ETF目标年化15%分红[1] - Global X发行2只标普500策略产品 EGLE跟踪标普500美国收入领导者指数 FLAG通过现金流收益率ROIC等指标选股[2] - Harbor发行科技产品 自下而上选取成长潜力公司 YieldMax发行地产板块期权产品 目标12%年化分红收益[2] 美国ETF资金流向 - 上周美国ETF合计流入40亿美元 股票产品流出 黄金ETF流入明显[3] - 标普500ETF资金波动大 先锋VOO流入25 63亿美元 SPY流出87 45亿美元 IVV流出54 05亿美元[7] - 道富黄金ETF流入20 62亿美元 iShares短期国债ETF流入22 5亿美元 SPDR短期国债基金流入21 7亿美元[7] - 罗素2000ETF流出10 64亿美元 公司债ETF流出较多 黄金短债产品流入明显[9] - 近2周SPDR标普500ETF净流入101 55亿美元 iShares标普500ETF净流出129 57亿美元 Vanguard标普500ETF净流入112 32亿美元[8] 美国ETF表现 - 日元欧元瑞士法郎相关外汇产品大幅上涨 景顺日元ETF上涨10 54% 欧元ETF上涨10 3% 瑞士法郎ETF上涨10 74%[10] - ProShares 2倍日元产品涨幅达18 57% Invesco美元指数看跌ETF上涨10 05%[10] - Invesco美元指数看涨ETF下跌7 21% WisdomTree美元看涨ETF下跌5 28%[10] 美国普通公募基金资金流向 - 2025年2月美国非货币公募基金总量22 04万亿美元 较1月下降0 18万亿[11] - 2月标普500下跌1 42% 美国国内股票型产品规模下滑2 47%[12] - 4月2日~9日单周美国国内股票基金流出44亿美元 债券产品流出扩大至300亿美元以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