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感知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高德红外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1倍
证券时报· 2025-10-28 02:17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34亿元,同比增长71.07% [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1143.72% [2]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0.68亿元,同比增长69.27% [2]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1058.95%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近55倍,主要由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 [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因归还银行贷款金额较上期增加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原延期的型号项目类产品恢复交付 [2] - 与某贸易公司签订的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外贸产品合同已完成国外验收交付 [2] - 公司大力扩展民品领域,红外芯片应用业务需求快速释放 [2] - 前期相关延迟订单恢复正常采购流程,公司积极推进生产任务 [3] - 持续深耕红外领域新兴细分行业,提升行业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3] - 依托智能感知技术助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扩大市场空间 [3] - 大力推进海外业务合作,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已实现多国家海外批量交付 [3] 股东结构及市场表现 - 7月以来公司股价加速上涨,累计涨幅约31% [4] -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晋成为第七大股东,持股比例0.56% [4] - 陆股通、中证500 ETF、广东恒健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及国泰中证军工 ETF 进行了减持 [4]
聚芯微电子冲击IPO,深耕智能感知芯片领域,部分产品均价呈下降趋势
格隆汇· 2025-10-27 18:02
公司概况与IPO进展 - 武汉聚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由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公司是一家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采用fabless模式经营,产品矩阵涵盖11条产品线,其中8类已实现商业化[7] - 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截至2025年6月融资后估值约为人民币53亿元,累计募集资金超过人民币11亿元[4] - 公司控股股东为刘德珩,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持有21.38%股权,其拥有ASML和NXP等国际半导体公司的工作背景[6] - 主要机构股东包括小米长江、华为哈勃投资、OPPO广东移动、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知名产业和财务投资方[4]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2022年的人民币1.27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6.666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到人民币4.002亿元[12] - 净利润于2024年转正,为人民币973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人民币207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7.6%下降至2023年的23.6%,并在此后保持相对稳定,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3.3%[16]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转为正,净流入人民币9470万元,截至2025年6月底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5.32亿元[20][21] 业务与产品结构 - 智能感知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但其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7.3%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8.7%[14] - 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智能音频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7.2%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3.0%,而光学感知产品收入占比从0.1%大幅提升至29.6%[15] - 主要产品平均售价呈下降趋势,智能音频产品均价从2022年每件人民币1.2元降至2024年每件人民币0.8元,光学感知产品也呈现类似趋势[16] - 报告期内累计出货量:光学感知产品约4.95亿颗,智能音频功放约7.65亿颗,LRA驱动芯片约3950万颗[9] 研发与运营 - 公司研发团队有175人,占员工总数的60.1%,报告期内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9970万元、8150万元、7710万元和3540万元[18] - 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约90%,面临供应商集中风险[18] - 客户集中度有所改善,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9.7%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1.7%,最大客户收入贡献从54.3%降至28.6%[19]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人民币2330万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1.6亿元,占收入比重从18.35%升至29%[20] 行业地位与市场竞争 - 智能设备出货量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出货量达40亿台,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52亿台,复合年增长率为5.2%[25] - 2024年全球智能感知芯片出货量达到273亿颗,预计2029年增长至389亿颗,复合年增长率为7.3%[26] - 公司在多个细分市场位居全球前列:全球光学传感器市场份额11.2%(排名第三),智能音频功放市场份额8.3%(排名第三),LRA驱动芯片市场份额4.1%(排名第三)[29] - 行业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ams-OSRAM、原相科技、凌云逻辑、圣邦微电子、汇顶科技等国内外厂商[29]
富乐德旗下富乐华荣获安森美优秀供应商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8:56
公司荣誉与合作伙伴关系 - 富乐德旗下江苏富乐华半导体科技获安森美授予"优秀供应商"奖项 凭借质量管理、产品交付、技术支持和供应链韧性等方面的卓越表现[1] - 公司在安森美供应商绩效评级中连续多年保持高分[1] - 富乐华成为安森美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深度参与从新品开发到量产的全过程[1] 供应链与服务体系 - 富乐华在中国设有多处生产基地并积极布局海外产能 构建具备强大韧性的供应链体系[1] - 公司提供360°一站式集团服务 组建专职技术中心为客户定制问题解决方案[1] - 在样品交付、紧急需求处理等环节多次助力安森美攻克项目关键节点[1] 质量管理与技术能力 - 富乐华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产品良率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1] - 公司展现出高度专业性和协作能力 在成熟产品优化及新型号快速导入方面表现突出[1] - 未来将持续优化质量事件解决效率等流程 更积极参与关键项目开发[2] 战略发展与行业背景 - 富乐德9月初顺利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并募集配套资金 通过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2] - 合作伙伴安森美为全球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 专注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创新[2] - 安森美系《财富》美国500强企业和标普500指数成份股 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基础设施等高端应用市场保持技术领先[2]
吉林省长春市芯光产业园:建成新兴产业集聚区
科技日报· 2025-08-26 08:56
园区合作与定位 - 长春理工大学与长春净月高新区合作共建长春芯光产业园 旨在发挥高校科研优势 推动科教智力资源与创新资源融合 [1] - 园区聚焦新兴产业创新资源集成 产业生态集聚 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 [1] 产业领域与企业构成 - 园区吸引光谱芯片 半导体激光器 精准医学 光电医疗设备等领域企业和项目团队入驻 [1] - 园区设置数字科技企业加速器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群 光电领域专业孵化器等板块 [1] - 在园企业达69家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 专精特新企业16家 吉林省种子独角兽企业1家 雏鹰企业2家 瞪羚企业4家 [1] 经营表现与发展规划 - 2024年园区企业营业收入达5.27亿元 [1] - 未来将强化集聚效应 加强国内先进园区交流合作 打造智能感知技术高地和产业集聚地 [1]
【高伟电子(1415.HK)】2024年营收与利润高速增长,手机后摄+可穿戴+机器人打开公司成长空间——2024年度业绩点评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22 22:46
2024年业绩表现 - 营收24 94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170 0 主要受益于手机后摄超广角&长焦从0到1突破+iPad新机+LiDAR放量 其中2H24收入19 08亿美元 相比1H24增长226% [2] - 毛利率11 7% 同比-2 2pct 主要系大客户降价压力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0 1pct 研发及管理费用率同比-4 2pct 核心受益于后摄收入起量摊薄费用率+2H24降本增效 [2] - 归母净利润1 19亿美元 同比增长155 5% 对应净利率4 8% 2H24净利率提升至5 4%(vs 1H24 2 7%)盈利能力修复明显 [2] 与立讯精密合作 - 2025年3月20日公告签订机器购买协议 以不超过9800万元采购自动化生产设备 包括自动视觉侦测线 点胶机自动线等 用于提升产能及工艺精度 [3] 2025年业务展望 - 1H25后摄模组业务持续放量 iPad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4] - 2H25迎来iPhone17系列新机 超广角+长焦升级趋势延续带动ASP提升 凭借良率及自动化能力有望扩大后摄份额 [4] 中长期发展逻辑 - 手机侧:布局折叠屏摄像模组 闪光灯等环节 并有望切入iPhone后摄主摄赛道 [5] - 可穿戴侧:智能眼镜 AR/VR头显等AI可穿戴产品加速渗透 凭借与苹果稳定供应关系有望成为摄像头核心供应商 [5] - 机器人&智能驾驶:深化与速腾聚创合作布局激光雷达 光学封装技术优势助力机器人环境交互与智能化升级 [5]