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思N系列GPU

搜索文档
「寻芯记」冲刺科创板!AMD与海思基因加持,沐曦集成逐鹿国产GPU突围战
华夏时报· 2025-07-05 19:10
公司概况 - 沐曦集成是一家中国AI芯片创业公司,融合AMD与海思基因,专注于自主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 [1][2] - 公司成立于2020年,仅用四年时间实现营收从2022年的42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7.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074.52% [1][3] - 高管团队主要来自AMD和海思,包括董事长陈维良(AMD前高级总监)、CTO彭莉(AMD前企业院士)等 [2] 产品与技术 - 产品线覆盖人工智能计算(曦思N系列)、通用计算(曦云C系列)和图形渲染(曦彩G系列研发中)三大领域 [3] - 打造自主开放且兼容英伟达CUDA的软件生态体系,具备易用性和可扩展性 [3] - 招股书称公司突破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技术瓶颈,是国内少数掌握先进制程GPU研发量产技术的企业之一 [8] 商业化进展 - GPU产品累计销量超25000颗,已应用于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 [3] - 重点布局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医疗健康、大文娱等行业应用场景 [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2.64万元、5302.12万元和7.43亿元,但同期净亏损累计超30亿元(-7.77亿、-8.71亿、-14.1亿) [3][4]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GPU市场由英伟达(技术底蕴深厚)和AMD形成"一超一强"垄断格局 [7] - 国内竞争对手包括通用型计算架构企业(海光信息、天数智芯、壁仞科技、摩尔线程)和专用型计算架构企业(华为海思、寒武纪、昆仑芯、燧原科技) [7] - 行业面临深度洗牌,国内市场容量有限且需突破制程限制、构建生态、拓展场景三重门槛 [8] 融资与战略 - 计划通过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投向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AI推理GPU研发及前沿领域GPU技术研发项目 [4] - 人工智能推理场景的快速部署为公司提供发展窗口,但AI数据中心缓建趋势可能影响行业盈利 [8]
葛卫东押注!高性能GPU公司拟IPO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13:50
公司上市申请 - 沐曦股份正式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募资约39亿元,发行不超过4010万股 [1] - 保荐人为华泰联合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3] - 受理日期为2025-06-30,更新日期为2025-06-30 [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是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领域的全栈GPU产品 [5] - 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主要负责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8] - 已推出曦思N系列GPU、曦云C系列GPU,正在研发曦彩G系列GPU [8] - 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万颗,已在多个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实现规模化应用 [8] 财务数据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2.64万元、5302.12万元、7.43亿元及3.20亿元 [8] - 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分别为7.77亿元、8.71亿元、14.09亿元及2.33亿元 [8][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65亿元、-10.17亿元、-21.48亿元和-5.31亿元 [10]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为104.6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95.93亿元 [10] 股东结构 - 实际控制人陈维良及其控制的上海骄迈、上海曦骥合计持股22.94% [5] - 葛卫东与其控制的混沌投资合计持股7.48% [5] - 经纬中国通过几个实体合计持股5.13%,红杉中国旗下基金持有4.19% [5] - 国调基金和相关合伙企业持有2.52%,中金旗下基金持有1.85% [5] 融资与投资机构 - 申请上市前共进行了八轮融资 [5] - 投资机构包括上海科创基金、国调基金等国有资本,以及经纬中国、红杉中国、混沌投资、和利资本、东方富海、光速创投、复星锐正、真格基金等知名机构 [5]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11]
【IPO一线】沐曦集成科创板IPO获受理 三年累计亏损30.58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6-30 21:39
公司概况 - 沐曦股份主营业务为自主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 覆盖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 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领域 [1] - 公司已成为国内少数掌握先进制程GPU芯片及系统软件研发 设计和量产技术的企业之一 [1] - 核心技术积累包括GPU IP GPU SoC 高速互连 GPU软件等 成功突破高性能GPU技术瓶颈 [1] 产品与技术 - 产品线全面覆盖人工智能计算 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三大领域 [1] - 已推出曦思N系列GPU(智算推理) 曦云C系列GPU(训推一体和通用计算) 正在研发曦彩G系列GPU(图形渲染) [1] - 基于自研GPU IP与统一架构 在通用性 单卡性能 集群性能 生态兼容性等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 [2] - 软件生态自主开放且高度兼容国际主流CUDA生态 具备易用性和可扩展性 [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 64万元 0 53亿元 7 43亿元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 77亿元 -8 71亿元 -14 09亿元 累计亏损30 58亿元 [2] IPO计划 - 科创板IPO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 拟募资39亿元 [1][2] - 募投项目包括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 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 前沿领域高性能GPU技术研发 [2]
沐曦股份IPO获上交所受理 为国产GPU厂商“四小龙”之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21:01
IPO及募资计划 - 沐曦股份科创板IPO已受理,拟募资39.04亿元,华泰联合证券为保荐机构 [1]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三个项目: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24.59亿元)、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4.53亿元)、面向前沿领域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拟投入9.91亿元) [3] - 三个募投项目总投资额达50.09亿元,均已获得备案 [3]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全栈GPU产品研发,覆盖人工智能训练/推理、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三大领域 [1] - 产品线包括:曦思N系列(AI推理)、曦云C系列(训推一体/通用计算)、正在研发的曦彩G系列(图形渲染) [1] - 已实现千卡集群商业化应用,正在研发万卡集群,支持128B MoE大模型全量预训练 [1] - GPU产品累计销量超25,000颗,与服务器、操作系统、AI框架等上下游生态广泛适配 [1] 市场布局与销售 - 算力网络覆盖国家AI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区域涵盖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 [2] - 应用场景已拓展至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医疗健康、大文娱等行业 [2] - 采用直销+经销模式,2023年、2024年及2025年Q1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1.58%、71.09%、88.35% [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呈现快速增长:2022年42.64万元→2023年5302.12万元→2024年7.43亿元→2025年Q1达3.2亿元 [4] - 持续亏损但收入规模扩大:2022年净亏7.77亿元→2023年8.71亿元→2024年14.09亿元→2025年Q1亏2.33亿元 [4] - 资产总额显著增长:从2022年末的10.45亿元增至2025年Q1的104.61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波动较大:合并口径从2022年11.54%升至2024年69.71%,2025年Q1回落至8.30% [5]
AI算力底座持续变化,两家国产AI芯片公司离上市再近一步
第一财经· 2025-06-24 14:43
全球算力路径演变 - 全球算力路径将演变为两条并行路线,海内外路径有所不同 [1] - 目前全球98%大模型训练的算力基座仍是英伟达,但国内部分预训练可能转向非英伟达卡 [4] - 国产芯片在推理场景的机会将逐渐显现 [1][4] AI芯片公司上市进展 - 沐曦已完成上市辅导,摩尔线程进入辅导验收阶段 [1] - 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处于辅导备案状态 [1] - 四家公司中摩尔线程估值最高达255亿元,燧原科技160亿元,壁仞科技155亿元,沐曦100亿元 [2] 公司背景与产品 - 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中国区总经理,沐曦三名创始人来自AMD [2] - 摩尔线程推出MUSA统一GPU架构,被称为"国产英伟达" [2] - 沐曦产品线包括曦思N系列、曦云C系列和曦彩G系列GPU [2] - 燧原科技聚焦云端训练,壁仞科技2022年推出对标英伟达A100的BR104 [2] 市场需求变化 - 国产芯片公司积极适配DeepSeek-R1模型 [3] - 去年采购的国产算力在今年第一季度被DeepSeek占用 [3] - 去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中34.6%为国产算力,预计今年上半年可能超40% [3] 融资与产业布局 - 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联合领投壁仞科技 [4] - 这是上海国资在AI生态布局中的重要项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