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估值回归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钉一下(投资,如何获得估值回归的收益?)
银行螺丝钉· 2025-10-23 21:56
基金定投策略 - 基金定投被描述为适合懒人的投资方式,但需要聪明的策略来执行[2] - 定投前需进行准备工作并制定详细的定投计划[2] - 存在4种不同的定投方法,投资者需选择适合自身的一种并掌握止盈技巧[2] 投资教育资源 - 提供限时免费的福利课程帮助投资者理解基金定投相关问题[2] - 课程配套提供课程笔记和思维导图以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课程脉络[2][3] - 通过添加课程小助手并回复“基金定投”可免费领取《基金定投指南》课程[2][3] 估值回归投资逻辑 - 不同风格品种如大中小盘、成长/价值等具有估值回归的特点[6][7] - 估值处于偏高水平的风格后续通常会回落,而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的风格未来会迎来上涨[7] - 无法精准预测估值回归反转的具体时间点[7] 资产配置策略 - 投资时应分散配置不同风格的低估品种,以便任何低估品种上涨都能带动组合整体收益[8] - 可根据估值水平来调整不同风格资产的投资比例[8] - 提供免费的大额家庭资产配置课程供投资者学习[9]
时隔两年首次深度对话,李蓓剖白心迹:爱世界,更爱自己,在投资中“躺赢”|《天玉朋友圈》深度对话
半夏投资· 2025-10-23 13:24
心态和价值观 - 对2025年截至8月31日的收益率感到满意,低波动基金收益超过沪深300指数(涨幅14%),高波动基金收益率约为低波动基金的两倍,显著跑赢指数 [5] - 在年初宏观判断错误且市场风格(科技成长小微盘)非自身擅长领域的情况下,通过均衡策略实现全系列产品跑赢市场 [5] - 强调坚守能力圈的重要性,不轻易涉足认知范围外的投资,认为长期来看超出认知的投资会导致亏损 [8] - 通过使用中证500股指期货(IC)等工具,以更安全、中庸的方式参与科技成长行情,该工具年化贴水约10%,提供增强收益和安全垫,并实现更好的夏普比率 [9][10] - 投资决策需有清晰框架,包括明确的持仓标准、决策逻辑以及根据最新信息(如订单、毛利率、竞争格局)动态调整,而非纠结于沉没成本 [12][13][14][15] - 与投资者沟通强调诚实和透明,稳定传达预设框架和理念,管理预期,让投资人自主选择,实现双向筛选 [17][18] - 心态调整为“爱世界,更爱自己”,以包容心态看待市场泡沫和萧条,通过风险控制(如最大回撤控制在20%出头)和保持身心健康来应对外界干扰 [21][23][24] 市场判断和观点 - 认为股票市场大上涨趋势仍处于前半段,当前沪深300市盈率约十三四倍,从底部上涨约30%,隐含回报率7%-8%,与债券收益率(约1%)的利差(5%-6%)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28][29] - 市场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是估值回归,即流动性推动下股票风险溢价过高的修复,此为牛市第一阶段(一级火箭) [35] - 预计牛市第二阶段将由基本面改善和业绩回升驱动,标志是房价环比企稳及CPI/PPI持续回升 [35] - 牛市第三阶段将由赚钱效应和风险偏好提升驱动,可能引发全面泡沫化,但当前宽基指数估值仍低 [36] - 增量资金来自两方面:高净值个人近期加配量化基金,以及储蓄通过分红险(保底利率1.75%)向股市转移,保险公司成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30] - 政策范式发生变化,2023年后许多政策(如商品房收储、城中村改造)未落地,投资需基于政策实际落地和数据,而非文件预期 [33][34] - 依然看好地产行业面临十年一遇的机会,源于供需改善:长期年需求约10-12亿平米,当前销售仅6-7亿平米需回归;供给侧90%企业消亡,竞争格局改善,土地溢价率下降,头部企业新推盘净利率达10%-12% [38][39][40][41][43] - 当前地产股处于底部买阿尔法(个股)阶段,待二手房房价企稳后可转向买贝塔(指数) [44] - 选择中证500股指期货(IC)参与行情是正确的,因其表现优于小微盘股且有贴水增强效应 [46][47] - 当前持仓处于“躺赢”状态,一半为顺周期高股息股票(受益于保险资金流入),一半为IC指数产品,风格均衡,期待未来风格切换至顺周期属性凸显的第二阶段 [49][50] - 大宗商品市场大趋势取决于财政政策是否切实发力,当前工业品需求疲软,PPI未有效回升,局部亮点由供给侧因素驱动 [52] 策略和公司发展 - 宏观对冲策略涵盖股票、债券、商品多个资产类别,利用资产间负相关性降低组合波动率,并在资产类别内部(如个股与股指期货)和跨资产间进行对冲操作 [54][55] - 策略大量使用衍生品(特别是期货和期权)以实现不对称投资效果,更适合宏观经济趋势鲜明的单边市场 [55] - 公司战略定位为专注于原有宏观对冲策略,不搞多元化经营或打造大型平台型公司,以保持运营舒适和可持续性 [57] - 认为资产管理公司穿越周期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包括业务合规和避免基金出现致命回撤 [59] - 公司风控措施严格:单一个股持仓上限5%,低于行业平均;对单一行业和衍生品持仓有控制;实施动态风控,根据回撤目标调整仓位;交易总管兼任风控,基于客观指标操作 [60] - 基于风控底线,公司有信心成为能长期存活、穿越周期的资产管理公司 [60]
时隔两年首次深度对话,李蓓剖白心迹:爱世界,更爱自己,在投资中“躺赢”|《天玉朋友圈》深度对话
搜狐财经· 2025-10-20 15:14
投资业绩与心态 - 截至8月31日,公司旗下低波动基金收益率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14%),高波动基金收益率约为低波动基金的两倍,显著跑赢指数[3][4] - 满意业绩表现源于在年初宏观判断错误且市场风格(科技成长小微盘)非公司擅长领域的情况下,产品仍能显著跑赢基准[4] - 投资理念强调在能力圈内行动,通过扩充团队拓展能力圈需要时间且存在融合风险,在能力圈外投资长期看容易亏损[5][6] - 对于非擅长领域(如科技成长),采用中证500股指期货(IC)等更安全、中性的工具参与,IC相比现货有约10%的年化贴水增强收益,且成分股涵盖多个科技主题,能实现更好的夏普比率[7][8] - 投资决策需克服贪婪心态,避免羊群效应,在能力圈内建立包含清晰持仓标准、决策逻辑和信息持续更新的框架,据此理性决策而非纠结于沉没成本[9][10] - 与投资者沟通强调事先明确投资框架和理念,管理预期,保持诚实并勇于认错,让投资人自主选择以实现长期匹配[11][12] - 心态调整后总结为“爱世界,更爱自己”,以包容心态看待市场泡沫和投资人行为,通过封盘、多沟通等方式管理,并注重个人身心健康和持续学习[13][14][15][16] 市场判断与观点 - 认为股票大上涨趋势尚在前半段,驱动因素并非经济基本面改善(通缩、房价下跌持续),而是流动性逆转(国家队入场、外资卖压衰竭、保险资金增配等)导致历史高位的股债收益差(曾达8%)开始修复[17][18][19][20] - 将牛市分为三阶段:当前第一阶段由估值回归驱动(沪深300PE约13-14倍,隐含回报7%-8%),第二阶段需等待房价、物价企稳回升后的基本面驱动,第三阶段为赚钱效应引发的全面风险偏好提升和可能泡沫化[25][26] - 居民资金通过高净值个人加配量化基金和储蓄向分红险转移(保底利率1.75%)间接进入股市,保险成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此过程刚刚开始[21] - 政策范式发生变化,2023年后许多政策(如商品房收储、城中村改造)未落地或规模远低于计划,决策需基于政策实际落地和数据验证而非文件预期[22][23][24] - 依然认为地产行业面临十年一遇机会,依据是长期需求稳定在10-12亿平米(年折旧需求约10亿平米),且供给侧90%企业消亡后竞争格局改善,土地溢价下降,头部企业新推盘净利率已达10%-12%,但报表结算净利率仅约1%,未来有巨大提升空间[27][28][29][32] - 地产股投资目前处于买阿尔法(个股)阶段,需等待二手房价格环比企稳后转向买贝塔(指数),部分优秀企业股价已翻倍[30][33] - 明确不参与估值偏高(PE几百倍)且出现拥挤迹象的小微盘股,认为通过中证500股指期货(IC)参与科技行情是正确选择,因其表现优于小微盘且有贴水增强[34][35] - 当前持仓一半为顺周期高股息股票(适应保险资金流入偏好),一半为中证500股指期货,风格均衡,期待未来物价房价转正后的风格切换,认为届时顺周期属性将凸显[36][37][38] - 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趋势仍由需求决定,工业品需求同比下滑,PPI未有效回升,大趋势改变需等待财政政策切实发力,局部亮点由供给侧因素驱动[39][40] 投资策略与公司发展 - 宏观对冲策略涵盖股票、债券、商品多个资产类别,利用资产间负相关性降低波动,并在资产类别内部(如用股指期货对冲个股)和使用衍生品(特别是期权)实现不对称效果[41][42] - 策略更适合宏观经济趋势鲜明的单边市场,追求资产类别趋势而非个股阿尔法[42] - 公司长期战略定位为专注于宏观对冲策略,不进行多元化经营或打造大型平台型公司,以保持管理层舒适感和可持续性[43][44] - 认为资产管理公司穿越周期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包括业务合规和避免基金出现致命回撤,公司自成立即强调风控,措施包括单一个股持仓上限5%、行业集中度控制、动态风控(基于潜在最大回撤调整仓位)以及交易总管兼任风控的独立执行机制[45][46]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齐跌,恒科指跌4.05%,芯片股持续走低!
格隆汇· 2025-10-17 16:35
10月17日,受多重因素影响,港股三大指数全天呈现单边下跌行情,恒生科技指数尾盘一度大跌至4.5%,最终收跌4.05%报5760点,恒生指数跌2.48%报 25247点,国企指数跌2.67%险守9000点关口,三大指数齐刷近期调整新低。 | 代码 | 名称 | | 最新价 | 涨跌额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800700 | 恒生科技指数 | O | 5760.38 | -243.18 | -4.05% | | 800100 | 国企指数 | | 9011.97 | -247.49 | -2.67% | | 800000 | 恒生指数 | | 25247.10 | -641.41 | -2.48% |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等权重集体弱势拖累大市下挫;半导体股、加密货币概念股纷纷下跌,中兴通讯跌近13%;此外,金价早盘短线跳水跌破4280美元,黄 金股多数转跌。另一方面,零售股、珠宝钟表股逆势上涨,老铺黄金逆势涨超3%,奢侈品股普拉达涨超2%。 | 行业热力图 √ | 领涨板块 | | | | | | | | | | --- | --- | ...
港股异动 | 恒科指数跌幅扩大逾4% 华虹半导体(01347)跌近8% 阿里巴巴-W(09988)跌超5%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5:42
恒生科技指数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尾盘跌幅扩大逾4% [1] - 成份股比亚迪电子跌8.86%报37.46港元 [1] - 成份股华虹半导体跌7.73%报75.15港元 [1] - 成份股阿里巴巴-W跌5.02%报153.1港元 [1] - 成份股腾讯跌2.42%报605港元 [1] 市场下跌驱动因素 - 美国两家区域性银行披露贷款问题,累计潜在损失达数千万美元,引发对银行信贷质量和资产透明度恶化的担忧 [1] - 美国区域银行事件导致美股出现大跳水,市场预期硅谷银行事件再现 [1] - 近期贸易环境不利于估值演绎,不少个股此前涨幅较大面临估值回归问题 [1] 港股市场基本面与流动性 - 贸易争端导致部分对风险敏感度较高的资金离场 [1] - 南下资金持续流入以及美联储可预期的降息大幅改善港股市场流动性 [1] - 盈利结构性回升成为港股主要驱动力,市场预期中国股指明年盈利增速达双位数 [1]
刚刚!股市全线走弱,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2025-10-17 11:53
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 10月17日亚太主要股市几乎全线杀跌,日本和澳大利亚股市跌幅接近1%,港股恒生科技指数跌超2% [1] - A股市场全线杀跌,沪指跌幅扩大至1%,深证成指跌1.97%,创业板指跌2.46%,科创50指数跌近3% [1] - 沪深北三市下跌个股近4100只,电网设备、半导体芯片、光伏风电、核聚变等方向跌幅居前 [2] 市场下跌结构分析 - 港股芯片股下滑明显,中兴通讯一度跌超7%,地平线机器人一度跌5%,中芯国际、ASMPT、华虹半导体、上海复旦跌幅居前 [2] - 前期强势股且估值水平并不算低的个股面临估值回归问题 [1] - 银行股略有回落,科技股有所反弹,但市场整体依然处于弱势 [2] 区域性炒作与资金抱团 - 福建海西板块大涨,海峡创新20%涨停,平潭发展、海通发展相继封板,厦门港务冲击涨停 [3] - 海南板块表现强势,海峡股份、海南机场有不错表现,深圳本地股深振业再度冲击涨停,沙河股份、深纺织明显强于大市 [3] - 高位股获资金抱团,大有能源、合肥城建斩获6天5板,澄星股份7天5板,国新能源4天3板 [3] 市场两大核心变数 - 贸易形势不稳定背景下,高估值个股面临估值回归及可能带来的风格切换 [4] - 美国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强,Zions Bancorp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股价分别暴跌13%和近11%,KBW银行指数创六个月最大跌幅 [4][5] - 红利资产获资金追捧,农业银行再创新高,但红利指数持续拉升可能降低市场风险偏好 [4] 美国区域银行事件影响 - Zions Bancorp子公司California Bank & Trust一笔贷款被冲销5000万美元,涉及投资不良商业抵押贷款的基金相关贷款欺诈 [5] - Tricolor Holdings和First Brands Group最近破产引发信用担忧,导致摩根大通、Fifth Third Bancorp和Jefferies出现亏损 [5] - 摩根大通CEO戴蒙警告市场预期改变,类似硅谷银行事件记忆犹新,对高估值市场冲击致命 [5]
每日钉一下(老登股、大烂臭、三傻,都是啥意思?)
银行螺丝钉· 2025-09-29 21:27
A股市场风格轮动历史 - 2015年小盘股牛市期间小盘股一年内上涨4-5倍而同期大盘蓝筹股表现大幅落后被投资者称为"大烂臭"[6] - 2015年后小盘股经历70%级别下跌随后2016-2017年出现大盘价值股行情2019-2021年出现大盘成长股行情小盘股跑输大盘股[6] - 2020-2021年大盘成长风格牛市中大盘成长指数上涨超150%而银行保险等股票仅略微上涨被投资者称为"三傻"[9] 近期市场风格变化 - 2022-2024年银行等股票崛起银行指数在2024年创下历史新高同期科技股大幅下跌腰斩[9] - 2025年开始流行"老登股"概念指白酒家电消费煤炭能源等今年涨幅较少的品种其涨幅远不及科创创业芯片等成长风格[10][11] - "三傻"定义曾发生变化前几年中概新能源医药等成为新三傻但最近一年中概新能源等崛起后该词使用减少[9] 风格轮动规律与投资启示 - A股牛市经常是结构性牛市某一类品种上涨较多其他品种上涨较少形成风格轮动现象[12] - 2014-2015年小盘股强势诞生大烂臭2019-2021年大盘成长股强势诞生三傻2025年小盘成长强势诞生老登股[12] - 过几年强势股票会遇到估值回归出现大幅下跌而低迷品种中又会有一批崛起成为新的热门品种[12][13] - 某一类资产被"群嘲"时往往因被嫌弃可能出现低估买入机会被"众星捧月"时则可能出现高估卖出机会[14]
美联储如果降息,对我们投资有什么影响?|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9-15 22:07
美联储降息对全球市场影响 - 9月初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 提高美联储降息预期 [2] - 市场价格已提前体现9月份降息利好 若不降息将导致短期下跌 [2] - 美元利率长期将在波动中下降 [2] 利率与资产价格关系 - 利率对资产的影响类似于地心引力对物体的作用 [4] - 2025年全球股票市场整体上涨与美元利率下降预期相关 [4] - 利率变化是短期市场波动因素 创造低估买入和高估卖出机会 [8] 对非美元资产影响 - 美元利率下降对全球非美元资产整体利好 [3] - 2024年9月美联储首次降息后 A股港股大幅上涨 [5] - A股港股2024年估值低至5.9星 较全球市场平均估值低50% [5] - 降息利好叠加估值回归使A股港股近1年涨幅位居全球前列 [5] 利率周期特征 - 美元10年期国债收益率若回落至2%-3%正常水平 需警惕下一轮加息周期利空 [7] - 利率呈周期性波动而非单边走势 过去10-20年已经历数次升降周期 [7] - 平均每3-5年完成一轮利率小周期 [8] - 降息对市场的利好效果将逐渐减弱 呈现边际效应递减 [5]
每日钉一下(投资,如何获得估值回归的收益?)
银行螺丝钉· 2025-09-12 21:51
美元债券基金投资 - 美元债券基金是多元化配置资金的重要一环 覆盖人民币资产和外币资产 同时覆盖股票资产和债券类资产[2] - 提供系统性美元债券基金投资知识课程 包括课程笔记和思维导图辅助学习[2] 估值回归投资策略 - 不同投资风格品种存在估值回归特点 历史显示大中小盘及成长/价值风格均具有该特性[5] - 高估值风格后续通常回落 低估值风格未来某个时间段会迎来上涨[5] - 投资需分散配置不同风格的低估品种 任一低估品种上涨均可带动组合整体收益[6] - 根据估值水平调整不同风格的投资比例[6]
信汇泉孙加滢:警惕热点炒作陷阱!投资是“等出来的”而非“抓出来的”
新浪基金· 2025-08-27 17:53
市场行情核心逻辑 - 热点本质是人性博弈 AI算力等热门板块波动巨大且涨幅惊人 激发贪婪心理[1] - 投资者在不确定赚钱机会时易出现羊群效应 牛市环境中追涨行为明显[1] - 热门板块处于人人谈论阶段可能已进入泡沫期 泡沫化资金来得快去得也快 反转时下跌迅速[1] 投资风险警示 - 热门板块泡沫阶段需警惕逻辑故事包装 避免成为接盘者[1] - 光伏龙头案例显示估值透支风险 市值从6000亿跌至1200亿 体现估值回归规律[2] 投资方法论 - 研究需覆盖全行业 采用三至五年趋势视角而非短期波动[1] - 投资体系三步骤:计算三年利润爆发性且低估值公司 多行业排除法筛选 安全边际足够高时出手[1] - 投资需等待而非追逐 通过排除法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方法实现风险规避与机遇捕捉[2] 技术指标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推动部分个股涨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