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摊余成本法
icon
搜索文档
摊余成本法债基开放高峰,变化和机会
华创证券· 2025-11-12 2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进入2025年四季度,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迎来集中开放期,因其能提供稳定收益受市场关注;本轮开放在投资者和资产配置上有变化,投资者视角银行自营需求稳定、理财资金增加,资产视角产品配置由政金债转向信用债;后续应关注3 - 5年封闭期债基开放带来的3 - 5y品种配置行情,信用债关注利差压缩机会,政金债在费率新规落地后有配置价值但利差压缩行情或不及以往 [1][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历史上的摊余成本法债基 - 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自2019年成立,经历多轮开放期,2025Q4 - 2026Q2将迎第三轮开放高峰,其于2019年5月开始发行,在2019年四季度和2020年三季度有两波发行高峰,近年不再新批 [2][11] - 存续产品债券配置以政金债为主但近年占比下降,截至2025年三季度持仓占比从高点90%附近回落至75%附近 [2][12] - 历史上产品进入密集开放期时,对应期限重仓品种表现较好,如3y、7y产品对应期限政金债利差明显压缩 [16] 本轮有什么不一样 投资者视角 - 银行自营近年持有规模稳定在2500亿元左右,主要持有3y及以上产品,以长期配置为目的,短期交易诉求不高 [17] - 银行理财2025年因整改稳净值压力大幅增持,规模从2024年四季度171亿元增至2025年三季度930亿元,偏好中长期纯债基金,且增持3y及以内产品,更偏好中端信用债 [20][23] 资产视角 - 2025年以来开放产品债券配置由政金债转向信用债,2025年前三季度36只开放产品多数从政金债转为普信债,仅3只仍以政金债为主 [4][26] - 原因一是银行理财参与度提升偏好信用债,二是低利率环境下机构追求更高票息回报 [26] - 36只基金前五大持仓等级以AAA级高等级债券为主,其次是无评级;期限匹配到期基金封闭运作期,可据此把握对应品种结构性机会 [27] 关注新一轮摊余成本法债基开放下3 - 5y品种的机会 - 2025Q4 - 2026Q2,3 - 5年封闭期债基进入开放期,主力期限呈“3 - 5年→5年→3年”切换,5年期品种首次形成到期高峰 [5][32] - 信用品种方面,理财资金放量或驱动3 - 5年高等级普信债利差压缩,但前期利差已处24年以来较低分位,可等基金费率新规落地后博弈机会 [5][33] - 政金债方面,前期抛盘使3 - 5y政金债利差分位数处2022年以来高点,费率新规落地后是配置时点,但新产品增量资金投向政金债不足,利差压缩行情或不及以往 [6][35][37]
【财经分析】摊余债基开放潮至 信用债市场迎来结构性机遇
新华财经· 2025-11-11 20:27
摊余成本法债基开放规模与节奏 - 千亿级摊余成本法债基正集中开放 为信用债市场带来强劲配置需求[1] - 从2024年9月至2026年9月 摊余债基月度开放规模普遍超过400亿元 其中2025年11月至2026年3月单月规模均超500亿元 峰值达1162亿元[1] - 2024年11月至12月将有14只产品开放 规模达1023亿元 而11月初至7日已有7只产品开放 总规模达536亿元[2] 债基配置策略转向信用债 - 摊余债基对信用债的配置增量主要来自投资风格转变 配置策略转向信用债成为今年最显著变化[2] - 2024年末摊余债基持仓信用债市值仅355亿元 占比1.8% 而到2025年三季度已攀升至2928亿元 占比为15.4%[2] - 2025年前三季度开放的30只产品中 有19只持仓信用债占比超过70% 占总数的63% 其中4只产品满仓信用债[2] 信用债市场已受实质性推动 - 10月下旬以来 基金净买入3-5年信用债力度明显加大 连续两周净买入规模均超过110亿元[4] - 买盘推动5年期AAA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在11月5日较10月21日大幅下行了19BPs 信用利差收窄18BPs 5Y-1Y期限利差也大幅收窄17BPs[4] - 在增量资金推动下 普通信用债预计还将有不错表现 5年期二级资本债显著弱于同资质中票[4] 未来配置需求与期限偏好 - 摊余债基主要青睐央企债与产业债 同时对不同评级债券采取不同的久期策略[3] - 由于大部分摊余成本债基难以参与超过其定开期限的债券 3-5年信用债成为最为受益的品种[4] - 2025年11月封闭期63个月的摊余债基打开规模为338亿元 对中高评级5年左右信用债仍有需求[4] 不同期限债基开放时间表 - 2024年12月封闭期36个月和24个月的摊余债基打开规模合计超800亿元 或将提振2-3年信用债需求[5] - 2026年一季度封闭期63个月和66个月的摊余债基打开规模合计约1300亿元[5] - 2026年5-7月封闭期39个月的摊余债基打开规模较大 共1200亿元左右[5]
基本功 | 都是稳健产品,投资体验却有区别?可能是因为TA
中泰证券资管· 2025-10-30 19:32
基金投资基础知识 - 投资基金需要从夯实基本功开始 [2] - 摊余成本法是一种估值方法 将债券未来可预期的损益分摊到每天计算净值 主打"稳" [3] - 市值法是另一种估值方法 主打"直接" [3] 公司信息 - 中泰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提供相关基金投资内容 [4]
货币基金的偏离度怎么看?
搜狐财经· 2025-06-24 18:39
货币基金偏离度概念 - 货币基金通常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按买入资产成本计价并在剩余期限内均匀分摊损益,使每日收益表现稳定 [2] - 影子定价法以实际市场价格对基金资产重新估值,与摊余成本法净值的差异幅度即为偏离度,计算公式为(影子定价法净值 - 摊余成本法净值)/ 摊余成本法净值*100% [2] - 偏离度为正代表正偏离(实际价值>账面价值),例如市场价值100.3亿元对比账面100亿元时偏离度为+0.3%;负偏离则相反,如99.8亿元时偏离度为-0.2% [2] 偏离度的市场意义 - 正偏离反映基金存在浮盈,可能释放短期收益,但若通过延长久期或提高杠杆获得,可能隐含利率和流动性风险 [3] - 负偏离表明基金存在浮亏,赎回时可能转化为实际亏损,需警惕潜在损失 [3] - 监管要求货币基金每日计算偏离度,绝对值超过阈值时需采取应对措施并披露,例如负偏离达0.25%需5日内调整至阈值内,达0.5%需用风险准备金弥补 [4] 偏离度监管阈值与应对 - 负偏离绝对值达0.25%:管理人需5个交易日内调整至0.25%以内,并在季度报告中披露 [4] - 负偏离绝对值达0.5%:需使用风险准备金或固有资金弥补损失,控制在0.5%以内 [4] - 连续两日负偏离超0.5%:需改用公允价值估值或暂停赎回,并两日内发布临时报告 [4] - 正偏离绝对值达0.5%:需暂停申购并在5个交易日内调整至阈值内 [4] 偏离度数据披露与实例 - 货币基金在季报、中报、年报的"投资组合报告"中披露偏离度最高值、最低值及平均值 [5] - 某基金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偏离度最高0.1600%,最低0.0228%,平均值0.0854%,未出现绝对值超0.25%的情况 [7] 偏离度的投资参考价值 - 偏离度是评估货币基金估值波动风险的关键指标,小幅短期偏离属正常现象 [8] - 需警惕连续多季度偏离度绝对值持续走高或接近监管阈值的情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