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设备

搜索文档
一年半股价涨十倍,这家光伏“卖铲人”赴港上市加速跨界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9-12 10:03
华夏能源网&零碳资本论获悉,9月8日,光伏设备商罗博特科(SZ:300757)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 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罗博特科成立于2011年,201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制造。作为光伏行业"卖铲 人",罗博特科表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即使在2023年行业进入寒冬之后,公司依然能保持净利润为正。 不过,进入2025年后,光伏寒冬也波及到了罗博特科。日前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亏损3333万元,这是罗博特科在此 轮行业寒冬中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罗博特科刚刚完成对半导体设备巨头ficonTEC的收购。在光伏行业亏损潮侵袭到设备企业之际,罗博 特科试图在泛半导体领域开拓"第二增长曲线",摆脱对光伏的过度依赖。 而此次赴港上市融资,正是罗博特科为支撑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罗博特科公告表示:此次赴港上市是为"进一步推进'清洁能 源+泛半导体'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转型半导体,一年半股价翻10倍 作为光伏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罗博特科独特的超薄硅片处理技术能处理厚度仅为100微米的硅片,并且在PERC、TOPCON、 HJT、XBC ...
新疆交建:公司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理念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6:14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理念 以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为抓手 [1] - 借助数字化 智能化技术赋能交通基础设施 [1] - 持续推动智慧公路 智慧园区建设及智能化设备开发利用 [1]
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09:44
中国制造业整体实力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每年超过30万亿元[5]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5]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台阶 2024年较2020年增长32.4%[12] 技术创新突破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投产 设备国产化率达93.4%[7] - 中联重科研制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起重能力提升60%以上[6] - 国机重装研制168兆牛热模锻压力机 实现毫秒级精准控制[8] - 全球首颗6G验证星于2024年2月发射成功[10] 智能化与数字化进展 - 全国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网络端口3022万个[11] - 算力标准机架1043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748 EFLOPS[11] - 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14] - 亨通光纤工厂通过5G和自研算力系统实现效率提升66%[1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1.2万亿元[14]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26个 位居全球第一[14] -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14] - 杰克科技积累3200多项有效专利与软件著作权[3] 高端制造与绿色转型 - 中大创远立式磨齿机加工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 生产效率提升30%[10] - 雷茨智能装备风机单台年减碳480吨 1-7月出口增长70%[13] - 金田铜业开发再生铜低碳技术 大幅降低产品碳排放[13] - 光伏发电装备、大飞机、大型LNG船等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4] 产业应用与市场拓展 - 全球首次实现eVTOL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6] - 智能割草机器人依托激光雷达和智能算法技术走俏海外[11]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 "含金量"持续攀升[12] - "十四五"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5%[12]
财政部将在澳门发行60亿元国债;大湾区无人机岗位需求同比增超166%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搜狐财经· 2025-07-10 00:14
大湾区无人机岗位需求 - 2025年上半年大湾区无人机组装测试岗位需求同比增长1664% [1] - 无人机工程师岗位需求同比增长575% [1] - 无人机技术升级和应用场景拓展带动岗位需求增长 [1] 澳门人民币国债发行 - 中央政府将于7月16日在澳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 [2] - 这是连续第四年在澳门发行人民币国债 [2] - 发行规模稳步增加 [2] - 有助于完善澳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和优化投资者结构 [2] 广东老年用品产业 - 2024年广东老年用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51亿元 [3] - 同比增长102% [3] - 企业数量达6814家 [3] - 覆盖医疗器械、康复辅具、智能化设备等多个细分领域 [3] 比亚迪汽车出口 - 比亚迪"深圳号"运输船载6800余辆新能源汽车前往欧洲 [4] - 其中1100余辆宋系列车型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生产 [4] - 实现"出厂即出港"模式 [4] - 比亚迪在深汕总投资额超315亿元 [4] 深交所行情 - 7月9日深证成指收报1058180点 [5] - 下跌006% [5] - 新城市领涨深市 涨幅2003% [6] - 铜冠铜箔和汇中股份涨幅均超2002% [6] - *ST紫天领跌 跌幅2004% [6]
风电&电网行业2024年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综述:风电零部件盈利修复,电网需求景气延续
华龙证券· 2025-05-18 16: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风电&电网行业“推荐”评级 [2][9][8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陆风装机需求向好,风电产业链出货提升,业绩边际改善明显;电网设备板块整体延续正增长,国内电网投资上行,数据中心、出海方向形成增量 [8] - 展望2025年H2,电新行业有望延续积极趋势,国内陆风装机和国家电网投资有望增长,带动电力设备放量,电网设备板块有望维持高景气 [9][86] 板块业绩回顾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年电力设备行业收入净利同比均下滑,2025年Q1行业净利率边际改善 [20] 风电设备行业 - 2025年以来陆风装机需求向好,产业链出货提升,业绩边际改善明显;2025年Q1风电板块毛利率、净利率边际提升 [28] 电网设备行业 - 电网设备受益于海内外需求高景气,国内电网投资增长,海外存在供需错配的刚性需求;2025年Q1风电板块毛利率、净利率边际提升;剔除特变电工后,电网设备指数收入、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 [35] 风电:陆风需求旺盛,轴承、铸锻件业绩显著改善 风电行业选取公司 - 根据主营业务,选取32家公司分为6个环节进行分析 [38] 风电细分环节对比 - 风电板块各环节业绩分化,轴承、铸锻件2025年Q1业绩高增;塔筒管桩、轴承毛利率和净利率在风电产业链中处于较高水平 [40] 风机环节 - 风机环节多数公司收入增长但净利润有所下滑,2025年Q1毛利率边际改善,出货有望上量 [42] 海缆环节 - 海缆环节整体收入增长但净利润有所下滑,海风多数项目开工滞后,部分企业受益于交付节奏及电网业务,长期受益于海风发展,未来放量可期 [46] 塔筒管桩环节 - 塔筒管桩环节2025年Q1收入净利润提升,大金重工业绩突出,受益于欧洲海风装机增长 [49] 铸锻件环节 - 铸锻件环节2025年Q1收入净利润提升,2025年陆风装机有望高增,叠加大铸件涨价,实现量利齐升 [52] 轴承/叶片环节 - 2025年Q1轴承、叶片环节收入净利润双增,新强联受益于下游陆风需求高增和风机大型化 [56] 电网设备:需求景气度延续,特高压、数据中心、出海相关增速较高 电网设备行业选取公司 - 根据主营业务,选取28家公司分为5个环节,并筛选部分公司构成出海环节进行分析 [59] 板块对比 - 电网设备板块各环节业绩均实现正增长,变压器、组合电器业绩高增,出海类公司业绩增速放缓;各环节毛利率净利率均较为稳定 [61] 变压器环节 - 变压器环节量利双增,2024年部分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速超30%,明阳电气海外及数据中心业务快速增长 [65] 组合电器环节 - 组合电器环节业绩高增且平稳,特高压推动业绩快速增长,2025年特高压工程有望密集开工交付,该环节有望迎来业绩和毛利率双重持续增长 [68] 电表环节 - 电表环节量利双增,预计2025年国内电表招标有望维持稳健,部分公司海外业务拓展顺利 [71] 继电保护环节 - 继电保护环节业绩稳健增长,四方股份二次设备产品规模稳步提升,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 [74] 智能化环节 - 智能化环节量利双增,2025年Q1业绩增速42.81%,业绩边际向好,国网信通、国电南自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77] 出海环节 - 出海环节业绩增速及盈利能力双高,海外电网投资需求旺盛,企业全球化布局加速,出海公司积极布局海外本地化产能 [81] 投资建议 行业方面 - 展望2025年H2,电新行业有望延续积极趋势,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9][86] 个股方面 - 风电板块建议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等;电网设备建议关注明阳电气、平高电气等 [9][86]
马怀勇:夯实能源安全根基,引领行业新发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4-27 15:40
智能化矿山建设成果 - 公司以金凤、红柳等示范煤矿为标杆,实现主要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选煤厂100%智能化运作,固定岗位全面无人智能值守[1][4] - 2023年金凤、红柳、枣泉煤矿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达到二类中级智能化标准;2024年麦垛山煤矿通过集团高级智能化评级验收[5] - 2024年在全国行业技能大赛中获9人奖项,金凤、双马一矿、红柳煤矿分获特等、一等、三等创新奖项[5] 政策响应与技术应用 - 深度贯彻国家八部委煤矿智能化指导意见、宁夏自治区实施方案及国家能源集团建设指南,制定"1126"链势发展战略和"11359"工作方针[4][6] - 应用5G、云计算、AI技术于采掘、通风、无人驾驶领域,实现采煤设备远程操控效率提升,智能通风系统实时监测井下安全[6][7] 2025年发展目标 - 计划建成梅花井、羊肠湾等10座中级智能化煤矿及红柳、金凤等9座中级智能化选煤厂,实现"双百目标"[7] - 推动红柳、金凤、枣泉煤矿升级为高级智能化矿井,实现高级智能化"零突破"[1][7] - 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率达50%,回采功效提升15%以上[7] 行业示范效应 - 智能化建设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风险并优化资源配置[7] - 技术研发与示范煤矿经验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模式,加速全行业智能化转型进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