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股炒作
icon
搜索文档
昊创瑞通:新股炒作“阳谋”与投资安全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9-28 07:16
新股上市初期炒作现象 - 券商IPO业务被比喻为将快烂水果做成拼盘高价售卖,新股常被包装以掩饰缺点夸大优点[1] - 企业原始股东推动上市的主要目的为融资,并希望获得尽可能高的发行估值[1] - 股民明知新股存在高定价逻辑但仍愿意参与,主要因A股存在显著的“打新赚钱效应”[1] 炒作机制与筹码结构 - 以昊创瑞通为例,总股本1.1亿股,限售股占比79.04%,实际流通股仅2305万股,散户持股占比10.5%[1] - 高度集中的筹码结构使得机构能够轻松进行“拉高—出货”操作,仅需少量资金即可推高股价并制造炒作热情后派发筹码[1] - 新股上市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以及T+1交易制度助长了短期炒作行为,刺激投资者参与欲望[1] 市场规则与影响 - 从更高层面看,维持新股赚钱效应能够吸引资金以支持实体企业融资,当前市场规则默许上市初期的炒作现象[1] - 新股上市初期的行情被类比为“击鼓传花”游戏,历史数据显示多数被爆炒的新股在随后一年内会出现价值回归[1] - 2020年上证指数修订编制方案,将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从上市后第11个交易日调整为上市1年后[1] 投资者策略建议 -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参与打新并在上市首日卖出被视为一种有效的赚钱策略[1] - 投资者应避免参与次新股的炒作,建议耐心等待一至两年后再考虑介入[1]
恶炒新股,亏损公司,上市首日竟暴涨428%!新股批量隐藏巨大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8-13 05:24
散户投资风险 - 长联科技上市首日开盘价61.92元,冲高至102元,最终收于79.85元,较发行价6.88元暴涨近10倍,但随后股价暴跌86% [2] - 铜冠矿建股价从55.55元跌至23.07元,市值蒸发60% [2] - 强邦科技股价从245元跌至48元,缩水81% [2] - 港迪技术首日涨幅5倍后腰斩 [2] - 中石油2007年48.6元买入的投资者18年后股价不足7元 [2] - 吉峰农机从96.5元跌至6.17元 [2] - 海普瑞高价持有者亏损77% [2] - 盟固利从202元跌至15元,半年内平均每天蒸发5.2%市值 [2] - 红四方首日19倍涨幅后次日开启连续跌停 [2] 市场利益链条 - 承销商在红四方路演中只强调"农业政策利好",隐瞒风险,获得86倍市盈率 [3] - 某券商内部文件曝光新股定价需预留300%炒作空间 [3] - 75%新股流通股定向配售给网下机构,散户只能争夺25%网上份额 [3] - N广建科三家基金获配60%流通股,首日拉高后抛售导致2.3万散户三日内人均亏损12万元 [3] - 游资利用T+1规则制造暴涨暴跌,铜冠矿建首日换手率96.35% [3] 制度性问题 - 会稽山发行价4.43元却隐瞒净利润下滑17% [4] - 长联科技发行价21.12元对应22倍行业市盈率,被炒至87倍 [4] - 红四方流通股仅占总股本16%,盟固利、长联科技流通股占比10%-20% [4] - A股新股流通股占比远低于美国(85%)和香港(50%)市场 [4] - 承销商收取募资额7%佣金,发行价越高收益越大 [4] - A股近十年年均退市率0.1%,不足纳斯达克1/80 [4] - 华锐风电上市三年亏损退市,投资者仅能收回3%本金 [4] 市场影响 - 2014年IPO重启后上证指数三个月暴跌22% [5] - 某半导体龙头研发投入年增40%但市盈率仅18倍,而亏损新股联芸科技因"芯片概念"炒出153倍市盈率 [5] - 2024年新股融资额占A股总融资63%,退市公司仅3家 [5] - 近十年A股熊市平均时长是牛市3.7倍 [5] 监管问题 - 纽威股份新规限制单账户买入量仍难阻首日31.9%涨幅 [6] - 某电力设备企业招股书隐瞒诉讼风险,上市次日股价单日暴跌40% [6]
从120到45!悍高上市6天跌5天,进场者无一幸免
搜狐财经· 2025-08-08 07:50
股价表现 - 上市首日开盘价47元,较发行价暴涨300%,盘中最高触及120元后尾盘断崖式下跌至80元,高位接盘者单日损失33% [2] - 次日股价大幅低开暴跌24%至60元收盘,随后四个交易日连续下跌,第六日收盘价45.83元,较120元高位累计暴跌62% [2] - 六个交易日内股价从120元腰斩至45.71元,连续五天下跌,所有入场股民均被套牢 [2] 财务数据疑点 - 公司营收增速32%,净利润增长60%,显著高于家居行业整体营收下滑4%及龙头企业业绩缩水20%的水平 [3] - 毛利率高达35.8%,远超同行28%的平均水平,但研发投入仅占收入3.9%,大量资金投入销售费用 [3]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45天飙升至78天,存货却"逆势优化",存在通过提前签单制造虚假增长的粉饰报表嫌疑 [6] - 单位固定资产收入从5.72元降至3.71元,户外家具存货积压高达1.73亿元 [8] 公司治理与风险 - 实控人欧氏兄妹家族持股84%,掌控近90%表决权,供应链总监为董事长弟弟,呈现典型家族式企业管理结构 [6] - 存在向家族企业悍德家居低价销售产品的关联交易,该关联方于2024年突然消失,留下1.26亿元交易窟窿 [6] - 公司面临14项未决诉讼,涉及专利纠纷和劳动仲裁 [11] - 新股限售股占比高达82%,2026年解禁时大股东存在大举抛售风险 [11] 市场炒作与交易特征 - 在IPO市场收紧背景下新股稀缺,中签率低至0.01%,游资机构闻风而动 [9] - 上市首日遭拉萨帮和机构席位轮番炒作,资金抱团推高股价吸引散户接盘,机构净卖出1200万元 [9] - 游资采用左手倒右手拉涨策略,机构大举抛售引发踩踏,新股成为专门收割散户的炒作标的 [9]
悍高集团上市6天亏62%!从天堂到地狱就这么快,新股真成韭菜收割机
搜狐财经· 2025-08-08 04:08
公司概况 - 悍高集团是一家位于广东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专注于家居五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线涵盖橱柜铰链、抽屉滑轨以及户外家具等 [1] - 公司在珠三角地区运营,所处行业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有限 [1] - 发行价为15.43元,市盈率为11.86倍,估值水平在A股市场中属于偏低行列,反映出盈利能力不突出 [1] 股价表现 - 上市后股价在6天内从峰值120元断崖式下跌至45元,市值蒸发超过60% [1] - 上市首日上午股价在50元附近徘徊震荡,下午突然发力,在两次临时停牌后飙升至120元 [4] - 上市第二天便开始大幅下跌,主力资金迅速撤离 [6] 市场行为分析 - 新股炒作呈现"快进快出"特点,操盘者在相对低位大量建仓后拉抬股价,吸引散户跟风买入,最终高位套现离场 [4] - 当前新股炒作模式与以往不同,主力资金不再维持高价,而是追求"短平快",获利后迅速撤离 [6] - 市场一度给予公司高达120元的股价,将传统制造业公司估值拉升至接近科技企业水平 [1] 行业环境 - 家居五金行业在珠三角地区企业星罗棋布,技术门槛低,竞争异常激烈 [1] - 新股发行逐渐市场化,"新股不败"神话被打破,破发现象屡见不鲜 [8] - 市场资金更加理性,投资者不再盲目迷信新股,而是更关注公司基本面 [7]
上市6天下跌5天,从120跌到45,进场的股民全部被套,无一幸免
搜狐财经· 2025-08-07 15:06
公司上市表现 - 悍高集团于深交所上市 发行价15.43元 发行市盈率11.86倍 总发行量4001万股 募集资金净额5.106亿元[1] - 上市首日开盘价47.01元 较发行价上涨305% 盘中最高触及120元 涨幅达678% 收盘报80元 涨幅418%[1] - 上市后连续5日下跌 第六日收盘价45.83元 较最高价120元累计跌幅62% 最低触及45.71元[4][8] 股价波动特征 - 首日股价经历剧烈波动 从120元高位回落至80元 单日回调幅度达260个基点[1] - 第二日大幅低开低走 收盘价60.19元 单日跌幅24.76%[4] - 后续三日分别下跌0.59%/11.15%/7.85% 第六日再跌6.11%[4] 行业属性与业务 - 公司属于机械设备-金属制品行业[1] - 主营业务为家居五金及户外家具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1] 新股市场现象 - 当前新股稀缺性导致中签率低 叠加市场回暖行情 新股遭资金爆炒[1] - 新股普遍呈现"上市即巅峰"特征 首日暴涨后持续阴跌 形成"新股刺客"效应[8]
这类ETF规模较去年末增长超两倍;多位基金经理卸任绩差产品丨天赐良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09:35
工银瑞信基金股权变更 - 瑞士银行有限公司获中国证监会核准成为工银瑞信基金持股5%以上股东 持股比例20% [1]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仍为控股股东 持有80%股权不变 [1] - 公司英文简称由"ICBCCS"变更为"ICBCUBS" 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1] 信用债ETF市场表现 - 全市场信用债ETF总规模达1669.87亿元 较去年末增长超两倍 [2] - 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从217.10亿元增至817.91亿元 增幅超2.7倍 [2] - 四只信用债ETF产品跻身百亿元俱乐部 [2] 新股投资风险警示 - 今年出现零破发现象且打新投资者户数创阶段新高 [3] - 公募机构对新股投资保持审慎态度 参与度较低 [3] - 需关注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与估值匹配度 警惕首日炒作风险 [3] 基金经理人事变动 - 前海开源基金曲杨离任人工智能主题混合基金经理 任职9年期间A类份额回报率14.19% [4] - 东方阿尔法基金刘明卸任招阳混合基金经理 管理4年间A类份额亏损超50% [4] - 鹏华基金蒋鑫与经济学家邓海清近期卸任业绩欠佳产品 [4] 中证A500指数基金发行动态 - 全市场8只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处于发行阶段 [5] - 中信建投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6月12日起公开发售 [5] - 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与永赢ETF联接基金均于6月上旬启动发售 [5][6] 基金经理持仓变动 - 李文宾管理的两只基金增持北方长龙 [7] - 永赢锐见进取混合持仓增加8.41万股至19.20万股 [7] - 永赢科技驱动混合持仓增加25.69万股至70.84万股 [7] ETF市场交易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1.47万亿元 较前日放量1955亿元 [8] - 标普油气ETF领涨6.38% 多只油气类ETF表现亮眼 [8] - 港股汽车相关ETF回调显著 最高跌幅达3.67% [8]
基金经理:警惕新股首日炒作行情
中国证券报· 2025-06-13 04:48
新股上市表现 - 海阳科技6月12日在上交所上市首日大幅上涨 [1] - 今年以来A股上市的48只新股首日全部收涨无一破发 其中85%实现翻倍上涨 涨幅超200%的占比过半 最高涨幅超600% [2] - 七成以上新股上市首日盘中股价高点即为巅峰 若首日收盘价买入并持有至6月12日 七成以上投资者出现亏损 29只个股亏损超10% 最大亏损超47% [1][3] - 仅10余只新股在首日收盘价基础上进一步走高 涨幅超10%的仅6只 星图测控区间涨幅超180% 是唯一实现翻倍收益的品种 [3] 打新市场情况 - 今年网上打新户数较2023和2024年明显增加 36只新股打新户数超1000万户 最高超1400万户 [2] - 新股发行市盈率普遍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 为上涨留下空间 被认为是实现"零"破发的原因 [2] - 今年上市新股首日换手率全部超60% 近半数超80% 显示中签者首日卖出意愿强烈 [4] 资金行为分析 - 新股首日股价大幅偏离合理估值 后续难涨易跌 炒作资金推动是主因 [1] - 流通盘较小导致买方缺乏对手盘平衡价格 资金容易拉升股价吸引散户跟风 这部分资金大概率被套 [3] - 公募机构普遍采取上市首日卖出策略 除非基本面非常好且未高估的品种 [4] - 一季度上市的27只新股中 仅不到三成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公募机构 多为个人投资者 [5] 机构投资策略 - 公募机构对上市初期新股参与度较低 审慎态度明显 [5] - 部分基金经理表示要等新股上市一年后才开始研究 近年更拉长观察期 [5] - 倾向于等上市半年左右再开始研究 以规避初期较大波动 [5] - 即便看好新股也偏好等回调后再买入 因首日通常被炒得很高 [5]
90多万失而复得
猫笔刀· 2024-10-24 22:15
虚拟货币账户冻结事件 - 虚拟货币交易中卖币出金风险较高 新手易因收到涉案资金导致银行账户被冻结 通常首次冻结3天后自动解冻 但后续可能遭遇多地公安机关轮候冻结 [1] - 账户冻结后存在续冻现象 部分案例显示冻结期可能从半年延长至两年半以上 需前往冻结机关所在地办理手续 疫情期间跨省处理难度较大 [2] - 被冻结账户若最终未扣款 表明资金未被判定涉案 但会损失资金使用机会成本 案例中90多万元资金因三年冻结错失潜在200万元收益 [3] A股市场动态 - 当日市场成交1.52万亿元 量能环比萎缩25% 市场跌幅中位数0.5% 投资者情绪稳定 [3] - 市场风格显著分化 微盘股指数单日上涨1.33% 连续5日收阳 累计涨幅已修复至10月8日水平 同期上证50/沪深300指数仍较10月9日收盘价低7-8% [3] - ST板块指数突破10月8日高点 显示资金重新流向小市值及绩差股 与蓝筹股持续疲软形成对比 [3] - 新股炒作风险显现 当日上市新股N六九/N天脉分别暴跌35%/38% 此前新股普遍出现1000%涨幅导致市场预期过热 [5] 上市公司要闻 - 恒瑞医药计划港股IPO 拟募资超20亿美元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不足3% 但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均增12% [7] - 天齐锂业前三季度预亏54.5-58亿元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亏损环比收窄 上半年已亏损52.2亿元 [7] - 特斯拉股价单日暴涨15% 三季度经营利润27亿美元超预期 公司预计2024年产销增速20-30% 电动皮卡计划2026年实现年销200万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