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化物流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邮政局:2025年7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5.2%
央视网· 2025-08-11 15:36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邮政局官方微信消息,国家邮政局11日发布2025年7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 经测算,2025年7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14.3,同比提升5.2%。其中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 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570.5、566.5、220.7和69.5,同比分别提升12.1%、0.3%、1%和 11.2%。7月,行业保持良好运行,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服务体验持续改善,干线运能不断增强,对经 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 三是城市配送创新高效。快递企业利用地铁闲时运能,在青岛探索"地铁站接驳跨海直达、末端无人车 运送、航空轨道多式联运、集货散货同线网双向运输"一体化物流新模式,大幅提高运输效率,增强计 划可靠性。与成都、郑州等地公交合作,在人力资源共享、闲时运力复用、场站融合升级、车辆充电维 保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公交+快递+生态"跨界融合新模式,放大"交快合作"协同效应,为城市服 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7月,发展能力指数为220.7,同比提升1%。一是航空运能持续提升。行业自有航空公司开通"乌鲁木齐 —比什凯克""西安—万象""鄂州—阿布扎比—河内—鄂州""广州—卢森堡"等国际 ...
深圳率先探索并落地全国领先的“公交体系+物流体系+无人化体系”创新模式
中国发展网· 2025-07-29 15:34
合作概况 - 深圳巴士集团、顺丰速运、新石器公司三方签约合作,探索"公交体系+物流体系+无人化体系"三链融合创新模式 [1] - 合作目标为盘活城市存量资源、提升配送效率,打造民生服务新标杆 [1] 技术应用 - 新石器公司提供L4级无人驾驶技术,无人物流小车作为"微循环网络"依托公交场站开展测试运营 [2] - 无人车解决城市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提升效率与便捷性,分担人工配送在高温高负荷环境下的压力 [2] - 顺丰速运已在实际区域测试运营,提供物流需求网络和运营管理能力保障服务可靠性 [2] 资源整合 - 深圳巴士集团公交场站网络变身为无人物流小车的"补给站"和"区域中转枢纽" [3] - 通过"网格化场站管理"整合无人车的充换电、停放调度、应急保障需求,纳入巴士安全员日常巡检体系 [3] - 巴士集团利用公交大数据优化配送线路,设立统一客服窗口,24小时智能平台监控无人车运行 [3] 战略意义 - 项目在深圳市政府指导下联动各方资源,激活城市存量资源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4] - 打造全国领先的"公交+智慧物流"融合范式,优化流程、提升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4] - 为深圳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城市末端配送体验,助力现代化城市物流体系建设 [4]
无人物流车商业化进程及展望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无人物流车行业、快递行业、生鲜配送行业、医药配送行业 - **公司**:90、白犀牛、新石器、邮政、韵达、顺丰、京东物流、极兔、菜鸟、圆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政策支持与牌照发放** - 核心观点:国家对无人物流车支持力度大,牌照发放将逐步覆盖适合城市 - 论据:国家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无人化技术成刚需;全国约100个城市已发放无人车牌照,预计2025下半年至2026年大部分城市发放,2027年基本完成适合城市发放 [2] 2. **应用场景** - 核心观点:无人物流车主要应用于运输、转运、短驳、投递四大场景,在快递领域应用广泛且园区配送和城市物流枢纽建设需求将增加 - 论据:快递领域用于同城运输、乡村道路配送、末端配送和接驳模式;园区配送目前少但未来增加;城市物流枢纽建设将大量使用无人车 [1][4][5] 3. **特殊领域保鲜** - 核心观点:生鲜和医药配送目前有不同保鲜方式,未来电池效能提升可实现移动冷链 - 论据:生鲜用简易冰袋,医药用可循环包装或压力变化;厂商提升电池效能,增强后可形成移动冷链 [1][6] 4. **传感器应用** - 核心观点:可循环包装和车辆内置传感器成本可负担,快递行业规模化使用潜力大 - 论据:传感器单价约两三块,可定位和保障安全;2025年快递业务量预计2060亿件,100亿件内置传感器可实现物流链无人化,500亿件时成本或降至一毛多 [7][8] 5. **能源补给与故障处理** - 核心观点:电池问题有快速换电和快速充电两种解决方案,核心是提升电池技术 - 论据:快速换电每车增加约8000元成本,有安全隐患;快速充电每车增加约3000元成本,需铺设充电桩;预计半年到一年解决电池问题 [9] 6. **运营数据与成本** - 核心观点:无人物流车购买比租赁便宜,主要目标是降本增效提质 - 论据:租赁年均总费用约4万元,购买约2.6万元;总体降本15%-50%,增效通过减少人员回网点时间,提质实现1.5%-2.5%加速效果 [3][10][11] 7. **降本路径与效果** - 核心观点:无人车在不同场景有不同降本效果 - 论据:乡间物流降本约50%,短驳和甩挂运输降本15%-25%,安徽快递场景降本20%-30% [3][12] 8. **二级网点效益** - 核心观点:无人车对二级网点边际效益提升在15%-35%,购买需综合考虑多因素 - 论据:圆通总部安排购买,影响加盟商;投递量不同网点选择不同运输方式;无人快递柜影响效益;需考虑人员稳定性 [13][14] 9. **网点配置比例** - 核心观点:快递企业不再明显区分一级和二级网点,购买量有差异且地区不同配置不同 - 论据:2025年企业购买量3000 - 6000辆;邮政计划4000辆,极兔3000辆;通达系加盟商一般配3 - 5辆;邮政在安徽和上海配置差异大 [15] 10. **主流公司运营与盈利** - 核心观点:主流无人车公司订单量增加,但国内快递场景盈利难,智能仓储、海外市场和无人车加机器狗有盈利潜力 - 论据:2025年订单量达2024年十倍;2026年国内快递场景难盈利;智能仓储、海外市场和无人车加机器狗盈利潜力高 [16][17] 11. **发展前景** - 核心观点:无人车企业未来在智能仓储、海外市场和无人车加机器狗场景前景广阔 - 论据:智能仓储需求大,海外市场积极拓展,无人车加机器狗有创业项目 [18] 12. **技术路线关键点** - 核心观点:无人车公司技术路线关键在于解决电池问题、研发不同场景车型、适应无人车加机器狗场景和满足海外市场需求 - 论据:按新能源标准建行业标准解决电池短板;开发适应不同仓储环境车型;无人车加机器狗实现高效配送;研发多语言版本系统和车型满足海外需求 [19] 13. **商业模式** - 核心观点:无人物流车有多种商业模式,海外市场模式长期更具竞争力 - 论据:快递场景需求或减少;物流场景盈利空间大;无人车加机器狗降低成本;进出口物流海外市场利润潜力高 [2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路径规划响应速度和远程感知能力目前无明确量化指标,但未来在柔性串联网络中重要,该技术预计未来一两年逐步实现 [4] - 无人快递柜是降本办法,但与无人车存在一定冲突 [10] - 直营式企业如邮政总部统一谈判合同,各省根据实际情况采购;加盟模式下总部分配为主,资金由加盟商承担,总部可能抽成一部分 [15]
跨越速运与京东物流:深度解码科技物流领跑者的综合优势
搜狐财经· 2025-03-28 20:57
文章核心观点 在物流行业“时效战”与“科技战”并行当下 跨越速运凭借独特战略布局与创新能力重新定义高端物流服务价值标杆 文章解析其差异化优势及与京东物流协同后的综合竞争力 [1] 各部分总结 时效壁垒 - 跨越速运自2007年锚定“限时速运”赛道 构建全国四大航空枢纽空侧 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双城经济圈 实现跨省“最快8小时门到门送达” [2] - 其独创“动态路由”系统利用大数据与AI算力实时优化运输路径 节省20%场地资源并提升30%货量运营能力 满足B端客户对时效与稳定性的需求 [2] - 京东物流在仓储与末端配送上占优势 但干线时效依赖外部合作 缺乏“动态路由”级别的技术深度 [2] 科技基因 - 跨越速运创始人将企业定义为“科技物流公司” 2019年投入数十亿元打造“数字系统” 覆盖收、转、运、派全流程 并通过30万+摄像头与AI视频监控实现货物全程可视化 [3] - 该体系超越传统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 与京东物流“超脑”系统形成互补 跨越速运在运输环节实时调控上更具颗粒度 [3] B端服务 - 跨越速运深耕企业级市场 为3C电子、医药、生鲜等高时效需求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客户复购率与满意度连续三年领先行业 [4] - 其零担收入184.7亿元、复合增速超30% 印证在B端市场的话语权 [4] - 京东物流通过并购德邦强化快运业务 核心优势集中于C端电商件与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4] 协同效应 - 2025年跨越速运与京东物流优势融合进入新阶段 跨越速运获京东仓储网络、末端配送及国际业务支持 [5] - 京东全球“2 - 3日达”时效圈与跨越航空网结合可拓展跨境物流市场 跨越干线资源能优化京东供应链成本 [5] - 双方协同使跨越速运保持核心优势 兼具京东生态赋能 形成综合服务体系 [6] 未来布局 - 跨越速运联合白鲸航线推进W5000大型无人货运飞机项目 计划将航空网络立体化延伸 服务范围向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区扩张 [7] - 跨越速运通过“无人化+全球化”双引擎拓宽竞争边界 成为行业新一轮升级的领跑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