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最旺的一个9月!产销双超300万辆,行业稳增长政策加力
第一财经· 2025-10-14 20:27
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 2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 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 其中9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6万辆和3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汽车产销历史同 期首次超过300万辆,月度同比增速已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 石"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日前对外发布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下称《方案》)。 今年前9个月,我国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国家的相关政策有效撬动了汽车市场的消 费活力,促消费的效果超出了预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为汽车市场的平稳运行起到了推动作 用。上述《方案》为汽车行业的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为汽车行业的持续向好提供了措施保 障。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不断释放 1~9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43 ...
汽车业稳增长明确路线图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9-23 11:23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提出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 同比增长约3%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 方案从扩大国内消费 提升供给质量 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开放合作4个维度提出15个方面工作举措和3个方面保障措施 推动汽车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政策目标与行业数据 - 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 同比增长约3%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1] - 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 2024年前8个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 首次双超2000万辆 [5] - 2024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 占汽车新车总销量45.5% [3] 扩大国内消费措施 - 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 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 [2] - 持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 提升乡村居民用车电动化水平 [2] - 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推动中远途 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应用 [2] - 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 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2] - 贯彻落实"两新"政策 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 [3] - 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到830万份 商务部将抓好政策落实 让补贴资金及时直达消费者 [3] - 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破除束缚汽车消费的限制性措施 推动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3][4] 供给质量提升 - 2025年增长目标设定为3%和20% 旨在稳定市场信心和引导理性增长 告别"以价换量"的内卷式竞争 [5] - 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 创造需求 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 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 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6] - 行业竞争优势依靠价值创造 需要从技术创新 产品品质 用户体验等维度发力 [6] - 吉利汽车前8个月实现销量189.7万辆 同比增长47% 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调整到300万辆 [2] 深化开放合作 - 小鹏汽车与奥地利麦格纳工厂深度合作 借助成熟生产线开启欧洲本地化生产 首批G6与G9已量产下线 [7] - 小鹏汽车在欧洲完成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的全价值链布局 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7] - 中国共有116家展商参展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 成为除德国以外参展商最多的国家 [8] - 跨国车企与中国企业合作延伸至供应链与生产环节 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伙伴 [9] - 宝马新世代车型BMW iX3是中国化程度最高的宝马车型 中国供应链体系为宝马全球研发和制造注入活力 [9] - 在中国开发汽车能够节省30%时间和40%成本 这种效率和竞争性是欧洲企业急需的 [8] - 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占比将越来越大 国内销量可能维持在2800万辆左右 但全球销售会超过4000万辆 [9] - 行业需要成为属地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当地汽车社会和工业文明发展 [10]
提升供给质量、深化开放合作 汽车业稳增长明确路线图
经济日报· 2025-09-22 07:22
政策目标与行业预期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专家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驱动汽车市场增长主力,完成目标没有悬念 [3] - 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同比增长约3%看似保守,实则传递稳定市场信心和引导理性增长的重要信号,避免行业陷入"以价换量"的内卷式竞争 [4][5] 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 - 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 [2] - 持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提升乡村居民用车电动化水平,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2] - 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增添新动力 [2] 汽车消费促进措施 - 贯彻落实"两新"政策,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两新"政策实施对消费拉动明显,截至9月10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达830万份 [3] - 商务部将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抓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让补贴资金及时直达消费者,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走深走实 [3] - 破除束缚汽车消费的限制性措施,推动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畅通汽车循环利用链条 [3] 供给质量提升与转型 - 注重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提出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5] - 汽车行业真正的竞争优势依靠价值创造,需要从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等维度发力,告别"以价换量"的内卷式竞争 [5] - 今年前8个月汽车产销量双超2000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2.6%,但增长很大程度上靠"价格战"换来,这种模式不可持续 [4] 国际化合作与布局 - 小鹏汽车与奥地利麦格纳工厂深度合作,借助其成熟生产线开启欧洲本地化生产,首批小鹏G6与G9已量产下线,完成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的全价值链布局 [6] - 中国共有116家展商参展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成为除德国以外参展商最多的国家,体现中方企业的开放态度 [7] - 跨国车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已超越车型与技术,延伸至供应链与生产环节,中国不仅是欧洲车企的重要市场,更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伙伴 [7] 全球化战略转型 - 宝马集团董事长表示新世代车型BMW iX3是迄今"中国化"程度最高的宝马车型,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工程能力和数字化进程为宝马全球研发和制造注入活力 [8] - 中国已从单纯的"销售市场"转变为"研发与创新重要支点",新世代车型没有中国供应商的支持无法完成 [8] - 未来5-10年国内销量可能维持在2800万辆左右,但中国汽车产品全球销售将超过4000万辆,主要形态将转变为在外国造、外国买 [9] 企业表现与信心 - 吉利汽车前8个月实现销量189.7万辆同比增长47%,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调整到300万辆,《工作方案》出台进一步增强对汽车市场的信心 [2] - 吉利推出的星愿、星耀8等车型成为爆款,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和性能体验好,面对激烈市场竞争需要从价值创造维度发力 [5]
汽车业稳增长明确路线图
经济日报· 2025-09-22 05:55
政策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3] - 《工作方案》从扩大国内消费 提升供给质量 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开放合作4个维度提出15个方面工作举措和3个方面保障措施 [3] 新能源汽车发展 - 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 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城市公交 出租 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 [5] - 持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 提升乡村居民用车电动化水平 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推动中远途 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应用 [5] - 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 [5] 汽车消费促进 - 商务部表示截至9月10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达到830万份 将大力提振消费 扩大国内需求 抓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实 让补贴资金及时 便捷直达消费者 [6] - 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破除束缚汽车消费的限制性措施 推动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畅通汽车循环利用链条 [6] 行业运行状况 - 今年前8个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 这是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期首次双超2000万辆 [7] - 吉利汽车集团前8个月实现销量189.7万辆 同比增长47% 公司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调整到300万辆 [4] 供给质量提升 - 《工作方案》注重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 创造需求 提出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 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 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8] - 汽车行业需要将重心转移到提升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上来 告别"以价换量"的内卷式竞争 [7][8] 国际化发展 - 小鹏汽车与奥地利麦格纳工厂展开深度合作 借助该工厂成熟生产线开启欧洲本地化生产 首批小鹏G6与G9已量产下线 小鹏汽车在欧洲已完成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的全价值链布局 [9] - 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上中国共有116家展商参展 成为除德国以外参展商最多的国家 [10] - 跨国车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已超越车型与技术 延伸至供应链与生产环节 中国不仅是欧洲车企的重要市场 更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伙伴 [11] - 宝马集团董事长表示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BMW iX3是迄今"中国化"程度最高的宝马车型 中国供应链体系 工程能力和数字化进程为宝马全球研发和制造注入活力 [11] - 专家预测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占比将越来越大 未来5-10年国内销量可能在2800万辆左右 但与中国汽车产业基因相关的产品全球销售会超过4000万辆 [11]
汽车行业稳增长!全年力争日销4.25万辆新能源汽车
扬子晚报网· 2025-09-13 18:16
政策目标 - 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1]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1] - 2025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1] - 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市场拓展措施 - 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 [1] - 持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提升乡村居民用车电动化水平 [1] 技术创新方向 - 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汽车领域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2] - 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 [2] - 持续提升产品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等性能,开发智能交互、智能驾驶等新功能 [2]
信息量巨大!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1550万辆,L3级别车型生产准入,制定账款支付规范
证券时报· 2025-09-13 11:30
政策总体目标与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 方案核心是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过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及深化国际合作来推动行业稳增长 [1] 2025-2026年具体增长目标 - 2025年目标实现全年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 [3]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 [3] - 2025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目标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目标为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3] 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拓展措施 - 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目标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 [3] - 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以提升乡村用车电动化水平 [3] - 推动中远途、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应用,并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 [3] - 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并落实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 [3] 促进汽车消费与后市场发展 - 支持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促进汽车梯次消费和更新消费 [4] - 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后市场消费 [4] - 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政策,逐步实现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4] - 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加强信息共享以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 [4] 智能网联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 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 [4] - 鼓励汽车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4] -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4] - 支持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 [4] 规范产业竞争秩序与行业管理 -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 [6] - 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规范数据信息发布,依法打击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行为 [6] - 推进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改革,修订准入审查技术要求 [7] - 研究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 [7] 报废回收与可持续发展 - 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 [7] - 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关键矿产资源循环利用 [7] - 推动形成“精细化拆解+回用件高效流通”的发展模式,提升可再生资源应用比例 [7]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今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10:36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四大维度的15条工作举措及60余项细化措施,推动汽车行业实现稳中向好发展,确保2025年汽车销量达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并为2026年产业规模与质量效益提升奠定基础 [1][4][6] 主要目标 - 2025年目标: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1][6] - 2026年目标: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6] 扩大国内消费举措 - 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包括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补足县域充换电设施短板、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制定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落实购置税及车船税减免政策 [8][9] - 加大力度促进汽车消费:支持汽车以旧换新、鼓励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措施、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及异地交易登记便利化措施、拓展改装/租赁/赛事等后市场消费 [10][11] - 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推进L3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支持企业探索数据驱动的新型商业模式 [12] 提升供给质量举措 - 以技术创新激发需求:加快汽车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布局,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品性能,以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 [13][14] - 以标准升级引领质量提升: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等重点标准研制,加大标准宣贯实施力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14][15] -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大中小企业“发榜揭榜”合作、利用监测平台识别供应链风险 [15] - 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在研发/生产/运营等场景应用,构建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培育专业化服务商 [15] 优化发展环境举措 -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城市/乡镇/公路充换电网络布局,推动高速公路充换电建设,推广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等新技术 [16] - 优化行业管理政策:推进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改革,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完善企业退出机制,规范OTA升级活动 [17][18] - 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整治网络乱象,打击虚假宣传等行为,维护健康市场环境 [20] - 加强报废和回收利用管理:执行机动车报废标准,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19] 深化开放合作举措 - 促进汽车出口提质增效:鼓励企业研发适销海外产品,建设国际化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整车企业稳妥布局海外供应链 [21][24] - 提升汽车出口金融服务水平: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信贷及保险产品,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服务 [22][25] - 完善物流运输体系: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物流保障措施,优化多元运输供给,建立海外备件仓 [26][28] - 深化中外多层次合作:参与联合国车辆法规协调,制定碳足迹标准,举办国际会议,落实稳外资政策提振外商投资信心 [27][29] 保障措施 - 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运行监测、加强人才培养,确保工作方案有效落地 [1][29]
八部门: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
格隆汇· 2025-09-13 10:12
政策核心目标 - 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 [1] 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 - 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1] - 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 [1] - 推广领域涵盖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 [1] 新能源汽车下乡与基础设施 - 持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1] - 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 [1] - 提升乡村居民用车电动化水平 [1] 燃料电池汽车应用 - 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1] - 推动中远途、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应用 [1] 换电模式与车险改革 - 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1] - 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并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 [1] 税收优惠政策 - 落实好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优惠政策 [1] - 落实好新能源汽车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 [1] - 保障税收优惠政策平稳有序过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